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687641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模板(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1 西安投控 园区开发行业分析报告 提案单位:华彩咨询集团 二零一一年三月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2 目 录 p国内园区发展情况 p西部园区规划及发展趋势 p园区发展模式借鉴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3 随着世界产业资本的转移,经济开发区象雨后春笋一般遍布中国各地, 形成了对吸引国内外投资的激烈竞争 示例 已经存在或规 划中的国家开 发区超过200个 成都 北京 武汉 沈阳 大连 广州 天津 石家庄 太原 济南 南京 上海 宁波 合肥 南昌 福州 厦门 昆明 长沙 西安 兰州 哈尔滨 长春 乌鲁木齐 海口 呼和浩特 青岛 杭州 郑州 深圳 南宁 贵阳 重庆 西宁 银川 舟山

2、 唐山 截止2010年底,全 国共116个国家级经 济技术开发区 15个国家级保税区 67个国家级高新技 术工业开发区 60个国家级出口加 工区 14个国家级边境经 济合作区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4 116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西部地区占24个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地区的组成部分。在开放城市划定的一块较小的区域,集中力量建 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围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到目前为止,经国务院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116个(含实行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苏州工业园 区、上海金桥出

3、口加工区、宁波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厦门海沧投资区、海南洋浦开发区)。 陕西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 区 陕西航天经济技术开发 区 重庆 重庆经济 技术开发区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 内蒙古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 区 云南 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 曲靖经济技术开发区 四川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甘肃 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 广西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藏 拉萨经济 技术开发区 贵州 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遵义经济 技术开发区 新疆 乌鲁木齐经济 技术开发区 石河子经济技术开

4、发区 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筹 ) 青海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 青海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西部地区: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西部地区国家级经济级经济 技术术开发发区汇总汇总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5 67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西部地区13个 国家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为了营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良好环境,通过实施包括 减免税等方面与高科技有关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完善服务体系,创建产业聚集优势,吸引 和聚集人才、技术、资本等产业化环境,加速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化。 自1988年国家批准实施火炬计划以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得到高速度的发展, 为

5、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国家设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共67个。 陕西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重庆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内蒙古 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贵州 贵阳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四川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绵阳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甘肃 白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广西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桂林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 新疆 乌鲁木齐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 区 西部地区国家级级高新技术产业术产业 开发发区汇总汇总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6 国家级保税区 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开

6、展国际贸易和保税业务的区域,类似于国际上的自由贸 易区,区内允许外商投资经营国际贸易,发展保税仓储、加工出口等业务。目前15个保 税区已全部启动运营,成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融合的新型连接点。 形成要点: 1.交通极其方便,方便产品快速运输 2.周边必须存在大型产业集群 3.多以出口外销为主 4.封闭管理制度,由政府监督管理 汕头保税区广州保税区 青岛岛保税区 大连保税区 深圳保税区(福田、沙头头 角、盐盐田港) 宁波保税区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 厦门门象屿屿保税区 珠海保税区 天津港保税区 海口保税区张张家港保税区 福州保税区 国家级级保税区汇总汇总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7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

7、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沿边开放是我国中 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翼,自1992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边 境经济合作区14个,对 发展我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经济贸易和睦邻友好关系、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挥了 积极作用。 1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为促进加工贸易发展,规范加工贸易管理,将加工贸易从分散型向相对集中型管理转变,给 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鼓励扩大外贸出口。2000年4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由海 关监管的出口加工区。为有利于运作,国家将出口加工区设在已建成的开发区内,并选择若 干地区进行试点。首批批准进行试点的有60个出口加工区。 60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8、简介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8 目 录 p国内园区发展情况 p西部园区规划及发展趋势 p园区发展模式借鉴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9 西部各省在“十二五”规划中,都明确提到经济开发区的发展 陕西省 四川省 内蒙古 甘肃 u充分发挥 高新区、经开区、国际空港、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等 重点板块示范作用,支持西安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提升大都市综合实力; u联手打造呼包榆延重点开发区和陕甘蒙宁“金三角”经济区,形成全国能源安全保障区、低碳技术应用示 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 u支持榆林、铜川、汉中等有条件的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u培育壮大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

9、,积极推动省级开发区扩区、区位调整和转型升级,扶持一批省 级开发区升级为 国家级开发区,在符合条件的地方新设一批省级开发区。 u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 突出、功能完善、联动发 展的产业 园区和现代服务业 集聚区,带动 关联产 业和配套产业 集聚发展,积极发展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优势产业 集群。 u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 移示范区,加强各级各类开发区、产业 园区和综合保税区建设,着力打造承接 产业转 移平台,全面增强产业转 移的承载力和吸引力。 u坚持产业 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靠拢,立足循环发 展,加大现有工业园区整合力度,统筹布局产 业集中区和重点园区。 u积极开展承接产业转 移示范区建

