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2414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21 大小: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121页
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121页
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121页
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121页
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1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轧钢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 范 GB50386 2006 标准编制背景 标准编制过程 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内容变化情况 标准主要条款介绍 标准记录表式使用介 绍 交流的主要内容 u轧机(轧钢)验收规范的演变 过程 u规范修订的原因 u规范编制立项 一、标准编制背景 几十年来,轧机(轧钢)设备安装验收规范的使用经 历了四次演变过程。 1 轧机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1956年冶金工业部批准使用 1980年6月1日停止使用 2 轧机机械设备安装验收规范(冶基规20179) 1979年8月17日冶金工业部发布 1980年6月1日起试行 1.1 轧机(轧钢)验收规范的演变过程 3 轧机机械设

2、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YB 9245 92) 1992年8月17日冶金工业部批准为行业标准 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同年,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轧钢设备YB9249-93也相继发布及实施 1.1 轧机(轧钢)验收规范的演变过程 4 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 50386 2006) 2006年9月6日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 局联合发布 2007年4月1日起实施 1.1 轧机(轧钢)验收规范的演变过程 标准使用的环境、体制发生了大的变化 l 近年来,轧机技术工艺的飞速发展(轧制工艺先进、轧制速 度快、轧材品种多质量高、产品精度要求高等),原标准的要 求

3、、覆盖面已不适应当前轧机设备安装质量管理的要求。 l 与国家颁发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及工程质量竣工验 收备案文件的要求不一致。 与相关标准不协调 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 不协调。 1.2 修订的原因 与国际惯例不接轨 ISO对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功能、寿命、可靠性、 安全性、经济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国际上工程质量多是通过或不通过质量验收,没有分等级。 我们以前的规范,对工程主体质量只有一种要求,而验评标 准将工程质量分为合格和优良,并且多是以外观质量来区分。 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 标准本身内容不完善,如:缺少加热炉的有关内容等。原 标准为行业标准,尚无相应的

4、国家标准。 1.2 修订的原因 5 原标准为行业标准,尚无相应的国家标准 建设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对 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 质量要求; 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 工程建设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建筑摸数和制图 方法; 工程建设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等办法; 工程建设通用的信息技术要求; 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通用的技术要求。 1.2 修订的原因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第三条还规定,国家标准分 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下列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

5、: 工程建设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安装)及验收等通用的 综合标准和重要的通用的质量标准; 工程建设通用的有关安全、卫生和环境保护的标准; 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术语、符号、代号、量与单位、建筑摸数 和制图方法标准; 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试验、检验和评定办法等标准; 工程建设重要的通用的信息技术标准; 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通用的标准。 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1.2 修订的原因 l2002年年中,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 87号文件“关于印发2000至2001年度工程建设工 程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的通知”提出标准修编要求 l2003年8月中国冶金建设协会在桂林召

6、开修编推进会 l2004年9月10日向建设部提出立项申请 l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关于印发 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二批) 的通知(制订) 2005年4月25日正式批准国家标准(制订)立项 1.3 规范编制立项 u编制依据 u编制过程 u征求意见的处理 二、标准编制过程 l工程建设国家标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设部令第24号1992年12月30日发布并实行) l工程建设标准编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标1996第626号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l建设部“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 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函200512

7、4号 2005年4月25日) l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01和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正 在修编中)GB50252-1994的编制原则 l 参照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轧钢 设备YB924993和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 验评定标准轧机设备YB924592 2.1 编制依据 l冶金行业的特点和近年来轧机工艺技术的快速发展 l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组织召开的有关修订工作会议的精 神 l多年来轧机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的经验 l有关兄弟单位和专家的意见 2.1 编制依据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的编 制原则: “验

8、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 l验评分离 就是将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质量检验与质 量评定的内容分开,将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施工工艺和 质量验收的内容分开,再将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质量 检验的内容与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质量验收的内容衔接 起来,形成现行的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2.1 编制依据 2.1 编制依据 行业强制性标准 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行业强制性标准 施工工艺标准工程安装验收规范评优标准 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标准体系结构示意图 国家强制性标准 企业标准或行 业推荐标准 行业推荐标准 原施工及验收规范中施工工艺的内容,可作 为企业标准或行业推荐标准;也可作为施工工艺 规范。 原

9、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质量评定的内容,可 作为企业安装工艺水平评价的标准;也可作为行 业推荐性标准,为社会及企业开展的工程评优活 动提供依据。 2.1 编制依据 l强化验收 将原“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施工及验收 规范”中有关质量检验和验收的内容合并起来,所形成 的新的验收规范是强制性标准,只设“合格”一个质量 等级,是设备工程安装必须达到的最低的质量标准,是 施工单位必须达到的安装质量标准,建设单位也必须按 其进行验收。 l完善手段 一是加强对设备材料及前道工序的检查,二 是完善验收检验的方法和内容,三是完善检测手段,避 免或减少人为因素影响。 l过程控制 质量验收规范要提出控制要求,也要体现过

