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1684082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巢湖市柘皋中学2017-2018第二学期高一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60.0分)1.已知数列,则5是这个数列的A. 第12项 B. 第13项 C. 第14项 D. 第25项【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已知的数列通项公式,列方程求出项数.【详解】已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由,解得,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列通项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已知中,则B等于A. B. 或 C. D. 或【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计算,注意有两个解.【详解】由正弦定理得,故,所以,又,故或.所以选D.【点睛】三角形中共有七个几何量(三边三角以及外接圆的半径),一般地,知道其中的三

2、个量(除三个角外),可以求得其余的四个量.(1)如果知道三边或两边及其夹角,用余弦定理;(2)如果知道两边即一边所对的角,用正弦定理(也可以用余弦定理求第三条边);(3)如果知道两角及一边,用正弦定理.3.在等差数列,若,则等于A. 13 B. 15 C. 17 D. 48【答案】D【解析】【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直接求解即可.【详解】等差数列,所以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4.在 中,若 ,则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在三角形中运用余弦定理建立关于的方程,然后解方程可得所求详解:在 中由余弦定理得,即,整理得,解得或故选A点睛:解答本题

3、的关键是根据余弦定理建立起关于的方程,体现了灵活应用定理解题,也体现了方程思想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5.在中,已知:7:8,则的大小为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正弦定理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解.【详解】在中,已知:7:8,由正弦定理,.设,由余弦定理得,.,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应用,属于已知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求角的问题,比较基础.6.数列满足:,则等于A. 98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由已知数列为首项为3、公差等差数列,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 数列的通项公式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判断

4、和通项公式,根据条件判断数列为等差数列是解题关键,属于基础题.7.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是,若,则三角形一定是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得,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关系得,转化为;结合的范围,可得.【详解】 ,由正弦定理 为的内角, , ,整理得 ,即.故一定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正弦定理边化角及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的正确解读.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A. 7 B. 9 C. 11 D. 12【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数列的前n项和的定义,得,求解即可

5、.【详解】数列的前n项和为,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数列前n项和的应用,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解题时要注意前n项和与通项公式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9.在中,三边长,则等于A. 19 B. C. 18 D. 【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余弦定理求得,再利用数量积公式,即可求出结果.【详解】三边长,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考查余弦定理,解题关键是明确数量积中两个向量的夹角与三角形内角的关系.10.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A. 140 B. 70 C. 154 D. 77【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及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结果.【详解】

6、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11.如图所示,三点在地面的同一直线上,从两点测得A的仰角分别是,则点A离地面的高AB等于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先分别在直角三角形中表示出DB和CB,再根据列等式,求得AB.【详解】依题意可知,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查转化思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2.已知数列中,则A. B. C. 3 D. 4【答案】B【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为周期为2的数列,即,即可求出结果.【详解】 ,即,则 数列为周期为2的周期数列又 ,则 故选B.【

7、点睛】本题考查根据递推公式计算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考查转换思想和计算能力.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0分)13.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则角A的大小为_ 【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和余弦定理,即可求出角A的大小.【详解】 ,由余弦定理得,A为的内角,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给出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求角的问题,着重考查余弦定理,属于基础题.14.在中,面积,则 _ 【答案】【解析】【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求出,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 ,面积,又有 ,解得;由余弦定理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余弦定理

8、,属于基础题.15.数列中,若,则 _ 【答案】【解析】【分析】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为常数数列,即可求出结果.【详解】 ,则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根据递推公式计算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考查转换思想和计算能力.16.如图,一辆汽车在一条水平的公路上向正西行驶,到A处时测得公路北侧一山顶D在西偏北的方向上,行驶600m后到达B处,测得此山顶在西偏北的方向上,仰角为,则此山的高度 _ 【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得,在中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再由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出结果.【详解】由题意可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在中,由正弦定理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从实

9、际问题中抽象出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0分)17.在锐角三角形ABC中,分别是角的对边,且求的大小;若,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和b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1)利用正弦定理边化角和角B的范围,即可求出角B的大小.(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余弦定理,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锐角中,由正弦定理,角A为的内角, ;又B为锐角,;由,;【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三角形中求值问题,需要结合已知条件选取正、余弦定理,灵活转化边和角之间的关系,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

10、已知和所求,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第二步: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第三步:求结果,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并判定结果.18.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答案】(1);(2)见解析【解析】【分析】(1)当时,类比写出,两式相减整理得;当时,求得并验证通项公式,从而确定数列通项公式.(2)根据(1)求得的通项公式,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证明即可.【详解】解:当时,当时,满足,即数列的通项公式证明:,当时,为常数,则数列是等差数列【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方法,考查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已知数列的前项和求数列的通项

11、公式,求解过程分为三步:(1)当时,用替换中的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利用 便可求出当时的表达式; (2)当时, 求出;(3)对时的结果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时的表达式,如果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写;如果不符合,则应该分与两段来写19.在中,BC边上的中线AD长为3,且求的值;求AC边的长【答案】(1);(2)4【解析】【分析】(1)由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三角形内角的范围和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即可求出.(2)在中,利用正弦定理得,在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详解】解:因为,所以 又,所以,所以 在中,由得,解得故,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得【点睛】本题考查两角差的正弦公式,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运

12、用,属于中档题.20.已知数列满足证明数列为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已知递推关系取倒数,利用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证明.(2)由(1)可知数列为等差数列,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证明:,且有, ,又, ,即,且, 是首项为1,公差为的等差数列解:由知,即,所以【点睛】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考查了运用取倒数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21.在中,三个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满足求角C的大小;若的面积为,求边c的长【答案】(1);(2)【解析】【分析】(1)利用余弦定理得和,

13、代入已知条件,即可求出角C的大小;(2)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再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出边c的长【详解】解:由余弦定理可得:,又,又,【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特殊角函数值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解三角形问题,需要根据三角形边角关系和正、余弦定理,结合已知条件灵活转化和化简已知条件,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基本步骤是:(1)观察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确定转化的方向;(2)根据已知条件与所求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工具,转化问题;(3)求结果22.已知数列满足,且且 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1)利用,两边同除,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即可证明数列是等差数列;(2)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详解】(1)证明:,两边同时除以,可得 ,又 数列是以为首项,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解:由可知 .【点睛】本题考查数列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判断方法,考查了运用构造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