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

上传人:ji****en 文档编号:11687159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6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养生思想及现代健康理念 4(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四季、时辰与养生 4.1 四季与身体变化关系、四季与养生 4.2 时辰与身体变化关系、时辰与养生 4.1 四季与身体变化关系、四季与养生 一、四季与身体变化关系 黄帝内经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 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 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 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 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 ,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与

2、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 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 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 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春季是万物推陈出新,草木萌芽,百花齐 放的时节,自然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为了保持健康,适应春天的气候,人们可以 稍迟睡觉,但要早起床。早晨可在院中缓缓散 步,并要注意披开束发,松缓衣带,让形体舒 展,使志意顺着春天开发之气而活动,这就适 应了春天的养生之道理。如果违背了

3、这个道理 ,就要损伤肝气。如果春天养生不好,提供给 夏天养长的基础就差,人适应夏天的能力就弱 ,容易患寒性病。 夏季阳光充足,雨水丰沛,是万物繁荣秀 丽的时节。虽然气候炎热,人们也应夜卧早起 ,不要厌恶夏天昼长天热,应该心情愉快,精 神饱满旺盛,使体内的阳气宣发于外。好象是“ 所爱在外”,以与夏天阳盛的环境相适应,这就 是夏天的养生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 要损伤心气,到秋天便容易得疟疾。就是由于 夏天不注意养生,以致引起秋天抵抗力逐渐消 弱的缘故。 秋季是万物成熟收割的时节,天气开始转 凉,人们应该注意早睡早起,排除各种外来干 扰,保持安逸宁静,早上随着鸡鸣即起,收敛 神气而勿外露,从而

4、使肺气清肃。这就能适应 秋天的养生之道。如不这样,就会损伤肺气, 到冬天还会发生完谷不化的泄泻病。这也是没 有根据秋天的特点养生,从而削弱了人体对冬 天的适应能力。 冬季气候寒冷,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时 节,河水结冰,地面冻裂,此时应注意保护阳 气,做到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并要保养精神 ,不能胡思乱想,以免扰乱阳气。同时要做到 保持温暖,避免受寒,不要使皮肤过度出汗, 导致闭藏的阳气频频耗伤,这就是冬天的养生 之道。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损伤肾气, 到了来年春天,便会出现手足软弱逆寒的痿厥 病。这就是冬天不注意养生,引起春天适应能 力削弱的原因。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问曰:天有八风,经有五

5、风,何谓。岐伯对曰 :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 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 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 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 ;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 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 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人与 自然的密切关系,提出了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 的动态和整体,即天人合一的观点。 素问金匮真言论谓“五脏应四时,各有 收受”。 正因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动态和整体, 人体的脏腑功能活动、气血运行与季节的

6、变化 息息相关。 因此,从古到今,气候物候病候,成 为中医养生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天人相应,天人 一体)。 人与自然环境统一性的前提“天地合气,命 之曰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人是自然界演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与 自然界有着同一的物质基础气。 人与自然界遵循着同一的运动规律天 人一理。 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生命的维持必须和自然界不断地进行物质 和能量的交换,必须不断地摄取饮食营养(地 气)和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天气)。 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 体。而机体则相应地作出生理上或病理上的反 映。人与自然界相互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然环境对生理的

7、影响 对于自然变化向机体的生理活动所施加的 影响,我们必须要有所了解。 因为只有这样,在临床上,才不致于把生 理上的适应性改变错误地当成病理现象来看待 。 季节气候对生理的影响 在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中,往往具有春温 、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么一个大致的 规律。 生物在这种气候变化的影响下也就相应地 有了春生、夏长、长夏化、秋收、冬藏等一系 列的适应性物候改变。人体也毫不例外,必须 和它相适应,如果不能实现这种适应,就会导 致疾病的发生。 地域环境对生理的影响 地域环境(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气候、不同的习惯等)对人体的生理 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 生活在某一地区环境中的人,总是

8、适应了 这一地区的气候、环境。一旦易地而居,环境 突然改变,初期常会感觉不太适应。 有的人通过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产生了 新的适应。有的人由于无法实现这种适应性的 调节,就会产生疾病,我国民间把这种疾病称 为“水土不服”。 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自然变化不但对生理产生影响,而且和病 理也有密切的关系。 季节气候对病理的影响 a .每一季节常常有一些季节性多发病和季节性流 行病 季节性流性病 麻疹、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炎(流脑)冬 春季节 痢疾、霍乱、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夏秋 季节 季节性多发病 春季风病(黄河流域) 夏季暑病 长夏湿病 秋季燥病 冬季寒病 b许多慢性病(如中风、哮喘、痹证

9、等)的加剧 或发作也大多和气候的急剧变化或季节交换有 关。 c. 在大节气,比如阴阳变化较剧烈的季节冬 至清明前后,死亡病例增多,这就是四季气候 对疾病影响的结果。 从四季的万物的反应来看: 春天东风化雨,万物复苏,从萌芽到成熟 ,万紫千红的事实证明“东风”是多么可爱! 夏天天气炎热,气压低,闷热出汗,使人 浑身不舒服,南风吹来,使汗水及时挥发,对 人体健康当然大大有利! 秋天的西风在萧瑟中使万物趋于凋零,虽 说天高云淡,秋高气爽,有使人精力充沛的一 面,但天气转凉,阵阵秋风会使人渐渐产生防 御之心! 冬天的北风,寒冷刺骨,会使人感到可畏 ! 东南西北风与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是相应 的:春天多东

