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知大全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837558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的认知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圆的认知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圆的认知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圆的认知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圆的认知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的认知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的认知大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圆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初步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知道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也都相等,直径等于半径的 2 倍。3. 能够体会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4.能用圆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具学具】大圆规、小圆规、圆片、直尺模具、圆形瓶盖、透明胶、硬币、题签等。【教学过程】一、唤醒经验,揭示主题1出示问题师:同学们,还记得赵老师两周前曾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吗?谁能告诉听课的老师那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调查?生:是关于圆的问卷调查。师:好,那么关于圆的知识,你了解哪些?大家交流一下好吗?生:圆有直径,半径,圆心。

2、生:圆无处不在。生:除圆规之外,好多物体都可以画圆。生:我知道阿基米德关于圆的故事。罗马入侵希腊,他为 “保护” 圆牺牲了。2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师:知道的可真多,刚才同学们说圆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你在哪里见到过圆?生:钟面是圆形的。生:光盘是圆的。生:瓶盖是圆的。生:汽车的车轮是圆的。生:硬币是圆的。生: 碗口是圆的。师:的确,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图片,想看看吗?(教师出示图片:车轮,天坛,水波纹,钟面,太极,飞镖盘等。)3. 以旧导新师:在这些物体上,我们都能轻松找到圆。那么,圆与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四边形等有什么不同呢?生:那些都是直线图形,而圆形

3、是曲线图形。生:圆没有角,没有顶点。生:那些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圆是由曲线围成的。生:圆没棱没角。师:说的好。圆是平面内的一种曲线图形。那么这种封闭的曲线图形到底具有哪些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圆。(板书:圆的认识。)二、实践操作,探究特征1. 学习用圆规画圆师:赵老师知道我们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会画圆。那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一个圆。画完的同学将画出来的图形举起来示意。(学生操作。)师:老师问一下,你们是用什么画的圆?生:我用圆规画的。生:我用瓶盖拓的。生:我用直尺上的模具画的。师:用实物拓圆的请举手。拓圆最大的好处是方便。在没有规定圆的大小的时候,是完全可以的。如果老师

4、规定圆的大小,还能拿实物拓圆吗?生:不能。师:(出示圆规教具)我们用专业的画圆工具圆规,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谁能说一说怎样用圆规画圆?生:将圆规两脚分开,有尖的一端固定在纸上,旋转上面的柄一周,就画出一个圆了。师:那如果我们想把圆画得大一些,怎么办?生:圆规两脚分开大一些。师:想把圆画得小一些怎么办?生:圆规两脚分开小一些。师:那如果想画一个固定大小的圆形,怎么办?生:那不仅要使用圆规,还要请直尺帮忙呢,我们可以在直尺上量出规定的长度。(学生演示在直尺上确定长度的具体过程。)2. 体会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师:刚才同学们画圆的时候,圆规有尖这端固定在纸上不动,纸上会留下一个点。而这个固定

5、点,位于圆的中心,叫圆心。用字母 O 表示。而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半径通常用r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两条线段,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半径,可不可以用 r 表示。从而体会半径以及任意一点的含义。)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在圆内又画一条线段。这条线段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这样的线段叫直径。直径一般用 d 表示。(师再举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直径,能否都用字母 d 来表示。)3. 分析半径、直径的条数及其关系(1)创设情境,组织探究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圆片,在圆内想办法找出圆心,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学生利用圆片折圆心,画半径、画直径。

6、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折圆心的过程。)生:(边说边演示,如图)将一个圆对折,再对折,就能找到圆心。找到了圆心,就可以画出半径和直径了。师:很好。刚刚大家都准确地折出了圆心,画出了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一个圆里能够画出多少条半径和直径,这些半径和直径都各自具有什么特征呢?半径和直径之间会不会有某种关系呢?好,下面我们就利用这个圆片,来研究一下。也可以借助手中的其他工具来帮忙。小组长执笔完成学习提纲。(教师出示学习提纲。)在同一个圆里条 数长 度半径直径直径与半径的关系(2)全班交流师:先来说一说半径。半径有多少条?它们的长度怎么样,你们是怎么知道的?生:(演示折的过程)我通过折,发现半

7、径有无数条。生:我是量的,发现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师:那直径呢,条数有多少?长度呢?又是怎么知道的?生:我通过推理发现的。因为一条直径是由两条半径组成的,半径都相等,当然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师:你真善于观察和思考,推理的确是个好方法。师:那直径和半径之间的关系怎样?生:直径是半径的 2 倍。生: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或者二分之一。(师出示直径与半径关系的字母公式。)师:好,这些是我们的学习成果,有成就感吧。那老师想问一问大家,所有这些结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吗?(学生一时间无从说起,教师进一步启发)师:你们手中的圆的半径和老师黑板上圆的半径相等吗?直径呢?那你们手中的圆的直径是不是老师这个圆的半径的

