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82556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中原油田水平井固井技术 中原油田固中原油田固 井井 工工 程程 处处 编写: 陈道元 刘秀成 一、前言一、前言 水平井较直井大大增加了井眼生产层中的长度和产 层的泄油面积,大幅度地提高油、气产量,减缓了 水锥、气锥的推进速度,其勘探开发效果相当于直 井的3-6倍,在老油区采用水平井技术可增加储量 动用程度,提高单井产量和采收率。中原油田老区 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调整井的目的主要是小型 断裂油藏及复杂断块油藏,根据油田的地质构造特 征,直井无法达到地质需要的目的,而水平井可以 不受客观存在的断层影响,钻达设计目的层。 中原油田早在1991年就成功地钻成了第一口水平井,当

2、时国内刚兴起水平井钻井工艺,卫2-25井固井水泥外加 剂使用的是进口产品,固井作业只是按常规的办法进行 ,随后十年间未钻水平井,从2001年开始又不断的进行 水平井的钻井工作,累计钻成水平井5口。为满足完井的 需要,固井开展了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出了满足 水平井固井需要的水泥外加剂和工具附件,改变了注水 泥工艺措施,实现了对套管地层间两个界面的有效封固 ,达到了钻水平井的真正目的,其固井技术水平处于国 内领先地位。 二、水平井固井主要存在的难点二、水平井固井主要存在的难点 1、中原油田属于典型的复杂断块油气田,地层复杂 ,压力系统紊乱,井眼轨迹多变; 2、键槽和椭圆形井眼影响顶替效率; 3

3、、钻井的需要,高比重、高粘度、高切力钻井液不 利于顶替。 钻井液和固相物 水泥浆 井壁 套管 4 4、固井物沉淀了井眼底部不易清除、固井物沉淀了井眼底部不易清除( (见下图见下图) ) 二、水平井固井主要存在的难点二、水平井固井主要存在的难点 5、套管下入困难 6、套管偏心 7 7、高边水带形成、高边水带形成( (见下图见下图) ) 套管 水泥 井壁 水带 水泥 井壁 套管 水带 8、固相沉积物对固井质量影响大。处于大斜度井段和水平井段 在注水泥作业后,管柱下部都存在泥浆窜槽问题 9、套管附件要求高。套管附件如果采用直井的浮力装置,注水 泥后实现自动关闭困难,容易造成套管内留水泥塞和蹩压候凝,

4、 影响两个界面的胶结质量; 10、水泥浆性能影响。水泥浆的沉降稳定性和水泥浆 自由水易 在井眼高边一套管水泥井壁水带侧形成水带,造成连通构槽 。见 第7附图。 二、水平井固井主要存在的难点二、水平井固井主要存在的难点 1、水平段长,一般在500m以上; 三、中原油田水平井特点三、中原油田水平井特点 2、造斜点深,一般在井深2000m以下开始造斜; 3、在钻井过程中由于携砂需要,钻井液往往是高粘度、高切力 、流变性差,下套管后(固井前)钻井液性能调整困难; 4、轨迹和排量限制,水平井段井眼下部的砂床(河床砂舟现象 )不易被清除,从而影响水泥石的胶结质量; 5、由于水泥浆中颗粒的沉降和自由水的析出

5、,易在井眼的高边 形成水带而影响封隔,造成窜槽。 三、中原油田水平井特点三、中原油田水平井特点 6、断层多,地质复杂,易形成“大肚子”井眼,其中钻屑不易被携带干净 ,影响固井质量。(如下图) 井壁 水泥 套管 钻屑 井径扩大区 7、地层压力系统差异大,有高压层,也有低压层,所以套管柱设计复杂。 8、中原油田的水平井均为中、长半径水平井。 四、提高水平井注水泥质量的技术措施四、提高水平井注水泥质量的技术措施 1、优化钻井设计 水平井井身结构设计应考虑完井注水泥问题,要选择合适的套 管/井眼的尺寸比,一般比值应在0.65-0.7范围内,有条件时应 尽可能增大曲率半径,同时,对钻井设计的实施中亦要求

6、: 保持井径规则,避免形成键槽; 井眼轨迹规则,不应有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全角变化率井段; 凡钻进循环漏失均应进行认真堵漏处理。 2 2、井眼净化、井眼净化 一个清洁、无固相颗粒沉淀的井眼是减少水泥窜槽的重要条一个清洁、无固相颗粒沉淀的井眼是减少水泥窜槽的重要条 件,实践证明,在井斜角大于件,实践证明,在井斜角大于3030的井眼内,泥浆中的固相的井眼内,泥浆中的固相 颗粒在其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滑,容易在环空底部产生堆积,颗粒在其重力作用下发生下滑,容易在环空底部产生堆积, 而形成而形成“ “岩屑床岩屑床” ”,随井斜角增大越趋严重。在钻井过程中,随井斜角增大越趋严重。在钻井过程中, 应采取各种措施防

