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683719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92 大小:4.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92页
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_第5页
第5页 / 共9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建史_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9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五章: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 印度次大陆和东南亚地区,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 文明。因地理环境较封闭,形成了文化特色和建筑风 格强烈的独特性。在此地区宗教建筑最具有代表性。 地理位置: l东、南、西三面临海(没有良好的港湾、海上交通闭塞) l北面为喜马拉雅山脉(割断了与中国的交流) l西北部与中亚接壤 (通过印度河上游与中亚联系) 主要时期和宗教: l公元前3000年 有了相当发达的印度河文明 l公元前2000年 建立许多奴隶制小国家,创造了婆罗门教 l公元前5世纪末 产生了佛教,并很快广泛传播 l6世纪至9世纪 形成封建制度,婆罗门教排斥佛教,以后 转化为印度教,并产生了耆那教 l11至

2、12世纪 印度北部建立了几个伊斯兰王国 l15世纪末以后 被伊斯兰统一、各方面穆斯林化 目前居民: 82%信奉印度教 、12%信奉伊斯兰教 、 2.3%信奉基督教 1.9%信奉锡克教 、0.8%信奉佛教 、 0.4%信奉耆那教 一、印度封建社会的建筑 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该地区 在公元前3000多年就创造了灿烂的印度河文明,产 生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城市,以风格独特的建筑著 称于世,在世界建筑史中占有光辉的篇章。 l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l当地盛产优质石材 l主要成就宗教建筑 l创作领域广阔、建筑水平很高 l影响东南亚大多数地区和国家 瓦拉纳西火车站 印 度 大 叔 印 度 大 妈 印

3、 度 美 女 印 度 新 郎 与 新 娘 学 生 年 轻 的 女 穆 斯 林 1、印度封建社会的城市建筑 谟亨约.达罗城最早的城市(公元前3000年 ) l长方形平面、方格道路网、约7.77平方公里 l分上下两个城区: l上城区建在10米高的人工平台上,住祭司和贵族 设供祭祀和节日用的高塔、庙宇和大厅 l下城区住市民、手工业者和商人,设巨大粮仓 l每个街区约336米275米 l住宅一般为两层: l底层设厨房、盥洗、储藏、水井 l二层设大厅、多间居室和浴室 l砌深砖井排水、并与城市管网连通 l城市砖砌的下水管道系统完善、通至每处 l城市道路转角处设弧形、以便于车辆通行 恒 河 边 的 集 市 千

4、年古城恒河边的瓦拉纳西 瓦 拉 纳 西 琥 珀 堡 阿 格 拉 古 堡 阿格拉古堡 阿格拉古堡 孟 买 班 加 罗 尔 老 德 里 的 红 城 堡 老 德 里 的 红 城 堡 阿格拉古堡 老 德 里 的 红 城 堡 斋浦尔(粉红之城) 斋浦尔的风宫(皇宫) 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 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 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入口 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室内 印度封建社会时期的庙宇室内 印度庙宇的顶棚藻井 2、印度的佛教建筑 3世纪中叶,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大力提倡佛 教,此时国力强大、经济繁荣,城市和宫廷建设都较发达。 苏堵波半球(覆钵)形陵墓、像征天宇 l代表作桑契苏堵波:(珍藏佛

5、陀或圣僧的遗骨) 形象宏伟壮穆、风格单纯浑朴、细部玲珑纤巧 l台基高4.3米直径36.6米、球体直径32米高12.8米 l顶部的佛邸亭三层华盖、周边正方石栏杆 l苏堵波周边小路、设石栏杆 l每面正中设门、门上满覆浮雕 l门前立三排插隼的橄榄形石柱 石窟僧院也称毗诃罗、供僧侣隐修用 l凿山而成、核心方厅、周边设柱廊、三面小禅室 l火焰形门洞、象背式屋顶、内外装饰仿竹木结构 l布满雕饰和壁画 支 提 举行宗教仪式的石窟 l 瘦长马蹄形平面、周边设柱廊、尽端半圆部分的中央凿出苏堵波 l 柱头帕赛玻里斯式、雕饰复杂、布满壁画 l 代表作阿涧陀石窟群:马蹄形的山谷里开凿了25个毗诃罗、4个支提 佛祖塔佛

6、祖释迦牟尼悟道的场所 l金刚宝座式、高大台基、五座方锥宝塔、塔体布满布满雕塑 l代表宇宙中心,又称金刚界或须弥山、妙高山(一个主峰、四个小峰、各有一佛) l中央塔高55米、表示如来佛(释迦牟尼本身佛) l四角塔矮小、代表四方的峰和佛、东阿众佛、南保生佛、西阿弥佗佛、北释迦佛 菩 提 伽 耶 卡 杰 拉 霍 寺 庙 群 拘 尸 那 迦 中 华 寺 3、印度的婆罗门教建筑 婆罗门教是印度的原始宗教,它按种姓把 人分为高低贵贱四种。婆罗门教以后吸取了佛 教和其他宗教的教义转化为印度教。6世纪至9 世纪,印度形成了封建制度后,一度衰退但广 泛流传于民间的婆罗门教排斥了佛教而再度兴 盛,印度各地普建婆罗

