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11681903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课程-威尼斯的小艇人教新课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 下册26 威尼斯的小艇【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待了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接着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详细介绍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课标表述】1.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能主动识字。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

2、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 读准“纵横交叉、操纵自如、船艄”等生词,规范书写“艇”,结合生活实际与图片理解“纵横交叉”的意思。2. 朗读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体会三个比喻句在表达小艇“长、窄、深、两头翘起、灵活” 特点时的不同作用,并进行课堂练习。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以读代讲,通过感受船

3、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和威尼斯水城的异域风情。 4.在深入理解、对比阅读的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把人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并尝试方法的迁移。【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小艇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难点是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评价方案】1.通过小老师领读以及自主学习单的完成,关注学生识字状况,评价目标1。2. 通过观看小视频, 朗读描写小艇特点的句子,体会三个比喻句在表达小艇“窄、两头翘起、灵活” 特点时的不同作用,感受小艇的特点,并进行仿写,评价目标2。4. 通过理解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评价目标4。5.通

4、过各种方式朗读、理解,落实评价目标3。26威尼斯的小艇一、 导入揭题1.出示单元导语。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八单元,本组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画卷,要求我们要抓住文章主要内容,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特点,还要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风情特点的。今天我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威尼斯,去感受一下那里的异国风情。2.齐读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26 威尼斯的小艇。通过预习课文,你有没有发现威尼斯那里的生活跟我们的生活相比较,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威尼斯的独特风情。同学们的感受很深刻,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异国风情展现出来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3.字词过关。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课的字词

5、,找一位小老师带着大家学习一下。(落实目标1)这位小老师当的真是有模有样。二、把握内容,领会表达。(一)连用比喻,突出特点1.作者来到威尼斯,看到了那么多的景物,反而选择了小艇来写,想必小艇必有什么特别之处,那里的小艇究竟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出示图片。2.作者是怎样描述小艇的呢,找位同学来读一读。听了这位同学的精彩介绍,你知道小艇是什么样的了么?这些都是小艇所具有的的特点。3.指导朗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注意要读出小艇的特点。(落实目标2)4.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小艇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呢?课件出示城市地形图。这就是威尼斯的城市地形图,这图上宽宽窄窄蓝色的部分就是那里的河道,正如

6、课文中所说到的,河道(纵横交叉)(落实目标1)看到这里,结合老师刚才的问题,谁来谈一谈你的看法?你们都是爱动脑的好孩子。是啊,小艇所具有的这些特点都与威尼斯的河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样的小艇也只有在这样的威尼斯才会出现,这就是威尼斯的独特风情。5.那小艇的这些特点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呢?被你们一眼就识破了。关于比喻啊,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小视频来进一步认识一下它。(板书:连用比喻 突出特点)6.出示图片,练习运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垂柳,试着学学作者的表达方法。这位同学观察的可真细致;你把这幅图片都说活了。同学们,你们看,只要我们掌握一定的方法,也能像大作家马克吐温一样抓住事物特点,并且连用三个比喻了。

7、(落实目标2)(二)正面描写,侧面烘托1.刚才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了解了小艇这一事物的特点,小艇的样子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板书:事物)那课文其他的段落又写到了什么呢? (板书:人的活动) 对啊,题为小艇却不只写小艇,还把人的活动也融入其中,给我们展现出了威尼斯不一样的风情特点,这就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独到之处。2.下面我们就紧跟作者的脚步一起去看看作者是怎样夸赞船夫的?齐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3.你们看,这里的每一句话,字里行间都体现着作者对船夫的赞美之情,你从哪里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能不能直接读出来。 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谁来读?这位船夫操纵自如,让我们也为之惊叹学生齐

8、读“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你还从那里感受到了?如此拥挤的情况下,还能挤过去,我们一起夸夸他“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还有么?我们不得不说“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你再来读。连乘船的人都忍不住呼喊着“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相信远在威尼斯的船夫一定听到了我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声。4.同学们再来看一下,作者是怎么样把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写出来的呢?作者正是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高超,船夫驾驶着小艇在拥挤狭窄的河道上往来穿梭、人船合一,构成了一道威尼斯独特的风景线。(板书:正面描写,侧面烘托)4.那此时老师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船夫的驾驶技术为什么这么高超?同学

9、们都谈出了自己的见解,学习中就应该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你们看,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不也是威尼斯独特的风情么?(落实目标3)(三)动静结合,体现密切关系 1.“大家看,有了这样轻快、灵活的小艇,又有了驾驶技术这样好的船夫,难怪小艇会成为威尼斯重要的交通工具。那请同学们继续往下读,看看作者又写了什么?2.你看到了有哪些人坐着小艇去干了什么? 除此之外你还仿佛看到什么人坐着小艇去干什么?同学们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去进行想象,这种方法真好。3.到了这里,你有怎样的感受?4.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古老的威尼斯又是怎样的情景那?让我们在轻柔的乐曲声中感受月光下威尼斯的沉寂。(师配乐读)此时此刻

10、你又想说点什么?是啊,多么奇特的异国风情! 到了这里,我们的脑海里出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哪两幅? 正是这一动一静,动静结合,尽显了威尼斯的风情。(板书:动静结合 尽显风情)5.让我们回到刚上课时的那个问题,作者是怎样将威尼斯的异国风情展现出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作者围绕着小艇这一极具特色的事物,通过连用比喻,突出特点;正面描写、侧面烘托;动静结合这样的写法,从而把景物和人的活动紧密结合了起来,向我们展现出了威尼斯独有的异国风情。(落实目标4)(板书:风情)三、拓展阅读1.那我们趁热打铁,一起来读一读与象共舞这篇文章,看看这篇文章与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相同之处?2.文章都抓住了大象的哪些特点呢?找一找,读给大家听。3.哪里让你感受到了大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这两篇文章在表达上都是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展示出了当地的风情。4.课下同学们可以试着运用这种表达方法来写写我们济南的风情。(落实目标4)板书设计 26威尼斯的小艇连用比喻 突出特点 事物 正面描写 侧面烘托 人 风情 的 活动静结合 尽显风情 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