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毕业论文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688712 上传时间:2017-10-1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5.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05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6.05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6.05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6.05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6.05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05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05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榆中方言俗语研究学生姓名:张怡蓉 指导老师:洪帅摘要 俗语与地方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既是劳动人民对生活状态的真实反映又是对客观事物的全面总结。本文主要以榆中方言中的俗语为例子,联系榆中的理背景和文化环境,从经济、文化、生活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阐述一些特殊的方言俗语现象的文化心理。关键词 俗语; 生活;文化“方言是一种语言在不同地域的变体,是语言分化的结果,近代语言学家对“方言”最普遍的理解为“语言的地域性变体”,方言俗称“土语”,“土话”,“土白”,旧时又叫“乡音”,“乡谈”,“乡语”,是局部地区使用的通行在一定地域的语言”。社会语言学认为,“方言”可以分为“地域方言”,“社会方言” 和“

2、个人习语”三大基本方言,本文所研究的是通俗意义上所指的“地域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理区域而分化的结果,一般而言,同一种地域方言主要分布在同个一地区和同一个地点,“地域方言又可分为地区方言和地点方言,地区方言使用于较大区域的方言,地点方言则是相对于地区方言而言 ,指用于某一地点,较大城市的方言”。古老的中国发展到今天,存在着许多方言区域,它们存在的历史久远,使用人口众多,通行范围极其广泛。榆中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景观使榆中的方言融合了各地方的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魅力 1。榆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语言,分布地域最广,2

3、以北京话为代表,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 73%1。榆中方言在北方方言的次方言中又属于西北方言。榆中方言作为一个小的方言片段,属于西北方言中的兰银官话,虽然只是在一定的地域通行,但也有一定的体系,除了语法系统,词汇系统外,在语音方面的差别最大。这种差别的产生应该和以下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就从榆中方言中的俗语入手,联系榆中独特的地理背景和文化背景,从方言俗语中阐述具有典型性特征的榆中俗语所蕴含的文化。一、俗语的来源及定义(一)俗语的历史渊源“俗语”一词始见于中国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附褚少孙补写的西门豹治邺一文:“民人俗语曰即不为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这里的“俗语”一词,指的是民间流传的河

4、伯娶妻的故事,这里的“俗语”就是民间的传说故事 2”。(二)俗语的定义解释及作用俗语的来源很广,既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也和诗文名句、格言警句、历史典故等有关联。从广义来看,俗语包括谚语、歇后语(引注语)、惯用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但不包括方言词、俗语词、书面语中的成语,或名著中的名言警句;从狭义来看,俗语是具有自己特点的语类之一,不同于谚语、歇后语,但一些俗语介乎于两者之间。现代汉语中解释俗语就是惯用语,指约定俗成,广泛流行于某时某地的通用口语,是反映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它的语言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的 3。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

5、语,本文就榆中俗语中出现的常用的具有典型代表的谚语来进行分析,将俗语分为天时节令,农事活动、反映家庭生活、人类精神生活、表达的哲理观点等四个方面,来阐释榆中方言俗语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下面将逐一进行分析研究。二、榆中方言俗语分类1.关于天时节令和农事活动的俗语3榆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这种半干旱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自古以来,环境的变化规律受到人民群众的寻找与注意,因此指导着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榆中属于内陆地域,这使得这里的农民有着悠久的从事农耕的历史,人们常常习惯用农谚的形式积累经验,使得俗语口语化,读起来朗朗上口,进而指导农耕

6、生产。例如:“扛过三九的(di)活神仙”。“扛过”在榆中方言中是“熬过,坚持住”的意思。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在十二节气中在小寒和大寒之间,冬至后的第三个九天。榆中方言中把所有的助词“的”“得”“地”都读“滴”。所以这句俗语的意思就是坚持熬过三九天的就是活神仙,这里是形容榆中冬天及其寒冷,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日子,熬过了这些日子,等来年春天天气转暖人们日子就好过了。“云跑东,一场空;云跑西,水飘飘(piapia)。”“水飘飘(piapia)”在榆中方言口语中是形容水份很多的样子。意思是云往东飘,不下雨,云往西飘,会下大雨。这和榆中的自然气候紧密相关。榆中属于西北干旱地区,一年降雨量极少,遇到

