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复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5756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齿轮传动复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齿轮传动复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齿轮传动复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齿轮传动复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齿轮传动复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齿轮传动复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齿轮传动复习讲解(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齿 轮 传 动 复 习 一、重点内容分析 1、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分析 齿轮传动中有五种失效形式:齿根弯曲疲劳 折断、齿面疲劳点蚀、齿面磨损、齿面胶合、 齿面塑性变形。 (1)齿面疲劳点蚀 轮齿工作时齿面受脉动循环变化的接触应力, 在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下,当最大接触应力Hlim 超过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H时,齿面就出现疲 劳裂纹,并且由于有润滑油进入裂纹,将产生很 高的油压,促使裂纹扩展,最终形成点蚀。 点蚀首先出现在节线附近的齿根表面上。其原 因为:节线附近常为单齿对啮合区,轮齿受力 与接触应力最大;节线处齿廓相对滑动速度低 ,润滑不良,不易形成油膜,摩擦力较大;润 滑油挤入裂纹,使裂纹扩张。

2、防止或减轻点蚀的主要措施:提高齿面硬度和 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在许可范围内采用大的变 位系数之和(即x1+x2),以增大综合曲率半径; 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2)齿根弯曲疲劳折断(简称轮齿折断) 轮齿在变应力作用下,齿根受载大,又由于在 齿根圆角处产生应力集中,轮齿长期工作后,当 危险截面的弯曲应力F超过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F时,齿根出现疲劳裂纹,裂纹扩展后产生齿 根断裂。由于轮齿材料对拉应力敏感,故疲劳裂 纹往往从齿根受拉侧开始发生。 对于直齿圆柱齿轮,齿根裂纹一般从齿根沿齿 向扩展,发生全齿折断;对于斜齿圆柱齿轮和人 字齿轮,由于接触线为一斜线,因此裂纹往往从 齿根沿着斜线向齿顶方向扩展

3、,而发生轮齿的局 部折断。 提高轮齿抗折断能力的主要措施:采用正变位 齿轮,以增大齿根厚度;增大齿根圆角半径和 降低表面粗糙度值;采用表面强化处理等。 (3)齿轮传动在不同工况下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面点蚀闭式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特 别是在软齿面上(硬度350HBS)更容易产生 ,在一般的硬齿面(如表面淬火,特别是热处理 硬度不均匀时)上也容易产生。 轮齿折断闭式传动中的极硬齿面(硬度 58HRC)的主要失效形式,也是短期过载或受严 重冲击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面磨损开式传动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 齿面胶合闭式传动的高速重载齿轮易产生热 胶合,而低速重载齿轮易产生冷胶合。 齿面塑性变形软齿面硬

4、度低(如正火齿轮) 的过载齿轮才会发生这种失效。 2、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 圆周力: 径向力: 法向力: (1)直齿圆柱齿轮 (2)斜齿圆柱齿轮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法向力: 受力方向:径向心,周相切(主反从同),轴向 力按主动轮左、右手定则进行分析。 (3)直齿圆锥齿轮 圆周力: 径向力: 轴向力: 法向力: 受力方向:径向心、周相切(主反从同)、轴向力 恒指向大端。 3、圆柱齿轮强度计算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及影响因素 (1)齿面接触应力H的基本概念 校核计算式 设计计算式 (2)两齿轮啮合时的接触应力H与许用接触应力 H 一对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是相等的,即 H1=H2。这是由于齿轮啮合

5、时的接触应力属于 脉动循环应力,又因为啮合时一对齿轮的接触 面积相等,所以一对啮合齿轮的接触应力是大 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一对啮合齿轮的许用接触应力与接触强度。 由于大小齿轮的材料与热处理硬度不一定相同 ,且寿命系数KN又不一定相等,因此许用接触 应力就不一定相等,所以接触强度一般不相等 ,通常H1H2。这时大齿轮的接触强度弱 ,故在应用公式时应取两齿轮H值小者代入。 (3)齿根弯曲应力F、齿形系数YFa。 进行齿根弯曲强度计算时,将轮齿视为悬臂梁 ,齿根危险剖面处,弯矩最大时,齿根弯曲应力 也最大。由于端面重合度1,当载荷作用于齿 顶时虽然力臂最大,但由于两对轮齿分担载荷,

