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4151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6.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排水设施维护井下作业安全培训.(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井下作业是市政行业排水管道疏通养护、维修和排水工程 施工、污水处理厂运行以及防汛抢险中经常遇到的生产和 施工项目,其主要工作内容是井下检查、管道维修、下井 清淤和捞杂物,管道内砌堵、拆堵、砸管,排水泵站掏挖 集水池,各种闸井维护检修等。 井下作业不仅具有建筑行业普遍存在的人员流动性强、露 天作业多和体力劳动繁重的特点,该下井作业工作看似简 单,但其工作环境较恶劣,井深口小,其工作面狭窄,通 气性差,作业难度大,工作时间长,危险性高,有的存有 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缺少氧气,作业如不按操作规 程执行,极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的死亡事故,特别是容易 发生群死群伤事故。 一、认识危险 二、安全工作

2、1、中毒和窒息 2、爆炸 3、车辆伤害 4、高处坠落 5、触电 6、淹溺 7、机械伤害 1、中毒和窒息:排水管道处于市政建设中各种管 线布线的最深处,地下埋深4-11米,管道内氧气 含量严重不足,同时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气 体(如:硫化氢、氰化氢、甲烷、一氧化碳、挥 发性有机物等),属于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环境 ,极易引起作业人员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 2、爆炸:排水管道内含有大量易燃易爆气体(如 :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 ,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3、车辆伤害:排水管道疏通作业一般都在机动车 道上进行,尤其是在繁华地段车流量很大,防护 不到位很容易发生车辆伤害事故。 4、高

3、处坠落:城市排水管网设计按照逐级提升、自流排 放的原则,所以污水井井深一般在5-6米,最深处可达十 几米,按照建设部相关文件规定,超过地面正负2米即为 高空作业,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5、触电:排水管道疏通作业中需要使用多种电动工具, 作业现场用电属于临时用电,应符合临时用电相关规定采 用三相五线制布线和一机一闸一漏保措施要求。 6、淹溺:排水管道疏通作业在无法正常进行降水的情况 下,作业人员往往需要潜水进行拆堵、砌堵等作业,潜水 深度一般在3米以上。在污水中作业人员无法视物,一旦 井内尖锐物品将潜水服刮蹭破裂,极易造成作业人员溺水 事故。 7、机械伤害:排水管道中使用空压机等机具,操作不

4、慎 可能造成伤害。 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碳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具有臭蛋气味的气体,可以过饱和地溶于水,经 搅动后大量释放到空气中,亦易溶于醇类和石油溶剂以及原油中。 硫化氢比空气重,其相对密度为1.19,它容易聚积在低洼处。 硫化氢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引燃温度为260,最小点火能量为 0.077mJ,爆炸极限为4.3-45.5%(容积比)。 气味和警示特性:硫化氢有极难闻的臭鸡蛋味,低浓度时容易辨别出 。但由于容易很快造成嗅觉疲劳和麻痹,气味不能用作警示措施。所 以应充分认识到硫化氢能使嗅觉失灵,使人不能发觉危险性高浓度硫 化氢的存在。 硫化氢是窒息性气体,属于强烈的神经毒物,主要作用

5、于中枢神经系 统和呼吸系统,经粘膜吸收快,对眼、上呼吸道粘膜有较强的刺激, 易引起急性中毒。 H2S的毒性较一氧化碳的毒性大五至六倍,几乎与氰化物同样剧毒。 轻度中毒:人若吸入硫化氢70150mg/m3(相当于106228ppm)12 小时,出现呼吸道及眼刺激症状:流泪、眼痛、畏光、视物模糊和流 涕、咳嗽、咽喉灼热症状,吸25分钟后嗅觉疲劳,不再闻到臭气, 变得麻木; 中度中毒:若吸入300mg/m3(相当于455ppm)1小时,68分钟出现 眼急性刺激症状,除有以上轻度中毒症状以外,稍长时间接触会引起 肺水肿。 重度中毒:吸入760 mg/m3(相当于1152ppm)1560分钟,发生肺水

