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8712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交流 高考经济计算题的思路分析 黄岛区第二中学 王蕾 各地高考涉及计算题的有关统计(2010年2016年) 2010年全国卷 江西 湖北 湖南 新课标卷 陕西 2011年全国卷 上海 2012年全国卷 安徽 福建 海南2道 江苏主观 2013年全国卷 海南 2014年全国卷 2015年全国卷 安徽 2016年上海 天津 全国卷仍然是计算题的主战场 重视不够 训练不够全国卷与山东卷计算题部分比较(2010年2016年) 全国卷山东卷 有一定难度 近7年都有涉及,仅2016年未涉及 都未曾涉及 变量出现次数 价格 价值量11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 个别劳动时间2 社会劳动生产率10

2、个别劳动生产率2 价值总量3 通货膨胀5 汇率7 使用价值量/产品的数量3 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2 待售商品的数量3 货币流通速度/次数3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2 利率5 变量出现次数 物价水平2 成本2 利润率1 投入产出比1 收益率1 计算题考查重点集中 在经济生活第 一、二单元 考查一: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相结合)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 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 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

3、,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2012年全国卷)24.2010年生产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8小时,价值80元,全社会A商品的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生产 一件A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为4小时,那么,在其他条件不 变的情况下,2011年A商品的全社会总产量、单位药品的价值量和 社会价值总量分别是 A. 10万件、80元、800万元 B. 10万件、40元、400万元 C. 20万件、80元、1600万元 D. 20万件、40元、800万元 此类题目的特点: 1.信息量一般都会比较多。

4、 2.存在一个较固定的形式,就是以前各变量是如何的,现在某些变 量发生了某些变化,求变化前后的某些变量的变化。 3.学生容易发生混乱。 为了帮助学生条理地处理题目信息,并且注意判断个别劳动 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 有一种方法很适用。我取名为十字分类法。 考查一: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相结合)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 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 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

5、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变化前 变化后 个别 社会 价值量:132元 产量:10万个率:10% 社率:20% 价值总量? 考查一: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相结合) 1. 考查一: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相结合) 2.记住一个口诀:正比用乘 反比用除 增加用加 减少用减 变化方向关系规律 或正比或正相关 或反比或负相关 明确变量之间的已知关系,直接推理 X%提高、增加、升值1+ X

6、%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2)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 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 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 1452万元 B. 1320万元 C. 1210万元 D. 1100万元 变化前 变化后 个别 社会 价值量:132元 产量:10万个率:10% 社率:20% 价值总量? 考查一:价格、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 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相结合) 价值总量价值量使用价值量 132(1+20%)110元 10

7、万(1+10%)11万 结合通货膨胀: (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 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 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 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8元 16元 结合汇率: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 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 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 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

8、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 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考查二:价格、价值量(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汇率相结合) 1.通货膨胀率(也叫物价上涨率),与物价成正比,所以要用成乘法和加法。 例如,原价3元,现通货膨胀率为10%,现价为3(1+10%)=3.3元 仍然符合我们总结的口诀:“正比用乘 反比用除 增加用加 减少用减”,我 们可以再加一句“膨胀用加”。 变化方向关系规律 或正比或正相关 或反比或负相关 明确变量之间的已知关系,直接推理 X%提高、增加、升值、

9、膨胀1+ X% X%下降、减少、贬值1X% 考查二:价格、价值量(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汇率相结合) 结合通货膨胀: (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 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 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 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8元 16元 考查二:价格、价值量(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汇率相结合) 变化前 变化后 个别 社会 产量:100万 价值量:10元 社率:+100% 通货膨胀率:+20%

10、 价格? 价格? 10(1+100%)5元 5(1+20%)6元 1.通货膨胀率(也叫物价上涨率),与物价成正比,所以要用成乘法和加法。 例如,原价3元,现通货膨胀率为10%,现价为3(1+10%)=3.3元 仍然符合我们总结的口诀:“正比用乘 反比用除 增加用加 减少用减”,我 们可以再加一句“膨胀用加”。 变化方向关系规律 或正比或正相关 或反比或负相关 明确变量之间的已知关系,直接推理 X%提高、增加、升值、膨胀1+ X% X%下降、减少、贬值1X% 考查二:价格、价值量(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率、汇率相结合) 2.结合汇率考查价值量、价格 考查三:汇率的考查(与商品价值量、利率、利润率

11、等相结合) (2012年福建卷)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 630.00 ,美元存款年利率 为 3 %,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2.5% ,一年期国债利率为3.7。不考虑其他 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 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 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 (2013新课标卷1)中国H公司与美国某服装公司签订服装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 24美元,一年后交货,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 率为1美元=6.32人民币,交货时1美元=6.27人民币

12、,在不考虑其它条件下,H公 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A.下降 0.83% B.下降 0.76% C.上升 0.83% D.上升 0.76%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 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 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 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 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100 (1)汇率的判断: 涉及汇率之间的兑

13、换,所以,学生首先一定要明确的是“谁的汇率”。例如 ,M国对N国的汇率是1:3,本外币汇率比值为1:3,一定要明确1是谁的汇率?3是 谁的汇率?已知的又是谁的汇率?变动的又是谁的汇率? 例如,M国商品标价9元,M国对N国的汇率比值是1:3,不考虑其他因素,求 出口到N国的M国的商品标价是多少? 1:3=9:N N=3X9=27 (2)汇率变动的计算: 汇率与通货膨胀率、纸币升值率、贬值率相结合 记住汇率变动口诀:膨胀用乘,升贬用除,谁变惩处(乘除)谁, 膨、升加,贬值减。 M国的通货膨胀率为10% N国的货币贬值率为10% M国的货币升值率为10% M:N=1(110%):5 M:N=1:5(

14、110%) M:N=1(110%):5 例如:M国与N国的汇率比值为1:5 不考虑其它因素,求现在M国与N国的汇率比值? 考查三:汇率的考查(与商品价值量、利率、利润率等相结合) 结合汇率: (2010新课标卷、辽宁卷、湖南卷、陕西卷)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 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 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 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 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 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A80,84 B84,80 C84,64 D84,

15、100 变化前 变化后 个别 社会 关税:5% 本外币汇率:1:8 关税:0 社率:+25% 价格?N国货币 价格?N国货币 价格:10人民币 价格为10880元 N国货币 加关税80(1+5%)84元 N国货币 价格为80(1+25%)64元 N国货币 考查四:价值量、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等基本概念 (2012安徽卷)读表1,假定其他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商品 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表1 年份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M商品总产量 20104410万 20114220万 A. 50% 40万 B. 50% 80万

16、 C. 100% 80万 D. 200% 160万 该类题型的特点: 1.这类考查中,对彼此的关系(正比/反比)了然于心。 2.对于部分含义一定要十分明确。 例如:劳动生产率:指劳动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它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 产品数量来表示。 注:一定要注意时间标注的前后,常常会设置陷阱。 考查五:实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 (2012海南卷)M国2014年货币供应量为15万亿元,同期商品价格 总额为30万亿元。假设该国货币供需均衡且货币价值稳定,那么, 可推算出M国当年货币流通速度为 A.0.5次/年 B. 1次/年 C. 2次/年 D. 3次/年 (2015安徽)某国去年商品价格总额为20万亿元,流通中所需要 的货币量4万亿元。假如货币流通速度不变,今年商品价格总额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