6、 弯矩不是最大;只有当力作用于单对啮合区最高 点,力由一对轮齿来承担时,弯矩才最大,这时F 亦最大。这种算法比较复杂,通常只用于6级以上 的高精度齿轮传动。 对于制造精度较低的齿轮传动(如7、8、9级精度 ),通常按全部载荷作用于齿顶来计算齿根的弯曲 强度。 由上式可看出,影响弯曲应力的主要因素有: 模数m:模数是影响弯曲强度的最重要因素,当弯 曲强度不足时,首先应增大模数; 齿宽b: 但b过大会使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 齿数z及变位系数x: ; 校核计算式 设计计算式 一对标准齿轮啮合,通常 。 这是由于一般 。 一对大、小齿轮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不同,则弯曲 疲劳极限Flim也不同,加之弯曲疲

7、劳寿命系数KFN 的影响, 。 为什么说齿形系数YFa与模数m无关。因为YFa是 反映当力作用于齿顶时,轮齿齿廓形状对齿根弯曲 应力的影响系数,它是指齿根厚度与齿高的相对比 例关系。当齿高增大,齿根厚度变小,轮齿变为“ 瘦高型”,即 ,抗弯能力差;反之,齿高 减小,齿厚增大,则轮齿变为“矮胖型”, 即 ,抗弯能力强。因此,YFa是反映轮齿 “高、矮、胖、瘦”程度的形态系数。而模数m 的 值是反映一个轮齿绝对尺寸的大小,用标准刀具加 工标准齿轮时,若z相同仅m不同,则加工出的轮齿 都几何相似,m只是它们的放大比例。 YFa的影响因素及其选择。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 YFa只取决于齿轮z。当 ,渐开线

8、越平坦齿根厚 度 ,则 ;当z一定时,采用正变位方法可使 齿根厚 ,达到降低YFa的效果,而 ,则抗弯 强度提高。对于斜齿轮的YFa应按当量齿数 选取;对于直齿锥齿轮,YFa应按 选取。 斜齿圆柱齿轮设计中,若 ,故斜齿 轮的抗弯强度比直齿轮高。 齿轮设计中,一般 ,从弯曲 强度计算公式可知, 中比 值大者,其弯曲强度弱,故设计时应以两者中的大 值代入。 二、难点内容分析 1、载荷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减小措施 (1)动载系数KV:用以考虑齿轮副在啮合过程中 因啮合误差和运转速度所引起的啮入、啮出冲击和 振动而产生的内部附加动载荷影响的系数。 减小动载荷的措施:提高制造精度以减小基节误差 与齿形

9、误差;降低圆周速度;对轮齿进行适当的修 形(修缘),以减小轮齿的啮入、啮出冲击;增大 轴和轴承的刚度,以减小系统的变形。 影响因素:基节误差和齿形误差;轮齿变形和刚 度大小的变化;齿轮转速的高低及变化。 (2)齿间载荷分配系数K 考虑同时啮合的各对轮齿间载荷分配不均匀影 响的系数。 影响因素:齿轮在啮合线上不同啮合位置,轮 齿的弹性变形及刚度大小变化的影响;齿轮制 造误差,特别是基节误差,使载荷在齿间分布不 均匀;重合度、齿顶修形也影响齿间载荷分布 不均匀。 (3)齿向载荷分布系数K 考虑轮齿沿接触线方向载荷分布不均匀影响的系数。 影响因素:由于齿轮的制造与安装误差、轴的弯 曲变形和扭转变形、

10、齿宽的大小选用不当、轴承 的弹性位移等原因,将导致齿轮副相互倾斜及轮 齿扭曲。 改善齿向载荷不均匀的措施: 提高支承的刚度 ,减小变形;尽量对称布置齿轮和轴承; 适当选择轮齿宽度;提高制造精度与安装精度 ;轮齿修形(腰鼓形)。 2、齿轮强度计算中主要参数的选择 (1)齿数z 的选择 对于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 齿面疲劳点蚀。设计时,首先从保证齿轮的接触 强度出发来确定齿轮直径(或中心距)。这时齿 数的多少,主要影响齿轮的模数及弯曲疲劳强度 。故其选择原则为:在满足弯曲强度的前提下,z 尽可能选多些有利。 原因: ,使传动平稳,降低齿轮传动 的振动和噪声; ,可提高齿轮的接 触强度

