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学第一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3613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木材学第一章.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木材学第一章.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木材学第一章.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木材学第一章.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木材学第一章.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木材学第一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木材学第一章.(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木材切削原理与刀具 授课教师: 吴良奎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及理论; 刀具材料; 锯切及锯子; 铣削及铣刀; 钻削、榫槽切削及刀具; 磨削及磨具; 主要参考资料 杂志:林产工业 木材工业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木材加工机械 木工机床 W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书籍: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金属工艺学 机械制造工艺学 第一章 木材切削的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切屑形态 切削热 切削力 刀具磨损及耐用度 木质材料切削表面粗糙度 本章重点 刀具角度 切削力及其影响因素 刀具耐用度及其影响因素 概述 1、木切的实质:木材在刀具作用下切削区发生 变形的过程 研究问题:切削区木材的变形(

2、基本问题)、 切削力、刀具 2、木切的共性:直角自由切削条件下楔形切刀 的切削。 二维切削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定义:借助于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撇开木材间 的联系以获得所需木制品的运动。 切削条件:刀具、工件、切削运动 1、主运动动:速度高、功耗大 (4070m/s,最大达 120m/s) 一、切削运动动及切削用量: 2、进给进给 运动动: 使多余切削层连续 或逐步被切削的运动 (1) 回转运动: (2)直线运动 D 最大回转半径 (mm) L 最大行程; n 每分钟往复次数 U Un Uz 注意单位 4、运动动的合成: 主运动和进给 运动的合成 切削运动形式: 一个直线运动: 刨削、拉削

3、一个回转运动: 圆盘 拉刀 一个直线运动与一个回转运动:铣、钻、车、圆锯 两个回转运动: 铣削回转体 两个直线运动: 带锯 5、切削用量: 切削速度(v);进给进给 速度(u);背吃刀量(a) 3、辅助运动:机床的调整、让刀运动等 切削用量的选择: 1、考虑机床动力和加工系统刚性的许可下选取apmax,减少 走刀次数; 2、在保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下选取umax; 3、保证刀具一定耐用度前提下选取vmax,以提高生产效率 。 注:精加工时由于加工余量小,背吃刀量不会太大,进给 量受表面粗糙度限制也很小,v 应尽可能大。 二、刀具与工件的各组成部分: 1、工件: 待加工表面 加工表面 已加

4、工表面 2、刀具: 刀杆(刀体) 夹持部分 刀头 切削部分 前刀面:切屑沿其流出的表面 后刀面:刀具与加工表面相对的表面 切削刃:前、后刀面相交部分 三、刀具角度: (一)种类:标注角度、 工作角度、切削角度 用于生产用于科研 (二)刀具角度的定义: 1、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切于工件加工表面的平 面,即合成切削速度向量与切削刃的切线组成的平面。 2、基面:通过切削刃上某一选定点,垂直与切削速度的平面。 基面与切削平面垂直 3、刀具标注角度的参考系:(静态) 标注角度:画刀具图及磨刀时应掌握的角度,是假定条件下的切 削角度。即在切削角度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定一些条件,使基面、切 削平

5、面与刀具刃磨、检验的基准面相一致,便于刀具设计制造。 假定运动条件:用主运动代替切削运动; 假定安装条件:刀具的刃磨和安装基准面垂直于切削平面或平 行于基面,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垂直。 测测量方向(测测量平面): 垂直于切削刃在基面投影的法向剖面 主剖面(PO) 垂直于切削刃的平面法剖面(PN) 当切削刃水平时时,主剖面和法剖面重合。 在主剖面上测测量的角度: 前角:前刀面与基面的夹角对切屑的挤压 ; 后角:后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加工表面质量和后 刀面磨损; 楔角:前、后刀面的夹角利钝; 切削角:前刀面与切削平面的夹角派生角度 基面上的角度:主偏角、副偏角等 += 90 =+= 90- 4、刀

6、具的工作角度:刀具实际 工作时的角度 实际工 作中由于进 给速度远小 于主运动速 度,所以用 标注角度代 替工作角度 。 w m U 四、切削层层尺寸参数: 切削层层:刀具正在切削的木材层。 1、名义宽 度b:加工表面的宽度,实际宽 度略大于名义宽 度; 2、名义长 度l:一次切削中切削轨迹的长度,实际长 度略小于名 义长 度; 3、名义厚度a:相邻两次切削所形成的两加工表面间的法向距离 ,实际 略大于名义。 a = Uzsin Uz每齿进给 量; 运动遇角(切削速度与进给 速 度的夹角) 主运动为动为 直线线运动时动时 a为为常数;回转转运动时动时 a 是变变化的。 一般用名义尺寸参数代替实

