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桥梁施工安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7333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6.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政、桥梁施工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市政、桥梁施工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市政、桥梁施工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市政、桥梁施工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市政、桥梁施工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市政、桥梁施工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桥梁施工安全.(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克祥要点一、市政桥梁施工的特点二、施工安全管理的一般思路三、应急管理的程序桥梁具有上天、入地、跨沟越水等特点,桥梁施工每一步工序质量控制是确保安全的前提,施工组织设计是灵魂,方案是基础,工艺(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是根本,落实在施工人员的素质。大型施工设施多栈桥、码头、挂篮、支架、施工平台、移动模架、高大模板系统等;大型施工设备多架桥机(提运架设备)、钻机、吊机(龙门吊机、汽车吊、浮吊、缆索吊机等)、船舶等;高危作业多水上、高处作业、深基坑开挖、起重作业、跨线作业、穿越居民区或其他危险区域;一、市政桥梁施工的特点施工组织设计危险源辩识管理方案(管理、技术)安全措施“三同时”过程管理评价改进组

2、织保障体系建设(机构、制度)监督执行绩效考核奖惩评价改进二、施工安全管理的一般思路施工组织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水上作业陆地化高空作业地面化露天作业工厂化人工作业机械化单件组装整体化安全防护封闭化设施设备安全本质化从源头降低或消除危险源1、施工组织设计是控制安全风险的源头辩识程序分析系统的确定危险源调查危险区域的确定存在条件的分析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危险源等级划分2、危险源辨识与管理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划分作业活动辨识危害风险评价确定风险是否可承受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编制一份业务活动表(包括厂房、设备、人员和程序),并收集有关信息假定计划或现有措施适当,对

3、与危害有关的风险做出主观评价编制计划以处理评价中发现的、需要重视的任何问题判断计划或现有措施是否足以把危害控制住并符合法律要求针对已修正的措施重新评价风险,并检查风险是否可承受危害及危害识别角度n物(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设计缺陷、工艺缺陷、设备缺陷、保护措施和安全装置的缺陷。n人的不安全行动,包括不采取安全措施、误动作、不按规定的方法操作,某些不安全行为(制造危险状态)。n可能造成职业病、中毒的劳动环境和条件,包括物理的(噪音、振动、湿度、辐射),化学的(易燃易爆、有毒、危险气体、氧化物等)以及生物因素;n管理缺陷,包括安全监督、检查、事故防范、应急管理、作业人

4、员安排、防护用品缺少、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管理。a)在平地上滑倒(跌倒);b)人员从高处坠落;c)工具、原材料等从高处坠落;d)头上空间不足:e)与工具、原材料等的手提(搬运)有关的危害;f)与装配、试车、操作、维护、改型、修理和拆卸有关的装置、机械的危害;g)车辆危害,包括场地运输和公路运输;h)火灾和爆炸;i)对员工的暴力行为;j)可吸入的物质;k)可伤害眼睛的物质或试剂;评价方法1、是非判断法1)可通过皮肤接触和吸收而造成伤害的物质;m)可通过摄入(如通过口腔进入体内)造成伤害的物质;n)有害能量(如电、辐射、噪声、振动);o)由于经常性的重复动作而造成的与工作有关的上肢损伤;P)不适

5、当的热环境,如:过热;q)照明水平;r)易滑、不平坦的场地(地面);s)不适当的楼梯护栏或手栏;t)承包方人员的活动。上面所列并不全面,组织应考虑其工作活动和作业场所的特点编制自己的危害提示表。2、经验法3、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LEC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频率程度E;可能出现的结果C。三种风险值:轻度D160。风险来源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危险源降低风险(预防、减小、隔离)个体防护风险管理根据危险源辨识等级,针对重大风险源制订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及管理方案,经专家评审后,专人负责执行,实行动态跟踪管理。3、管理方案管理方案针对风险出现的管理缺矢,补强管理资源

