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687580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X 页数:53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管理学演进及研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知识管理学的演进与研究前沿汇报人:麻云夏晨彬王琦目录7.1知识管理学的创生7.2知识管理学的早期发展7.3知识管理学的积累成长期7.4知识管理学多元化繁盛发展期7.5知识管理学在中国的发展7.6本章小结7.1知识管理学的创生7.1.1知识管理与知识管理学知识管理是一项历史悠久的实践活动。公元前3000年左右,楔形文字的出现是人们进行知识管理活动的最早表现。古代原始人类的结绳记事,也是一种知识管理活动的客观存在。13世纪的手工业行会以及“学徒工-熟练工-师傅”的模式也是基于系统和实用的知识管理观念。19世纪以前,知识的获取主要通过人工和原始的工具来复制和保存,人们不断的寻找更好的存储载体。

2、20世纪,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已成为组织和个人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众多企业广泛开展知识管理实践活动,引发了管理理论界对知识管理理论的关注与探讨,知识管理理论越来越丰富。知识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目前对于知识管理的概念认识不统一。目前的定义可包括以下几类:(1)面向知识过程的定义。加拿大公共服务委员会(PSCC)认为知识管理是指创造、获取、传递和应用知识来提高组织行为的过程。韦德纳(D.Weidner)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组织内整个知识过程(生产、获取、集成等)等处理。达佛斯(A.Daghfous)认为知识管理是控制与管理组织内知识的创造、编码、传播和影响的过程。(2)面向战略或管

3、理的定义。马尔霍特拉(Y.Malhotra)认为知识管理是当企业面对日益增长的非连续环境变化时,针对组织的适应性、生存和竞争能力等重要方面的一种迎合性措施;纳普(E.Knapp)认为知识管理是把信息与智力资产转化为组织内客户与员工的长期价值的艺术。(3)面向信息或技术的定义。欧勒锐(D.OLeary)认为知识管理是利用先进技术对知识进行的有效管理,以便促进知识的创造、存取与再利用;凯斯勒(R.M.Kesner)认为企业知识管理是发现与运用内部和外部信息来通告行动的过程。(4)面向集体或组织知识的定义。托马斯.H.达文波特(ThomasH.Davenport)认为知识管理是为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所

4、进行的组织知识资产的开发,发生在知识的识别、共享与创造的所有过程;拉格尔斯(R.Ruggles)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种积极利用组织内外的技能、经验和看法,为组织增加或创造价值的方法。(5)面向个人集体无形资产(知识资产)的定义。奎达斯(P.Quitas)认为知识管理是连续管理各种知识以满足现在和将来出现的各种需要,识别和探索现有已获得的知识资产并开发新机会的过程;斯威比(K.E.Sveiby)认为知识管理是从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6)综合论观点。吉普塔(B.Gupta)认为知识管理是帮助组织发现、选择、组织、传播、转移,如问题解答、动态学习、战略计划和决策制定等活动所需的重要信息与专门技术的过

5、程。7.1.2知识管理学创生的背景1.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20世纪中期,包括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及未来学家在内的众多学者,都已预测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彼得.德鲁克是最早感知和预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重要人物之一。1959年明天的里程碑(Landmarksoftomorrow)中提出知识劳动、知识工作者、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等全新概念,并预言知识将成为“唯一重要的资源”。1993年德鲁克在后资本主义社会(Post-CapitalistSociety)一书中“知识”是最基础的经济资源,知识劳动者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发挥核心作用。1973年,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出版专著

6、后工业社会的来临(TheComingofPost-IndustrialSociety)提出著名的“中轴原理”,从各方面预测阐述了“后工业社会”的特征。1980年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Toffler)出版的第三次浪潮(TheThirdWave)中将经济演化划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威廉.E.哈拉尔(WillliamE.Halal)在无限的资源(TheInfiniteResource:CreatingandLeadingtheKnowledgeEnterprise)指出,世界各国的企业正在经历以知识为基础的“革命”,这种革命将创造出生产力更高、盈利能力更强的新型企业。

7、2.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知识成为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管理不仅是管理知识,更是通过管理知识,去创造新的价值和财富,它将大幅度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相对于企业以往重视对有形资产、产品、劳动力的管理,如何管理员工和组织的知识,进行知识创新,被摆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利用都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关键,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3.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如Internet、Intranet、知识库、数据库、文件管理系统、搜索引擎等)改变了人和组织的生存方式,也为知识管理的创生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把信息转化为知识,用知识指导决策最终获得利润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7.1.3知识管