7、际尺寸参数 五、切削方向 二维切削(直角自由切削):刃口与切削方向垂直,切屑在横向 上无变形; 三维切削(斜刃切削): 1、按刃口与切削方向的作用状况分: 2、按切削方向与木材纤维方向分 : 纵纵向切削(): 刀刃垂直于纤维 ,刀具在纤维 平 面内平行于纤维长 度方向的切削。 横向切削(#): 刀刃纤维 方向,刀具在纤维 平 面内纤维 方向运动的切削。 端向切削(): 刀刃垂直于纤维 方向,刀具在垂 直于纤维 的平面内运动的切削 纵纵向切削 横向切削 端向切削 六、木材切削的特点: 1、高速切削 2、工件材性不均并有一定的含水率 3、切屑有时就是加工产品 4、刀具楔角小 第二节 切屑形态 一、

8、切屑的类型 (一)纵向切削 纵型切屑(折断型切屑) 纵型切屑(流线型切屑) 纵型切屑(压缩型切屑) (二)横向切削 横型切屑 横型切屑 (三)端向切削: 型、型 二、流线型切屑 切削力变化稳定;切削过程连续,光滑的螺旋 状切屑; 形成条件:薄切削,小切削角,含水率高; 形成机理:纵向切削时产生超越裂缝(先行于 刃口的开口破坏 ),超越裂缝随着刀具刃口的前进 而前进形成连续的带状切屑; 特点:加工质量好 (切削厚度很小时不容 易产生超越裂缝,此时 加工表面比较好),刀 具磨损大; 三、折断型切屑 产生条件:抗劈裂强度低,抗弯强度大,韧性好;含水率低;厚切 削(0.1mm);切削角中等(1.7 2

9、1.51.251.11.00.90.80.750.7 切削力随刃口变钝变钝 而增大的原因: 切削刃变钝变钝 ,刃口与木材的接触面积积增大,刃口上 的压压力增加; 切削刃变钝变钝 ,刃口压压入分开线线以下木材深度加大 ,压缩压缩 木材所消耗的力增大,同时时由于刃口与分开线线以 下木材的压压力增加导导致刃口与木材间间的摩擦力增大; 刃口压压入木材深度增大,木材纤维弹纤维弹 性回复量增 大,木材对对后刀面的压压力增大使后刀面上的摩擦力增大 注:随着刀具变钝变钝 ,后刀面摩擦系数下降(Fy的增 量大于Fx的增量) 3、切削方向: 端向 纵纵向 横向 过渡切削时,切 削力与有关 纤维倾斜角 纵端向切削

10、切削力与年轮方向有关 方向3的纵向切削受 年轮影响小,一般纵 向切削试验往往采用 此方向 4、刀具角度: : F 增大,切屑形状 发生变化,纵向切 削时从流线型变为 折断型或压缩型; 端向切削时由剪切 型向撕裂型转变。 端向切削时切削 角为3040时切削 力最小,因为切削 角过小,刀尖强度 和刚度下降,使实 际切削角和切削深 度增加。 :015 F 15 F 因为过小 ,刃口稳定性 下降使实际切 削角和切削厚 度加大。 最佳后角: 刨削:5 锯、回转切削: 1015 5、木材: 材性:强度大,切削力大;比重大,切削力大 (麻栎 桦木 松木) 含水率:10% 时最大(通常) 温度:温度升高,材性

11、软化,切削力下降 0时切削力突变,因为切削冻结材和融冰材所需切 削力不同 横向切削时,切削力随温度变化大(旋切单板时应 加热) 6、切削速度: 当切削深度、切削角比较小时,切削力与切削速 度基本无关; 当切削深度和切削角比较大时,切削速度增加,切 削力明显下降 第五节 刀具的磨损及耐用度 一、衡量磨损的指标: 1、刃口的纵向微观几何形状 前后刀面的粗糙度、 2、刃口的横向微观几何形状 磨损特性、磨损强度 刃口圆半径;后刀面棱长 ; 刃口收缩量A 二、正常磨损: 前刀面磨损:切屑与前刀面间的摩擦 后刀面磨损:切削表面的纤维弹性恢复量对后刀面的摩擦 1、前后刀面同时磨损,后刀面磨损量大于前刀面 v

