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5566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22 大小:10.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成形工艺其他材料成形讲解(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LOGO 第五篇 其他材料成形 第十七章 其他材料成形 |17.1 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形 |17.2 高分子胶黏剂粘接 |17.3 高分子涂料涂装 17.1 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形 |17.1.1 高分子复合材料 |17.1.2 特殊成形工艺 u复合材料:包含基体相(基质相或连续相)和增强 相(分散相)两个基本组成的多相复合体 u基体相聚合物:橡胶、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树脂 u增强相:颗粒状(或弥散性)填料,增强纤维应用 最普遍 17.1.1 高分子复合材料 u助剂:偶联剂、润滑剂、颜料、抗静电剂、增塑 剂等 一、基体树脂 u热固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约占80%,其次是环 氧树脂、酚醛树脂、呋喃树脂和

2、乙烯基酯树脂等 u热塑性树脂:聚酰胺、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 和聚芳醚酮等 1不饱和聚酯树脂(略) u不饱和聚酯树脂:采用引发剂引发交联单体进而 引起分子结构中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酯预聚物所 交联而成的热固性树脂 聚酯预聚物:合成所采用的多元酸可以全部是 不饱和多元酸(一般为二元酸),也可以采用 部分饱和二元酸 交联剂:苯乙烯应用最广泛,其次是甲基丙烯 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酯、甲基苯乙烯、 三聚氰酸三丙烯酯等 其他:引发剂和促进剂,常用引发剂是有机过 氧化物,促进剂(用量一般树脂质量1%4% )有金属皂和叔胺类化合物两大类 固化:室温固化(2050)、中温固化( 50100)和高温固化(10

3、0160) 2环氧树脂 u环氧预聚物:缩水甘油醚类、缩水甘油酯类、缩水甘油胺 类、线形脂肪族类和酯环族类五类 u固化剂(按化学结构):有机胺类、有机酸酐类和有机聚 合物型等 有机胺类固化剂有脂肪族、芳香族和改性胺三类,有 机酸酐类固化剂常用的有顺丁烯酸酐、邻苯二甲酸酐 等,有机聚合物型固化剂有低分子量聚酰胺等 u固化剂(按固化物温度):室温固化剂、中温固化剂和高 温固化剂 u促进剂:常用苯酚、DMP-30、双酚A、吡啶、三乙胺等 u增韧剂:非活性增韧剂和活性增韧剂两类 二、增强体 u最普遍增强体是增强纤维:有机增强纤维和无机 增强纤维两大类 u有机增强纤维:芳纶纤维、尼龙纤维、UHMWPE 纤

4、维、聚酯纤维、棉、麻、纸等 u无机增强纤维:玻璃纤维、碳纤维、石墨纤维、 硼纤维、碳化硅纤维、晶须、石棉纤维和金属纤维 等,玻璃纤维用得最多 1玻璃纤维 u玻璃钢:采用玻璃纤维增强的高分子复合材料( 比强度超过型钢) 可以以纤维形式复合,也可以以玻璃纤维制品 形式复合 u(按性能)玻璃纤维:高强玻璃纤维、高模量玻 璃纤维、耐碱玻璃纤维、耐酸玻璃纤维、耐高温玻 璃纤维和普通玻璃纤维 u(按化学成分)玻璃纤维:无碱玻璃纤维、中碱 玻璃纤维和高碱玻璃纤维 u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无捻粗纱、无捻粗纱织物、玻 璃纤维毡片、短切原丝、玻璃纤维布、玻璃带、单 向织物、三向织物以及组合体等 u应用:电绝缘层压板、

5、印刷线路板、车辆车体、贮 罐、高压容器、轴承、耐烧蚀件、船艇及玻璃钢模 具等 u2部分其他纤维(略) 17.1.2 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形工艺 u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形:手糊成形、缠绕成形、拉 挤成形、喷射成形、热压罐成形、袋压成形、离 心成形、压制成形、注射成形、树脂传递模塑成 形、拉拔成形和软模成形等 一、手糊成形 1原材料 u树脂胶液:黏度要低,能室温或较低温度下固化, 无低分子物产生,要有空气干燥性,固化收缩要小 ,价格便宜,无毒或低毒 u常用热固性树脂:不饱和聚酯、环氧树脂和酚醛树 脂 u增强体:主要是玻璃纤维(也有碳纤维),常使用 的玻璃纤维增强体有无捻粗纱、无捻粗纱布、加捻 布、短切玻璃

