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8099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头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头晕的诊断及治疗 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的专家共识 2009年头晕的诊断流程建议 2010年眩晕诊治专家共识 流行病学 n欧洲研究报道约30%的普通人群中有过中重度的 头晕,其中25%为眩晕 n我国的研究报道10岁以上人群的眩晕总体患病率 为4.1% n65岁以上人群就医的首位原因,18%因头晕而活动 减少 国内医生在诊治中存在的问题 n主要问题是理论知识不足 n日常诊疗中常常被拘泥于几个本来认识就模糊的 疾病 n针对眩晕的辅助检查设备有限、评判水平等有待 提高 n在治疗方面不足,如不了解前庭康复的重要性, 长期应用前庭抑制药物,延缓了前庭功能恢复; 采用手法复位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的比

2、率 过低等。 头晕的概念 l眩晕 特异性症状 周围物体或自身明显旋转的运动错觉或幻 觉 ,各方向皆有,头活动后加重 l失衡 不稳或不安全感,站立和行走困难,无旋转 l头重脚轻 漂浮、晕或摇摆感 l晕厥前 一过性、马上要失去知觉、晕倒的感觉 头晕的诊断 病史最重要 区分90%的眩晕与非眩晕的头晕,70-80%的头晕病因 几乎所有眩晕都不是很紧急的情况,应花时间充分问询 问 眩晕病史要点 症状特点 耳科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非眩晕的头晕病史要点 个人史、系统疾病、精神状况 问诊要点 患者头晕/眩晕到底是什么感觉或异常,是否真的 有眩晕 发病形式 病程 伴随症状与体征(耳鸣、听力下降、头痛、复视 、麻

3、木、吞咽困难等) 促发、加重、缓解因素 如果为发作性:事件顺序、发病时活动情况、先 兆、严重程度等 个人史(疾病、药物、外伤) 体检要点 生命体征、脑神经、听力、共济运动 辅助检查 眩晕者常规做Dix-Hallpike检查 神经影像必须有针对性。无选择性的诊断阳性率低 (1%),不推荐作为常规;要了解检查的局限性 (CT对后颅窝)和非特异性(腔隙梗死、颈椎骨 质增生) 头晕的诊断 头晕的主要病因 头晕 眩晕 非眩晕 前庭周围性是前庭中枢性的前庭周围性是前庭中枢性的4 45 5倍倍 前庭中枢性,病因多样但均少见,包括血管性、外 伤、肿瘤、脱髓鞘、神经退行性疾病等。 除偏头痛性眩晕外,几乎都伴随有

4、其他神经系统症 状和体征,很少仅以眩晕或头晕为唯一表现 慢性、持续性: 精神障碍(抑郁、焦虑、惊恐、强迫、躯体化 障碍) 多感觉缺失综合症 前庭周围性为主,其中BPPV(约占1/2)、 前庭神经元炎(占约1/4)及梅尼埃病是最主 要病因,可能占了绝大部分。 发作性、短暂的头晕: 系统疾病(体位性低血压、晕厥前、贫血、感 染、发热、糖尿病、药物副作用) 约占半数 诊断思路 n有无旋转:头晕还是眩晕 n眩晕:有无神经体征:中枢性还是周围性 n中枢性:主要两个病,一过性中风(TIA) 小脑脑干中风(持续 ) n周围性:有无听力损害 无:BPPV,前庭神经元炎 有:梅尼埃病、迷路炎 前庭周围性眩晕 n

5、BPPV(良性位置性眩晕位) n前庭神经元炎 nMeniere病 n迷路炎 n听神经瘤 n半规管感染 n半规管进水 n运动病 n淋巴周围瘘 良性位置性眩晕 (BPPV) n短时复发,持续数秒-1分钟内 n伴有潜伏期或数秒延迟发作的眼震 n中重度眩晕 n与头位有关 n1-2个月逐渐缓解 n无听力丧失 nDix-Hallpike试验:可诱发出伴有旋转和垂直眼震 的眩晕 治疗:耳石手法复位 前庭神经元炎 急性发病,病前有病毒感染史 儿童相对较少 自主神经症状剧烈(呕吐、心悸、出汗等) 持续数天,之后仍有数天不稳感 病耳前庭反应减弱(冷热试验) 治疗:应用糖皮质激素,呕吐停止后停止前庭 抑制剂,尽早行