8、2 倍呢?生:都不是。师:那需要具备怎样的前提条件呢?生:必须在同一个圆内。生:在两个相等的圆内也可以。师:好极了。根据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完成下表。(学生口答。)半 径3 厘米直 径4 分米5 米4. 体会半径、圆心的作用师:现在老师还想请同学再用圆规画几个圆。不过这回可有要求了,能画吗?按要求画圆,并且完成填空。(1)画出一个半径是 2 厘米的圆形;(2)画出两个圆心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圆形。(3)填空:()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4. 分析概括圆的特征师: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认识了圆。那么你能不能说一说,圆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图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生:圆是平面内的一种曲线图形,

9、圆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师:说得好极了。同学们用了二十多个字,把圆的特征说清楚了。而早在战国时期,墨子对圆就有了准确的概括。我们来看一看好吧。(出示:圆,一中同长也。)师: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生:圆有一个(中心)圆心,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半径)都相等。师:仅仅六个字,就把圆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真了不起。好,我们再来有感情地读一遍这句话。三、建立模型,解释应用1. 观看表演。(出示图片)师:人们观看表演时常常围成一圈。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内容解释一下吗。生:每一个观众离圆心的距离都相等。生:圆形场地的面积最大,便于表演。生:视角最大,看着方便。2. 飞镖大赛师:刚才大家解释得好极了。接

10、下来我们看一看还有哪些精彩的赛事(出示下图)。生:飞镖大赛。师:选手有谁呀?生:晶晶、贝贝、欢欢。师:老师用圆点代替飞镖,看得懂比赛结果吗?这是谁的飞镖?(学生一一介绍三个选手的飞镖。教师根据学生读图获得的信息反馈,推断学生已经理解了题意。)师:好,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老师画了一幅示意图(出示下图)。师:请你用圆上、圆内、圆外介绍三个选手飞镖的位置。生:晶晶的飞镖在圆内,贝贝的飞镖在圆外,欢欢的飞镖在圆上。师:老师用 L1,L2, L3分别表示飞镖到靶心的距离。你会比较L1、L2、L3与半径 15厘米的大小吗?生: L1大于 15 厘米,L2等于 15 厘米,L3小于15 厘米。师:随着比较

11、大小的结束,那三人的比赛成绩,也应该见分晓了。冠军、亚军、季军有可能是谁呢?生:晶晶第一,欢欢第二,贝贝第三。3. 套圈比赛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这里是谁在比赛呀?(出示图片)生:迎迎和妮妮比赛套圈。套圈规定距离为 3 米。师:请解释一下比赛规则:规定距离 3 米是什么意思?(生答略。教师出示两个问题。)(1)画出迎迎和妮妮比赛时可以站的位置。(2)迎迎和妮妮最远相距多少米?)(教师展示学生的示意图让学生讨论:一个错误的,不全面,只画出了几个点,一个正确的,画出了一个圆形。)生:6 米。师:很好。当两个选手在一条直径的两端时,距离最远。这是一个基本的数学事实,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想办法验证一下

12、。4. 赛车师:动物王国举行汽车拉力赛。小猪驾驶方轮车、小狗驾驶椭圆轮车、小马驾驶圆轮车前来参赛。(出示图片)师:预测一下比赛结果,谁可能得第一名?。生:小马得第一名。师:好,我们来看一看比赛实况。(演示比赛实况,比赛结果显示预测对了。)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觉得这样的比赛公平吗?生:不公平。师:那我们就来修改车轮,把方车轮和椭圆的车轮都修改成圆的,可以吗?同时要保证圆形尽可能大。修改后的圆形车轮的半径是多少呢?生:小狗的车轮半径为 3 分米,小猪的车轮半径为 2 分米。(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图片)师:车轮修改成功了,现在工程师们已将圆形车轮都安好,整装待发了。师:如果这三辆车的车轮每分钟转动的圈数相同,请你再次预测比赛的结果。生:小马第一,小狗第二,小猪第三。因为小马的车轮半径最大,所以转动一圈最远。小狗的车轮半径第二大,小猪的车轮半径最小。师:好极了,大家不仅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甚至有关圆的周长问题,都有一定的了解,太棒了。四、实践性作业1. 下水井盖为什么是圆的?2. 生活中的大圆是怎样画出来的?教师指出:下周数学活动课交流展示调查报告。五、小结师:在这节课上你有什么收获?生:学会了有关圆的知识。生:解决了很多问题。师:学以致用,解决问题是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同时它还是我们学好数学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它就像一把打开数学世界的金钥匙。希望同学们都能够早日拥有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