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6803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伦理与会计道德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应用.(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义务论及其运用 l善和恶的概念必定不是先于道德法则(从表面 上看,前者似乎必定构成后者的基础)被决定的 ,而只是(一如这里所发生的那样)后于道德 法则并且通过道德法则被决定的。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 l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董仲舒 l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l凡人歌 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l你我皆凡人 生在人世间 终日奔波苦 一刻不得闲

2、你既然不是仙 难免有杂念 道义放两旁 把利字摆中间 多少男子汉 一怒为红颜 多少同林鸟 已成了分飞燕 人生何其短 何必苦苦恋 爱人不见了 向谁去和喊冤 问你何时曾看见 这世界为了人们改变 有了梦寐以求的容颜 是否就算是拥有春天 提纲 一、圣谕论 二、康德义务论 三、义务论的应用 一、圣谕论 l所谓“圣谕论”是指这样一种伦理学理论 , 即它强调, 无论什么时候, 在什么 情况下, 一个人只应当做那些符合上帝 旨意的事。凡是符合上帝旨意的行为, 就是正确的行为;凡是不符合上帝旨意 的行为, 不管它的结果是什么, 都是错 误的行为。 (一)“经典派”圣谕论 l认为的真正称得上是道德的行为, 就是 那

3、些在宗教典籍中有明确训示的行为, 它们散见于“十诫”、先知们的训诫、关 于耶路撒冷的寓言和说教, 以及诸如基 督教的传说或犹太教的犹太法典这样的 著作和解说中。 基督教十诫 l第一诫,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 l禁止崇拜邪神,对于基督徒来说,这是一个挑战。他必须坚定地承认天 主就是那位使他自由的神,他在一切事上相信他。权力、名誉、金钱、 享乐都是我们这个时代奴役人的邪神。 第二诫,勿呼天主圣名以发虚誓。 l让我们不要滥用天主的名字。如果一个人呼求天主的帮助,并以他的名 义,去伤害另一个人的生命和自由,他是妄呼天主之名。 第三诫,守瞻礼之日 l让人不要被他的专业、职业、工作等所奴役。每隔七日,他应该

4、腾出时 间来给天主和他自己,革新自己,接受天主的再造。 第四诫:孝敬父母。 l这条诫命,主要的目的是强调成年子女对父母、家庭的责任。这责任包 括了对父母的欣赏、服从和供养;而父母对子女亦要负起教养、爱护的 职责。 l第五诫:毋杀人。 l保障人类的生命,尤其是那些不能保卫自己的人。这 条诫命,不只是禁止杀害他人生命,同时也是对基督 徒的一个挑战,要他们投身于保护所有人,尤其是弱 者(身患绝症者和胎儿)的生存权利。 l第六诫:毋行邪淫。 l这条诫命主要目的是要人尊重、维护性爱的生活,不 可滥用性行为以满足个人的欲望。 第七诫:毋偷盗。 l这条诫命目的在保护人的财物,切勿侵犯他人的私产 权,而自己所

5、拥有的,应该拿来与别人分享。 l第八诚:毋妄证。 l要人重视真理,互相信任,如果在一个社会里,自由 和人权,受到欺诈、谎言和不忠的行为所破坏,这社 会就不能存在;这些邪恶会毁灭人们的信心。 l第九诫:毋愿他人妻。 l这一诫命的内容与第六诫虽同是涉及洁 德的问题,不过提醒人要禁止故意喜欢 不洁的邪淫思想。 第十诫:毋贪他人财物。 l此一诫命亦是针对人的思想欲念而说的 。侵犯他人的财物固然不对,但看见别 人有东西而奢望或妄想占有时也是不对 的,因为所有错误的行为,均是起于一 念之差。 面临的挑战 l首先, 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宗教经典, 这其中 哪一个文本才真正代表了上帝的意旨呢? l其次, 我们又怎

6、么断定真的有上帝的存在呢? 谁能拿得出决定性的证据让我们相信, 上帝确 实是存在的呢?即便我们承认有上帝存在, 我 们又怎么知道上帝就是这样行事的, 如此这般 的据说是对我们所有人有效的行为规则确实是 出自上帝本人之手的?我们难道不能想象, 这 是某个人或某个利益群体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 而假托上帝之名而颁布的吗? l再次, 宗教的经典毕竟是宗教的经典, 宗教 讲的道德只是宗教认为的道德, 假如我不是一 个宗教徒, 而是一个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 这些宗教经典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帮助呢? l最后, 这个理论的比之上述弱点更大的一个弱 点看来是, 它始终不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上帝 坚持要有道德法则这样

7、的东西。换句话说, 上 帝坚持要有这种东西, 是因为这种东西是正确 的。如果是这样的话, 它就陷入了一种不能容 许的循环之中。因为, 这等于说, 某些东西 之所以是正确的, 是因为上帝说它是正确的; 而只要是上帝所欲的东西, 就一定是正确的。 假如上帝欣赏残忍, 是不是残忍就不再是恶的 而是善的了呢?显然,圣谕论在这里遇到了真 正的挑战。 (二)“人性派”圣谕论 l坚持道德法则是由上帝颁布的, 体现的 是上帝的意旨, 但又认为, 道德的获得 并不依赖于对上帝的信仰, 人的本性先 天地就被纳入了上帝安排好的道德秩序 。人只要按照自己的自然本性生活, 就 能够体现出上帝关于善的行为应该是怎 样的意