6、前庭康复训练 美尼埃病 n突发,反复发作,严重眩晕 n低频听力丧失 n低调耳鸣 n耳部涨满感 n眩晕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n听力丧失可以进展 n妊娠妇女易患 治疗:限盐饮食(无确定)、利尿药物(没有确切 证据)、颈部位置调整、倍他司汀 前庭中枢性眩晕 眩晕合并神经症状体征 n“椎基动脉供血不足(VBI)” n脑中风:小脑、脑干梗死、出血 n多发性硬化 n小脑病变 n脑肿瘤 n药物源性 n其它少见原因 nVBI的概念泛化,认为它是一种即非正常又非缺 血的“相对缺血状态”。这些情况在我国尤为严重 ,导致VBI概念不清并产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如 将头晕/眩晕和一过性意识丧失归咎于VBI、将颈 椎骨质增生当

7、作VBI的重要病因。诊断标准不明 、处置不规范。 关于PCI n后循环 (posterior cerebral circulation )又称椎基底动脉系 统,主要供血给脑干、小脑、丘脑、海马、枕叶和部分颞 叶及脊髓。 n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PCI)是常见 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卒中的20%。 其主要病因 是动脉粥样硬化,颈椎骨质增生仅是极罕见的情况。 n头晕和眩晕是PCI的常见症状 n基于以上认识国际上已用PCI概念取代了VBI概念。 n 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骨赘增生不易压迫到椎动脉 ,转颈后头晕/眩晕并非PCI颈椎骨质增生绝不是 后

8、循环缺血的主要原因 n对PCI的诊断检查、治疗和预防应与前循环缺血 一致。 n绝大多数头晕/眩晕的病因是非血管性的 绝大多数的PCI呈现为交叉多种重叠的临床表现,极少只表现 为单一的症状或体征。 n症状:头晕、眩晕、肢体或头面部的麻木、肢体无力、头痛 、呕吐、复视、视力丧失、行走不稳或跌倒。 n体征:眼球运动障碍、肢体瘫痪、感觉异常、步态或肢体共 济失调、构音或吞咽障碍、跌倒发作、偏盲、声嘶、 Horner综合征等。 n特征:一侧脑神经损害伴另一侧运动感觉损害的交叉表现。 PCI常见临床症状 可能损害前庭的药物: 卡马西平 苯妥英钠 汞/铅/砷等重金属 有机溶剂甲醛/二甲苯/苯乙烯/三氯甲烷

9、急性酒精中毒 药物源性眩晕药物源性眩晕 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有: 氨基糖甙类、万古霉素和紫霉素 磺胺类 顺铂、氮芥和长春新碱等 奎宁 大剂量水杨酸盐 速尿、利尿酸等 部分耳部外用药 药物源性眩晕 其他少见的中枢性眩晕 偏头痛性眩晕 癫痫性眩晕 颈性眩晕 外伤后眩晕 偏头痛性眩晕 25% 的偏头痛患者有眩晕 n眩晕持续数秒到数天 n不伴有听力问题 n伴有其他偏头痛的特点(畏光/畏声、视觉先兆) 治疗: 止吐、抗晕、安定 曲坦类、麦角类 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倾向于采用排除法 特征:头晕或眩晕伴颈部疼痛;发作多在颈部活动 后;部分患者转颈征阳性;颈部影像学异常;多有 颈部外伤史;排除了其他疾病。 治疗建

