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8513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27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讲解(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及住宅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结构部分 7.1 一般规定 7. 1. 1 应避免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案.且不宜采用特别不 规则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案。 条文解释:同抗规第 3.4.1 强条之规定。 7. 1. 2 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 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3 的规定。必要时可将结构设计使用 年限确定高于GB 50153 的要求。 条文解释: GB 50153 第3.2.1条、第3.3.1条之规定;对于绿色设计要 求,延长使用寿命是其要求之一,必要时可将结构设计使用年限确定高 于GB 50153 的要求。 7. 1. 3 地基基础设计应结合建筑

2、所在地实际情况,依据勘察成果、结 构特点及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场地环境和工程造价等因素, 经经济技术比较和基础方案比选,就地取材。 条文解释:根据上部结构情况,在满足地基基础强度和建筑物沉降的前 提下,地基应优先考虑天然地基。基础在建筑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进 行多方案的论证、对比,采用建筑材料消耗少的结构方案,因地制宜, 从结合安全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施工对环境影响小等方面进行 论证。 注: 为公共建筑 7. 1. 4 桩基宜优先采用预制桩。钻孔灌注桩宜通过采用后注浆技术提 高侧阻力和端阻力。 条文解释:根据上海地区的地质特点及工程经验,桩底及桩侧注浆可有 效提高桩基承载力1.

3、4 倍1. 8 倍,此项技术可以大幅度减低材料用量 ;抗浮桩可只考虑桩侧后注浆。 7. 1. 5 宜通过先期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条文解释:根据现行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 08-11 规定 ,宜通过先期试桩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通过先期试桩确定单桩承载 力设计值,一方面可以确保桩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 发挥桩基承载力的余量,符合绿色设计节材的精神。针对设计等级为丙 级的桩基,如果地质条件简单、桩基施工质量有保证时,可不进行先期 试桩。 7. 1. 6 对于抗压设计为主的基础,宜合理考虑地下水的有利作用。 条文解释:抗压桩设计时可考虑最低地下水位浮力的有利作用进行

4、布桩 可以减低材料用量进而符合绿色设计节材的精神。 为住宅建筑 7.2 结构优化设计 7 . 2 . 1 结 构 设 计 应 进 行 下 列 优 化 设 计 : 1 结 构 体 系 优 化 设 计 。 2 结 构 抗 震 设 计 性 能 目 标 优 化 设 计 。 3 结 构 材 料 (材 料 种 类 以 及 强 度 等 级 )比 选 优 化 设 计 。 4 结 构 构 件 布 置 以 及 截 面 优 化 设 计 。 条 文 解 释 : 特 别 不 规 则 的 抗 震 性 能 目 标 , 应 与 业 主 和 有 关 专 家 协 商 确 定 。 结 构 构 件 布 置 宜 提 高 对 建 筑 布

5、 局 的 适 应 性 , 延 长 建 筑 结 构 的 使 用 周 期 。 7 . 2 . 2 在 保 证 安 全 性 与 耐 久 性 的 情 况 下 , 结 构 体 系 优 化 设 计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1 不 宜 采 用 较 难 实 施 的 结 构 及 因 建 筑 形 体 不 规 则 而 形 成 的 特 别 不 规 则 结 构 。 2 应 根 据 建 筑 功 能 、 受 力 特 点 选 择 材 料 用 量 较 少 的 结 构 体 系 。 3 抗 震 设 防 类 别 为 甲 类 的 建 筑 优 先 采 用 隔 震 或 消 能 减 震 结 构 ;乙 类 及 丙 类 建 筑 有 条

6、件 时 宜 采 用 隔 震 或 消 能 减 震 结 构 。 4 高 层 和 大 跨 度 结 构 中 , 可 合 理 采 用 钢 结 构 体 系 、 钢 与 混 凝 土 混 合 结 构 体 系 。 5 高 层 住 宅 可 合 理 采 用 钢 结 构 体 系 、 钢 与 混 凝 土 混 合 结 构 体 系 。 7 . 2 . 3 结 构 构 件 优 化 设 计 应 符 合 下 列 规 定 : 1 高 层 混 凝 土 结 构 的 竖 向 构 件 和 大 跨 度 结 构 的 水 平 构 件 应 进 行 截 面 优 化 设 计 。 2 大 跨 度 混 凝 土 楼 盖 结 构 , 宜 合 理 采 用 有

7、粘 结 预 应 力 梁 、 元 粘 结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楼 板 、 现 浇 混 凝 土 空 心 楼 板 等 。 3 由 强 度 控 制 的 钢 结 构 构 件 , 应 优 先 选 用 高 强 钢 材 , 由 刚 度 控 制 的 钢 结 构 , 应 优 先 调 整 构 件 布 置 和 构 件 截 面 , 增 加 钢 结 构 刚 度 。 4 钢 结 构 楼 盖 结 构 , 宜 合 理 采 用 组 合 梁 进 行 设 计 。 5 应 合 理 采 用 具 有 节 材 效 果 明 显 、 工 业 化 生 产 水 平 高 的 构 件 。 7.2 结构优化设计 条 文 解 释 : 建 筑 材 料 用

8、 量 中 绝 大 部 分 是 结 构 材 料 。 在 设 计 过 程 中 应 根 据 建 筑 功 能 、 层 数 、 跨 度 、 荷 载 等 情 况 , 优 化 结 构 体 系 、 平 面 布 置 、 构 件 类 型 及 截 面 尺 寸 的 设 计 , 充 分 利 用 不 同 结 构 材 料 的 强 度 、 刚 度 及 延 性 等 特 性 , 减 少 对 材 料 尤 其 是 不 可 再 生 资 源 的 消 糙 。 采 用 高 强 混 凝 土 可 以 减 小 构 件 截 面 尺 寸 和 掘 凝 土 用 量 , 增 加 使 用 空 间 。 在 普 通 混 凝 土 结 构 中 , 受 力 钢 筋 优