6、肿、支气管炎、肺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晕倒、乏力、 意识模糊等症状; 猝死:若吸入1000 mg/m3(相当于1517ppm)数秒之内,很快出现急性 中毒,突然昏迷,导致呼吸、心跳骤停,发生闪电型死亡。 1、管道内污水水质呈酸 性时,硫化物与氢离子结 合形成硫化氢。 2、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中 发生厌氧反应,产生硫化 氢。 3、管道内的温度和水体 流动性对硫化氢的浓度影 响较大。 化学物质可能会从化学 品储罐、天然气管道、 阀门、法兰等处泄露, 直接进入排水管道或检 查井中形成缺氧、易燃 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 作业环境。如天然气( 甲烷)直接泄露至管道 ,造成气体爆炸事故。 1、季节性

7、夏季是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的多发期 ,这是由于高温使有机物容易腐败,在缺氧环境 中发生厌氧反应,产生硫化氢,同时低气压使得 硫化氢气体集聚在低洼处不宜散发。 2、突发性 由于污水水体流动没有规律性,造成 井下气体浓度随时发生变化,作业中防护稍有不 慎或疏忽大意,极易造成硫化氢中毒事故。 3、群死群伤 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后,如果现场 救助不利或盲目施救,极易造成的群死群伤的重 大安全事故。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具、无味的气体,几乎不溶于水。为含碳物 质燃烧不完全所产生的物质。体积质量为0.967(比空气略轻)。 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达到12.574.2时,有爆炸的危险。 在日常巡视清淤工作中,如不

8、注意管道的自然通风和气体检测等安全 预防措施,吸人过量C0后可发生急性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后, 对全身组织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尤其对大脑皮层影响最为严重。当人 体意识到已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支配人体运动的大脑皮层最先受到 麻痹损害,此时中毒者虽头脑仍有清醒的意识,也想逃出危险区域, 可手脚已不听使唤,所以一氧化碳中毒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救。 甲烷是一种无色、无臭、易燃气体。 在城市排水系统中,甲烷最高浓度一般集中在排气不畅、生化池顶面 与出水高差较大的大容量生化池上部,可随生化池流水所产生的气流 进入污水管网,积存于检查井的上层。 甲烷对人基本无毒,只有在极高浓度时成为单纯性窒息剂。甲烷浓度

9、增加能置换空气而致缺氧。当空气中的甲烷含量达到2530时就 会使人发生头痛、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乏力、 四肢发软等症状。若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4550以上时就会因严 重缺氧而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昏迷以致窒息而死亡。 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5%-15%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 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当氧气、一定浓度的可 燃气体以及点火源同时 存在时,其结果必然是 爆炸或火灾。如果可燃 性气体或蒸气在密闭的 环境中积聚,一旦有点 火源存在,必然引起爆 炸。焊接、火花,甚至 静电都可以成为点火源 。 不可燃,不助燃,无色无味,无毒性。 因为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所以在低洼处的浓度

10、较高。以人工凿井或挖 孔桩时,若通风不良则会造成井底的人员窒息。CO的正常含量是 0.03%,当CO的浓度达1%会使人感到气闷、头昏、心悸,达到 4%5%时人会感到气喘、头痛、眩晕,而达到10%的时候,会使人体 机能严重混乱,使人丧失知觉、神志不清、呼吸停止而死亡。应避免 之物质: 各种金属粉尘(例如镁、锆、钛、铝、锰):当悬浮在二氧化碳中易点 燃而爆炸。 根据职业病报告调查资料显示1990年至2003年共 发生重大硫化氢中毒事故130起、急性中毒636人 ,死亡266人,其中城市排水包括污水处理行业发 生硫化氢中毒事故19起,死亡98人,行业排列在 第三位,硫化氢中毒病死率高达41.8%,平

11、均死亡 年龄33.5岁。 另外根据2006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统计,全 国各行业1-8月份共发生各类气体中毒事故25起, 死亡95人,其中直接接触中毒死亡40人,盲目施 救造成死亡55人,这些中毒事故主要是硫化氢、 沼气和一氧化碳中毒。 分析资料可知,硫化氢中毒事故发生频率和死亡 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2010年,通州新华联家园 南门附近,3名物业工人维修污 水管道时不慎沼气中毒。此后, 10余人下井营救,又有多名施救 人员被沼气熏倒。 接到求救电话后,通州新华 联消防中队消防员前往救援。最 终,4人获救,7人不幸身亡。遇 难7人中,还有一名前往施救的 消防队员。 一名重庆籍清理下水道工人

