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优秀教案课程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85860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劝学-优秀教案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劝学-优秀教案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劝学-优秀教案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劝学-优秀教案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劝学-优秀教案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劝学-优秀教案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劝学-优秀教案课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滕州二中高一语文 闫丽华课 题劝学课 型 文言文新授课 时2课时 教 具 多媒体教学目标知识点1、掌握“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2、学习“于、者、而、焉”4个文言常用虚词;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3、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能力点1、学习从三个角度对比论述中心的方法。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3、背诵全文教育点体会学习对于人修身立德的重要性,了解学习应持有的态度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把握其现实意义。重难点1.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2.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和对比论证方法

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PPT)师:“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你知道这几句话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吗?(学生纷纷说自己的理解)师:是的,是关于学习的诗句。青少年好学,像太阳初升,光芒四射;壮年好学,像中午的阳光,明媚而艳丽;老年好学,像燃着了蜡烛,也会放出一缕光明。类似的名句你还知道哪些?生: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宋.陆游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

3、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师:这写诗句都是劝勉鼓励人们学习。可以说,人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中,学习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们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这种无意识的本能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大幅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两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劝学就精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应有的方法、态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脍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文题) 二、荀子简介 学生读注释,教师补充(PPT显示,学生朗读,标记重点): 荀子,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到齐国、秦国、楚国游学,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朴素唯物

4、主义思想集大成者,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进步。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荀子共32篇,内容异常丰富。他一生“序列著述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荀子一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成

5、为有标题的论文,他的文章,善于分析问题,论题鲜明,说理透辟,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有很强的逻辑性。笔力浑厚,音节整齐,语言质朴、精炼。三、解题。劝学的“劝”是“劝勉、鼓励”的意思。作者在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朗读或教师范读,正音字(PPT)中zhng 輮ru 砺l 参cn省xng 有yu 知zh 暴p生xng 跂q 臾y 螯o2、学生齐读,识记。五、再读文本,质疑问难1、生自读全文,借助工具书和注解初步理解文意。教师提示:用红笔标画出你不理解的重要的难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和手中的材料,质疑问难。(小组讨论

6、合作完成)2、小组成果展示:(展台展示)第一组:【通假字】暴p已是“曝”的古字 “輮”通“煣”,使弯曲。“有”通“又”。“知”通“智”zh,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第二组:【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博学 古义:广博地学习;今天一般指“学问广博精深”)輮以为轮(以为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用心一也 (用心 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今义为“用功、肯动脑筋”)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江河 古义:专指长江黄河;今义:泛指一切江河) 蚓无爪牙之利(爪牙 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坏人的党羽)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寄托古义:藏身;今义:“托付”或者“把理想、感情、希 望放在某人或某事物

7、上”) 第三组:【词类活用】 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水。 用心一也:一,数词做动词,专一。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利,形容词作动词,走得快。第四组:【一词多义】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送东阳马生序 (借、借用)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劝学 (借助、利用) 乃吾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假装)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假如、如果) 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劝学(向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鸿门宴盼望、希望 先达德隆望尊 送东阳马生序(声望) 予犹记周公被

8、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农历每月十五日)而: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并列关系) 吾尝跂而望矣 (连词,修饰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连词,转折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连词,承接关系) 锲而舍之 (连词,表假设关系)于:青取之于蓝(介词,从) 而青于蓝 (介词,比)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介词,向)第五组:【特殊句式】.判断句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省略句 輮(之)以为轮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蟹(有)六跪而二螯 .倒装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 蚓

9、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 3、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 译: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

10、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 译:(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句中“神明”即“精神智慧”;“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焉,语气词,“了”。 译: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精神和智慧得到提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

11、。 译: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比喻为帮凶、走狗。“强”读qing,强健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地下的泉水。“用心”,“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 译: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学生结合工具书和老师的讲解,自译全文,试着背诵。第二课时六、重点品读,合作探究(一)问题探究:(PPT)1

12、、劝学的主旨是什么?2、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的?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教师与学生对话:师:劝学的主旨是什么?生: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师:荀子说人要学习,而且要不停止。那么学习什么?荀子也给出了界定,那就是要学习儒家经典,做封建时代的圣贤。作者是如何来论述的呢?生范读第一节生:作者并没有直接来论述,而是通过青、冰、木来说理。师:由蓝到青,由水到冰,由木直到弯曲,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条件可以改变,得到提高,由此作者得出什么结论?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师:人通过学习也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使之向好的方向发展,得到提高,成为一个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的有道德有学问的人。这正

13、是学习的意义。(教师板书:提高自己,改变自己,学习的意义)这是什么论证方法?生:设喻。师:连用五个比喻句,借助自然现象说明一个抽象的到底,这是设喻。(师板书:设喻)生齐读第一段。生背诵第一段。(理清背诵思路)教师检查,纠正易错字。如:已、輮、有、槁暴、砺、己、知。(二)研读第二段:师:第二段的论证和第一段有什么相似的之处?(学生默读)生:仍然是用设喻来说理。师:找出比喻句并翻译。学生展示,补充。生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译略)生2: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译略)生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译略)生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译略)师:连用四个比喻句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