6、纤维毡和玻璃纤维织物等几种 u辅助材料:固化剂、交联剂、稀释剂、促进剂、填 料、触变剂和脱模剂等 2工艺流程 u手糊成形工艺流程:依次包括原材料准备、手糊成形 、固化、脱模和修整等工序 增 强 纤 维 表 面 处 理 裁 剪 模 具 清 理 涂 脱 模 剂 干 燥 树 脂 胶 液 配 置 图17.2 手糊成形工艺流程图 手糊成型固化脱模 修整成品 (1)原材料准备 u原材料准备:包括玻璃纤维准备、树脂胶液配制 和模具准备 (2)手糊成形 u手糊成形工序:包含胶衣层制备和糊制两个操作 u胶衣层制备:制品表面往往做一层树脂含量较高 、性能较好的面层,可以是纯树脂层,也可用表 面毡增强,可采用喷涂和

7、涂刷两种方法施工 胶衣层作用是改善复合材料制品的表面质量, 对制品起保护作用和延长使用寿命,厚度一般 0.250.5 mm u糊制:待胶衣层凝胶后(发软而不黏手)即可糊 制,先在模具上刷一层树脂然后铺一层玻璃布,涂 刷把气泡赶净,如此重复直至达到设计厚度,每次 糊制厚度不应超过7 mm (3)固化 u手糊制品一般采用常温固化,制品凝胶后再固化 到一定程度可脱模,脱模后可以加热处理或者继续 在大于15的室温条件下固化 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制品在树脂凝胶前不宜加 热处理,否则会引起交联剂挥发损失 3特点及应用 u优点:操作简便,设备投资少,生产费用低,能 生产大型和复杂结构的制品,制品可设计性强,

8、模具制作相对简单等 u缺点: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 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生产环境气味大和粉尘多 u应用:玻璃钢制品最常用简单的方法,可生产波 形瓦、浴缸、汽车壳体、飞机机翼、化工容器等 二、缠绕成形 图17.3 缠绕成形示意图 1连续纤维 2树脂槽 3纤维输送管 4输送架驱动器 5芯模驱动器 6芯模 1缠绕形式及规律 u(按缠绕时树脂物态)缠绕形式:干法、湿法和半干法 干法:缠绕前预先将玻璃纤维制成预浸渍(纱)带 并卷在卷盘上待用,使用时使浸渍带加热软化后绕 制在芯模上 湿法:玻璃纤维经集束后进入树脂胶槽浸胶,在张 力控制下直接缠绕在芯模上 半干法:在浸胶与缠绕之间增加烘干设备,将

9、纱( 带)胶液中的溶剂基本挥发掉,然后缠绕在芯模上 u缠绕规律:环向缠绕、纵向缠绕和螺旋缠绕 (a)环向缠绕(b)纵向缠绕 (c)螺旋缠绕 图17.4 缠绕规律示意图 2原料和设备 u主要原料:树脂体和增强体 树脂体形态:液态树脂体、溶液树脂体、热塑性树 脂粉末 常用增强体: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和 UHMWPE纤维,形式包括无捻粗纱、表面毡、针织 毡、方格布带、高强纤维纱。 u缠绕设备:主要设备是缠绕机,辅助设备有浸胶装置、 张力装置、加热固化装置和纱架装置等 u缠绕机(按结构布局):卧式、立式和倾斜式三种形式 3特点及应用 u优点:生产效率较高,制品中纤维含量高(最高 达80%)以至制

10、品强度高 u缺点:制品强度方向性比较明显,仅适用于制造 圆柱体、球体及某些正曲率回转体制品,对加工 设备性能要求较高 u应用:航空航天发电机机匣、火箭前锥体、飞机 副油箱、高压输油管、石油贮罐、压缩气体贮罐 等 三、拉挤成形 图17.5 拉挤成形示意图 1纤维粗纱 2树脂浸渍槽 3预成形模 4固化模 5拉拔牵引 u拉挤成形:将浸渍过树脂胶液的连续纤维束或带 状织物在牵引装置作用下通过成形模具定形、胶 凝、出模后加热固化而制成复合材料型材 1原料 u基体树脂:热塑性树脂和热固性树脂两大类,不 饱和聚酯树脂占拉挤树脂总量的90%左右 u增强体:绝大部分是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应用最 多,其次是连续玻璃

11、纤维毡 2工艺流程 u典型拉挤工艺:依次排纱、浸胶、预成形、固化成形、 牵引和切割工序 3特点及应用 u优点:设备造价低,生产效率高,易实现自动化,可连 续生产任意长的型材制品,纵向强度大,纵横向强度可 任意调整,原材料利用率高,基本无边角废料 u缺点:只能加工不含凹凸结构的长条状制品和板状制品 ,制品性能具有方向性,剪切强度较低 u应用:管材、板材、棒材、槽型材、工字型材等 四、其他成形 1喷射成形 u喷射成形:通过喷枪将短切纤维和雾化树脂同时 喷射到开模表面,经辊压、固化制取复合材料制 品的方法,属半机械化操作,国外发展方向是代 替手糊成形 图17.6 喷射工艺示意图 1无捻粗纱 2玻璃纤