12、小,进给量小,薄切削后刀面磨损; v大,进给量大前后刀面同时磨损,前刀面可能产生月牙洼 端向切削时后刀面磨损大(纤维弹性恢复大) 横向切削时后刀面磨损小,主要是刃口磨损 2、后刀面磨损,变化小 加工人造板时易产生 (人造板中硬质点多) 三、非正常磨损(刀具破损): 原因:1、刀具材料的韧性或硬度太低; 2、刀具的几何参数不合理,使切削力过大,刃口脆弱; 3、切削用量选择不合理,使切削力过大,切削温度过高; 4、刀片在焊接或刃磨时因骤冷骤热使热应力过大,产生裂纹; 5、操作不当,加工情况不正常 破损的形式: 刀具破损比例较高,硬质合金刀具有5060是破 损。特别是用脆性大的刀具连续切削或加工高硬

13、度材 料时,破损较严重。它又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崩刃 特点是在切削刃产生小的缺口,尺寸与进给 量相当。硬质合金刀具连续切削时容易产生。 剥落 特点是前后刀面上平行于切削刃剥落一层碎 片,常与切削刃一起剥落。陶瓷刀具端铣常发生剥落 ,另外硬质合金刀具连续切削也发生。 裂纹 特点是垂直或倾斜于切削刃有热裂纹。由于 长时间连续切削,刀具疲劳而引起。 塑性破损 特点是刀刃发生塌陷。是由于切削时高 温高压作用引起的。 四、磨损损原因(正常): 1、磨料磨损损: 原因:切屑与工件表面有微小的硬质点,在刀具 表面划出沟纹 产生条件:切削速度小,切削温度低,磨损速度 慢 2、粘结磨损(冷焊):由摩擦副新鲜表面

14、分子间的吸附 力造成的 轴与轴瓦间因润滑不良而产生的“咬死”现象属于冷焊 原因:切削温度高,摩擦副表面上微观高低不平的接触 点彼此粘结,两摩擦表面间相对运动,粘结点被对方带 走造成磨损。 若刀具材料硬度高于工件时,粘结处的破 裂一般发生在工件上,但由于疲劳、热应力及刀具表面 缺陷等也可能导致破裂发生在刀具上,将刀具材料的颗 粒带走,造成刀具磨损。 产产生条件:切削速度中等,磨损程度取决于工件与刀具 材料间的亲和力、刀具材料与工件的硬度比、切削速度 (切削温度)等。 3、扩扩散磨损损: 原因:高温下摩擦副中的某些元素在固态下互相扩散到对方中去,改 变刀具材料的结构,使刀具材料变脆,加速磨损。 扩

15、散磨损一般与粘结磨损同时发 生(硬质合金刀具前刀面上的月 牙洼) 影响因素:刀具材料的化学成分。如Ti比C、Co、W等扩散慢,一般YT 类(钨、钛、钴类 )刀具的耐磨性大于YG类(钨钴类 ); 温度高,扩散快,磨损快,高温下刀具磨损加快。高速钢刀具一般切 削温度较低,在400500时由于塑性变形使切屑与刀具表面发生原 子级的接触,产生扩散磨损。 切削时时由于刀具与工件材料不同,接触区产产生热电势热电势 促进扩进扩 散磨 损损,称为热电为热电 磨损损 4、氧化磨损损: 切削温度达到700800时发生,其磨损强度取决于 氧化膜的粘附强度。 5、热热磨损损: 周期性热应力作用,因疲劳而产生磨损。切削速度越 高,磨损越快 6、塑性变变形: 高温下高速钢刀具退火卷刃,硬质合金刀具产生 表层塑性流动使切削刃或刀尖塌陷。 总的来说,刀具磨损可能是其中的一种或 几种。对一定的刀具和工件材料,起主导 作用的是切削温度。在低温区,一般以硬 质点磨损(磨料磨损)为主;在高温区以 粘结磨损、扩散磨损、氧化磨损等为主。 五、磨损过程及磨损限度: 刀具磨损损限度: 经济 磨损限度:根据刀具的最长寿命为原则制定 工艺磨损限度: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和粗糙度为原则制定 1、初期磨损损:由于切削刃上应力集中,刀具材料缺陷等。磨损量 取决于刃磨质量。刀具经研磨后可减小磨损量。 特点:加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