10、设,鼓励重点园区与沿海地区政府、战略投资者、中央直属企业、 驻地大企业实现优势 互补,合作共建园区。 u积极争取具备条件的自治区级开发区升级为 国家级开发区。 u依托重点工业园区和边境经济 合作区,加快发展进口资源落地加工产业 ,实现资 源过埠转化。加快 满洲里、二连浩特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 区和巴彦淖尔进出口资源综合加工示范区建设。 u发挥 好各类园区和基地的产业 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园区布局,明确产业 定位,推动兰 州高新技术 开发区和兰州经济 技术开发区增容扩区,加快白银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和天水、金昌、酒泉、嘉峪 关、张掖经济 技术开发区建设,不断提升开发区的发展水平。 重庆 u九龙坡

11、国家级高技术开发区向中梁山以西拓展空间,重点发展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 ; u南岸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向铜锣 山以东拓展空间,重点发展通信设备 、装备制造等产业 ; u万州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 ; u长寿国家级经济 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化工、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 。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10 八大 主导产业 商用汽车 产业 电力电子 产业 食品饮料 产业 新材料产 业 光伏半导 体产业 风电设备 产业 兵器科技 产业 服务外包 产业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依靠八大主导产业,稳居西部 开发区经济实力首位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3年9月,2000年 2月

12、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 2002年6月设 立西北首家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陕西西安出口 加工区;2006年12月,成为全国首批开展保税物 流功能试点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2010 年2月经 开区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 业示范基地。 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发展现在制造业 为主,以优化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致力于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国家 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发展“是 国务院对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新定位。 同时,根据西安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客观要求, 结合区域实际,经开区将通过建设千亿元先进制 造业基地,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着 力打造环境优

13、美、功能齐全的中国西部先进制造 业基地、出口加工基地和西安现代城市新中心。 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增速趋稳、质 量提高、持续向好的健康局面。实现技工贸总收 入770.8亿 元,同比增长30.3%;工业总产值453.7 亿元,同比增长30.1%;地方财政收入6.3亿元, 同比增长3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8亿 元, 同比增长33.5%,成为全国范围内发展速度最 快、最具成长潜力的区域之一。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11 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310.4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46亿元 ,下降8%;第二产业增加值228.38亿元,增长20.3%;第三

14、产业增加值81.59亿元,增长 33.5%。“十一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6.8%。 2010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144.30亿元,比上年增长186.4%。一般预算收入53.15亿元 ,增长85.9%。地方财政 支出15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1%。 2010年引进项目97个,完成招商引资投资总额248.61亿元,同比增长29.8%;实际利用 资金160.32亿元。 截止2010年末,全区工商注册企业达5434户,注册资本727.87亿元。其中,内资企业 5166户,注册资本289.26亿元;外商投资企业268户,注册资本438.61万元。 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主打汽车、机械产业

15、,同时大力吸引东部沿海 地区产业转移 汽车机械电子仪表医药软件服务外包 餐饮及其他地产商贸金融 西安投控专题研究课题 12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六大投资方向为突破口,筑起核心产业竞争力壁垒 1991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首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国家 科技部确定的全国首批创建“世界一流园区”六家试点单位之一。 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分为南部园区和西部园区。区内登记注册的企业20000余家,其中外 商投资企业877家,世界500强及国际知名企业投资企业44家;高新技术企业499家。 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在25以上,综合实力位居中国55个国家级高新区第4位。 2

16、009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980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2160亿元人民币,技工贸总 收入2755亿元人民币,全口径财政收入114.55亿元。 六 大 投 资 导 向 4、生物医药产业 成都市有200多家医药企业,150家通过GMP认证 。 建有专门的生物核心区,拥有康弘赛金(成都) 药业、地奥集团、普什医塑、康美药业、四海、恩 普、奥泰、华西医大制药、迪康集团、三精升和等 知名企业,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58亿元。 3、软件产业 2009年成都高新区软件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 软件及服务外包出口2.1亿美元(含嵌入式和部分 封装测试);聚集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600家,通 过CMMI认证的企业达30家,正在开展CMMI认证 的企业达60余家;从业人员达8万人。 2、光电子和平板显示产业 预计2010年内被动式OLED产品实现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