10、议:纠正不良的头颈部姿势 、理疗、局部 封闭 颈性眩晕颈性眩晕 其它头晕相关疾病 精神疾患及其它全身疾患相关性头晕 头昏头脑不清晰感,自身不 稳感,甚至担心平衡障碍 的恐怖感 入睡困难、激惹等焦虑症状 ,早醒、易疲劳、兴趣下 降等抑郁表现,心悸、纳 差、疼痛等躯体化症状。 需要排除器质性 治疗:抗焦虑、抑郁和心理 干预。 全身疾病性头晕:自身不稳感 血液病(白血病贫血等) 内分泌病(低血糖、甲减或 甲亢进等) 心脏疾病,射血减少,低血 压性 各种原因的体液离子、酸碱 度紊乱 眼部疾患(眼肌麻痹、眼球 阵挛、双眼视力显著不一 致性等) 晕 厥 n定义:是突然发生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是由于大脑一

11、 时性广泛性供血不足所致。 n分类及常见疾病 1血管神经性晕厥 常见于血管抑制性晕厥,又称自主 神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单纯性晕厥、直立性低血压性 晕厥、排尿性晕厥及咳嗽性晕厥等。 2心源性晕厥 常见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脏停搏及心 肌缺血等。 3脑源性晕厥 常见于供应脑部的主要血管发生循环障 碍,导致一过性脑缺血所致。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偏头痛、低血糖、严重贫血、失血及脱水等。 眩晕的治疗 病因治疗至关重要 近1/4的眩晕难以明确原因 对症治疗的目的 减轻发作期患者的眩晕感受 止吐 控制心悸等症状 解除恐惧心理 治疗原则 常用的前庭抑制剂 抗组胺剂:异丙嗪、苯海拉明、敏可静、眩 晕停、倍

12、他司汀等 抗胆碱能:东莨菪碱 苯二氮卓类 止吐剂 苯酰胺衍生物:胃复安 吩噻嗪类:氯丙嗪 丁苯酮 发作期常用药物 前庭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 应用时间过长会抑制中枢代偿机制的建立 当患者的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就应该停用 不能用于前庭功能永久损害的患者 非前庭性头晕一般也不用前庭抑制剂 前庭抑制剂的应用问题 其它药物 其它制剂:钙拮抗剂、尼麦角林、乙酰亮 氨酸 个别报道:巴氯芬、卡马西平、加巴喷丁 某些中成药 对象:因前庭功能低下或丧失而出现的长 期平衡障碍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无效 目的:是通过训练,重建视觉、本体觉和 前庭的传入信息整合功能,改善患者平衡 功能、减少振动幻觉 常用训练

13、方法:适应、替代、习服、 awthorne-Cooksey训练等 前庭康复训练 后循环缺血 按照急诊处理 n立即抗血小板治疗 n可以他汀治疗 n积极血管检查 n尽早二级预防 n决不能当作“慢性缺血”予以“活血化瘀” 精神障碍性头晕治疗 n药物选择: nTCA(三环抗抑郁药) nSSRI(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 nSNRI(选择性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 抑制剂) n疗程 n6-12月 重要经验 n症状重于体征,多为周围性 n体征重于症状,多为中枢性 n奇怪的症状需要有客观体征,否则多数由非器质 性因素所导致 n总体上,头晕的主要病因是前庭周围性、精神性 和系统疾病 头 晕 评

14、估 路 径 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检(I) 眩晕其他头晕 伴神经症状和体征耳科检查 N 头外伤 Y 盯聆/鼓膜 正常 听觉症状 美尼尔病 迷路炎 Y Hallpike (II) N BPPV Epley复位 (II) + 前庭神经炎 - 发热 N CT/MRI(III) CT/LP (I) Y N 基底动脉 偏头痛 肿瘤 卒中 -+ CT(I) 骨折 出血 颅高压 迷路震荡 + - 头 晕 评 估 路 径 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检(I) 眩晕 其他头晕 异常生命体征 脱水 低血容量 心律失常 感染 高血压 Y 胸痛,胸闷,起博器,高血压等 EKG(III) N 站立头晕 Y N 体位性低血压 氧饱和度 妊娠试验 Y 用药 N 药物 血浓度 Y 神经功 能缺陷 CT/MRI (III) Y 精神疾患 甲状腺 N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