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2237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说明汇编(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 (79年级)教材编写说明 主讲人:潘梅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材编写的依据、课程目标及课程性质 教材编写的思路与措施 教材的整体框架 教材的特色与亮点 第 1 页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第页 第 2 页 l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 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l 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党的十八大以 来对思想品德课程提出的新要求为依

2、据,在内容上选取对初中生 最有价值的知识,在形式上设计最易于初中生接受的呈现方式, 全面优化教材质量。 l 贯彻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精神,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2016年),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 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 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第页 l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 l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 第 3 页 1. 主要编写依据 l 德育方面 l 法治教育方面 2. 课程目标 二 教材编写的依据、课程目标及课程性质 第页 综合以上课程目标的两个方面,在义务教育 思想品德

3、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思想品 德课程性质阐述的基础上,我们将道德与法 治的课程性质表述为: “道德与法治”(初中)课程是一门以初中 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 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第 4 页 3. 课程性质 三教材编写的思路与措施 第页 l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l 法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 生活实际的关系 第 5 页 (一) 在2014修订版思想品德教材的基础上 ,增加法治教育内容,实现教材从思想品德 向道德与法治的转型 1. 正确把握两个关系 第页 第 6 页 l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是统一的、紧密 结合、相辅相成的关系。

4、(1)道德与法治在价值本质上是一致的,在价值导向上 是一致的。 (2)作为社会规则,道德与法律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功能 。道德与法治教育必须二者并重,缺一不可。 (3)通过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融合统一,实现共同的 育人目标。 l 法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 生活实际的关系 (1)根据学生的成长阶段和实践的扩展安排法治教育内 容。 (2)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第页 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 、教育部相关的“分学段教学内容与要求”, 在2014年思想品德修订版教材的基础上, 对全套教材中法治教育内容进行三个层面的部 署: l在全套教材的各册、各单元的德育

5、内容中适当 融入法治教育内容,达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 的有机融合。 l在八年级下册设置法治教育专册。 l在法治教育专册之外的其他五册中设置专门的 法治教育单元,对法治教育的部分内容较为系 统地呈现。 第 7 页 2. 对法治教育内容的总体部署 第页 l纵向逻辑线索:学生的成长进程,即学生在生 理、心理、意识、认知行为等各方面在不同成 长阶段的综合发展,主要体现在册与册的逻辑 关系上。 l横向逻辑线索:学生与自我、与他人和集体、 与国家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各 册自身的内容体系上。 第 8 页 1. 以两条逻辑线索为纵横的框架结构 (二)融合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构 建各册的综

6、合性主题,形成合理的框架结构 第页 l七年级上册: 以心理健康为主,兼有道德、法治和国情内容 l七年级下册: 以心理健康为主,兼有法治、道德和国情等内容 l八年级上册: 以道德为主,兼有法治、心理和国情等内容 l八年级下册: 为法治专册,以宪法为纲,统摄道德、心理、 国情等内容 l九年级上、下册: 以国情国策为主,兼有法治、道德、心理等内容 第 9 页 2. 构建各册的综合性主题,体现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目标 的阶段性、层次性 第页 各册的主题内容既有相对独立的系统性, 册与册之间又形成有机联系,逐步深化、层级 递进。各册主题通过该册前言致同学们提 出并阐释。 l七年级上册以“人生成长新阶段”为

7、主题 l七年级下册以“过身心健康的生活”为主题 l八年级上册以“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 l八年级下册以“尊崇宪法权威,做合格公民” 为主题 l九年级上、下册以“和祖国一起成长”为主题 第 10 页 3. 各册综合主题的内容与相互的逻辑关系 第页 第 11 页 (三)具体编写修订措施 1. 学海导航(主体课文) 对全套教材“学海导 航”(主体课文)的文字 进行全面的补充、更新、 打磨,使课文的文字表述 更加准确、科学、清晰、 简明、流畅。在这个板块 增加了“拓展”与“互动 ”的内容。对名人名言和 知识卡片进行了更新。 第页 第 12 页 2. 探究园 对全套教材“探究园”的活动内容进行补充、修改

8、、更换;情景漫画全部更新;使“探究园”板块更加贴 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 第页 第 13 页 3. 实践与评价 对全套教材“实践 与评价”板块的活动进 行补充、修改、更换, 使这一板块的内容更具 有可操作性,让学生有 更大的自主发挥的空间 ,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 知识,发挥创造性,投 身社会实践。教学评价 注重突出多元性、过程 性、生成性。 第页 第 14 页 4. 阅读与感悟 对全套教材“阅读与感悟”板块的阅读材料进行更 新与补充;精选具有经典性、思想性、趣味性、人文性 的材料;通过简洁、精辟的导读文字,引导学生通过自 主阅读,领会材料的主题思想。 1. 目录页版式修改 第页 第 15 页

9、(四)教材版式的改进 在每个单 元目题之上增 加主题图案色 块。使目录页 形式上更加立 体,更加具有 美感,同时也 突出了各单元 内容主题。 2. 单元页版式修改 第页 第 16 页 (1)改变原来的以文 字概括单元内容的 形式,设计简洁精 美的单元页形式, 既保留了单元页提 示单元内容的功能 ,又有趣味性和审 美性的效果。 (2)修改后的单元页 内容包括两个部分 ,一是名言引入, 二是课文目题呈现 。 3. 主体课文的版式设计 第页 第 17 页 保持每一 目题课文内容 的连贯性、整 体性,将名言 、链接等板块 都放在附属位 置。充分考虑 了学生的阅读 习惯与教学的 实际需要。 4.“我的成