7、云彩往西跑的情况,大多有狂风暴雨。这就是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关于天时节令的俗语,他们在长期的劳作的过程中,经过慢慢的积累经验,用于劳作也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这种方式被广泛流传并保存下来,用于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毛杏塞(se)鼻子,家家种糜(mi)子”。“毛杏”,指的是春天的没成熟的青杏,为何要叫毛杏,是因为没成熟的青杏上有一层弄到皮肤上使人过敏而发痒的物质,故有此名。再者因为,毛杏是小的杏子,在北方方言中,部分地区将小的女子又叫“毛女子”。这个道理和毛杏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榆中方言中的“塞”字读音为(se),指能塞住鼻子,“糜(mi)子”在书面语中读(mei)指的是一种谷类作物,五谷中的黍。这

8、句俗语的意思是劳动人民在青杏成熟的季节,也就是农历五月中旬播种糜子这种农作物,这也是关于农事的一则俗语,它指导着庄稼人何时种植粮食作物。“伏里的(di)雨,缸里的(di)米”。这是一则押韵天时节令俗语。“伏”4,指的是三伏天,这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在小暑和立秋之间,指的是三伏天下雨缸里就有米,极力说明三伏天的雨对丰收作用极大。表现了劳动人民对丰收的盼望之情,同时也在说明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事劳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过了春,冻筋骨”。榆中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远离海洋,冬冷夏热,年温差特别大,所以其他地方过了春天,气温渐渐回暖,榆中过了春天气温依旧寒冷,气温低的连骨头都疼也是一种夸张的表达

9、。这一俗语是在说明榆中的气候的差别性特别大。“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传统地农耕方式,意思是要想庄稼长势好,就要多家施肥,这是千百年来我国智慧的劳动人民从事劳动生产时的经验总结,农民施肥除了当代科技的发达使用的化学肥料外,多使用的是农家肥,所谓农家肥,就是农民饲养的家禽动物的排泄物,绿色环保,可循环使用,对环境污染非常小,实现了对环境的保护,这种方法同时响应了国家最近的环保政策。“春打六九头,庄稼人苦出头”。“六九”指立春在六九这个时节。一年分二十四节气是按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计时的,这样计算的目的就是农民便于农时计算,这与天气密切相关。解放前用阴历记月,阴历是按月亮绕地球一圈为一月,不便

10、农时。冬至开始记九,冬至与立春间隔时间相对固定,往往在六九前后,农谚为了便于记忆,故叫春打六九头,遇到好的农时,自然农民苦日子到头,他们就要起早贪黑的下地干活。从这个时候开始,他们就要就进行农业活动了。“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意思是到了清明节前后,就到了种瓜种豆的季节了。“腊月里打春,年馍馍少蒸”,“打春”是立春的意思,是春回大地的节气。如果是在腊月打春,那么在过年的时候天气将变暖,人们准备的年馍馍也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发霉和发酸,所以在提醒在家准备过年的东西时,一定要准备的少些,以免浪费。5“立春寒,寒半年”,“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如果在立春的这天,天气寒冷,气温骤降,那么在将近半

11、年的时间里,天气相比较往年,气温偏低。“三十年等着个闰腊月”,“闰腊月”是为了保持和公历的回归年同步而设置的,它是所有闰月中最罕见的闰月,所以这个俗语就是在说明闰腊月的不常见。2.反映家庭生活经验的俗语用方言谚语浓缩家庭生活,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这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农民身上散发着的淳朴的心境,这种平淡又不失积极的生活情绪给人的是一种正能量,在享受这种平淡无华的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总结出的一种对生活的客观反映。“过家要细,待客要盛”。“过家”就是操持家庭的意思,这里的细,在榆中方言中是细享、节约、不能浪费的意思,待客就是接待客人,盛就是大方的,热情的。这句俗语表达的就是榆中人们热情的

