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8532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5.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光学第四章_光学系统中的光阑与光束限制综述(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光阑 第二节 照相系统的光阑 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第四节 显微镜系统中的光束限制与分析 第五节 光学系统的景深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Stops) 以前主要讨论理想光学系统的特性:理想光学系 统不仅可以实现点对点成像,而且可以对任意物以任意 宽的光束给出某一定倍率的像。当共轭距一定时,物的 大小与像的大小成比例。但实际光学系统的成像光束将 会受到限制。透镜的大小和像面的大小有限,从而限制 了成像光束的宽度和成像范围。 第四章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光学系统中的光阑(Stops)(Stops) 透镜的大小限制A点发出的成像光束的孔径角, 底片的大小限制成像范围,它们都

2、是对光束的 限制,称为光阑。 光阑限制的共轭原理光阑限制的共轭原理 D D P D D P M N N M 结论:光阑(或其像)对入射光束的限制与光阑 的像(或光阑)对其共轭出射光束的限制,两者 完全等价。 如果任意入射线PM与 DD的边框部分相交, 其共轭出射线必被DD 阻挡;同理,另一入射 线PN能“通过” DD, 其共轭出射线必能通过 DD。 概述 一、光阑的概念 光阑起限 制成像光束作 用的透光孔。 孔径光阑限制轴上点成像光束 中边缘光线的最大倾角(孔径角) 视场光阑限制物平面或物空间能 被系统成像的最大范围(视场) 渐晕光阑限制物空间轴外点发出的 、本来能通过上述两种光孔的成像光束

3、消杂光光阑限制杂散光(从视场外 射入系统,或由镜头内部的光学表面、 金属表面及镜座内壁的反射和散射所产 生) 所有光 学系统 都有 二、光阑的位置 一般是在实像面或中间实像面上,也可以没有 视场光阑 孔径光阑随系统而异,目视光学系统要求孔阑或孔阑的 像一定要在外面,以与眼瞳重合;远心光学系统要求孔 阑在焦面上。其他无特殊要求的可以选择。 渐晕光阑位置可选择,以改善成像质量,与视场光阑二者 必有其一 消杂光光阑位置可选择,以达到限制杂散光的目的, 也可以没有 孔径光阑 A. S.的作用: 限制成像光束口径 控制到达像面的光能 视场光阑 F. S.的作用: 限制物面上能成像的范围 限制视场的大小

4、三.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 第一节 光阑 1、孔径光阑的定义和作用 一、孔径光阑 (Aperture Stops) 含义1: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大小的光阑。 限制成像光束和成像范围 含义2: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但都起到了对轴上物点成 像光束宽度的限制作用;只需相应的改变光阑大小,即可保 证轴上物点成像光束的孔径角不变。 含义3:孔径光阑的位置不同,则对应于选择轴外物点 发出光束的不同部分参与成像。 (a)物点有限远 L 1 M1 N1 M2 N2 2 (b)物点无限远 孔径光阑的定义: 1)限制轴上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的大小(宽度); 2)选择轴外物点成像光束的位置。 2、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

5、Entrance and Exit pupils) Pupils: The image of the Aperture Stops 入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物空间) 出射光瞳:孔径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像空间) 照相机镜头中的孔径光阑 孔径光阑 孔径光阑 物像关系 后面 光学 系统 入瞳 出瞳 孔径光阑 前面 光学 系统 整 个 光 学 系 统 孔径光阑、入瞳与出瞳 出瞳 入瞳 孔径 光阑 1)入瞳:决定光学系统的物方光束的孔径角。 2)出瞳:决定光学系统的像方光束的孔径角。 3)孔径光阑:实际起对光束限制作用的元件,决定了 入瞳、出瞳;三者互为物像关系。 3、关于

6、孔径光阑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 轴上物点的位置发生变化,孔径光阑也会变化。 (2)几个口径一定的透镜组合,判断确定的轴上物点位置的孔径光阑: 追迹光线法:过轴上物点的任一条近轴光线,求其在每个折射 面的投射高度与实际口径的比值,比值最大的折射面的边框为透 镜组的孔径光阑。 孔径光阑的求法 成像张角比较法: a. 将光学系统所有光阑(各个透镜和光圈等),对其前面 的光学系统(物空间)成像,求像之大小和位置; b. 由物位置(轴上点)向各像边缘、第一个透镜边缘分别 作连线,求张角最小值即为入瞳,相应的共轭物为孔径 光阑; c. 孔径光阑对后面光学系统(像空间)所成像即是出瞳。 例1:已知物点A