8、理学创生的学科溯源知识管理学是哲学、认知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知识工程、人工智能、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产物。一方面,是知识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交叉融合所创生。另一方面,也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企业管理实践需求的拉动下而逐渐形成的。1.知识演进的哲学视角关于知识最重要的哲学论述莫过于隐性知识的提出。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Polanyi)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PersonalKnowlwdge)是西方学术界第一部对隐性知识及隐性认知与科学研究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和分析的著作。1979年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KarlPopper)在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Object

9、iveKonwledge:AnEvolutionaryApproach)中提出了著名的“知识进化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2.组织知识演进的经济学视角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创始人艾尔弗雷德.马歇尔是最早明确地表达知识在经济事物中具有重要性的先驱之一。1905年他提出资本大部分是由知识和组织构成的,知识是生产组织最强大的引擎,组织需要借助知识的力量来发展。20世纪30年代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A.vonHayek)在其论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IndividualismandEconomicOrder)中专门论述了“知识在社会中的利用”。奥德利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Joseph

10、A.Schumpeter)阐述了经济增长的真正根源创新。潘罗斯(E.T.Penrose)于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标志着动态企业理论的形成。尼尔森和温特在1978年提出的经济演化理论则为动态企业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大多数经济理论将知识视为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家强调显性知识及组织“既存知识”,善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对知识的探讨集中于资源分配的顺序及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等。3.知识管理研究与信息科学国内著名管理学专家乌家培认为:“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是信息转换为知识,并用知识

11、提高特定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搜集、整理和传递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挖掘存在于人脑中的知识,实现知识的分享、创造和利用,实现个体的创新能力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4.组织知识演进的管理学视角1911年,“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科学管理原理中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是一种希望对公认的经验和技能进行表出化,从而使之成为科学的“知识”尝试。法国亨利.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德国马克斯.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这些同样也是一种知识管理过程的体现。20世纪20年代,乔治.埃尔顿.梅奥、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等具有丰富心理学知识的管理学家开始从心理学角度对企业管理进行

12、分析。人际行为科学理论中对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的研究可以看成是对影响员工自主创造、获取及共享知识资源的一种因素的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飞速发展与繁荣,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分别于1961年和1980年发表了两篇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管理理论丛林(Themanagementtheoryofthejungle)和再论管理理论丛林(Themanagementtheoryjunglerevisited)引发了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管理理论的思想潮流。这些不同的管理学学派都在各自的理论中渗透了对“知识”的理解。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首开企业战

13、略研究的先河,首次将知识资源的管理工作融入企业战略结构中进行管理,强调在企业结构中应该建立一套知识管理的结构体系,从而使企业的知识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知识管理得到越来越多管理学家的重视,知识管理也被认为是管理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不断推动着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丰富与发展。7.2知识管理学的早期发展德鲁克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新型组织的出现(Thecomingoftheneworganization)一文中指出,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型组织的出现,使其组织形态和整个商业模式都将发生巨大变革。也有学者认为知识管理的本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北美洲的商务实践。50年代威廉.艾伦.怀特(

14、WilliamAllanWhyte)的专著组织人(TheOrganizationMan)和斯隆.威尔逊(SloanWilson)的穿灰色法兰绒制服的人(TheManintheGrayFlannelSuit),对知识管理的理由和定义做了深入的诠释。沃纳.赫希(WernerZviHirsch)于1965年4月在加州管理评论发表的文章转化新知识以实现经济增长(Transationofnewkonwledgeforeconomicgrowth)中指出,知识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之一,组织应重视对知识的管理。1974年,美国南乔治亚大学的尼古拉斯.亨利(NicholasL.Henry)在公共管理评论上发表

15、了知识管理:公共管理一个新的问题,从公共管理角度强调需对知识进行管理。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Argyris)提出了组织学习的类型分为单环型学习和双环型学习。斯坦福大学的艾沃瑞特.罗格斯(EverettM.Rogers)教授关于创新扩散的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的托马斯.艾伦(ThomasAllen)教授关于信息和技术转移的研究,可视为知识管理研究的发轫,他们为理解组织内的知识如何产生、利用和扩散做出了重要贡献。多萝西.伦纳德-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于1995年通过对Chaparral钢铁公司著名案例的研究,撰写了知识管理的经典著作

16、知识之源:建立和维持创造之源(WellspringsofKonwledge:BuildingandSustainingtheSourcesofInnovation)20世纪80年代,依赖于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管理知识的信息系统有所发展,有着计算机知识背景的专家们提出了“知识获取”、“知识工程”、“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存在论”等观点。1980年,为支持其配置工程和销售工作,美国DEC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型知识库系统XCON。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概念出现于1986年,由卡尔.维格(KarlM.Wiig)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7.3知识管理学的积累成长期一条主线把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上,致力于信息系统、人工智能等工具方面的研究。另一条主线则把重点放在对人的管理上,着重研究人的行为、技巧和思维方式以及组织行为。根据我国学者陈远等的观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看做知识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