10、 程控制。对质量体系、管理制度的要求,分项工程、分 部工程、单位工程的验收等都是过程控制。 2.1 编制依据 标准编制历时3年半,共分为5个阶段 1 调研阶段(2003.22003.7) 调查、了解,收集资料和修编意见 2003年5月发出标准修改征求意见函50余件 2003年7月编制出标准的样章提交桂林会议讨论 2 标准编制阶段(2003.82004.6) 编制组编制标准,内部讨论修改,拿出征求意见稿 3 征求意见和修改阶段(2004.72005.5) 发出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 根据反馈意见编制组讨论修改,形成送审稿 2.2 编制过程 4 审查修改阶段(2005.72005.11) 2005年

11、6月15日 在上海召开专家审查会 会后根据审查会意见编制组进行修改,相成报批稿 5 会审报批阶段(2005.122006.9) 标准报批稿上报中国冶金建设协会 2005年12月中国冶金建设协会组织标准会审 会审后编制组再次进行修改 2006年1月上报建设部审查、核对 2006年9月6日发布 2.2 编制过程 l2004年7月发出规范征求意见稿20份 l截止2004年8月底共收到反馈意见12份 (一冶、 二冶、三冶、五冶、十七冶、十八冶、十九冶、 宝治、鞍建、马建、设备院、马钢院) l收集修改意见共计119条 意见采纳61条 未采纳57条 审定会讨论后未采纳条 2.3 征求意见的处理 u标准的定

12、位 u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 u标准的名称 u允差项目的精度要求 u检验方法与频次 u强制性条款的确定 三、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的定位(干什么用的?) l技术立法(强制性标准、尤其强制性条款) l政府对市场监管的有效手段 l事故分析评定的依据 l社会公众维护自身利益的依据 l适应WTO规则的要求,规范冶金建设市场技术行为的依 据(技术壁垒,限制国外行业外企业的进入) l代表中国冶金建设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 l标准的编制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和可操作 性 3.1 标准的定位 l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理等 l坚持科学发展观、创建和谐社会 注重环保、发展循环型经济

13、,倡导节约、建立节约 型社会。体现在标准编制过程中,就是合理利用资源 ,尽量使用环保材料,节材、节水、节电。 l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l充分考虑使用和维护的要求 l标准的编制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协调性和可操作 性 3.2 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 l先进性 规范中规定的指标要体现当前轧机工艺技术发展和冶金建设 行业发展的水平,指标确定要科学合理,即不能太高、又不能太 低,应是行业内的平均先进水平,行业内企业经努力均可达到。 l科学性 成熟可靠、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l协调性 一是规范自身章节之间、条款之间要协调,二是同其他国家 、行业现行标准之间要协调。 l可操作性 文

14、字表达严谨明确、文句简练、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技术 路线简洁,便于使用。 3.2 标准编制的指导思想 原标准名称: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轧机设备 YB924592 冶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轧钢设备 YB924993 新标准名称: 轧机机械设备工程安装验收规范 GB50386-2006 l“轧机”与“轧钢”,编制组认为“轧钢”有局限性 ,因为标准还将适用于有色金属的轧制设备,所以称 “轧机设备”或“轧制设备”比较切切。 l工程安装与其它标准的工程施工相对应 3.3 标准的名称 精度要求定位: l 行业内的平均先进水平 l 总体水平不低于原标准规范的要求 原冶金机械设备安

15、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轧 机设备YB924592 编制时,在总结分析当时冶金行 业轧机设备安装标准的基础上。参阅了当时引进工程 中日本和德国的安装标准,当时安装精度的定位是三 者取其高,这次新规范编制时,有的专家提出来标准 能否适当降低,这个意见没有采纳。一是轧机工艺技 术的发展(轧制速度越来越快、轧材精度要求越来越 高)要求安装精度只能提高,不能降低;二是行业水 平不能降低。 3.4 允差项目的精度要求 新规范只规定“合格”一个质量等级,标准是否降低 了? 原验评标准中分项工程质量检验项目分为三类,保 证项目、基本项目、允差项目,其重要程度依次降低。 l保证项目 是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的使用

16、功能具有决 定性影响的检验项目。 l基本项目 是对保证工程安全和正常的使用功能具有重 要影响的检验项目。 l允差项目 是分项工程质量检验项目中规定有允许偏差 范围的项目。 3.4 允差项目的精度要求 新规范只有主控项目、一般项目两类质量检验项目。 l主控项目 工程中对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 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l一般项目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原验评标准中的保证项目在新规范中都作为主控项目来控制 ;一些重要的基本项目这次也作为主控项目来控制,重要程度 增加了。另就机械专业本身来讲,无论是个、 个质量检验 指标都要100%满足标准要求。 标准中涉及到的工艺钢结构、工艺管道的合格标准,参照 其它标准对允许偏差项目的超差点这次也规定了极限偏差不能 超过允许偏差值的1.2倍,这是以前标准所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