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施工法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5710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水施工法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流水施工法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流水施工法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流水施工法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流水施工法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水施工法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水施工法解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流水施工法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流水施工的综合应用 施工过程工程 量 产量定额劳动量 班组 人数 延续 时间 工种 基础挖土 3 210m 3 7m/工日 30工日301普工 浇砼垫层 3 30m 3 1.5m/工日 20工日201混凝土工 砌筑砖基 3 40m 3 1m/工日 40工日 401瓦工 回填土 3 140m 3 7m/工日 20工日 201灰土工 第一节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一、组织施工的三种形式 如【例1】:有四栋房屋的基础,其每栋的施工过程 及工程量等如下: 栋号 施工进度(d)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2、 一 挖垫 砌 填 二 挖垫砌填 三 挖垫 砌 填 四 挖垫 砌 填 1依次施工(顺序施工 ,一栋栋地进行) 1) 特点:工期长(T=16d) 劳动力、材料、机具投入量小; 专业工作队不能连续施工(宜采用混合队作业)。 2) 适用于: 场地小、资源供应不足、工期不紧时,组织大包队施工。 人数 时间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20 40 20 30 20 40 20 30 20 40 20 30 20 40 20 栋 号 施工进度(d) 1234 一 挖垫砌填 二 挖垫砌填 三 挖垫砌填 四 挖垫砌填 2平行施工 (各队同时进行) (1) 工期:T4d (2) 特点: 1) 工期短; 2) 资源投入集

3、中; 3) 仓库等临时设施增加, 费用高。 (3) 适用于:工期极紧时的 人海战术。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120 8080 160 栋 号 施工进度(d) 1234567 一 挖垫砌填 二 挖垫砌填 三 挖垫砌填 四 挖垫砌填 3流水施工 (1)工期:T7d (2) 特点: 1) 工期较短; 2) 资源投入较均匀; 3)各工作队连续作业; 4)能连续、均衡地生 产. (3)实质:充分利用时 间和空间。 人数 时间 劳动力动态曲线 30 50 110 80 60 20 90 二、组织流水施工的优点 1、施工质量及劳动生产率高 (生产率提高 3050,班组专业化,有利于提高技术水 平、有利

4、于技术革新); 2、降低工程成本 (降低612,资源消耗均衡、避免高峰、利于供应、减 少暂设); 3、缩短工期 (比依次缩短3050,消除了施工间歇); 4、施工机械和劳动力得到合理、充分地利用。 5、综合效益好 三、组织流水施工的步骤 1、将建筑物划分为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流 水段(在平面或结构空间;若干个假定产品); 2、将整个工程按施工阶段划分成若干个施工过 程,并组织相应的施工队组; 3、确定各施工队组在各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4、组织每个队组按一定的施工顺序,依次连续 地在各段上完成自己的工作; 5、组织各工作队组同时在不同的空间进行平行 作业。 四、流水施工的表达方式 (一)图表

5、形式 11 垫2 1 砌2 3 填2 2 垫3 1 挖3 4 砌3 3 填3 2 挖2 4 3 5691012 13 14 砌1填1 1432 8 7 (二)网络图形式 1、双代号 挖1 垫1 1 2 4 1 1 挖土1 4 2 挖土2 4 4 挖土3 4 3 垫层1 2 5 垫层2 7 垫层3 2 2 6 砌基1 3 10 砌基3 8 砌基2 3 9 回填1 3 11 回填2 1 12 回填3 1 2、单代号 第二节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1、工艺参数施工过程数 流水强度 2、空间参数施工层 施工段(流水段)数 工作面 3、时间参数流水节拍 流水步距 间歇时间 搭接时间 流水工期 一、施工过程