12、晕倒在江门 市区白沙大地里一条下水道内,先后有 4名工人下井施救,没想到,除最后1 人逃出,余下3人同样晕倒在下水道。 经江门蓬江消防大队紧急搜救,2小时 后4名被困工人先后被救出,其中1人 因中毒太深,被救上地面后医生检查发 现已没了呼吸。下井的工人们都戴着防 毒面具,为何还会中招?医生表示下面 沼气等混合气体浓度实在太高了。 医院方面称,4名工人,1人确认 死亡,3人仍在抢救,尚未脱离危险。 杭州市下沙实验幼儿园门口发生一起 地下污水管道施工人员硫化氢中毒事 故,共造成3人重度昏迷,经东方医 院全力抢救,截至晚上8:00,2人经 抢救无效死亡,另1人还在抢救中。 一名中年妇女说,中毒的三个

13、工人 其实是一家人,一个是她的老公,一 个是她老公的哥哥,还有一个则是她 的女婿。 2013.7.31上午9时20分,在长 乐金峰镇胪峰大道与金港路交叉 口处,绿化带上的井盖旁,三名 工人在进行疏通污水作业。管道 疏通后,井内冒出一股污水,紧 接着一股沼气冒出井外。井下的 工人当场殒命,在路面上的另外 两人被熏昏迷。现场医务人员表 示,工人是吸入了过多的沼气及 其他有毒气体而遇难的。 中午12时左右,一声凄厉的呼救在光华大道二段路 口响起,当消防官兵迅速赶到并从下水道内救出3 名工人时,其中2人已经停止了呼吸,另外一人被 紧急送往省医院。目击者称,3人是疏通下水道时 出事的,其中有2人是因为救

14、井下的工友才被困。 中午12点左右,新都自来水公司工人进行管线铺设 ,两人先后不幸中毒。先是工人周作康下到5米多 高的深井中,打算排出其中的污水。由于井内有沼 气,第一个下井的周作康发生沼气中毒。正在地面 作业的廖泽方看到工友出事,立即下井试图营救。 中午12时09分,消防十五中队接到报警。到达现 场后,救援人员立即架设起救援三角架,一名消防 队员佩戴好移动供气源,身系安全绳下到井底。12 时35分,第一名工人被救上地面;12时45分,另 一名昏迷的工人被救上地面。 2013.7.13上午,崇州工业园区内发生一起意外, 一名安装网线的男子下到污水井内施工时被困井下 ,他的两名同伴先后下井施救,

15、也被困井下。消防 人员将3人救上来后,经120抢救无效身亡。目前 ,有关部门已成立了调查组,根据调查组的走访调 查,井内没有电线,而经过对井下气体监控,井下 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氧气不足,初步结论为三人中 毒窒息身亡。 1、没有真正落实好企业安全主体责任。 2、忽视安全生产,冒险进入危险作业场所。 3、有关规章制度得不到认真落实。 4、专业性安全教育和培训不到位。 5、下井作业监管不到位,随意性和盲目性强。 6、安全投入不足,没有配备和使用专用的气体 监测和下井防护设备。 7、发生事故后盲目施救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 因。 安全技术措施遵循的具体原则 1、消除(采取机械或自动化手段,避免人工进行

16、作业) 2、预防(气体检测) 3、减弱(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 4、隔离(采用隔离式专用下井设备) 5、连锁 6、警告(作业现场警示标志) (一)气体检测 1、用人单位要摸清自身界内存有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危 险源分布情况(如塔、沟、池、釜、罐、下水道等),定期 进行气体监测和分析。 2、作业前,应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判明是否存在硫化 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情况。允许接触值 参考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允许浓度和爆炸范围和工作场所 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容许 浓度) 。 3、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监测。 4、气体检测仪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定期检测, 5、气体检测应由取得监测资质的单位和人员进行。 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 指以时间为 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3.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STEL) 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