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8114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含义义举举例 从事自然资源开采的物质生 产部门 采煤工业、水电工业 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 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产生产各种生产资料的工业部 门 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生产各种生活资料的工业部 门 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时形成 ,生产中耗资源、耗能源,投资 大,建设周期长,收效慢产品重 、厚、长、大 钢铁、纺织、石油化工 工业(多为原料、劳动力动力 、市场导向型,往往为“资源 型”、“临海型”布局) 新技术革命时形成生产省资 资源、省能源、省空间、省劳动 力,产品轻、薄、短、小 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 、核工业、航天工业(多为

2、技 术导向型, 为“临空型”布局 类型) 生 产 对 象 采掘工业 加工工业 形 成 时 间 重工业 轻工业 传统 工业 高新技 术工业 工业的分类 产 品 性 质 工业联业联 系导导致工业业集聚,工业业集聚形成工业业地域; 工业业分散出现现新的工业业区。 具体表现形式:工业由老 工业区向新 工业区分散;向大城市周围的卫 星 城分散;发达 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分散(投资建厂);以跨国公司的 形式分散。趋向:全球 化;中小 型。 有 生 产 联 系 老工业区饱和,新建企业迁出(没有工业联系) 例: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产业集聚作为区域创新 体系的核心和支柱,成为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一 个有效途径,并发挥着

3、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据此 回答12题。 5.关于产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 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 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B.产业集聚现象目前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 C.产业集聚一般发生在工业化初期 D.我国目前不宜提倡产业集聚 A 2.产业集聚的作用有( ) 有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 有 利于实现规模经济 有利于形成“品牌”效应 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 与利用 A.B. C.D. D 3.读“某地工业联系图”,内地某 大型铁矿附近有煤矿、石灰石、 粘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该 地区接近河流和铁路干线,周

4、围 是盛产小麦、棉花的农业地区, 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要求。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发,该地将 建立焦化厂、钢铁厂、发电厂和 水泥厂,请将这四个工厂的名称 填入工业联系图中的空白框内。 (2)该地区的主导工业部门是 。 发电厂 焦化厂 钢铁厂 水泥厂 钢铁工业 食品厂、面粉厂、棉纺厂 (3)下面四种工厂中,在该地建 厂条件较好,并和主导工业联 系密切的是( ) A重型机械厂 B精密仪表厂 C造船厂 D棉纺厂 。 (4)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资源,该 地还可建立的轻工业工厂有 (至少说出两个)。 C 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 成34题。 5.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 企业布局的主

5、导因素是 ( )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 6.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C D 【归纳】工业地域有不同类型和等级。有传 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根据范围大小可分为工业 点、工业城市、工业地区、工业地带等。 工业地域的发育程度取决于工业的类型。工 业地域的位置,有生产联系的由核心工厂决定, 无生产联系的则可能由政策等因素规划而成的。 不同类型的工业,集聚特点不同,运输量大 的工业往往在 港口和铁路枢纽 附近集聚;耗电量 大的冶金工业,会在大

6、型水电 站或火电 站附近集 聚。 美国某汽车公司为开拓市 场,在欧洲建有一种小轿 车的多个零部件厂和3个 整车厂,甲图是该小轿车 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 乙图的香水瓶生产中心, 位于布雷勒河谷地。15世 纪以来,在水、砂原料和 植物燃料的基础上,那里 发展了玻璃香水瓶制造业 。至今集聚了43个公司, 从事制模、制瓶、磨砂、 涂色等专业化生产。它们 协作生产的香水瓶75%出 口到世界各地。 下图中,甲、乙两图分别反映工业分散和集聚的两类布局形式。 根据图和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汽车的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其生产 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以下产品中,其零部件 生产布局有类似分

7、散特征的是( ) A.服装 B.飞机 C.二胡 D.沙发 (2)多个企业在一地集聚,协作生产香水瓶,有利 于同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香 水瓶生产技术快速创新的需要。在以下产品中,其生产企 业的布局有类似集聚特征的是( ) A.瓷花瓶 B.洗发水 C.塑料袋 D.啤酒瓶 B A (1)关于分散:除零部件生产标准化外,接近顾客 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布局的原因。从总体上说,跨国公 司将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布局,有利于_生产成 本,_产品市场。 (2)关于集聚:发达区域往往控制某一类或几类产 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良好的 创新环境和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

8、_。 降低 扩大 创新 【归纳】工业联系既可能导致工业集聚,也 可能导致工业分散。工业集聚的结果形成了工业 地域,工业分散则加强了工业的地域联系,促进 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和信息等的流动。 工 业 联 系 集聚 分散 工业地域 地域联系 降低生产成本 节省建设投资 发挥地区优势 减少交易费用 提 高 经 济 效 益 优点缺点 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 约运输成本加强彼此间 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具有 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 环境污染较 严重导致资 源、能源紧张 充分利用各地优势,选 择最优区位,降低成本 环境污染较少 加大运输成 本难以发挥 规模效应 集 聚 分 散 世界工业区分布 美国东北部 英国中部区

