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7846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一轮复习部分.中国的人口与民族(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第四部分 区域地理 第2课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 1 2 【锦囊】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3 4 【考点1】 中国的人口 【11】(咸阳市2013届11月质检)我国人口分布的 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 密,西北部人口稀少。回答(1)(2)题。 (1)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植被 C历史和文化 D政治和经济 A 5 【解析】第(1)题,考查人口分布的宏观因素。地形 和气候适宜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不断提高经济发 展水平。故对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地形和气候。 6 (2)西北地区总体人口稀少,但局部地区人口

2、分布较 集中,此类地区大多( )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地处山麓,临近河流 C矿产丰富,工业发达 D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B 7 【解析】第(2)题,考查人口分布的微观因素。西北 地区干旱、缺水,故该区人口往往集中分布在水资 源相对较丰富的地区,如河流附近、地下水相对充 足的山麓地带。 8 【12】(2012江苏卷)下图是20002010年我国 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 回答(1) (2)题。 9 (1)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 A B C D

3、B 10 【解析】第(1)题,考查图像判读,此题只需细心读 图即可。 11 (2)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出多于迁入 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A B C D B 12 【解析】第(2)题,考查我国不同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的原因。东部省级行政区为我国人口增加的地区, 但其自然增长率低;西藏、青海等西部地区人口增 加,但其经济发展水平低;排除。 13 【考点2】 中国的民族 【21】(2010上海卷)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 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 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

4、有展示蒙古包、祥 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 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A 14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少数民族的自然、人文特色 。苗寨即苗族居住的村寨,苗族主要分布在南方省 区,如贵州省。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民居。冰雪 主要分布在高山、高纬地区,在试题所提供的选项 中,黑龙江因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多冰雪。 15 【22】(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2013届第一次 联考)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 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 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

5、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 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 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 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示意图”,完成(1) (2)题。 16 17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重心迁移趋势的判断,正确的 是( ) A甲表示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汉族人 口重心迁移 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明显西迁 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 明显 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 C 18 【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各区域人口增长差异。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汉族人口集中在东部。此外,汉族人口远多于少数 民族,故其重心变化没有

6、少数民族的幅度大;故图 中甲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少数民族人口 重心迁移。由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东迁 移趋势明显,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人 口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故人口重心 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有关系。 19 (2)2000年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四川盆地 D 20 【解析】第(1)题,考查我国各区域人口增长差异。 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东北和西北地区; 汉族人口集中在东部。此外,汉族人口远多于少数 民族,故其重心变化没有少数民族的幅度大;故图 中甲表示汉族人口重心迁移,乙表示少数民族人口 重心迁

7、移。由图可知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东迁 移趋势明显,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人 口区域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故人口重心 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有关系。第(2)题,考查经纬 网定位。2000年少数民族人口重心约在 (31N,107E),位于四川盆地。 21 【考点3】 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31】(2013四川卷)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 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 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 ,厚度很大。据此回答问题。 22 【考点3】 自然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31】(2013四川卷)下图是亚洲中纬度地区一种 适应环境、别具地方特

8、色的民居,称为土拱。这种 民居较高大,屋顶为拱顶或平顶,墙体由土坯砌成 ,厚度很大。据此回答问题。 这种民居所处环境的突出特点有( ) A昼夜温差大 B秋雨绵绵 C气候湿热 D台风频繁 A 23 【解析】由“屋顶为平顶”可知该地降水较少,“厚度 很大”的墙体可以保温,可推知该地昼夜温差大,故 选A。 24 【32】(2010海南卷)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 墙壁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 度较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 因。 答案: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 较小;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 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温;南面 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 屋内温度。 25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民居的影响。宁夏传 统民居之所以坐北朝南,南面窗户较大,是因为宁 夏位于北半球,一年中太阳大多时间位于偏南方向 ,房子坐北朝南、南面窗户较大,有利于室内采光 和冬天接受更多阳光,提高屋内温度。之所以墙体 较厚,一般不设北窗,是因为宁夏冬季严寒且漫长 ,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北风,故不设北窗,墙 体较厚以防风、保温;之所以屋顶坡度较小,是因 为宁夏地处西北内陆,属于干旱区,降水少,所以 屋顶坡度较小。 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