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1712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5.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二一一年四月 汇报人:吴海进 博士 Mobilephone:13775988564 QQ:303474878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1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提纲 一、研究矿井瞬变电磁法的背景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的具体应用 五、问题分析 2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一、研究背景 2006年有关煤矿透水事故总计36起,死亡256人,死亡超过10 人的特大透水事故5起,在查明透水原因的透水事故中,透水点大 多发生于巷道掘进工作面。 2007年有关煤矿透水事故总计30起,死亡348人,死亡超过10

2、人的特大透水事故6起,大部分透水事故亦发生于巷道掘进工作面 ,其中3月10日重庆永川县红炉镇金源煤矿与7月26日山西吕梁地区 孝义市庆平煤矿透水事故恰发生在探水作业期间,金源煤矿透水事 故造成4人死亡,1人下落不明,庆平煤矿造成8人被困。 2008年彭水县芦塘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两人下落 不明 。 煤矿水害约占煤矿安全事故总数的1/3。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在认真总结各方面教训、归纳提炼各地成 功经验、组织专家广泛论证基础上,提出了煤矿水害防治“预测预 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十六字原则。目前矿井防 治水技术已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进行重点科技攻关。 3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

3、测技术 一、研究背景 根据煤炭安全规程,掘进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 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相邻煤矿时; 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 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 时; 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接近有水的灌浆区时; 接近其他可能突水区时 4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一、研究背景 目前探水技术 钻探(接触式) 物探(非触式) 矿井直流电法、矿井瞬变电磁法、 弹性波法 钻探 5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重叠小回线 一、研究背景 PROTEM-47 偶极-偶极 长安大学(李貅、武

4、军杰 2005、2006) 隧道超前探测 探头屏蔽、隧道背景校正 西南交通大学(代刚 2006) Ansys 模拟含巷道空间的瞬变电磁场 煤科总院西安分院 直流电法超前探 应用 6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 基本原理 在导电率为、导磁率为的均匀各向同性大地表面敷设面积为S的矩 形发射回线,在回线中供以阶跃脉冲电流 (1) 在电流断开之前(时),发射电流在回线周围与大地空间中建立起一 个稳定的磁场,如下图所示。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7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 基本原理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图 矩形框磁力线 8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 基本原理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在t=0时

5、刻,将电流突然断开,由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立即消失。一次磁 场的这一剧烈变化通过空气和地下导电介质传至回线周围的大地中,并在大 地中激发出感应电流以维持发射电流断开之前存在的磁场,使空间的磁场不 会即刻消失。 由于介质的欧姆损耗,这一感应电流将迅速衰减,由它产生的磁场也随 之迅速衰减,这种迅速衰减的磁场又在其周围的地下介质中感应出新的强度 更弱的涡流。这一过程继续下去,直至大地的欧姆损耗将磁场能量消耗完毕 为止。这便是大地中的瞬变电磁过程,伴随这一过程存在的电磁场便是大地 的瞬变电磁场。 9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 基本原理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应该指出,当一次电流断开时,一次磁场的剧烈

6、变化首先传播到发射 回线周围地表各点,因此,最初激发的感应电流局限于地表。地表各处感 应电流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紧靠发射回线一次磁场最强的地表处感应 电流最强。随着时间的推移,地下的感应电流便逐渐向下、向外扩散,其 强度逐渐减弱,分布趋于均匀。 任一时刻地下涡旋感应电流在地表产生的磁场可以等效为一个水平环 状线电流的磁场。等效电流环很象从发射回线中“吹”出来的一系列“烟圈” ,因此,人们将地下涡旋电流向下、向外扩散的过程形象地称为“烟圈效 应” 。 10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 基本原理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从“烟圈效应”的观点看,早期瞬变 电磁场是由近地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 反映浅

7、部电性分布;晚期瞬变电磁场主 要是由深部的感应电流产生的,反映深 部的电性分布。因此,观测和研究大地 瞬变电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以探 测大地电位的垂向变化,这便是瞬变电 磁测深的原理。 图 瞬变电磁场烟圈 11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 基本原理 瞬变电磁法也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 称T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 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简单地说,瞬 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就是电磁感应定律。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12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2 应

8、用 根据瞬变电磁法对低阻体反应敏感的特点,将其用于煤矿井下水文 勘查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瞬变电磁法是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方法,可查 明含水地质如岩溶洞穴与通道、煤矿采空区、深部不规则水体等。 二、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13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由于矿井瞬变电磁勘探在井下巷道中进行,采用非接触式、多匝数、小回线 工作装置进行探查,井下噪声、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与地面瞬变电磁法和矿井直 流电法勘探不同,因此,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14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采用边长小于3m的多匝数、小回线工作装置。因此,与地面 瞬变电磁法勘探比 较具有数据采集速度快

9、、工作装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 由于采用小回线装置测量,点距更密(一般为210m)体积效应小,勘探分辨 率高; 由于小线框使用探测距离变小,要增加探测探度则需要改变与探测深度有关的影 响因素(线圈匝数增加);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15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多匝数的发射天线装置将有较强的自感和互感现象,使探测盲区增大; 井下工作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且为全空间响应,实际测 量结果表明,井下测 量信号的强度比地面同样有效面积的 相同工作装置信号强10100倍,具有高信 噪比; 相对于其它矿井物探方法无法施工的巷道(巷道长度有限或巷道掘进迎头超前探 查等),可采用工作装置小、轻便的