7、门教庙宇。 婆罗门教庙宇的主要建筑特征: l形制参照农社公社的集会建筑和佛教的支提 l石材建造、空间较小、用梁柱叠涩券、结构技术不高 l形式保留木结构手法、某些庙宇凿岩而成 l造型观念特殊、建筑当做雕塑、屋顶墙垣不分 l强调婆罗门教“三位一体神”的象征意义 l建筑和塔体浑然一体、内外满铺雕塑 4、印度各地的婆罗门教建筑 北部集中形制、没有院落、独立旷野 建筑塔体、弹性曲线、轮廓柔和 l 由方形的门厅和神堂及屋顶演化的方锥塔三部分组成 l 门厅(毁灭神湿婆的本体)屋顶的方锥塔密檐式 l 神堂(保护神毗湿奴的本体)屋顶的方锥塔密布垂直棱线 l 圣坛(创造神梵天的本体)设在神堂、正方位开四个门 l

8、塔顶扁球体、象征 l 代表作:康达立耶.玛哈迪瓦庙 l 塔身收分强烈、层叠凸出、垂直构图 l 基座宽阔厚重、稳定安详、水平密实 南部庙宇基本同北部 l 宽大寺院、四面围墙、中央设门、门顶高塔 l 方锥塔体、轮廓挺直、棱角鲜明、单纯简洁 l 层檐较多、几层围墙、庄严雄伟、开阔壮观 l 代表作:(均为世界奇观) l提路凡纳马雷庙 l马都拉庙 12座高塔、最高49米、东门柱廊6排180颗狮身象首柱 l斯里兰卡的拉玛庙面积600平方公里、四道围墙、8座塔、花岗石千柱厅 中部同时具有南北双方特点 l庙宇周边设柱廊、院子中央设宽台基 l台基正中为柱厅、柱厅几面均连神堂 l神堂几个一组、放射多角平面 l顶塔

9、彼此独立、形体几道尖棱 l中部水平厚檐、精致镂空石窗 l代表作:桑纳特浦尔的卡撒瓦庙 卡 帕里 斯 瓦 拉 庙 婆罗门教的庙宇 克久拉霍的婆罗门教庙宇 婆罗门教的庙宇入口 婆罗门教庙宇的外立面雕塑 婆罗门教庙宇的外立面雕塑细部 耶 奥 拉 村 的 石 窟 庙 哈 勒 比 德 和 贝 鲁 尔 5、印度的耆那教建筑 耆那教是印度的古老教种,教义种吸取了佛教的部 分内容。提倡苦修禁欲,甚至以残酷地折磨肉体来祈求 福祉。10至13世纪,在印度北部建造了大量的耆那教庙 宇。 耆那教庙宇的建筑特点: l形制同婆罗门教相似 l较为开敞、不全封闭 l十字形柱厅、叠涩而成八角或圆形藻井 l内外满铺雕塑、工艺精巧

10、、装饰华丽 l用透雕或圆雕、雕刻较深、过于繁琐 l设荣誉塔大理石建造、仿多层木塔结构 l代表作:阿不山耆那教圣地 阿不山的迪尔瓦拉庙 阿不山的泰加巴拉庙 耆 那 教 巨 型 石 雕 像 科纳拉克太阳神庙(印度教) 马 哈 巴 利 普 拉 姆 马 哈 巴 利 普 兰 城 印 度 金 庙 锡 克 教 的 大 金 庙 6、印度的伊斯兰建筑 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在印度建立王国以后, 印度的建筑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印度的传统建筑结 构原始、空间狭小、雕塑过多,不适应建筑类型和 形制的发展。伊斯兰建筑要先进的多,于是,印度 的建筑很快伊斯兰化。 印度的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l采用陵墓集中式建筑型制 l印度的伊

11、斯兰建筑受中亚和伊朗的影响 l红砂石造、传统雕塑、具有印度建筑的传统特点 l早期代表作库特勃纪功塔(11991230) 动势明显、形体挺拔、单纯简洁、雄浑壮观、 高72.6米、五层圆柱体、钟乳体托承、环形阳台、垂直棱线 l盛期代表作泰姬-马哈尔陵(16321647) 美丽的建筑、不朽的丰碑、伊斯兰世界的艺术结晶 三大成就: l建筑群体的完美布局 l肃穆明朗的建筑形象 l对立统一的构律图规 库 特 勃 记 功 塔 库 特 勃 记 功 塔 库 特 勃 记 功 塔 胡 玛 雍 陵 泰 姬 玛 哈 尔 陵 泰姬玛哈尔陵夜景 泰姬玛哈尔陵 泰姬玛哈尔陵 泰姬玛哈尔陵 泰姬玛哈尔陵局部 泰姬玛哈尔陵室内

