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11685881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5.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解读(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几个重要问题探讨 安标国家中心 杨大明 博士/研究员 Tel: 010-84264971, 84264266-803 Web: www.aqbz.org Email: ydm601 Add. 北京市和平里青年沟路5号,100013 2010.08.25 中国山西平朔 汇报主要内容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2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6 结语 1.1 定义 在煤矿井下突发紧急情况下,为遇险人员安全避险 提供生命保障的设施、设备、措施组成的有机整体 1.2 基本组成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管理体系 与制

2、度 紧急避险系统 避灾路线自救器避险设施应急预案 l 为入井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自救器 l 建设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l 合理设置、优化避灾路线 l 科学制定、完善应急预案 l 进行紧急避险相关技术培训和应急演练 l 建立完善相关管理体系与规章制度 1.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基本内容 l科学合理。在系统的风险分析、科学的设计计算 、综合比对和试验验证的基础上进行 l简单实用。避免系统的复杂性增加失效点和失效 概率,避免功能多样化、装修高档化带来新的不 安全因素,以满足紧急避险基本安全需求为目的 l安全可靠。生命工程,应以安全性和高可靠性为 首选 1.5 紧急避险的基本理念 l先逃生、后避险 1.4

3、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 1.6 紧急避险设施的功能定位 在井下突发紧急情况后,在逃生路径被阻和逃生不 能的情况下,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一个 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 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遇险人员提供氧气、食物、 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并为 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 MSHA认为,紧急避险设施是突发紧急情况下井下 人员无法逃脱时的最后保护方式,为被困矿工提供 维持生命环境,使其与救援人员联络获得逃生方式 ,或等待救护队到达,促进获救的成功率 汇报主要内容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2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

4、维护管理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6 结语 2.1 目的 对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进行规划和布局,力求系统优 化、功能完备,切实提高矿井应急救援能力和突发紧 急情况下矿工生命安全保障能力 2.2 基本要求 l必须有整体设计,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应包含相关 内容 l应在系统分析矿井内外部环境条件、进行全面风险 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 l应经充分的技术论证 2.3 设计的主要内容 l确定设计的目的、原则和依据 l矿井基本条件分析 l矿井风险分析 l紧急避险设施设计。紧急避险设施的布局、类型选 择、与其他安全避险系统的有效连接 l自救器的配备 l避灾路线、应急预案的调整、完善。根据避险设施 设计,对避灾路

5、线、应急预案优化、调整和完善 l管理体系、规章制度、人员培训与应急演练设计 l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Ø应设置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Ø采区:应建设采区避难硐室 Ø采掘面:距离工作面500m范围内应设置 l其他矿井 Ø在自救器额定防护时间内靠步行不能安全撤至地面 的应设置井下紧急避险设施 Ø采掘面:距离采掘工作面1000m范围内应设置 l其他地点? 2.4 紧急避险设施布局 2.5.1 基本类型 避难硐室 钻孔通风式 自备氧式 可移动式 救生舱 硬体式 软体式 分节组装式 一体式 为硐室开凿直通 地表的大直径钻孔 自备供氧设施 软体式 组合式 紧 急 避

6、险 设 施 提供紧急避险空间, 并可通过牵引、吊装 等方式实现移动,以 适应采掘工作要求 永久硐室 临时硐室 自备供氧设施 2.5 紧急避险设施类型选择 ÷ l根据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以满足紧急情况下矿工 应急避险需要为原则 l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 Ø所服务区域的特征 Ø巷道布置、巷道特征 Ø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及特点 Ø人员分布 Ø万一发生灾害事故时,人员逃生、应急救援的其 他制约因素 2.5.2 选择要求、建议 l优先建设避难硐室 Ø安全性 Ø经济性 Ø可维护性 l充分利用已有硐室、两条巷道间的联络巷等建立

7、 永久或临时避难硐室 2.5.2 选择要求、建议 临时避 难硐室 2.5.3 国外情况 l由矿井根据自身的特点自主选择 l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煤矿以避难硐室为主 l美国煤矿目前以软体救生舱为主,考虑了自身的特 点(短壁开采比重大,开采深度浅,井巷断面大, 灾害危险程度相对较低,不考虑二次爆炸等),有 些理念和规定也在不得更新 l国内外煤矿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历史中,避难硐室发 挥的作用更为突出 l高度重视自救器的重要作用 自救器 ? 中装有储物架,可容纳 50个备用自救器(包) ? 有一个进口门和一个出口门,以供矿工通过 ? 每个门上装有厚重塑料门帘,减少污染物进入主舱 逃生 中继站(过渡站)

8、? 350bar储气瓶 ? 5接口充气面板 ? 60min空气呼吸器 充气时间4575s 空气呼吸器 逃生 快速加气站 自救器:随身携带、固定放置、中继站 国内探讨条带式避险系统与避难硐室(救生舱)有 机结合形式 条带式避险系统与救生舱结合 条带式避险系统与躲避硐结合 条带式避险系统与避难硐室结合 2.6 避险设施的结构与功能 2.6.1 基本结构要求:air lock 宽度: 2.0m 净高: 2.00m(永久) 1.85m(临时) 有效面积: 1.0m2/人 (永久) 0.9m2 /人 (临时) 额定人数:20100人(永久) 10 40人 (临时) 生存室过渡室 净面积:3.0m2 (永