10、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查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16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法可采用全空间探测技术: 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回线铺设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 根据探查目标体相对巷道位置不同来布置工作装置,如探查巷道底板下含水异常 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可将回线布置在巷道底板上进行探查; 也可将工作装置 直立于巷道内,当回线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掘进巷道前方含水构造的超 前探查;当回线面平行于巷道侧帮,可探查工作面顶底板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 规律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17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受巷道空间内金属体影响较大: 1) 巷道空间内各种金

11、属体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不同; 2) 金属体(工字钢、铁轨和金属锚网)对瞬变电磁场分布的影响规律及校正 方法; 三、矿井瞬变电磁法特点 18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1)井下进行探水实验研究; 2)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矿井瞬变电磁技术体系,并逐步在煤矿上推广使用; 3)目前,皖北、淮北、淮南、徐州、永煤、兖 州、新汶、潞安、峰峰、金牛等 矿务集团的 80%以上的矿井在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进行煤矿防治水探测工作; 19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以超前探测为例: 矿井瞬变电磁法进行超前探时,要求掘进巷道掘进迎头断面整齐,巷道空间 高度大于2米,距离巷道迎头5

12、米范围内没有较大的金属体(如掘进机械等), 以减少其对瞬变电磁场的影响。 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每次的施工时间约40分钟,一般3天内能够 提供初步的探测成果。因此,可利用工人换班时间进行工作,不影响巷道掘进 工作的正常进行。 20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21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22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1 工作方式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经常使用的工作装置形式主要有重叠回线和偶极 偶极两种。重叠回线装置形式地质异常响应强、施工方便,但线圈间存在较 强的互感,一次场影响严重;偶极偶极装置收发线圈互感影响小,消

13、除了一 次场影响,但二次场信号弱,不易于地质异常体识别。 23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2 装置参数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井下巷道中采用多匝数小回线测量装置,参数选择是否 合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其装置参数主要有: 回线边长大小、回线匝数、叠加次数、终端窗口和增益等。 24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3 施工方法 矿井瞬变电磁法在煤矿井下巷道内进行,测点间距220m之间。根据多 匝小线框发射电磁场的方向性,可认为线框平面法线方向即为瞬变探测方向。 因此,将发射接收线框平面分别对准煤层顶板、底板或平行煤层方向进行探测 ,就可反映煤层顶、底板岩层或平行煤层内

14、部的地质异常(见下图)。其线框 所在平面与顶底板夹角视探测要求与煤层倾角而定。 25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3 施工方法 图 瞬变电磁法探测方向示意图 26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4 工作面顶底板富水性(导含水构造 ) 针对工作面顶底板富水性或顶底板含水构造的探测,探测测点通常布置于工 作面已贯通的两巷以及切眼(联络巷)中,一般10m一个点距,在巷道揭露构造 的地方,测点可以适当加密,如5m一个点距。针对不同探测任务,每个测点可 以进行一个到三个方向的瞬变电磁发射。下面以山西某煤矿的顶板探测实例加以 具体说明。 27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15、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4 工作面顶底板富水性(导含水构造 ) K8403工作面预计受三个方面充水因素的影响,即:K8404工作面同层 采空积水、上部9#煤层采空积水及15#煤层顶板岩层水,故在K8403工作面 回采之前需要进行水文物探,以查明顶板富水情况,以便回采之前有针对性 的采区疏放措施。 探测测点拟布置于K8403工作面进风巷与高抽巷内,设计测点点距10m 。 28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4 工作面顶底板富水性(导含水构造 ) 经过先期井下数据采集,后期实验室数据解释,划出一个含水异常区R-1,并 指导矿方在异常区打钻疏水,矿方在切巷距进风巷约20米处设计了一

16、个放水 钻孔,放出1万多方顶板老空积水。有效排除了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顶板老空水 的影响。 29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5 掘进头超前探测 针对掘进巷道前方富水性或含水构造的探测,探测测点通常布置于掘进 巷道的迎头附近,一般从迎头后方10m开始布置测点,实现从巷道左邦到迎 头正前方再到巷道右邦的扇形扫描。 30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5 掘进头超前探测 针对不同探测任务,每个测点可以进行一个到三个方向的瞬变电磁发射 。下面以某煤矿的超前探测实例加以具体说明。 该矿南区胶带下山巷道迎头掘进过程中,瓦斯孔出现涌水情况,为了安 全掘进,需要查明工作面前方是否有导含水构造,提前采取措施。 本次探测布置在南区胶带下山迎头处按左图所 示布置了19条扫描线,分别形成对迎头左侧、 左前方、正前方、右前方、右侧的超前探测。 同时也实现了对顺层、顶板与底板方向的探测 。 31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5 掘进头超前探测 32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技术 四、矿井瞬变电磁法应用 5 掘进头超前探测 33 矿井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