12、二、东南亚国家的宗教建筑 尼泊尔和东南亚大多数国家的封建 社会受印度文化的强烈影响,随着佛教 和印度教的传播,东南亚大多数国家也 建造了大量宗教庙宇。开始与印度庙宇 大致相似,逐渐有所创造,形成了各自 的民族特色。 1、尼泊尔的宗教建筑: 尼泊尔是多民族国家,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与 西藏交往密切,宗教及宗教建筑极为发达。 阁 楼 式:也称尼瓦式 l几层台基、木制结构、二至四层 l多层挑檐、 四坡躜尖顶、精巧的金覆钟和相轮 什喀拉式: l外部轮廓柔和的高塔式婆罗门教庙 苏堵波式: l半球的基座五层、球体四面设带重檐的神龛 l半球之上的形体发达、方形基座、四面画眼 l方锥或圆锥形十三层塔、镂空华盖

13、、稳健华丽 达巴广场: l布置皇宫、行政、庙宇等建筑、丰富壮丽 2、缅甸的宗教建筑 缅甸仅流行佛教,7至8世纪与印度的婆罗门教 庙宇相似,11至世纪以后,庙宇的民族特色鲜明。 l代表作蒲甘建筑群:13000座苏堵波和寺庙 l明迦拉赛底塔: l四层台基、葫芦形装饰、水平划分 l塔分为逐层基座、钟形塔身、细高锥顶三段 l构图丰富、主次分明、比例和谐、沉稳庄严 l大金塔: l主塔高107米、64个小塔、形体一致、全部贴金 l轮廓柔和、形体端庄、金壁辉煌 l金刚宝座塔: l分段明确、束腰较深 l形体修长、玲珑清秀、富有动感 l苏堵波:(洞窟建筑) l形体山形、十字平面、形体丰富、比例和谐 3、泰国的宗

14、教建筑 泰国14世纪打败高棉而独立,王族统制社会,国 王虔信佛教,接受印度文化,也受到高棉的影响,大 量建造佛寺。 l南 部:庙宇高棉式、塔体婆罗门式 l北部塔:缅甸式、覆钟形 l苏堵波:象缅甸的塔,但各部形体完整、 交接明确、变化丰富 l代表作: l阿瑜陀耶的苏堵波(500余座) l巴特钦格塔(高100米)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泰 国 王 宫 4、爪哇国的宗教建筑 爪哇上层社会信奉佛教,下层社会流行婆罗门教。 l庙宇:体量较小、成群建造、高大台基、水平划分 立方形体、方形神殿、突出门廊、正方屋顶 l代表作: l普兰班南庙宇群共有240余座庙宇 l赛

15、务寺主庙塔周围6座大庙塔、232座小塔环绕大庙塔 l特例:波罗浮屠苏堵波 l九层台基、主苏堵波周边围绕三圈72个小苏堵波 l五层塔身、方形塔身设有432个佛龛、2500副浮雕 5、柬埔寨的宗教建筑 柬埔寨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宗教建 筑的民族特色强烈。 l吴哥窟东南亚最宏伟壮丽的建筑群 l杰出的纪念性建筑、雕塑艺术的宝库 l风格舒展雄阔 形体生动饱满 构图疏朗匀称 景观层次丰富 l金刚宝座式、田子形布局、纵横两轴线、周边设柱廊 l神殿和雕象600余座 l面积200平方公里 l围墙东西1480米、南北1280米 l护城河190米宽、8米深 l吴哥城(庙山) l代表作:吴哥城的巴云寺和巴肯寺均为须

16、弥山式的庙山 孟加拉国达卡清真寺 孟加拉国达卡清真寺 孟加拉国会大厦(路易斯康) 孟加拉首都的达卡门 孟加拉达卡的街头雕塑 孟加拉达卡市的雕塑 6、拉吉斯坦的建筑 拉吉斯坦地区保存古印度传统,同时吸 收伊斯兰建筑的特点,宫廷建筑占主要地位。 l曼辛宫:(近似西藏的都纲殿) l方形四合院、外墙不开窗、围墙沿山崖 l 碉楼分段落、琉璃镶装饰、图案水平状 l 题材呈式化、浮雕木梁柱、牛腿成装饰 l达奇亚宫: l正方形平面、四合院形制、中央设方楼、两层接待厅 l全部用拱卷、四角和每面正中房屋均设戴穹顶的碉楼 l乌丹浦尔宫: l傍依小山、5至6层 l沿外墙的下几层不开窗 l上两层密设敞廊、亭台、凸窗等 思考题:(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的建筑 ) 印度最早的城市是哪座? 印度的宗教建筑有哪些种类? 泰姬玛哈尔陵是哪种风格的宗教建筑? 吴哥窟是哪个国家的宗教建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