6、及措施安全技术专项方案针对风险出现的技术缺矢,采取安全技术防护措施,降低或消除潜在的风险。需要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工程(存在有重大风险)1)基坑(孔)与土方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复杂、地下水位在基底以上的工程。2)深水施工3)10m及以上高处作业工程4)临时用电5)模板工程: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的模板支撑系统。包括滑模、爬模、支架模板系统等施工。6)大型临时支撑结构工程(支架、托架、深基坑支护等)。7)起重吊装。8)脚手架:高度超过24m的各类型脚手架、作业平台

7、施工“五有一执行”。9)安装拆除:各类施工大型设施设备的安拆10)爆破工程n1、技术人员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使用需要拟定高层、特殊架子的专门设计方案。n2、参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认真计算脚手架的全部荷载。n3、绘制高层特殊架子草图,指导架子搭设人员照图作业n4、拟定架子搭设全过程的安全技术措施。n5、以上四项资料整理汇总,报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审批,经过上一级技术领导审核把关,正式批准后方可实施。n6、支搭高层和特殊架子时要按照方案和施工图作业,未经原方按审批人同意,任何人不得擅自修改架子方案。脚手架:“五有一执行”。其他危险性较大的施工1)预应力结构张拉施工;2)大型钢围堰(沉井)、移动模架、挂篮、

8、钢梁悬拼、桥梁转体、塔梁同步施工等;3)6m以上的边坡施工;4)交通线上(铁路、公路、航道、市政等)工程施工;5)水下焊接、潜水施工;6)跨管线、居民区、化工区等;7)采用“四新”技术的施工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的基本内容:本项工程的施工特点及安全控制要点;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主要内容(相关设计计算及图纸);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及主要安全职责;详细的安全技术保证措施(包括安全设施图);本工程施工的重大危险因素辨识及评价、应急预案等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要组织专家对方案内容是否完整、可行;方案计算书和验算依据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安全施工的基本条件是否满足规范及现场实际情况等进行审查。4、安全措施的“三

9、同时”安全措施要与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方案同时设计、先(或同时)施工、先验收合格投入使用后,方可进行主体工程的正式施工,也是落实先提供安全生产条件,然后才组织施工的企业责任。过程控制刚性化,作业标准指令文件化、验收标准表格化、评价指标具体化、责任奖惩明晰化气象、水文、地质资料的管理应与相关部门签订服务协议,专人收集、分析、处理,为施工及时提供决策依据,保证数据真实、准确、及时。关注量、速,气象趋势等。5、过程管理施工设施设备的管理施工设施的管理过程按设计图纸、规范标准监督进行施工,并办理工序签认,完成后,应按标准进行验收(对主要受力结构焊缝、材质等应进行检测),经签认后,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

10、,应进行定期监控检查,检查要使用检查表,对检查项目、检查标准、合格标准、检查人、不合格采取的措施及责任人等在检查表中明确。挂篮、移动模架等在走行前、混凝土灌注前必须办理检查签证。安拆前,均应编制方案及工艺,并交底,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员应旁站。施工设备管理要进行现场验收制度,分专业进行验收,不合格,不准进场。建立定期检查制度,严格落实维修保养制度。定人定机管理。特种设备的管理电梯、锅炉应“四证”:设计制造安装使用许可证齐全方可投入使用;起重设备应“三证”:制造安装使用许可证齐全,才能投入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持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操作证,经岗前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特种设备。架桥机走行前、架

11、梁前必须进行签证。设备安拆前,均应编制方案及工艺,并交底,在施工中严格执行,安全员应旁站。大型施工设施及设备是桥梁施工安全控制的关键从技术方案的确定、设计、制造、安装、验收、试验、整改完善、使用、拆除等全过程,都必须建立严密的管理程序及制度,严格执行。重点应注意以下方面:建立、落实技术参数的选用评审、设计计算建立、落实技术参数的选用评审、设计计算复核制度复核制度对于重要的对于重要的大临设施及大型设备技术参数的选用应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特别要注意技术参数与工况的匹配性;对设计计算应进行复核检算,应进行复核检算,并组织专家评审。并组织专家评审。建立、落实监造制度建立、落实监造制度大临设施及大型设备的

