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85577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2017中考语文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复习(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文阅读 第三 部分 专题十一:说明文阅读 备考指南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 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二、说明文的分类 1、根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说明文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 说明文两类。 2、根据说明文语言,说明文可以分为生动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和 平实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1、从标题着眼; 2、从分析材料入手。 三、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 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 下,或从前

2、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 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 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 由具体到抽象等等。 分析说明顺序的方法: 1、认清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的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备考指南 四、说明文的方法 1、举例子:举一些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2、分类别:就是把要说明的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类去 说明的方法。 3、列数据: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 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3、。 4、作比较:用较熟悉的事物与要说明事物相比较的说明方法。 5、下定义:用最精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点作出规定性的说 明。 6、打比方:就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 7、画图表:对说明对象采用图表的方式来说明的方法。 8、作诠释:就是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或特点作适当的解释 ,揭示其部分含义。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 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备考指南 说明方法的题型做法: 要求举例说明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举了的例子;用和进行了对比;在 段用了分类别;对问题(句子)作诠释;其他则抄写原句。 说明方法的作用: 要把握大方向,然后结合句子的语

4、言环境来分析。 举例子:具体明晰,有代表性,增强说明效果; 列数字:准确,更有说服力; 分类别:条理清楚,结构明了; 作比较:突出某一事物特征; 打比方:具体生动形象; 下定义:了解事物本质,简洁明了; 作诠释:有更具体全面的了解; 画图表:直观性强,使人一目了然; 摹状貌:具体生动 引用:突出特征,生动 备考指南 五、说明文的语言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 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六、语言准确性考题的做法: 1、先解释这个词的大概意思; 2、从正面或反面说明有它或没有它的利弊关系; 3、用一句话结束:如果去掉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备考

5、指南 七、说明文阅读的题型 一、说明文要点的回答: 1、分清说明文的类型; 2、分析说明顺序; 3、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4、分析说明的语言特色; 5、分析说明文的结构。 二、具体分析的题型: 1、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2、分析字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三、开放性试题: 1、针对文章内容,要求回答自己新的认识; 2、针对文章中说明的现象,提出自己的见解; 备考指南 2016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7-19题。(13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 李慧占 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 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

6、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 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 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 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为 “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 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

7、到 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 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 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 。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 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

8、负盛名的“珠山八 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 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 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许人行笔 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 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 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

9、,布局和结字,以及每 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 ,“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 在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 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 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文章原标题为远尘淡墨调烟雨,较原文有删改) 【注】淬(cu)铸造刀剑时,把刀剑

10、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hung)论:不必谈及。 真题剖析 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 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2分)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 ”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从“画” 、“ ”与“书法”三方面具体说明的。(2分)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2分) 18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19你认为瓷板书画对创作者有哪些要求?请概括。(3分) 【答案】: 17(1)六朝时以刻印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于

11、陶瓷上的文字、长沙窑以书写的的文字装饰瓷器的陶瓷书法 (2)书法 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 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18四段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 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和书写功力的更高的要求。 19(1)创作者必须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 度和技巧。(2)创作者必须有精湛的手功、丰富的经验、超凡的悟性和丰厚的学养。 【

12、解析】: 17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并且题中标示引号,要求用原句解答。抓住题中的提示信息,梳理文中 有关内容,概括填答。 18 试题分析:题中已经提示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所示文段中找到比较的两事物,根据文段内容来说明作比较的 作用。 19试题分析:抓住题目中的答点“瓷板书画对创作者要求”,有“哪些”是要求梳理内容,找到相关的文段,一一 概括即可。 真题剖析 2014江西阅读下文,完成第18 21题。(13分) 扇子 黎戈 东周列国志里,看到过这样的插图:两个梳双髻的宫女,手执长柄大扇,立在对坐畅谈国 事的公侯身后,这样的扇子多半是由奴仆执掌,象征性大于使用目的,它是表

13、白强权的道具。准确地说,它是礼仪扇。 汉代的扇子,则是用竹篾编成,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大号菜刀,扇柄附于一侧而不是居中,且开始落入寻常百姓家。在古画中,常见一奴 仆蹲踞扇火,大力使着一把扇子,扇子地位大跌。汉末有一些原理简单的机械扇,诸葛亮同学发明过诸葛扇,悬挂屋内,手拉使之转动生风。 穿过千年时光隧道,在关于老上海的电影里,仍然可以看见理发店里有这种手拉的风扇。【A】小伙计拉着一根绳,扇子左右缓移,时间也被拉 长了,太太小姐们一边做头发:一边瘸一搭没一搭地扛呱家常。春日迟迟,欲睡昏昏。反正闲妇们有的是时间要打发,降那一最点心火,微 风徐来的排扇也够了。 魏晋南北朝的扇子是羽扇,不用说是仿生原理

14、的朴素运用,羽扇有十羽和八羽之分,后来进化成比翼扇,即以竹木为骨架上糊以绢绸,只 在末端象征性地饰以羽毛。羽扇是男人的物什,恪显名士做派的道具,羽扇名人有“羽扇纶巾”的公瑾侯及其政敌诸葛先生。真不能想象,诸 葛先生要是丢了他的三件 套 一羽扇、纶巾、四轮车,会不会风采全无呢? 隋唐时流行纨扇,又称团扇,早唐时盛行腰圆纨扇,中晚唐为满月式样,纨扇近于现代的绢扇,以竹木为骨,承风面大,手感轻盈,它的 使用者转向深闺。“轻罗小扇扑流萤”,隋唐女子都是腴美人,如果是骨重身宽的羽扇,用来扑蝶扑流萤,动作的幅度太大,就失了娇羞劲儿 。 宋元后期开始使用的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袖藏即可。市民图耐用,多用

15、油纸扇,文艺青年大多使用素纸扇,图它可以挥毫泼翰, 题诗作画。 扇子还是艺术作品中高频出现的道具。 言情小说中,扇子可煽情,比如李香君血溅桃花扇;可定情,比如西施赠扇给范蠡;可抒情,桃花扇就是靠一把扇子来抒情,并且贯穿 情节起落的;可绝情,珍珠令里,女主角赠男主角折扇一把,即可以示绝交,扇同“散”,和伞一样,是很不祥的赠物。 武侠小说里,儒化的博雅侠客,手持一把小扇,以显其书生性情。江南七怪里那个执扇的妙手书生,还在扇子里面藏暗器、毒针什么的。 有的扇子本身就是兵器,比如玉扇真人那把。 西方艺术作品里也常看见扇子的身影。【B】电影里的名媛贵妇手捏一把小折扇,一手牵裙角,莲步轻移,旖旎而行。歌剧

16、中的淑女用一种很有 趣的面具扇,上面开了两只眼睛一样的小洞,把自己的面孔藏起来,以示畏怯。 选自私语书,有删改 ) 真题剖析 19这篇文章从扇子的发展史和_两个方面介绍了扇子。(2分) 20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朝代 扇子的特点和功用 东周 汉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后期 折扇轻便,价廉,易携带,耐用,可题诗作画。 21文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介绍扇子,有什么作用?请从文章最后四个自然段中举一例 分析。(3分) 22这篇文章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请任选文中一处画线句作具体分析。(4分) 【答案】: 19扇子在艺术作品中的功用。(答到“房子还是艺术作品中高频出现的道具”也可)(2分) 20(1)长柄大扇,由奴仆执掌,表白强权,是礼仪扇。(1分)(2)用竹篾编成,扇柄附于一侧,落入寻常百姓家;机械扇,手拉使 之转动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