7、止形成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形成“ “岩屑床岩屑床” ”,环空泥浆流态对净化速,环空泥浆流态对净化速 度的影响如下:度的影响如下: 在井斜角0-45区域内,层流的净化速度较高,在45-55区域 内,两种流态的效果无多大区别,55-90区域内紊流的净化 速度高,依据上述的结论,下套管前通井应采取如下措施。 在0-45范围内,必须使泥浆流态为层流 ,建议泥浆屈服值为9.58MPa,YP/PV值为1以 上。 45-55范围内,两种流态都采用,但以紊 流最好; 55-90范围内,采用紊流洗井,如果不 能采用紊流,只能是层流时,必须尽可能的 提高YP/PV值。 泥饼管柱井眼粘着部位弯曲的裸眼井段中,套管与井

8、壁的摩擦系数泥饼管柱井眼粘着部位弯曲的裸眼井段中,套管与井壁的摩擦系数 很大,也就是说它的摩擦角很大,例如摩擦系数很大,也就是说它的摩擦角很大,例如摩擦系数0.60.6,其摩擦角为,其摩擦角为 3131,即井斜角为,即井斜角为5959。在这样的条件下套管,摩擦角以下井段中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套管,摩擦角以下井段中的 套管就不能靠自重下滑了,这段套管的移动就要靠上部套管柱的轴套管就不能靠自重下滑了,这段套管的移动就要靠上部套管柱的轴 向分力推着走,此时钻井液的润滑性是最重要的。由于在大多数地向分力推着走,此时钻井液的润滑性是最重要的。由于在大多数地 层中都可以形成滤饼,泥饼质量是影响摩擦阻力的一个

9、不可低估的层中都可以形成滤饼,泥饼质量是影响摩擦阻力的一个不可低估的 重要因素,在井壁上形成的泥饼越厚,套管嵌入其中越深,接触面重要因素,在井壁上形成的泥饼越厚,套管嵌入其中越深,接触面 积就越大,粘着力也越高,其结果必然大大增加套管下入的阻力,积就越大,粘着力也越高,其结果必然大大增加套管下入的阻力, 如下图。如下图。 3 3、降低摩阻,实现、降低摩阻,实现 套管柱的顺利下入套管柱的顺利下入 因此,合理的设计钻井液是下套管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因此,合理的设计钻井液是下套管成功的关键所在,在 下套管前井眼必须加强钻井液的净化处理,清除钻屑沉下套管前井眼必须加强钻井液的净化处理,清除钻屑沉 积床,

10、同时现场应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积床,同时现场应采取一系列强化措施: 优选钻井液。在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如玻璃小球,增优选钻井液。在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如玻璃小球,增 加其润滑性。加其润滑性。 采用高强度的钢质引鞋并使之起到居中导向作用,以采用高强度的钢质引鞋并使之起到居中导向作用,以 克服井壁泥饼的冲击不致于损坏。克服井壁泥饼的冲击不致于损坏。 采用倒置的套管串结构,即水平段下入壁厚较小的套采用倒置的套管串结构,即水平段下入壁厚较小的套 管,直井段下入壁厚较大的套管,来增加对水平段套管管,直井段下入壁厚较大的套管,来增加对水平段套管 的推进力。的推进力。 套管浮动下入井内,下套管前在水平段及大斜度

11、井段套管浮动下入井内,下套管前在水平段及大斜度井段 替入高密度钻井液,下套管时在相应套管内灌入清水或替入高密度钻井液,下套管时在相应套管内灌入清水或 柴油,使套管承受向上的浮力,能有效地克服大斜度井柴油,使套管承受向上的浮力,能有效地克服大斜度井 段及水平段的高摩阻。段及水平段的高摩阻。 不同泥饼厚度时粘着面积 变化情况 泥饼管柱井眼 粘着部位 4 4、提高套管在井眼中的居中度、提高套管在井眼中的居中度 研究表明水泥浆在同心环空中的顶替是非常均匀的, 而套管偏心是注水泥时钻井液窜槽的主要原因,偏心 环形空间液体的流速、流量及流态在不同间隙处将发 生变化,宽窄间隙的流速差可达几十倍。宽间隙的液