8、旨。 l对于人来说, 上帝在创造它的时候, 就通过 自然倾向这种东西把自然法则植入了人的本性 之中。人的自然倾向的最典型表现, 就是人的 理性能力。道德就发端于我们的理性意识到上 帝加之于我们的本性的自然倾向之时。这也就 是说, 一方面, 圣经告诉我们上帝希望人如 何生活;另一方面,上帝也同时赋予我们人良 心, 使我们自然而然地能够区分是非善恶。 l一句话,一切对我们的本性来说是善的东西, 都是上帝在创造我们人时所欲的东西 ;反过来 , 上帝在创造我们人时所欲的东西, 一定是 符合我们的本性的善的东西。 面临的挑战 l首先的一个, 就是有人质疑, 我们是否有道德上的义 务去追求那些我们的自然倾

9、向想要的东西, 即使这一 东西是善的也是如此?为什么是我们的自然倾向, 而 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被用来作为判断善恶的根据?难道 没有这种可能, 即我们或许并不必然地倾向那些对我 们是善的东西, 而是倾向那些对我们来说是不善的东 西?儿童不是常常表现出把坏的东西当作好的东西来 看待的倾向吗?而成人难道就一定不会表现出嗜恶的 倾向吗?还有, 什么样的善才是符合我们的本性需要 的基础性的善呢?凡此种种, 都是人性派理论遇到的 理论难题。 l其次,人性派理论还面临着另外一个严重的挑 战和质疑, 这就是, 如何解释两种基础性的 善发生冲突时,即为了保存一种善, 必须摧毁 另一种善时,我们的行为的性质问题。

10、l托马斯的所谓二重结果原则是这样解释这种情 况的,即只有那种不是以蓄意消灭另一种善来 达到保存一种善的目的的行为才是道德上正当 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真的能做到这 一点吗?我们在自卫中被迫要杀死一个人的时 候,我们真的一点都不想要摧毁他的生命吗? 当我思考我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时,我 真的一点也不想要那些结果发生吗?而假如二 重结果原则不起作用的话, 两种基础性的善的 冲突的问题,不是最终将导致整个人性派理论 的崩溃吗? 二、康德义务论 l圣谕论把道德的根据外移于人以外的精 神存在, 把道德看作是由某种超自然的 至善之物决定的东西。义务论则与此相 反, 它把道德内置于人的理性观念,

11、把 道德看作是由理性的意志决定的, 出于 人的自觉的一种善的行为, 即是不计功 利、不讲结果的, 纯粹由一种义务感或 说是动机决定的善的行为。 (一)理解绝对命令 (categorical imperatives) l1. Act as if the maxim of your action was to become through your will a u niversal law of nature.(在行动中只遵 循那些你期望会变成一条由所有人遵循 普遍法则的法则) l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l譬如说你去借钱,但是借的时 候就想着不环,准备违背你的承诺,破坏契约 。你是否希望这样的行

12、为、想法,变成一个 普遍的、人人都要遵守的法则呢?这样的世界 会是怎么样的呢?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都丧 失了信任,因为所有人都准备违背信用。放在 你身上,你也再也难以跟人交易,因为对方 随时都准备失信。我们发现许多社会交往、交 易都无法进行了。这不单说对你个人不利, 对整个人类社会也不利,因此你不会希望违约 成为一个普遍法则。 l2. Act in such a way that you always treat humanity, whether in your own person or in the person of any o ther, never simply as a means

13、, but at the same time as an end. (要永远这 样对待人类:永远不把你自己和别人仅 仅当做一个手段,而要同时当做一个目 的。) l3. So act as if you were through lyour maxims a law- making member of a kingdom of end s (行为时,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目的王 国中的成员!) (二)区分几组概念 l1、善意和道德 l康德认为:“道德完善就是出于义务(即法 则不仅是支配他行动的规则,而且是他行 动的动机)而履行义务。”,“道德的价值, 则只当置在下面一个事实中,就是,行为必 须是本于职责,即单单是为了法则才成立 的。” l一辈子做好事的人道德吗? l2、绝对命令与假设命令 l按照康德的观点,能否允许人们在特殊 情况下撒谎呢? (三)面临的困境 l1、道德责任与友情、爱情和亲情 l“冷漠是德行的先决” l2、婴儿和动物值得保护吗? l3、人能够追求个人利益吗? l4、道德规则需要有现实可行性吗? l5、如何解决道德规则之间的冲突 l“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较取其轻”符合康德 伦理吗? l6、目的和手段的冲突 (四)案例 l康德的伦理学与挑战 Maria von Herbert的案例 三、义务论的应用 l参见经济伦理学P107的五步法。 l讨论该方法是纯康德主义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