固井和完井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9222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3.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井和完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固井和完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固井和完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固井和完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固井和完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井和完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井和完井讲解(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固井和完井 l固井:下套管、注水泥 井身结构设计 套管柱设计 注水泥技术 l完井 钻开生产层 完井井底结构 完井井口装置 固井质量的 核心问题就 是套管柱的 强度和环形 空间的密封 及胶结质量 问题。 1 第一节 井身结构设计 l主要包括套管层次和每层套管的下深,以及 套管和井眼尺寸的配合。 一、套管的分类及作用 1、表层套管 2、生产套管(油层套管 3、中间套管(技术套管) 4、尾管(衬管) 2 第一节 井身结构设计 一、套管的分类及作用一、套管的分类及作用 1、表层套管 l封隔地表浅水层及浅部疏松和复杂地层; l安装井口、悬挂和支撑后续各层套管。 2、生产套管(油层套管):钻达目的

2、层后下入的最 后一层套管,用以保护生产层,提供油气生产通道 。 3、中间套管(技术套管) l在表层套管和生产套管之间由于技术要求下 入的套管,可以是一层、两层或更多层。 l主要用来封隔井下复杂地层。 4、尾管(衬管) 3 二、井身结构设计的原则 1、有效地保护油气层; 2、有效避免漏、喷、塌、卡等井下复杂事故发生,保证 安全、快速钻进; 3、当实际地层压力超过预测值而发生井涌时,在一定压 力范围内,具有压井处理溢流的 能力。 4 三、井身结构设计的基础数据 l 地层岩性剖面、地层孔隙压力剖面、地层破裂压力剖 面、地层坍塌压力剖面。 l 6个设计系数: 抽系压力系数Sb:0.024 0.048

3、g/cm3 激动压力系数Sg:0.024 0.048 g/cm3 压裂安全系数Sf: 0.03 0.06 g/cm3 井涌允量Sk: 0.05 0.08 g/cm3 压差允值p:PN1518 MPa , PA2123 MPa 5 四、确定套管层次和下深的基本思路 依据两个压力剖面,以保 证钻进时井内最大压力不 压裂最薄弱的裸露地层为 原则,从全井最大地层压 力梯度处开始,由下向上 确定套管的层次和各层套 管的下入深度。 1.01.31.61.8 当量密度,g/cm3 井 深 破裂压力 油 套 技 套 表 套 地层压力 6 五、裸眼井段应满足的力学平衡条件 7 p f pmax Dpmax fc

4、1 D21 pmin Dpmin 8 六、套管层次和下深的设计方法 计算出f ,在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出f 所在井深D21 ,即为 中间套管下深初选点。 1、求中间套管下入深度的初选点 (1)不考虑发生井涌 由裸眼井段应满足的力学平衡条件: 9 1、求中间套管下入深度的初选点 (2)考虑可能发生井涌 由裸眼井段应满足的力学平衡条件: 用试算法计算出D21值即为中间套管下深初选点。 说明:一般情况下,在新探区取以上两种条件下D21较大的值。 六、套管层次和下深的设计方法 10 2、验证中间套管下到深度D21是否有被卡的危险 由裸眼井段应满足的力学平衡条件 若p pN( 或pA),则中间套管深度应小于

5、初选点深度。 需根据压差卡钻条件确定中间套管下深。 六、套管层次和下深的设计方法 11 求在允许压差pN( 0rpA ) 下所允许的裸眼井段最大 地层压力pper : 在地层压力曲线上找出pper 所在的深度即为中间套管下 深D2。 12 3、求钻井尾管下入深度的初选点D31 l用试算法求D31。试取一个D31,计算出pper ,与D31处的实际地层压 力当量密度比较,若计算值与实际值接近,且略大于实际值,则确定 为尾管下深初选点;否则,另取D31进行试算 。 4、校核尾管下入到D31是否有被卡的危险 l 校核方法与中间套管的校核方法相同。 l根据中间套管鞋D2处的地层破裂压力当量密度f2 ,