11、; ,可减轻齿轮的重量和减小 金属削量,节省工时和费用; 还能降低齿高 ,减小滑动系数,减少磨损,提高传动效率和抗胶 合能力。一般取z1=2040。 对于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其主要失效形式是轮 齿折断。设计时,首先从保证轮齿弯曲强度出发, 确定齿轮的模数m。这时z的多少直接影响齿轮结 构尺寸的大小,故其选择原则为:在保证足够的接 触强度的前提下,齿数不宜过多,一般z117。 开式齿轮传动的尺寸主要取决于轮齿的弯曲疲劳 强度,故z也不宜过多,对标准直齿轮, z117,以 避免根切。 (2)齿宽系数d 的选择 设计齿轮时,齿宽系数既不能选得太大,也不能 选得太小。 当载荷一定时,d 选大值, 降低

12、齿轮圆 周速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整个传动装置的 重量,但使 ,轴向尺寸增大,因而增加了载荷沿 齿宽分布的不均匀性,故d 不能选得太大;若d 过小,则 ,增大了整个传动装置的重量,故 d 又不能选得太小。因此,在设计时可把软齿面 齿轮的d值比硬齿面齿轮的d值选得大一些。 一般来说,齿轮制造、安装精度高,轴的刚度大 ,齿轮对称于轴承布置时,齿宽b或d可取大些; 相反,b与d应选小些。 (3)螺旋角的选择 ,提高传动的平稳性与承载能力,但过 大,轴向力增加,轴承装置复杂;若过小,斜齿 轮的优点不明显。一般取 ;对于振动 噪声要求高的齿轮,可取 ,但制造精 度要相应地提高;对于人字齿轮,因轴向力

13、可相互 抵消,故可选大些。 (4)变位系数x的选择 选用正变位齿轮,则齿厚增加使 , 可提高齿轮的弯曲强度。 采用x1+x20的角度变位齿轮,可增大啮合角, 使 ,可提高轮齿的接触强度。 采用x1=-x2,可使大、小齿轮在齿顶及齿根啮合 时,滑动速度近似相等,从而可提高齿轮的抗胶合 与抗磨损能力。 调整大小齿轮的x1、x2及热处理硬度值,可实现 等弯曲强度。 大、小齿轮弯曲疲劳等强度条件式: 三、齿轮传动设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设计的关键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齿轮设计的关键问题并不是强 度计算方法,而是在确定尺寸时如何综合考虑使 用条件、失效、材料、热处理、加工方法等对它 的影响,不断反复、协调

14、、比较、修正。 例如高速齿轮,必须注意齿轮的参数选择并进 行胶合计算;对于大功率硬齿面齿轮,必须进行 热平衡计算;对于尺寸无特别限制的齿轮,按一 般的简化方法就已足够;对于许用应力的选择, 必须考虑材质、热处理方法、设备类型及精度等 ,不能随意取值;对于最后计算结果,必须根据 使用条件、生产批量、可靠性、经济性等予以综 合评估。 2、合理选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材料的选用,主要应适合齿轮传动的工况, 满足强度要求并注意其经济性原则;热处理的 确定一定要注意与材料的性能相对应,以提高 其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大型齿轮用铸钢,也可用球墨铸 铁。对于大量生产并要求尺寸紧凑、重量轻的 齿轮,一般用渗碳

15、钢;对于以传递运动为主, 对尺寸和重量无严格限制的齿轮,材料的选择 主要以价格低廉、易于供应为原则;对于交货 期较紧的齿轮,一般不用铸件;对于生产批量 大、功率小、要求噪声低的齿轮,一般用有色 金属或塑料;对于单件生产的、在尺寸和重量 上无严格限制的中低速齿轮,一般以低合金钢 、结构钢的锻件为主。 3、合理择主要参数 设计之初,所有参量均为未知,要先预选主要 参数,然后根据强度条件初步计算齿轮的分度圆 直径或模数,再进一步计算出齿轮的主要尺寸。 而所有参数根据不同工况,又推荐在一定范围内 选用。因此满足同一数据的设计题目,会出现多 个方案。设计者通过评价决策从中择优作为最终 的设计方案。 4、斜齿轮传动中的参数协调和圆整 1)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d1后,计算 取标准模数。若计算值与标准值相差较大时,为使 尺寸不增加太大,可由标准的mn与d1反求z1,再反 算d1,使标准的mn略大于计算值。 2)对于中心距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