12、维切断器 3甲组分树脂储罐 4乙组分树脂储罐 5喷枪 6喷射的产品 7回转模台 8隔离室 9抽风罩 10压缩空气 2热压罐成形 图17.7 热压罐系统示意图 1压缩气体 2零件 3真空袋 4热压罐 5模板 6抽真空 3袋压成形 u袋压成形:加压袋法和真空(减压)袋法两种方 法 加压袋法:用充气压力2.941034.9104Pa的 橡胶袋对手糊法成形制件毛坯加压固化的方法 真空袋法:将手糊法成形制件毛坯用玻璃纸或 聚酯薄膜覆盖,将覆盖制件毛坯放在带模套的 气球布或橡胶制袋中,接缝处用塑料(树脂) 密封,抽真空至8.0104Pa靠大气压力加压固化 图17.8 加压法成形示意图 1压盖 2橡胶袋 3

13、膜 4模具 5玻璃 布与树脂的敷层 6夹具 7空气 8充气袋 9模塑件 4压制成形 u压制成形:层压成形和模压成形两类 u模压成形主要方法:预混料模压法(BMC成形)和预 成形模压法(SMC成形) u预混料模压法:把团状模塑料加入金属模内或传递模腔 内经加压、加热、固化成形后得到制品的方法 团状模塑料(BMC):以树脂为基体,加低收缩剂 、短切纤维、填料、固化剂、脱模剂、着色剂、化 学增稠剂等多种组分经搅拌捏合而成预混料 u预成形模压法:采用片状模塑料裁剪成所需形状 和尺寸(尺寸为制品投影50%80%),以确定的 层数和叠合形式放入模具内加热加压成形的方法 5树脂传递模塑成形 u树脂传递模塑成

14、形(RTM):将增强体预先铺设在对 模模腔内,然后压实锁紧模具,随后将树脂胶液压力 注入模腔浸透到增强体空隙后固化脱模得到制品 6板材连续成形 图17.11 板材连续成形工艺示意图 1玻璃布 2玻璃毡 3浸槽 4 -挤液辊 5滑槽 6玻璃纸 7 烘房 8导向辊 9卷取辊(或切割机) 7软模成形 图17.12 用软模成形翼面 1环状物料 24个橡胶芯模 3钢模 17.2 高分子胶黏剂粘接 |17.2.1 高分子胶黏剂 |17.2.2 粘接原理 |17.2.3 粘接工艺 u粘接优点:操作简单、效率高、工艺灵活、简易 实用、成本低、变形小等 u缺点:黏结强度不太高,接头长期工作温度一般 150,少数

15、可200300范围内使用,易受光、 热、氧等作用而老化,使用寿命不很长 17.2.1 高分子胶黏剂 一、胶黏剂的组成 u高分子胶黏剂:具有胶结作用的黏料以及固化剂 、促进剂、增塑剂、增韧剂、稀释剂、填料等常 见助剂和阻燃剂、发泡剂、消泡剂、着色剂和防 腐剂等特殊助剂 二、胶黏剂的分类 u(按化学成分)胶黏剂:天然产物类和合成产物 类两大类,天然产物类包括葡萄糖衍生物、氨基酸 衍生物、天然树脂和沥青四类,合成产物类包括树 脂型、橡胶型和混合型三类 u(按粘接功能)胶黏剂:结构型、非结构型和特 种型三类 u(按固化方式)胶黏剂:传质型、反应型和热熔 型三大类 u(按用途)胶黏剂:汽车用、车辆用、电

16、气用、 土木建筑用、木工用等 树脂型 热固性:酚醛树脂、间苯二酚甲醛树脂、脲醛树脂、环氧树脂、 不饱和聚酯、聚异氰酸酯、聚丙烯酸双酯、有机硅、聚酰亚胺、 聚苯并咪唑。 热塑性:聚乙酸乙烯酯、聚氯乙烯乙酸乙烯酯、聚丙烯酸酯、 聚苯乙烯、聚酰胺、醇酸树脂、纤维素、聚氰基丙烯酸酯、饱和 聚酯、聚氨酯。 葡萄糖衍生物:淀粉、可溶淀粉、糊精、阿拉伯树胶、 海藻酸钠 氨基酸衍生物:植物蛋白、酪蛋白、血蛋白、骨胶、鱼 胶 天然树脂:木质素、单宁、松香、虫胶、生漆 沥青:沥青树脂、沥青质 天 然 产 物 类 合 成 产 物 类 有 机 胶 黏 剂 图17.13 胶黏剂按化学成分分类 橡胶型:再生橡胶、丁苯橡胶、丁基橡胶、氯丁橡胶、氰基橡胶、 聚 硫橡胶、硅橡胶、聚氨酯橡胶。 混合型: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氯丁橡胶、酚醛氰基橡胶、 环氧酚醛、环氧聚酰胺、环氧聚硫橡胶、环氧氰基 橡胶、环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