12、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大临设施及大型设备的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在制造过程中,应派人到设施设备的本质安全,在制造过程中,应派人驻厂对质量进行监理。驻厂对质量进行监理。建立、落实进场验收制度建立、落实进场验收制度根据设计文件及选型,制订验收表格,进场根据设计文件及选型,制订验收表格,进场后,对构件或设备应对照表格进行验收,验收合后,对构件或设备应对照表格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拼装。格后,方可投入拼装。建立、落实安拆方案评审、交底培训、安全建立、落实安拆方案评审、交底培训、安全旁站制度旁站制度在安拆前应编制方案及详细的施工工艺,组织在安拆前应编制方案及详细的施工工艺,组织专家

13、评审后,应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专家评审后,应对参与作业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在安拆现场,安全员应旁站,确保工序正确及训,在安拆现场,安全员应旁站,确保工序正确及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建立、落实安装完成后的整体质量验收制度建立、落实安装完成后的整体质量验收制度安装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对照设计、质量安装完成后,应组织专业人员对照设计、质量标准进行整体标准进行整体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荷载试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荷载试验或投入使用。对应进行荷载试验的设施设备,还验或投入使用。对应进行荷载试验的设施设备,还应按规范进行荷载试验验收,并按法定程序办理相应按规范进行荷载试验验收,并按法

14、定程序办理相关许可证后,方可使用。关许可证后,方可使用。建立、落实使用过程中监管制度建立、落实使用过程中监管制度投入使用前,应对使用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投入使用前,应对使用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及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作业,特种设备必须及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参与作业,特种设备必须持法定证件操作。持法定证件操作。建立工序检查签证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维修保建立工序检查签证制度、定期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实行定机定岗定人。养制度,实行定机定岗定人。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严格控制施工荷载,落实消防制度。落实消防制度。预埋件施工预埋件施工质量。质量。建立、落实主要受力结构施工监控检测制度建立、

15、落实主要受力结构施工监控检测制度应密切关注大型施工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形应密切关注大型施工结构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形状态,落实施工结构的监控监测措施。状态,落实施工结构的监控监测措施。建立、落实归口部门集中管理制度建立、落实归口部门集中管理制度归口部门落实在制造、安装、验收、使用过程中归口部门落实在制造、安装、验收、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工序签认制度,对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进的质量检查、工序签认制度,对使用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并及时报告现场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行分析、判断,并及时报告现场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经理。理。落实使用过程中质量状况的报告制度与安全质量落实使用过程中质量状况的报告制度与安全

16、质量问题的整改问责制。问题的整改问责制。人的行为安全管理管理人员应自觉遵守法规及制度,在作业过程中做表率,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严格落实责任制。安全管理人员应严格按设计、标准、规范、制度对现场进行监督,刚性要求。作业人员的身体素质应适应岗位,上岗前应进行体检,农民工年龄不超过55周岁,从事高处、水上、起重作业不宜超过50周岁。强化岗位培训:技能、危险因素告之、应急知识、操作知识等,达到应知应会,从操作的可靠性,保证安全性。严格落实奖惩制度。安全防护设施及保险装置的管理支护体系安全有效。通道要畅通、平台要全或半封闭、洞口要加盖、临边装栏杆、安全“三宝”正确使用。落实“三同时”限重、限位、限速、避雷、风速报警装置等应齐全有效。电气安全保护装置应按设计配置齐全有效。个体及特殊气象条件下的安全防护措施必须保证。消防安全设施应有效。安全警示标志按规定设置。特殊施工区域的安全防护跨航道、公路、市政道路,临近既有铁路、管线及其它危险区域的施工,必须编制专项安全防护方案,组织专家评审,同时邀请产权单位、管理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参加。然后报管理单位审批后,办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