9、 德国鲁尔区 我国东北部 日本环太平洋工业区 俄罗斯四大工业区 美国“硅谷” 德国南部慕尼黑 日本筑波与“硅岛” 英国北部苏格兰 印度班加罗尔 北京中关村 18世纪6070年代19世纪70年代20世纪50年代 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与新工业业区 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新工业业区 1.代表 性地区 德国_,英国 中部工业业区, _,中国 辽辽中南工业业区,俄罗罗 斯的欧洲部分等 意大利_地 区、德国南部地区、美 国_、日本“硅 岛岛”、英国苏苏格兰兰中部 地区、印度的班加罗罗尔 等 2.特点 以_为为核心 ,工业业分布高度集中 以_企业为业为 主, 工业业呈分散分布 3.代表 性工业业 部门门 _、钢铁

10、钢铁 、 _、机械、 _等 轻轻工业业和_ 鲁尔工业区 美国东北工业区 东北部和中部 硅谷 大型工业企业 煤炭 化工 纺织 高科技工业 中小型 新工业区里不一定是新工业 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是发发展历历史比较较悠久的工业业地域,在世 界工业发业发 展中起过过重要作用,对对其发发展分析时时,主要采 取以下思路: 1分析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的发发展特点:主要是分析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形成的优势优势 区位条件及构成特点,如鲁鲁尔区的形 成分析如下: 2分析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问题 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由于发发展的历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经济 的 不断发发展,原有的优势优势 会逐步丧丧失,进进

11、而出现许现许 多问题问题 ,出现现衰落,影响区域的可持续发续发 展。 3分析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的整治措施 传统传统 工业业区的综综合整治一般从存在问题问题 入手分析, 一般途径如下: (1)积积极发发展新兴兴工业业和第三产业产业 ,迁入的企业业以技 术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为业为 主,同时对时对 原有传统传统 工业业部门进门进 行大力改造,促进进其经济结经济结 构多样样化。 (2)调调整工业业布局,充分发挥邻发挥邻 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优势 , 使工业业布局适当分散。 (3)发发展、建设设交通运输输,完善交通运输输网。 (4)进进行全方位的环环境治理工作,关闭闭或转转移一些污污 染严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

12、业业,开展大规规模的植树树种草,美 化环环境。 (1)鲁尔区和辽中南地区最重要的工业部门都是 。它们均拥有丰富的 (能源),20世纪50年代以 来,该能源的优势地位逐渐被 和天然气所取代。 (2)近几十年来,这两个地区的一部分重工业布局向海港 城市靠近,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当地的 优势。 钢铁工业 煤炭 石油 海运交通 下图左为德国鲁尔区,右为中国辽中南地区,读图回答: (3)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请你为辽中 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变单一的重 工业结构;全面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 ;加强自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 提高自身的生产水平;大力拓展融途径,

13、引进 民间资本;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优惠等。 【归纳】分析某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和 整治措施时,可迁移运用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 与整治措施知识作答,如分析区位优势是主要从 原料、燃料、市场、交通等方面入手,而整治措 施主要从调整工业结构、改善环境两个大的方面 考虑,注意在分析时应结合某传统工业区的具体 情况分析,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 传统工业区存在的主要问题: 工业过于集中,导致用地紧张、水源紧缺、社会问题严 重,污染严重;工厂规模较大,转变经营机制、调整产 业结构受工业惯性影响较大;运输量较大的工厂过于集 中,对交通压力大。 一般整治途径: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

14、入的 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 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 布局适合分散; 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网; 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 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大规模的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新工业业区主导产业导产业 有的是传统传统 工业业部门门,有的是新 兴兴工业业部门门,因其工业业部门门的差异,工业业区的特点和优优 势势区位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美国“硅谷” 典型类类型美国“硅谷”意大利新工业业区 共同点 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交通便利; 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中小型企业为 主 不

15、同 点 生产结产结 构高技术产术产 品轻轻工业产业产 品 生产产特点 增长长速度快、产产品更 新换换代周期短、研究 开发费发费 用高 生产过产过 程分散或家庭 承包,资资本集中程度 低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等周围环围环 境优优美的地 方 分散在小城镇镇甚至农农 村 劳动劳动 力技 术术条件 从业业人员员具有高水平 的知识识和技能 廉价劳动劳动 力 政府因素军军事订货订货政府的大力支持 说明:新工业区的不同发展模式 新工业区是针对传统工业区而言的。世界上新工业区 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多种模式: (1)以高技术工业为主而发展成的高技术工业区,如美国的“ 硅谷”。 (2)由国家规划建设,产品主要供出口的出口加工区,如我 国的经济特区。 (3)在一定区域内自发形成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分 布较为分散的工业区,典型代表是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 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 新工业区的工业产品一般具有“轻、薄、短、小”的特 点,其中高科技产品还具有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企 业投资风险较大、回报率较高等特点,属资金、技术密集 型企业。 北京“中关村” 高新技术产业术产业 区 (1)与美国“硅谷”相同的是,中关村科技园 区的形成也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获得政府的大 力支持,交通便利。不同的是中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