7、离透镜1的距离为-l1=30mm,透镜1的通光口径D1=30mm,光 孔2的直径D2=22mm,像点A离透镜的距离l1=60mm,透镜与光孔之间距离 为d=10mm,试确定这个系统的孔径光阑、入瞳和出瞳。 A B A B 1 2 解:判断孔径光阑:轴上物点的成像张角比较法 1)透镜1框内孔相对于前面光学系统的像与自身重合。 2)光孔2相对于前面透镜成像: 2 A B A B 1 2 3)D1,D2对轴上物点A的张角: D2的张张角最小,最能限制轴上物点A的成像光束, 为入瞳,即光孔2为孔径光阑,U2为物方孔径角。 光孔2后面无透镜,孔径光阑与出瞳重合,U2为像方 孔径角。 2 (3) 孔径光阑

8、位置的安放原则: a. 目视光学系统,出瞳与人眼瞳孔衔接(光瞳衔接原则); b. 投影计量光学系统,保证投影像的倍率不因物距变化; c. 对轴外光束像差校正; d. 各光学元件的口径匹配。 理想光学系统:主光线必然通过入瞳及出瞳的中心。 4、主光线(Chief ray): 出瞳 入瞳 孔径光阑 定义:离轴物点发出的、通过孔径光阑中心的光线。 主光线是通过孔径光阑、并参与成像的物光束的中心光线。 二、视场光阑 (Field Stops) 1、视场光阑: 定义:在物/像面上安放的、限定光学系统成像范围的光阑。 物方视场:能够清晰成像的物面范围; 像方视场:相应的能够清晰成像的像面范围; 2、入射窗

9、与出射窗 入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物空间) 出射窗:视场光阑经其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像空间) 物方视场角 像方视场角 3、视场光阑、入射窗与出射窗三者互为物象关系。 物方线视场2y 像方线视场2y 长度度量 : 角度度量 : 物方视场角2 像方线视场2 4.视场表示方法: 孔阑 PP 出瞳 入瞳 出窗 入窗 视场光阑 主光线 主光线 5.确定视场光阑的方法: 讨论条件: 孔阑、入瞳、出瞳均为无穷小(特殊情况) ,轴上轴外物点均只有一条主光线经过光学系统成像。 1)首先用寻找入瞳、孔阑的方法寻找到入瞳、孔阑。 2)将所有除孔阑外的光孔经其前方光组成像到物空间,求 出每个光孔像

10、的位置和大小。 3)各光孔像中,对入瞳中心张角最小者,像本身为入射窗 ,像对应的实际光孔即为视阑。视阑经过后方光组成在像 空间的像即为出射窗。 5.确定视场光阑的方法: 照相机 书写式投影仪 显微镜、望远镜 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区别: n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是光学系统中起重要作用的两种光阑, 但二者所起作用不同,前者主要限制成像光束的孔径,即决 定像的照度;后者决定视场,即物体被成像的范围。 n孔径光阑缩小时,每一物点成像光束孔径角变小,像面照度 减小,但成像范围不变 n 视场光阑缩小时,成像范围变小,但能成像物点的孔径角不 变,即像的照度不变。 n 孔径光阑是对一定位置的物体而言的,而视场光阑

11、是对一定 位置的孔径光阑而言的,当孔径光阑位置改变时,原来的视 场光阑将可能被另外的光孔所代替。 一、入射窗与物平面不重合产生渐晕 渐晕现象:轴外点发出的充满入瞳的光被透镜的 通光口径所拦截的现象 1、渐晕现象:像平面的边缘比中间暗(离轴物点)。 (渐晕光阑) 透镜边框起到“拦光”的作用。 三、渐晕光阑(Vignetting stop) 2、渐晕系数: 斜光束在入射光瞳 平面上垂直于光轴 方向的宽度或面积 面渐晕系数 : 线渐晕系数: 3、渐晕现象产生原因: 入射窗与物平面不重合产生渐晕 1)以AB1为半径的圆形区域: B1点是由入射光瞳的下边缘P2与入射窗的下边缘M2的 连线与物平面的交点。