12、待客之道和贤淑的持家之道,体现淳朴的民风和人们的生活态度。“现炒的(di)肝子比肉香”。这里的“肝子”特指的是猪肝,肉特指猪肉,这句话表面上是说刚炒的猪肝比猪肉好吃,但是我们都知道精肉总是比这些五脏六腑美味,所以其实这句俗语的深层意义是先得到的比后得到的好。表现的是人们要把握住眼前的机会,不要干让自己后悔的事,是一种积极地向上的正能量。这种思想态度常被大人们或是老师们拿来教育自己的孩子或是学生。“把粉往脸上搽(ca)”。这里的“粉”特指的是女人的胭脂,榆中人民把所有的能使人变白的化妆品一律称之为“粉”,“搽(ca)”指的是抹匀,这句话就是说做事要做到表面上,不要背后给人捅刀子,这也表现的是一种

13、西北人豪爽,做事直接的性格特点。“有枕头的(di)没(mu)瞌睡,有瞌睡的(di)没(mu)枕头”。这句6俗语在榆中方言中有“牙的(di)没(mu)锅盔(kuai),有锅盔(kuai)的(di)没(mu)牙”表达的是一个意思。这里的“锅盔(kuai)”是特指,指的就是西北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小吃,类似于大烧饼的食物,这句俗语意为有主观条件的没有客观条件,有客观条件的没有主管条件。同时也反映了人们二者都不能够拥有的豁然心理特点。“借下(ha)的(di)鸡儿(er)不下蛋”。榆中方言中的“下”读音“ha”,很据古代音韵,我们知道,j、q、x 和 g、k、h 声母之间可以相互转换3,现代汉语是

14、古代汉语的发展和演变,在榆中方言中的“下”字就可以看出,说明在榆中方言中保留了比较多的且珍贵的古音资料,这些对我们考察俗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8。这句话的意思是向别人借的鸡是下不了蛋的,也就是说做事借用外力是靠不住的,教育人们做事情要靠自己的努力才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兔儿满山跑,回来归旧窝”。这句话的原意是兔子满山的跑,还是要回到自己的旧窝里安宿。就人来说,无论走出多远,在社会的哪个角落,或者天涯海角都不忘记家,不会喜新厌旧,还是要回到家里落叶归根,意同“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这是对家是温暖的港湾的通俗解释。还有比如“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土窝”。“娘老子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头上”。意为

15、父母的心牵挂着儿女,而儿女一心想着物质钱财,反映的是当代一种亲情淡化的社会现象,在现代化步伐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狂热,以至于出现的“空巢老人”的情感缺失,人们心灵的空缺是当今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很多年轻人被外面灯红酒绿的生活所吸引,他们不牵挂家里的人,而家里的人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他们,这种现象值得人们深思。3.反映人类精神生活的俗语“驴不怕狼扯”。意同于“死猪不怕开水烫”比喻毫无顾忌,怎么办都行,豁出去了。表达一种消极的生活状态。“死驴”表示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狼扯”指发生在那个事物上的痛苦或困难,意思是对那个事物不报希望了,7就随便再多一些痛苦什么的都无所谓。

16、“年年盼的(di)年年富,年年穿的(di)开裆裤”。开裆裤指的是小孩穿的有缝隙的裤子,在这里形容的是生活贫穷,连一条完整的裤子都穿不起,前一句反映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一句反映的是人民穷苦聊到的生活状态,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及社会的黑暗,是从心底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和不满。“死狗扶不上墙”。“死狗”上文中讲了是那些没有作为,混吃混合的人,和“烂泥扶不上墙”的意义是一样的。意思就是干什么都干不好,没有理想,没有抱负,没有出息,并且自暴自弃的人,由于能力差或水平差,成不了气候或见不了世面 10。这里就是讽刺无所事事而且懒惰的人,同样的俗语还有“朽木不可雕”“扶不起的阿斗”等。“乡里的(di)大哥把罪受,城里的(di)死狗流氓吃狗肉”。榆中方言中的动宾短语一般读成把“把”字句语序,所以“受罪”会读成“把罪受”,比如“吃饭”读成“把饭吃”,“你赶紧吃饭”读成“你赶紧把饭吃”有一种强调的意思,语气表达比较强硬 9。“乡里”表示的是乡下,农村。死狗在榆中方言里就表示流氓,痞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