10、长记录”调整 第页 第 18 页 (1)保留了原有的老师 填写、同学填写、家长 填写的空间,使学生个 人与学校集体、家庭之 间有互动的空间,更好 地帮助学生的成长。 (2)引导学生回顾课程 原有的知识点、故事性 素材、实践性素材等材 料,让学生自主寻求个 人对所学内容的认同感 ,深化对所学内容的认 知程度。 第页 第 19 页 四教材的整体框架 七年级上册 走进中学 单击单击 添加 学会交往在学习中成长 向上吧, 时代少年 我上中学了 融入新集体 老师,您好 我爱我家 文明交往 绿色上网 学习照亮 每一天 好方法, 好习惯 享受学习 悦纳自我 全面发展 生活在法 治时代 第页 第 20 页 七

11、年级下册 热爱生命 单击单击 添加 拥抱青春乐观坚强与法同行 大自然的奇迹 保护自我 健康地生活 花季雨季 男生女生 让青春绽放 调控情绪 磨砺意志 自立自强 法律保护 我们 明辨是非 ,远离犯 罪 学会防卫 和避险 第页 第 21 页 八年级上册 做人之本 单击单击 添加 待人之道相处有方 定分止争 懂民法 自尊自爱 自我负责 理解与 宽容 秉持原则 ,保障权 益 侵权要 负责 守约与 违约 明辨是非 诚实守信 平等待人 与人为善 欣赏与 赞美 竞争与 合作 让人生 有意义 关爱 社会 胸怀 世界 追求有 意义的 人生 第页 第 22 页 八年级下册 宪法为本 依法治国 单击单击 添加 国家

12、根本制度 与国家机构 享有权利 履行义务 弘扬宪法 精神 宪法是国家 的根本法 依法治国,建 设法治国家 我国的根本 制度 宪法是公 民权利的 宣言书 公民的基 本权利 公民的基 本义务 国家尊重 和保障人 权 自由平等 ,公平正 义 我国的国家 机构 第页 第 23 页 九年级上册 认识国情 爱我中华 单击单击 添加 法治政府 公民参与 生态文明 社会和谐 科教兴国 引领未来 感知祖国发 展的脉动 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 政府依法 行政 公民依法 参与公共 事务 走可持续 发展道路 民生优先 造福人民 开启创新 源泉 科技领航 民族振兴 第页 第 24 页 九年级下册 传承中华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13、 坚持和平发展 实现合作共赢 尊重司法权威 建设法治社会 文化根 中国心 民族精神 发扬光大 世界的潮流 与趋势 面向世界的 中国 公民享有依 法接受职业 教育权 未成年人享 有发展权 理性规划人生 放飞中国梦 遵循法律程 序,保障司 法公正 争议解决 方式和相 关制度 第页 第 25 页 五教材的特色与亮点 (一)构建各册综合性主题的教材框架,更好地 实现课程目标 教材编写时本着纵向与横向两条逻辑线索 相互交织的思路,将教材的每一册构建成一个 综合性主题,围绕主题部署课程内容,使各册 的内容既有相对独立的系统性,册与册之间又 形成有机联系,逐步深化,层级递进。在难度 上合理提升,在知识的呈现

14、上螺旋上升。 1. 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突出学生主体性 第页 第 26 页 (二)完善四个板块呈现方式的各自功能,突出 学生主体地位,强化探究性、互动性学习 在修订内容 中,大量情境的 设计来自于学生 日常生活、学习 、心理活动和关 注的社会生活。 2. 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强互动性与探究性 第页 第 27 页 在“探究园”“实践与评 价”等板块中,一方面通过生 活中问题的探讨引向知识的寻 求,另一方面结合所学的知识 点,让学生自觉走向从知到行 ,使学生通过寻求自我体验, 主动加入实践活动中来。 3. 在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改善 第页 第 28 页 使学生能够通过活动更深入 地

15、认识自己,并能了解自我完善 的途径。 第页 第 29 页 (三)更好地实现思想性与人文性、德育与美育 的有机结合 教材按照德育为先的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体系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编写“学海导航” 主课文的内容。强调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 、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1. 德育为先,严格把握教材的思想正确性 第页 第 30 页 2. 注重教材资源的经典性、思想性,让浓郁的人文气息浸 染学生的心灵 重视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其 他优秀成果,使教材更好地发挥培养学生良好的 人文素质的功能。 注重选择经典性、人文性的素材,通过题材 丰

16、富、内涵隽永、感染力强的选材,让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生发情感,感悟生命,感悟世界,感悟 美德,获得精神成长的营养。 第页 第 31 页 3. 注重提高教材内容与形式的审美性,使内容美与形式 美达到统一 l在语言文字方面体现美感。教材的语言力求做 到准确、简洁,增加文字表述的可读性、感染 力,具有流畅的文字美感。 l在版式设计方面体现美感。教材的版式设计以 “七色彩虹”概念为主色调,整个教材呈现丰 富、雅致的色彩,表现出活泼清新、生机勃勃 的青春气息,从色彩到版式符合青春期少年的 审美心理。 第页 第 32 页 l在图片方面体现美感。对教材的插图选取,除 了图意的考虑之外,注重图片的美感。修订教 材的图片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具有象征意义的 示意性图片 表现具体内容的现 实性图片 模拟性的 动漫插图 第页 第 33 页 l图片的功能。 1.教材的插图是正文的辅助部分,需与正 文对应但又不是一一对应关系。 2. 插图的主要功能,一是根据课文正文 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场景,以另一种形态对文 字进行形象性解读; 二是对正文适当补充和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