6、求出继续向下 钻进时裸眼井段所允许的最大地层压力当量密度: 13 l 根据中间套管鞋处的地层压力当量密度p2 ,计算出若钻进到深 度D2发生井涌关井时,表层套管鞋D1处所承受的井内压力的当量 密度: l用试算法确定D1。试取一个D1,计算fE ,计算值与D1处的地层破裂 压力当量密度值比较;若计算值接近且小于地层破裂压力值,则确定 D1为表层套管下深。否则,重新试取D1进行试算。 5、计算表层套管下入深度D1 14 七、设计举例 某井设计井深为 4400 m,地层孔隙压力梯度和地层破裂压力 梯度剖面如图7-2。给定设计系数:Sb=0.036 ;Sg=0.04 ;Sk=0.06 ;Sf=0.03

7、;PA =12 MPa;PN=18 MPa,试进行 该井的井身结构设计。 解:由图上查得, pmax=2.04 gcm3, Dpmax=4250 m (1)确定中间套管下深初选点D21 由: f =pmax+Sb+ Sf + Sk Dpmax/ D21 试取D21=3400m并代入上式得: f =2.04+0.036+0.03+0.06 4250/3400=2.181 g/cm3 由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得f3400=2.19 g/cm3, f PN =12MPa,故中间套管下深应浅于初选点。 由: 在地层压力曲线上查得对应pper=1.435的深度为3200m。 最后确定中间套管下深为D2=320

8、0m。 17 (3)确定尾管下入深度初选点D31 由破裂压力曲线上查得: f3200=2.15g/cm3; 由: 试取D31=3900m,代入上式算得:pper=2.011g/cm3; 由地层压力曲线查得p3900=1.94 r , r 可以忽略。变 为双向应力问题。 由第四强度理论,得出 套管在双向应力作用下 的强度破坏条件: 29 按拉为正、压为负,根据强度破坏条件可画出椭圆图形: 50 50 50 50100100 100 100 拉伸压缩 外挤 内涨 30 双向应作用下套管强度的变化: n第一象限:拉伸与内压联合作用,轴向拉力的存在 下使套管的抗内压强度增加。 n第二象限:轴向压缩与内

9、压联合作用。在轴向受压 条件下套管抗内压强度降低。 n第三象限:轴向压应力与外挤压力联合作用。在轴 向受压条件下套管抗外挤强度增加。 n第四象限:轴向拉应力与外挤压力联合作用。轴向 拉力的存在使套管的抗挤强度降低。由于这种情况在套管柱 中是经常出现的。因此在套管柱设计中应当考虑轴向拉力对 抗挤强度的影响。 31 考虑轴向拉力影响时的 抗外挤强度计算公式: 32 四、套管柱强度设计 目的:确定合理的套管钢级、壁厚、以及每种套管的井深区间。 1、设计原则 n满足强度要求,在任何危险截面上都应满足下式 : 套管强度外载安全系数 n应能满足钻井作业、油气层开发和产层改造的需 要; n在承受外载时应有一

10、定的储备能力; n经济性要好。 l安全系数: q抗外挤安全系数: Sc=1.0; q抗内压安全系数: Si=1.1; q套管抗拉力强度(抗滑扣)安全系数 : St=1.8。 33 2、各层套管柱的设计特点 n表层套管:主要考虑内压载荷。 n技术套管:既要有较高的抗内压强度,又 要有抗钻具冲击磨损的能力。 n油层套管:上部抗内压,下部抗外挤。 34 3、套管柱设计的等安全系数法 该方法基本的设计思想是使各个危险截面上的最小安全系数 等于或大于规定的安全系数。 (1)基本设计思路 计算本井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压力,筛选符合抗内 压强度的套管; 下部套管段按抗挤设计,上部套管段按抗拉设计 ,各危险断面上

11、的最小安全系数要大于或等于规定安全系数 ; 通式: 套管强度外载安全系数 水泥面以上套管强度要考虑双向应力的影响; 轴向拉力通常按套管在空气中的重量计算;当考 虑双向应力时,按浮重计算。 35 (2)设计步骤 例题:某井177.8mm(7英寸)油层套管下至3500m,下套管时的 钻井液密度为1.30g/cm3,水泥返至2800m,预计井内最大内 压力35MPa,试设计该套管柱(规定最小段长500m)。 解:规定的安全系数: Sc=1.0, Si=1.1, St=1.8。 计算最大内压力,筛选符合抗内压要求的套管 抗内压强度Pimax Si =38500 kPa p筛选套管: C-75,L-80

