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8255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衡针灸研究幻灯(省)(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 * * 平衡针灸治疗肩周炎、腰椎间盘突 出、偏头痛技术 定西市妇幼保健院 张银川 一、平衡针灸学的简介 平衡针灸学是由北京军区总医院王文远教授成 功创立的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在针灸领域相结 合的一门现代针灸学。平衡针灸治疗颈肩腰腿 痛特色技术200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部农村与社 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06年被评为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农村与社区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2009 年正式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期常见病适 宜技术推广项目。 2 2 二、二、“ “平衡针灸学平衡针灸学” ”定义定义 平衡针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平衡针

2、灸学是在继承传统医学的基础上,吸收现 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代科学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现代针灸学。是以 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中医的心神调控学说和西医的神经调控学说为理 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论基础,形成的针灸与心理生理生理社会社会自然自然 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突出人体自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控模式。其特点突出人体自 身平衡系统身平衡系统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大脑高级指挥系统,通过针刺机 体的信息高速公路体的信息高速公路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神经,实施对能量物质的 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身来治疗自再分配、再调整,间接地依靠病人自

3、身来治疗自 己的疾病。己的疾病。 3 3 三、平衡针灸学的理论来源 1 、阴阳整体学说2 、神经交叉学说3 、生物 全息学说4 、经络学说 四、平衡针的靶点靶位学说 通过针刺外周神经靶点,利用传入神经通路至 大脑中枢靶位,使失调紊乱的中枢系统瞬间恢 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通过传出信息通路完成 对靶向病变部位的应急性调整,达到机体恢复 新的平衡。 4 4 五、平衡针灸学的特点 1、突 出 人 体 自 身 平 衡 2、突 出 人 体 信 息 系 统 平 衡 3、突 出 单 穴 疗 法 4、突 出 快 速 针 刺 5、突 出 即 时 效 应 6、突 出 针 感 效 应 7、突 出 离 穴 不 离 经

4、8、突 出 穴 名 通 俗 化 9、突 出 安 全 无 副 作 用 10、突 出 临 床 实 用 性。 5 5 六、平衡针灸治疗的取穴原则 传统针灸以循经取穴、辨证取穴为基本原则。 平衡针灸主要采用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对应 取穴为基本原则。临床中也配合男左女右取穴 、左右交叉取穴、双侧同时取穴等取穴原则。 6 6 七、平衡针灸治疗的持针方法 (一)采用3寸一次性无菌针灸针 (二)用酒精棉球固定在针尖510毫米即 可 7 7 八、平衡针灸治疗进针手法 (一)提插手法 (二)一步到位针刺法肩痛穴 (三)两步到位针刺法膝痛穴 (四)三步到位针刺法腰痛穴, 臀痛穴,肘痛穴,颈痛穴,踝痛穴,腕痛 穴 (

5、五)强化性针刺手法 8 8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 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9 9 * * 九、平衡针灸治疗的针刺针感 (一)触电式远距离针感肩 (二)放射性针感膝痛穴 (三)混合性针感腰痛穴,颈痛穴 十十 临床常用平衡穴位临床常用平衡穴位 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临床常用的平衡穴位共3838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个。其中头颈部平衡穴位9 9个,个, 上肢部平衡穴位上肢部平衡穴位1111个,胸腹部平衡穴位个,胸腹部平衡穴位3 3个,脊背部平衡穴位个,脊背部平衡穴位 3 3个,下肢部平衡穴位个,下肢部平衡穴位1212个个 平衡穴位按功能分八类平衡穴位按功能分八类 (1 1)1111个中枢镇痛

6、个中枢镇痛平衡穴位:平衡穴位:. .头痛穴、颈痛穴、腰痛穴、胸痛穴、肩背穴、肩头痛穴、颈痛穴、腰痛穴、胸痛穴、肩背穴、肩 痛穴、肘痛穴、腕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指麻穴。痛穴、肘痛穴、腕痛穴、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指麻穴。 (2 2)5 5个五脏个五脏平衡穴位:心病平衡穴位:心病穴、肺病穴、肾病穴、胃痛穴、肝病穴、穴、肺病穴、肾病穴、胃痛穴、肝病穴、 (3 3)6 6个五官个五官平衡穴位:平衡穴位:、明目穴、耳聋穴、咽痛穴、面瘫穴、牙痛穴、鼻炎穴、明目穴、耳聋穴、咽痛穴、面瘫穴、牙痛穴、鼻炎穴 。 (4 4)6 6个急症病症个急症病症平衡穴位:平衡穴位:急救穴、醒脑穴、癫痫穴、精裂穴、

