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部分7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753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建筑史部分7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7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7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7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建筑史部分7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建筑史部分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建筑史部分7(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篇 中国古代建筑的构成 第一章 木构架建筑平面布局 第一节节 单单体建筑平面 第二节节 庭院式组组群布局 第一节 单体建筑平面 1、构成要素:间、出廊 2、“间”的组合要素 3、单体建筑的基本型:一明两暗 4、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 1、构成要素 “间” “间”有两个概念: 四柱之间的空间 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常用 ) 出廊:两排柱子很近 无出廊式(四等)前出廊式(三等) 前后廊式(二等)周围廊式(一等) 空间组织上有利、增加了中间层次, 内外空间有过渡,更具优越性 结构上出廊更稳固,结构上多圈柱网, 且柱距小,比无廊建筑更具优越性 2、间的组合 面阔方向:取决于开间的数量 官式建筑

2、:皇宫、衙门、大的寺庙。 在面阔方向坚持用“阳数”:1,3,5,7,9,9开间为最高规格 民间建筑:住宅、寺庙等。根据实际需要而定 进深方向:取决于屋顶的大小。 1,3,5进深,2,4进深也有。官式、民间都不强调阴、阳之分 最高规格的太和殿 间的名称:由中间向两边依次为明间、次间、梢间、尽间 间的不等宽现象: 依次递减 明间为最大,尽间为最小 三开间 九开间 五开间七开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明间 次间 次间 梢间 梢间 明间 次一间 次一间 梢间 梢间 次二间 次二间 尽间 尽间 明间 次间 次间 梢间 梢间 尽间 尽间 3、单体建筑平面的基本型:一明两暗 优点: n 提供适宜的居住面积 n

3、满足必要的分室要求 n 具有良好的空间组织 n 获取良好的日照、通风 n 可用规整的梁架结构 n 有利组群的整体布局 4、单体建筑的“正式”和“杂式” 正式:在古建筑中,平面投影为长方形,屋顶为硬山、悬山、 庑殿或歇山做法的砖木结构的建筑 杂式:其它形式的,常用作亭、榭、塔 第二节 庭院组成布局 1、构成机制 2、组合方式 3、布局特点 1、构成机制 n 廊院式:以回廊围合成院,院子中间设主体殿堂 单核 多核 n 合院式:由若干栋单体建筑和墙、廊围合而成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廊院 单核多核 二合院 三合院 四合院 合院 2、组合方式 1)对称式 2)半对称式 3)不对称式 3、布局特点 n 突出内向性的布局 n 突出建筑空间的艺术表现力 n 突出建筑艺术的时空性 n 突出“门”的铺垫作用 n 突出“亦内亦外”的复合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