6、数(n) 1意义:组入流水施工的工序(或分项工程)个数 2划分施工过程的依据: (在组织流水的范围内) 进度计划的类型(控制性-粗少;实施性-细多) 工程性质及结构体系 (砖混少,单厂多) 施工方案 施工班组形式 工作是否占时间 (综合吊装,分件吊装) (大包队,专业队) (放线、检查、场外预制不计) 3注意问题: 施工过程划分时,数量不宜过多(以主导施工过程 为主),以便于流水。 工. 二、流水段数(m) 1定义:在每个施工层内,用于流水作业的空间(或假定产品) 的个数。 2. 分段目的:使参加流水施工的各工作队组都有自己的工作面, 保证不同队组能在各自的工作面上同时施工. 3分段原则 (1

7、)各段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在15以内,以保证连续均 衡); (2)以主导施工过程数为依据,段数不宜过多(否则工作面小, 上人少,工期长); (3)保证工人有足够的工作面; (4)要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及装饰的外观效果; mn(5)有层间关系,若要保证各队组连续施工,则每层段数 (或m施工队组数 )。 瓦工间歇 吊装间歇 二.1 二.2 一.2 下: 【例2】:一栋二层砖混结构,主要施工过程为砌墙、安板, (即n 2),分段流水的方案如下: (条件:工作面足够,各方案的人、机数不变) 2 结论:专业队组流水作业时,应使 mn ,才能保证不窝工,工期短。 注意:m 不能过大。否则,材料、人员

8、、机具过于集中,影响效率 和效益,且易发生事故。 121316 施工 方案 过程 m=1 砌墙 (mn) 安板 14 15 二层 施工进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一层 二层 一层 一.1 一.1 一 二1 二.2 一.1 一.2 一.3一.4 二.1 二2 二.3二.4 一.1 一.2 一.3一.4 二.1 二2 二3 二4 特点分析 工期长; 工作队间歇。 不允许 工期较短; 工作队连续; 工作面不间歇。 理想 工期短; 工作队连续; 工作面有间歇(层间) 允许,有时必要 三、流水节拍(t) 1定义: 指某一施工队组在一个流水段上的工作延续时间。 2作用: (1)影

9、响着工期和资源投入。大-工期长,速度慢 小-资源供应强度大 (2)决定流水组织方式。 相等或有倍数关系-组织节奏流水; 不等也无倍数关系 系-组织非节奏流水。 3确定方法:(三种) (1)定额计算法:据现有人员及机械投入能力计算 ti =Qi/ (SiRiNi) = QiHi/ ( RiNi) =Pi/ ( RiNi) (2)工期计算法: 据工期及流水方式的要求定出ti,再配备人员或机械 即 : ti =Ti/ (j mi) (3)三时估计法:(最短、最长、最可能) 无定额或干扰因素多,难以确定的施工过程 ti(ai +4 bi + ci)/ 6 4确定节拍值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1)施工队组人

10、数要满足该施工过程的劳动组合要求 2)工作面大小; 3)机械台班产量复核; 4)各种材料的储存及供应; 5)施工技术及工艺要求; 6)尽量取整数。 四、流水步距(K ) 1定义:相邻两个施工队组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 2作用:影响工期; 专业队组连续施工的需要; 保证每段施工作业程序不乱。 3安排时需考虑: 施工面允许否; 有无工作队连续要求; 与节拍的关系。 五、流水工期(Tp) 自参与流水的第一个队组投入工作开始,至最后一个 队组撤出工作面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六、 间歇时间(Z) 根据工艺、技术要求或组织安排,留出的等待时间。 按间歇的性质,分为:技术间歇,组织间歇; 按间歇的部位,分为:

11、施工过程间歇,层间间歇。 1、技术间歇(S) : 由于材料性质或施工工艺的要求,需要考虑的合理工 艺等待时间。如养护、干燥等。 2、组织间歇(G) : 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造成的在流水步距 以外增加的工序间隔时间。如弹线、人员及机械的转 移、检查验收等。 3、施工过程间歇(Z1 ) : 在同一个施工层或施工段内,相邻两个施工过程之 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 4、层间间歇( Z2 ) : 在相邻两个施工层之间,前一施工层的最后一个施 工过程,与后一个施工层相应施工段上的第一个施工 过程之间的技术间歇或组织间歇。 七、搭接时间(C) 前一个工作队未撤离,后一施工队即进入该施工 段。两者在