9、 先 选 用 H R B 40 0 级 热 轧 带 肋 钢 筋 ;在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结 构 中 , 宜 使 用 高 强 螺 旋 肋 钢 丝 以 及 兰 股 钢 绞 线 。 选 用 轻 质 高 强 钢 材 可 减 轻 结 构 自 重 , 减 少 材 料 用 量 。 7.3 结构材料选用 7 . 3 . 1 结 构 材 料 选 择 应 符 合 下 列 要 求 : 1 应 优 先 采 用 高 性 能 、 高 强 度 材 料 。 2 现 浇 混 凝 土 应 采 用 预 拌 混 凝 土 。 3 砌 筑 砂 浆 应 采 用 预 拌 砂 浆 。 4 受 力 钢 筋 宜 合 理 选 用 高 强 钢

10、筋 。 条 文 解 释 : 高 强 混 凝 土 可 减 少 构 件 截 面 尺 寸 , 节 约 混 凝 土 用 量 , 提 高 棍 凝 土 耐 久 性 , 延 长 混 凝 土 结 构 建 筑 的 使 用 寿 命 , 增 加 建 筑 物 的 使 用 面 积 。 使 用 高 强 钢 筋 可 节 约 钢 材 使 用 量 , 减 轻 建 筑 自 重 、 节 约 基 础 费 用 , 建 筑 使 用 寿 命 结 束 后 可 再 循 环 使 用 。 7.3 结构材料选用 7.3.2 应合理采用高强度结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HRB400 级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 总量的

11、比例不小于50% 。 2 钢结构中,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小于50% 。 条文解释: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规定,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 HRB400 级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用量占受力钢筋总 量的比例不小于50% 时即可得分;钢结构中, Q345 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 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小于50% 时即可得7分,本标准均取其低值。混合结 构的钢筋和钢材用量分别按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用量和钢结构中的钢材用 量相应的规定执行。 7.3.3 应合理采用高耐久性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混凝土结构中,结构竖向构件中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用量占结构竖 向

12、构件中混凝土总量的比例超过50% 。 2 暴露于大气中的钢结构应采用耐候结构钢或涂刷耐候型防腐涂料。 条文解释: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 标准)GB/T 50378 和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G/T 193 的相关规定。 7.4 工业化住宅 7.4.1 工业化住宅应采用适宜工业化建造技术的结构体系,如钢结构、预 制装配式框架结构、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预制框架+核心筒结构,预 制结构均应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结构。 条文解释:工业化住宅全面实施离我国还有一段距离,但应逐步提高预制 装配的程度,在可靠措施下采用预制楼板,可大大减少现场模板工作量。 7.4.2

13、 工业化住宅应选用工业化预制生产的建筑构、配件,并控制运输距 离,预制装配率不应小于15%。 条文解释:技术条件许可,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楼 板、阳台、楼梯、隔墙板、外墙板等,可减少材料浪费,减少施工队环境 的影响,同时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配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创造了条件。 *预制装配率的认定一般由专项审查予以确认*。 7.4.3 工业化住宅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原则: 1 在满足结构安全性及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应采用便于工业化建造的结构 体系和可工业化生产的结构构件。 2 采用将建筑全寿命期的绿色建筑目标与结构体系一体化设计技术。 3 应选择与标准化、模数化、部品化建筑体系相匹配的结构体

14、系。 条文解释:要最大限度的体现工业化的优势和适应工业化生产及建造的生 产方式:必须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业化,现场施工装配化、模数 化、规模化。 7.4 工业化住宅 7.4.4 工业化住宅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1 计算模型应能准确地反映该体系的受力状态,选用适用的计算软件进行 结构分析。 2 结构及构件的设计应能满足国家相关规范。 3 节点设计应构造简单、传力可靠、便于施工。 4 应进行结构构件在制造、运输、吊装、施工等荷载工况下的相应验算。 5 应进行二次设计、构件设计应精细化。 6 设计中应考虑工业化住宅在构件制作,安装建造、施工验收等方面的特 殊要求。 条文解释:工业化住宅结构设计

15、与传统现浇混凝土住宅结构设计的不同设 计内容以及设计中需注意的相关问题。 7.4 工业化住宅 拆分盒子结构 7.4 工业化住宅 预制厂家加工墙体与建筑门窗集成 7.4 工业化住宅 预制厂家加工叠合梁与叠合板 7.4 工业化住宅 1、预制外墙板施工 2、现场吊装 3、预制墙板运输 7.4 工业化住宅 基础梁预制 7.4 工业化住宅 4、预制柱、梁、楼梯构件拼装 7.4 工业化住宅 5 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 7.4 工业化住宅 关键技术点:竖向钢筋连接 7.4 工业化住宅 6预制外墙现场吊装、临时固定 7.4 工业化住宅 7 预制剪力墙结构施工 7.4 工业化住宅 8 预制叠合板施工 7.4 工

16、业化住宅 预制外墙板安装临时固定 7.4 工业化住宅 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标准 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 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每类指标包括控制项、一般项与优 选项。 *住宅结构设计、施工对绿色建筑评分标准的贡献* 一、节地与室外环境 1)控制项: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应 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 二、节能与能源利用 1)控制项六层以下住宅应统一设计并安装符合相关标准的太阳 能热水系统。*注意活荷载加大* 7.5 绿色建筑评分标准 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控制项: 现浇混凝土应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易)。 2)一般项: a 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 比例应大于70% (易) ; b 建筑砂浆应全部使用预拌砂浆(易) 。 c 建筑结构材料应合理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不易)。 d 在保证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