10、风,夏天多南风,秋天多西风, 冬天则多北风。 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冬去春来,寒暑更替 ,时令的风雨,往往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 烦恼和疾病。 如春季易发感冒、流感, 夏季多发中暑, 秋季好发脑炎、咳喘, 冬季则常见中风和冻疮等。 据西方科学家们的研究,人若多吹东风, 易头痛和加重心力衰竭;若多吹南风,易脑中 风;若多吹西风,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若多吹 北风,易使人血压增高。 从中医学的角度讲,“天人相应”是四季养生 的整体观,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 重视四季养生的作用,需要了解和掌握有 关四季养生方面的知识,得到科学的答案,以 指导自己的衣、食、住、行。 春、夏、秋、冬的更替和温、热、凉、寒

11、四季气候,突出“应天顺时”这一养生保健中最核 心的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养生观,也贯穿了这一主 线,根据季节、气候的变化,指导人们的饮食 起居。 崇尚科学养生,提倡养生之道,用正确的 科学医学理论指导衣食住行。 二、四季与养生 (一) 春季 1. 春季特点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 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 王安石的这首诗是对春季气候特点的最好 写照。 春季为我国气候中冷暖交替、多变的季节 。如今天是春风荡漾,明天则会寒气袭人;白 天气候宜人,早晚却寒冷异常。春季阳气生发 ,气温由寒变暖,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生机 盎然,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我国大陆的春季天气特点为:有多

12、风,气 温升高,乍暧还寒的特点,即时而冬冷,时而 夏热,忽而干燥,忽而阴湿;气压亦时高时低 ,很不稳定。 春天吹来的寒风,对人体的刺激很大,如果 总是把春风当成送暖而疏忽大意的话,往往会 由于这种寒冷的突然袭击而患感冒。 早春时节是一年之中人们最容易得病的时 期之一。在我国民间,早已有“可度三九,难耐 春寒”之说。 春季气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与流互 相交争,旋进旋退,时寒时暖,乍阴乍睛,天 气变化无常。 春天气候不稳定,常常使那些对天气敏感 的人感到很不适应。 在漫长的冬季里,由于皮肤收缩,血管血 流量减少,大脑、内脏血流量相对增加,大脑 已习惯于高氧下工作,到了

13、春天,温暖的阳光 使人体皮肤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 梢血液供应增多,大脑氧与供给量相应减少。 使人一时无法适应,故易使人产生昏沉欲 睡的感觉,这就是俗称的“春困”。 其次春季还是一个多风的季节,黄帝内 经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说,凡 是能使人致病的风邪都应及时躲避它。这一点 在春季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春季是风气生冷,虽然风邪 一年四季皆有,春季尤多。春季是各种传染性 、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 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最易发病的季 节。 因此,春季预防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 尤其重要。 中医学认为,春气内应肝。肝的生理特点 是生疏泄,喜欢条达舒畅。 春

14、季阳气升发,肝气、肝火、肝风每易随 春气上升,导致肝阳抗。 故春季是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的高 发季节。由于人的肝阳随春气上升,可使人的 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 春天,春阳发动,是新陈代谢最为活跃的 季节,人们生活规律也随之发生变化,健康之 人能够很快适应,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 则易产生不适应症,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所谓“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因此在疾病的防 治上要早做准备。 春季的养生,应当注意做到“五有”:起居有 常,衣着有度,饮食有节,运动有法,疾病有 防。 掌握了春季的养生特点,合理地安排和调 节自已的生活,才能在春天真正与万物共荣。 人们常说“春困、秋乏”,春困是自然气候

15、、 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 为什么会”春眠不觉晓”,如何消除春天疲劳 症。 有人以为,只要春天多睡就不会发困了, 其实不然。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睡眠8小时左右就 可以了,再增加睡眠反而可能降低大脑皮层的 兴奋性,使之处干抑制状态,人会变得更加昏 昏欲睡,无精打采,结果是越睡越困。 在春季生活中,要注意: 首先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安 排一定的午睡时间; 其次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因为 氧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与体增多,会助长“ 春困”的发生; 其三加强锻炼,清晨信步漫行,做操、跑 步、打太极拳对于振奋精神十分有益; 其四饮食的调摄也十分重要,“当春之时, 食味宜减酸益

16、甘,以养脾气”,不可多食寒掠、 油腻、粘滞的食品,更不可过多饮酒。最好每 大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专家建议,春天到来的时候,最好到大自 然中,多呼吸新鲜的空气,享受春日融融的阳 光。 适当的体力劳动和锻炼有助于血液循环。 有研究表明,机体内有一种物质血清素 是寒冷季节产生的,据认为它是产生幸福感和 良好情绪的激素。而“春天疲劳症”常给人带来消 沉和躁动的情绪。补充血清素最好的办法是进 食富含碳水化台物的食物。香蕉、菠萝、巧克 力、核桃等都可能有助于你减轻春天疲劳症。 春季养生的方法 从养生的角度讲,要顺应时令,重视保健 ,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起居运动。内经云:“春三月,夜卧早 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春天阳气生发 ,气候融合,空气清新。如散步、慢跑、做操 、打拳、练气功等,使身体气血通畅,郁滞疏 散,筋骨舒展。 第二,春捂。由于春季乍暖乍寒,人体血管舒张 ,汗孔疏松,若骤减衣服,极容易使“寒邪入内” ,引起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因此, 应根据天气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中医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