9、久) 2.0m2 (临时) 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 喷淋装置 防护密 闭门 密闭 门 避难硐室 净容积1.2m3 内设压缩空 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 净容积0.8m3 /人 2个单向排气阀、气密、正压 生存舱 过渡舱 设备舱 腔体强度 0.3MPa 应急 逃生口 观察窗 救生舱 2.6.2 避险设施功能 l 基本功能要求 安全防护、氧气供给、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 、通讯、照明、人员生存保障、辅助 l实现这些功能有不同的技术手段,应根据需要与可 能,在充分的分析、计算与试验的基础上确定 Ø通风是有害气体去除、温湿度调节的有效措施 Ø自动控制是发展方向,但应以手动控制为基础 

10、16;新技术、新装备均有一定的适用环境和条件,煤矿 井下环境特殊,尤其灾区环境更为恶劣,应经充分 的风险评估和安全保障程度分析 l在正常避灾路线上,遇险人员、救护队员均易到达 l遇险人员进入避险设施所需时间应在自救器的维持 时间内,并有富余 l远离潜在岩崩、淹井、火灾、爆炸等危险的区域, 如变电站、火药库、燃料存贮设施或停车场等 l岩体安全,支护良好,附近无杂物堆积 l保证备用状态下的通风、安全 l考虑人员避险过程中的心理安全 l在矿井相关图件中准确标注逃生路线和避险设施位 置,并及时更新 2.7 避险设施位置设计 l根据救生舱的适用范围、适用对象进行选择 Ø运输、安装条件 

11、6;待用状态下的环境条件 Ø适应的灾害事故种类 Ø适应灾变条件下的环境条件 l救生舱的设置位置不能影响矿井正常生产和通风, 并保证其抗灾能力 美国MSHA的相关标准规定,救生舱不能正面面对 可能发生瓦斯煤尘爆炸的地点,避免受到可能发生 的瓦斯煤尘爆炸的正面冲击 2.8 救生舱选型 汇报主要内容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2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6 结语 l避难硐室的施工设计与建设应符合国家现行规定 l救生舱的运输、安装应在厂家的指导下进行 l救生舱安装完成时,应进行舱体、高压管路等的 气密性检查,及产品使

12、用说明书规定的系统性的 功能测试 l紧急避险设施应与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 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及供电系统有效连接, 形成井下整体性的安全避险系统 l应附永久性使用说明、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l紧急避险设施应有清晰、醒目、牢靠的标识。矿 井避灾路线图中应明确标注紧急避险设施的位置 、规格和种类,井巷中应有紧急避险设施方位的 明显标识,以方便灾变时遇险人员迅速到达紧急 避险设施 l施工、安装完成后应进行各种功能测试和联合试 运行 l应按设计进行整体验收,验收文件应存档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汇报主要内容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2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13、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6 结语 l保证紧急避险设施始终处于完好、随时能用状态 ,比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更为重要 l应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紧急避险设施的管理 和维护,并建立责任体系 l应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和维护、检查试验规程 l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重大事故应急预案、采区 设计、作业规程中应包含紧急避险相关内容 l应随井下采掘系统的变化,及时调整和补充完善紧 急避险系统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l 定期对紧急避险设施的进行检查和维护 Ø 每天巡检,设置巡检牌版 Ø 每10天对设备电源进行1次检查和测试 Ø 每月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余

14、量检查及系统调试 Ø 每年对压力表进行1次强制性检验 Ø 每3年对高压气瓶进行1次强制性检测 Ø 每年对紧急避险设施进行1次系统性的功能测试 Ø 定期检查配备食品、饮用水等的有效期 紧急避险设施应处于常闭状态,还应注意其通风 和瓦斯检测问题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l拆装、运输和移动救生舱时应有保护措施,编制 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保证拆装、运输和移 动过程中不损坏救生舱。救生舱移动后应进行一 次系统检查和功能测试 l建立紧急避险设施的技术档案,准确记录紧急避 险设施设计、安装、使用、维护、配件配品更换 等相关信息 l采掘区域的紧急避险设施不能

15、正常使用时,应停 止采掘作业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汇报主要内容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2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6 结语 l 人皆会用,是发挥紧急避险系统重要作用的根本 l 将了解紧急避险系统、正确使用紧急避险设施作 为入井人员安全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所有入井 人员熟悉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掌握紧急避险设施 的使用方法,具备安全避险基本知识 l 紧急避险系统调整后,应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再 培训,确保所有入井人员准确掌握紧急避险系统 的实际状况 l 每年开展1次紧急避险应急演练,建立应急演练 档案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16、 汇报主要内容 1 紧急避险系统的内涵 2 紧急避险系统设计 3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4 紧急避险系统使用与维护管理 5 培训与应急演练 6 结语 l 建立井下避险设施是各国的法律规定、通行做法、 安全生产的客观需求,已经并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井下紧急避险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 l 紧急避险系统是突发紧急情况下井下人员无法逃脱 时的最后保护方式。安全生产应立足事故防范,突 发紧急情况下应立足保证人员安全撤离,在在逃生 路径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况下,保证人员安全避险 l 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应针对性地研究自身安全生产特 点,进行整体安全设计,系统研究避险设施的设计 、建设和管理,并与其他安全避险系统有机结合 6 结语 l 选择避险设施类型,应考虑服务区域特点及可能发 生灾害类型,优化采用避难硐室 l 设计避险设施位置,应考虑服务区域特点,灾变时 期人员抵达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佩用自救器防护 时间,岩体稳定性和支护有效性 l 建立规章、专人管理,保证避险设施始终完好、时 刻能用;把安全使用避险设施作为培训和演练重要 内容,保证人皆会用 l 我国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尚处在摸索、开 创阶段,相关规定、标准、规范尚在不断的补充完 善,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6 结语 汇报完毕,谢谢!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