12、,N-80,C-90,C-95 ,P-110。 p按成本排序: N-80 C-75 L-80 C-90 C-95 P-110 36 按抗挤设计下部套管段,水泥面以上进行双向应力校核; 1)计算最大外挤力,选择第一段套管; 查表:N-80,t1=10.36 mm,q1=0.4234kN/m,pc1=48401kPa, Fs1=3007 kN, Fst1= 2611.1 kN 。 37 2)选择第二段套管;(选择强度低一级的套管;确定第一段套管 的长度,进行第一段的抗拉强度校核) 查表: N-80,t2=9.19 mm,q2=0.3795kN/m, pc2=37301kPa,Fs2=2686.7

13、kN,Fst2= 2308.6 kN 。 计算第二段套管可下深度D2,确定第一段套管长度L1; 38 p双向应力强度校核,最终确定D2,L1; D2=2900m 2800m,超过水泥面,考虑双向应力影响; 危险截面:水泥面2800m处。 解决办法:将第一段套管向上延伸至水泥面以上。 预定 D2=2700m,L1=800m。 39 p重新进行双向应力强度校核: (按照以上同样的方法进 行) 套管1:危险截面为2800m处,Sc=1.29 1.0 安全 套管2:危险截面为2700m处,Sc=1.02 1.0 安全 p计算套管抗拉安全系数: 最终结果:D2=2700m,L1=800m。 40 3)选

14、择第三段套管,确定第二段套管长度 查表: N-80,t3=8.05 mm,q3=0.3358kN/m,pc3=26407kPa, Fs3=2366.5 kN,Fst3= 1966.1 kN 。 考虑双向应力影响,确定第三段套管可下深度; 由: 采用试算法,取D3=1700m,计算得:Sc=1.03,安全。 41 p计算第二段顶部的抗拉安全系数 最终结果:D3=1700m,L2=1000m。 42 还有上部1700m的套管需进行设计,转为抗拉设计; 1)计算第三段套管按抗拉要求的允许使用长度L3; 实取:L3=1100m 则:Fm3=718+11000.3357=1087 kN 43 2)确定第

15、四段套管的使用长度 查表:应比第三段套管的抗拉强度高, N-80,t4=10.36 mm,q4=0.4234kN/m,pc4=48401kPa, Fs4=3007 kN, Fst4= 2611.1 kN 。(与第一段所用套管相同) 计算第四段套管的许用长度: 实际距井口还有600m,取L4=600m。 44 校核第四段下部的抗挤强度: 最终确定L4=600m,D4=600m。 最终设计结果 45 第三节 注水泥技术 l 注水泥目的:固定套管、有效封隔井内的油气水层。 l 本节内容:油井水泥;水泥浆性能;提高注水泥质量的措施。 l 注水泥的基本要求: (l)水泥浆返高和套管内水泥塞高度必须符合设

16、计要求 ; (2)注水泥井段环空内的钻井液全部被水泥浆替走,不 存在残留现象; (3)水泥石与套管及井壁岩石有足够的胶结强度,能经 受住酸化压裂及下井管柱的冲击; (4)水泥凝固后管外不冒油、气、水,环空内各种压力 体系不能互窜; (5)水泥石能经受油、气、水长期的侵蚀。 46 一、油井水泥:一种硅酸盐水泥 l 对油井水泥的基本要求: (1)水泥能配成流动性良好的水泥浆,且在规定 的时间内,能始终保持这种流动性。 (2)水泥浆在井下的温度及压力条件下保持性能 稳定; (3)水泥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凝固并达到一定的 强度; (4)水泥浆应能和外加剂相配合,可调节各种性 能; (5)形成的水泥石应有很低的渗透性能等。 47 1、油井水泥的主要成分 (1)硅酸三钙3CaOSiO2(简称C3S) 水泥的主要成份,含量一般为 4065。对水泥的强度,尤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