7、偏瘫穴、过敏急救穴、醒脑穴、癫痫穴、精裂穴、偏瘫穴、过敏 穴。穴。 (5 5)3 3个三高个三高平衡穴位:平衡穴位:降糖穴、腹痛穴、降压穴。降糖穴、腹痛穴、降压穴。 (6 6)3 3个妇科个妇科平衡穴位:平衡穴位:痛经穴、乳腺穴、宫病穴。痛经穴、乳腺穴、宫病穴。 (7 7)2 2个清热解毒个清热解毒平衡穴位:平衡穴位:痔疮穴、痤疮穴痔疮穴、痤疮穴 (8 8)2 2个扶正个扶正平衡穴位:平衡穴位:感冒穴、疲劳穴、升提穴。感冒穴、疲劳穴、升提穴。 1010 2.2.腰痛穴腰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定位:此穴位于前额正中。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

8、经分布 局部解剖:分布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 手法: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为平刺手法, 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以局限性,

9、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针感: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功能: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 主治: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坐骨神 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 按语: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急性炎症及慢 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性炎症引起的病

10、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椎间盘突出。因炎症引起的 坐骨神经痛还坐骨神经痛还 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434周。待周。待 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 床疗效。床疗效。 歌诀: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椎间盘 歌诀: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椎间盘 出腰扭伤,腰肌劳损用之灵。出腰扭伤,腰肌劳损用之灵。 ( (3 3寸毫针双侧腰痛

11、寸毫针双侧腰痛/ /中腰痛向下平刺中腰痛向下平刺1212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向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向左平刺,左平刺,腰腰 上部向上平刺上部向上平刺1212寸)寸) 1111 10. 10. 臀痛穴臀痛穴 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定位:此穴位于肩关节腋外线的中点,即肩峰至腋皱壁连线的1/21/2处。处。 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局解:布有旋肩胛动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和第一,二肋间神经,深层为桡神经 。 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三寸毫针针 取穴原则:以针刺桡神经或上臂外侧皮神经出现

12、的针感为宜。三寸毫针针 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尖向腋窝中心方向呈4545度角斜刺度角斜刺4-5CM4-5CM。 手法:手法:1 1上下提插手法上下提插手法2 2,针感达不到要求可采用滞针手法。,针感达不到要求可采用滞针手法。 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针感: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或向肘关节,腕关节放射。 功能:功能: 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活血化淤,理气散结,消炎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原主治:臀部软组织损伤,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原 发性坐骨神经痛,发性坐骨神

13、经痛,腰椎间盘脱出腰椎间盘脱出,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临床还可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腰积劳损。临床还可用于治疗 同侧网球肘,对侧颈肩综合征,偏瘫。同侧网球肘,对侧颈肩综合征,偏瘫。 按语:按语: 臀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臀部软组臀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臀部软组 织损伤,臀部病变为主。此穴还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穴位。临床还需配合织损伤,臀部病变为主。此穴还是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经验穴位。临床还需配合 膝痛穴,踝痛穴效果更加。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膝痛穴,踝痛穴效果更加。此外临床还可用于治疗同侧网球肘。 1212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

14、标题样 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313 * * 28肩痛穴 定位: 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即足三里穴下两寸,偏外一寸。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 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 手法:(滞针)上下提插针刺手法。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主治 :肩关节软组织损伤,肩周炎,根型颈隹并,颈间肌筋膜炎,落枕,以及偏头痛,高 血压,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痛,

15、急性腰扭伤,癔症性 昏厥,上肢瘫痪,中暑,休克,昏迷,癫痫,精神分裂症。 按语: 肩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肩关节,内脏病 变为主。特别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急腹证疗效更为显著。该穴是平衡穴位的代表穴 位,也 是开始研究的第一个穴位。研究时间最长,治疗病人最多,用途最广泛,疗效 更为理想,治愈率98%,一针治愈率11%,穴位的名称先后经历了肩周穴,中平 穴, 肩痛穴三个阶段。 1414 1515 38.膝痛穴 定位:相当于曲池穴外1寸处。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感:以放射性针感出现麻胀为宜。 手法:上下提插手法,待出现相应的针感后即可出针 。 功能:祛风湿,疏通经络,消炎

16、止痛,调节神经。 主治:膝关节疼痛。 1616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痛技术 一、概述 1疾病简要概况 肩痛,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的慢性损 伤性、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临床肩痛症状表现之一, 以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临床特点,为中、老年人 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肩痛病变进展过程中, 累及了较多的组织结构,疾病的初期、后期具有不 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命名也较复杂。 1717 (1)现代医学对肩痛的认识 西方医学对伴有功能障碍的肩痛症的研究工作已有100 多年的历史。早在1867年Jariaway即有肩峰下滑囊的外伤性炎 症引起肩痛、功能受限的相关报道的发表;1872年,Duplay发 现屑峰下滑囊的炎症及粘连是肩痛和关节活动受限的主要原因 ;随着x线的诊断技术的发展,1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