12、在这个区域内每个点均以充满入射 光瞳的全部光束成象。 2)以B1B2绕光轴旋转一周所形成的环形区域: B2点是由入射光瞳中心P和入射窗的下边缘M2的连线 与物平面相交确定的。在此区域内,已不能使所有点以 充满入射光瞳的光束通过光学系统成象,这就是轴外点 的渐晕。 在物面上的整个成像范围内,随着成像光束的不同, 可分为三个区域: 由B1到B2点,线渐晕系数由1降到0.5 线渐晕系数为1 3)以B2B3绕光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环形区域:点B3是由入射 光瞳的上边缘P1和入射窗的下边缘的连线和物平面相交确定 的。 由B2点到B3点,线渐晕系数由0.5降到0。 说明: 1)轴上点均能以充满入瞳的全光束成

13、像。 2)入瞳为无穷小时,成像范围由入瞳中心和入窗边缘 连线决定。 3)入瞳为有限大小时,成像范围由入瞳边缘和入窗边 缘连线决定。 4)轴外点从某一视场范围开始,通过光学系统的成像 光束要比轴上光束少,并逐渐递减,直至光照度为零。 4、消除渐晕的条件:(必要条件 ) 由上式可知,欲使渐晕区B1B3 为零,需使p=q,即消除渐晕的条 件是:入射窗和物平面重合, 出射窗和象平面重合。 在有的光学系统中,不存在实像平面,视场光阑 无法与像平面重合,这种系统的视场边缘存在一个由 亮到暗的过渡区域,没有清晰的视场边界。 例题:有一光阑其孔径为2.5厘米,位于透镜前1.5 厘米处,透镜焦距为3厘米,孔径4

14、厘米。长为1厘米 的物位于光阑前6厘米处, 求:(1)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的位置及大小 (2)像的位置,并作图 因光阑前无透镜,直接比较光阑及透镜对物 的张角,可知光阑即入射光瞳。出射光瞳是这光 阑被其后面透镜所成的像。 解: 光阑 ( 入瞳 ) P Q Q PF y y 瞳出 O 已知:l = -1.5 cm,f= 3cm(1) 出射光瞳的位置 (1) 光阑 ( 入瞳 ) P Q Q PF y y 瞳出 O (2) 像的位置: 已知:l = - ( 6 +1.5 ) cm,f= 3cm 第二节 照相系统中的光阑 一、照相机的三个组成部分 镜头、可变光阑(孔径光阑)、感光底片/暗盒(视场光阑)

15、轴上物点:孔径光阑在不同 位置,对成像光束宽度的限 制作用相同:都是光束的中 间部分参与成像。 轴外物点:孔径光阑在 不同位置,参与成像光 束的空间位置不同,成 像质量不同。 轴外光束决定 孔径光阑的位置 假设:透镜口径足够大 M N M N A A 1、渐晕现象:像平面的边缘比中间暗(离轴物点)。 2、渐晕系数: (渐晕光阑) 透镜边框起到“拦光”的作用。 二、渐晕现象 三、照相系统的光阑总结 3、感光底片边框,即视场光阑; 1、根据轴外光束的像质选择孔径光阑位置; 2、轴外点成像光束宽度取决于孔径光阑、渐晕光阑均有关; 4、孔径光阑一般为圆形,视场光阑为圆形或者矩形。 孔径光阑在物镜中的位

16、置 说明:入瞳大小的确定 n入瞳大小是由光学系统对成像光能量的要求或者对物体 细节的分辨能力的要求确定的。 n相对孔径:入瞳直径和焦距之比。表示入瞳大小。 n在照相系统中,以光阑指数( F数,俗称光圈)来表示 入瞳大小,是相对孔径的倒数。 n显微物镜的入瞳用数值孔径表示。 相对孔径 光圈指数(F数) 1,物镜胶合透镜.2,下棱镜.3,上棱镜.4,玻璃窗.5,感光屏.6,荧光粉.7,分划板.8,目 镜组.9,橙色滤光镜.所有玻璃组:玻璃目镜第一五透镜.目镜后胶合透镜.目镜 前胶合透镜.物镜第一透镜.物镜第二透镜. 目视光学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远处物体经系统所成的像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与该 物体直接对眼睛张角 的正切之比。 *概念区别:角放大率 复习:第二章 第三节 望远镜系统中成像光束的选择 一、双目望远镜的组成 1、构成 转像 物镜、目镜的 共同焦面上 2、光学参数 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