12、体达到了紊流,而窄间隙却在作层流流动,最槽的情 况是宽间隙的钻井液可能完全被顶替,而窄间隙的钻 井液却仍然滞留在原来位置,造成钻井液窜槽。 e 井壁 弹簧扶正器 套管轴线 井眼轴线 图24 井眼中套管弹簧扶正器偏离情况 关于套管在井眼中产生偏心后对固井质量的影响程度 许多学者进行过大量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居中度 至少要达到67%以上,而且在其它有效措施的配合下 ,才能不至于引起严重的泥浆窜槽。提高套管在井眼 中的居中度最有效的办法是在套管外加入足量的扶正 器,同时,在大斜度和水平井段扶正器安放位置要适 当加密,必要时要加限位器。 5 5、紊流施工、紊流施工 由于紊流注水泥作业,能对井眼产生良

13、好的清洗效果,防止泥由于紊流注水泥作业,能对井眼产生良好的清洗效果,防止泥 浆滞流区形成窜槽。因此,设计的原则是,只要井下条件允许浆滞流区形成窜槽。因此,设计的原则是,只要井下条件允许 ,优先选用紊流施工。紊流顶替接触时间确定可以从下图,优先选用紊流施工。紊流顶替接触时间确定可以从下图1 1 图图2 2 得到。得到。 20” 40”12 340 20 40 60 80 100 接触时间: min 567 顶替效率:% 宽间隙 中间间隙 窄间隙 雷诺数Ret=2369 图1时间、流态与顶替效率的关系 20” 40”12 340 20 40 60 80 100 接触时间:min 567 顶替效率:

14、% 雷诺数 Ret=2855 图2时间、流态与顶替效率的关系 由图可知,当水泥浆处于层流或层流过渡到紊流期间, Re=2369时,接触时间对窄间隙水泥浆顶替效果的影响并不明 显,其顶替效率仅有70%左右,当Re=2855时,各间隙水泥浆 顶替效率接近100%,紊流接触时间为5-6min,一般推荐紊流 接触时间为6-8min。 6 6、活动套管柱、活动套管柱 改变顶替过程液体流场,增加周向和轴向的旋流和回流作用,对顶替改变顶替过程液体流场,增加周向和轴向的旋流和回流作用,对顶替 偏心环空间窄间隙及滞留在井壁的泥糊和泥饼是非常有利的。套管旋偏心环空间窄间隙及滞留在井壁的泥糊和泥饼是非常有利的。套管

15、旋 转时,窄间隙及边壁滞留的钻井液将带入宽间隙,而宽间隙的水泥浆转时,窄间隙及边壁滞留的钻井液将带入宽间隙,而宽间隙的水泥浆 却因旋流作用被挤入窄间隙,从而使偏心环形空间各间隙处的钻井液却因旋流作用被挤入窄间隙,从而使偏心环形空间各间隙处的钻井液 趋于均匀流动,上下活动套管柱(见图趋于均匀流动,上下活动套管柱(见图8 8)能使井壁和套管近壁层的钻)能使井壁和套管近壁层的钻 井液处于剪切和流动状态,破坏了钻井液的胶凝结构和触变特性,提井液处于剪切和流动状态,破坏了钻井液的胶凝结构和触变特性,提 高了水泥浆顶替效果,上下活动套管建议距离为高了水泥浆顶替效果,上下活动套管建议距离为6-126-12m

16、 m, 时间为顶替水泥浆全过程。时间为顶替水泥浆全过程。 7、增加套管在井眼中的浮力效应 在大斜度和水平井段,套管在自重作用 下往往靠近井壁下侧,因此,在替浆过 程中,在大斜度和水平井段替入密度低 的液体,如清水或者柴油作为替浆液, 尽量提高环空钻井液与套管内该段流体 的密度差,增加其浮力,帮助套管扶正 居中,从而提高其顶替效应。 8 8、优化入井内液体体系、优化入井内液体体系 8.18.1水泥浆的设计水泥浆的设计: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证明:为成功地进行水平井注水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证明:为成功地进行水平井注水 泥作业,必须严格考虑所用水泥浆性能,与直井和一般的斜井相比,水平井对水泥泥作业,必须严格考虑所用水泥浆性能,与直井和一般的斜井相比,水平井对水泥 浆性能应达到如下指标要求:浆性能应达到如下指标要求: (1)水泥浆游离液为0。因为在水泥浆静止情况下,其中所含的自由 水将聚集在浆体的顶部,形成一个横向贯通的水槽。 (2)严格控制水泥浆失水量。一般控制在5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