12、同一施工段上平行施工的时间称为搭接时 间。 第三节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法 1按组织流水的范围分:(四级) (1)分项工程流水(细部流水) 同一分项工程中各操作工序间的流水(壁纸:刷胶 粘贴); (2)分部工程流水(专业流水) 同一分部工程中各分项工程间的流水(基础:挖土 做垫层); (3)单位工程流水(工程项目流水) 同一单位工程中各分部工程间的流水(土建:基础 主体); (4)群体工程流水(综合流水) 在多栋建筑物间组织大流水(栋号1 栋号2 )。 一、流水施工的分类 2按流水节拍的特征分: 节奏流水固定节拍流水(等节奏)、 成倍节拍流水(异节奏); 非节奏流水分别流水法(无节奏) 3按流水方

13、式分: 流水段法(建筑、桥梁工程) 流水线法(管线、道路、隧道工程) 施工 过程 施工进度(周) 1234567 甲 1234 乙 k甲乙1234 丙 k乙丙Z乙丙1234 (n-1)k Z1 jmt Tp 二、组织流水的基本方法 (一)固定(全等)节拍流水法 1条件:各施工过程的节拍全部相等(为一固定值) 如【例3】某工程有三个施工过程,分为四段施工,节拍均为1 周。要求乙施工后,各段均需间隔1周方允许丙施工。 2组织方法 (1) 划分施工过程,组织施工队组: 注意: 劳动量小的不单列,合并到相邻的施工过程中去; 各施工队人数合理(符合劳动组合;工作面足够). (2) 确定流水段数: 若有层

14、间关系时: 无间歇要求 m = n(保证各队组均有自己的工作面) 有间歇要求 m = n + Z1 / k + Z2 / kC / k (有小数时只入不舍)。 式中:Z1施工过程间歇 (技术的、组织的)时间 Z2层间间歇(技术的、组织的)时间 C搭接时间。 (3) 确定流水节拍: 1) 计算主要施工过程(工程量大、劳动量大、 供应紧张)的节拍ti ti pi / Ri 2) 其他施工过程均取此ti,再配备人员或机械: Rx = Px / ti (4)确定流水步距: 常取K = t(等节拍等步距流水) (5)计算流水工期: 工期 TP(n1) k+j m t+Z1C, 常取k= t , 则: 式

15、中: Z1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间歇时间之和; C各相邻施工过程间的搭接时间之和; j 施工层数。 (6)画流水进度表(横道图): TP(j m + n1)kZ1C 施工过程工程量产量定额劳动量 挖槽 3 800m 3 5m/工日 160工日 打灰土垫层 3 280m 3 4m/工日 70工日 砌砖基 3 240m 3 1.2m/工日 200工日 回填土 3 420m 3 7m/工日 60工日 3举例 【例4】某基础工程的数据如下。若每个施工过 程的作业人数最多可供应55人,砌砖基后需间歇2 天再回填。试组织全等节拍流水。 施工过程每段劳动量施工人数流水节拍 挖槽40工日401天 打灰土垫层18工日181天 砌砖基50工日501天 回填土15工日151天 解 1)确定段数m:无层间关系,m、n均可; 本工程考虑其他因素,取m =4(段),则每段劳动量见下表。 2)确定流水节拍t: 砌砖基劳动量最大,人员供应最紧,为主要施工过程。 t砌P砌/R砌50/550.91,取t砌1(天),则 R砌P砌/ t砌50/150(人)。 令其他施工过程的节拍均为1,并配备人数:Rx=Px/1,见下表。 施工过程施工进度 123456789 挖槽 打灰土垫层 砌砖基 回填土Z1=2 3)确定流水步距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