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籍管理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1564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地籍管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城市地籍管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城市地籍管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城市地籍管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城市地籍管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地籍管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籍管理综述(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土地管理 第五章:城市地籍管理 本章知识: 一、地籍的含义,地籍管理内容与原则 二、土地调查 三、土地分等定级 四、土地登记 五、土地统计 六、地籍档案管理 一、地籍管理概述 1、地籍 含义:地籍指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 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簿册(含图)。 早期的地籍主要是用来课税的,即为课税对象的登记或 者清册。我国辞海中给的定义:中国历代政府登记土地 作为征收田赋根据之册簿。 现代地籍不仅是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而且还直接为保 护土地权属、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建设管理和保护耕地服务 ,其记录形式也从最早的文字图簿发展到以计算机数据管理 为主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地

2、籍的作用 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调整土地关系,合理组织土地利用基本依据是地籍所提供的有 关土地的数量、质量和权属状况资料。 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是依据地籍所提供的有关土地使用状况和界 址界线资料。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组织土地利用是依据地籍所提供 的有关土地数量、质量和其分布变化情况的资料。 征收土地税是根据地籍所提供的土地面积、质量等级,土地位 置等方面的资料。 地籍的作用 为维护土地产权权益等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的核心是权属,记载土地权属界址线、点、权源及其变更 情况资料是调处土地争执、确认地权、维护土制度及保护土地产权 合法权益的基础资料。 为改革和完善土地使用制度提供基础资料 我国将

3、逐步改革土地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使用方式为有偿 、有限期、有流动的方式。实行有偿使用制度,需制定土地使用费 和各项课税额的标准,地籍反映了宗地面积大小、用途、等级状况 ,为改革提供了基础资料。 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供基础资料 地籍所记载的有关土地资源社会经济状况,以及土地数量、质 量、分布情况和变化特征等,为编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土地使用 年度计划提供了基础资料。 地籍的分类 依据地籍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区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 地籍 税收地籍是为征收土地税服务的。它要求较准确地记载地块的 面积和质量,在此基础上,编绘而成的地籍薄(含图),称税收地籍 。 产权地籍亦称法律地籍,是以

4、维护土地所有权为主要目的,它要 求准确记载宗地的界限、界址点、权属状况、数量、质量、用途等, 在此基础上编绘成的地籍薄(含图),称产权地籍。 多用途地籍,亦称现代地籍,除了为税收和产权服务外,更重要 的是为土地整理、土地开发、利用、保护以及全面、科学地管理土地 提供土地信息。它除了要求准确地记载土地的数量、质量、位置、权 属、用途外,还要求记载地块的地形、地貌、土壤、气候、水文、地 质等状况,在此基础上编制的地籍、图,称多用途地籍。 地籍的分类 依据地籍的特点和任务不同,分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初始地籍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对县以上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 行全面调查后,最初建立的薄册(含图)。 日常地

5、籍是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及其分布和利用、使用 情况的变化,以初始地籍为基础,进行修正、补充和更新的地籍。 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分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城镇地籍的对象是城市和建制镇的城区土地以及独立于建制镇 以外的工矿企业和、铁路、交通等的用地。 农村地籍的对象是城镇郊区以及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及国营 农场使用的国有土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等。 依据地籍行政管理的层次不同,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2、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的含义 地籍管理是国家建立地籍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即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社 会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建立 地籍档案为主

6、要内容的行政、技术和法律措施,也称地籍工作 。 地籍管理的任务 地籍管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我国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 是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 合法利益,促进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和年度利用计划,指定和实施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和土地政 策等,提供、保管、更新有关土地自然、经济、法律当面的信 息。 2、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的内容 不是孤立的,需要相互联系和衔接。 地籍管理 土 地 调 查 土 地 分 等 定 级 土 地 登 记 土 地 统 计 地 籍 档 案 管 理 2、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的原则 地籍管理上一项集行政、技术及法律于一体的综合性工 作,为

7、保证地籍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v 地籍管理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统一法律法规制度实施; v 保证地籍资料的系统性、连续性和现势性; v 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v 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3、我国地籍管理的机构设置 设置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为负责全国 地籍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下设四个处: 土地登记处、土地权属处、 土地调查处、土地监测与统计处。 省、市、县级地方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下设地籍管理 处(科、股),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负责本辖区的地籍 管理工作。 3、我国地籍管理的机构设置 地籍管理职责 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负责指导全国地籍管

8、理业务,具 体职责如下: v 拟定地籍管理办法; v 拟定土地调查、动态监测、地籍调查和统计的技术规范、标准; v 组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动态监测、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变更调 查及统计。 v 拟定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权属纠纷调处规则和权属管理办法 ; v 承担调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 地方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地籍管理处(科、股),依照国 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具体实施国家有关地籍管理规定和任务。 我国土地的权属划分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 位或者个人使用。 以下土地属于国有土地: v 城市市区的土地; v 农村或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 v 国家依法征用的

9、土地; v 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 v 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 的土地; v 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 用的原属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 以下土地属于集体土地: v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 民集体所有; v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二、土地调查 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 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进行土地调查。 1、土地调查的含义 土地调查是对土地的权属、土地利用类型、面积、 质量、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调查。

10、2、土地调查的内容 土地调查 地籍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 3、地籍调查 地籍调查的含义 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律程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 行业标准-城镇地籍调查规程),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 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用以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地籍调查的内容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 前进行。 地籍调查内容包括: 权属调查:包括土地权利人状况、界址点认定、土地利用类型调查; 地籍测量:包括测量宗地界址点平面位置、宗地形状、面积和地理要 素等。 地籍调查的单元 u 调查的

11、单元是一宗地。 u 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 u 宗地的划分主要是以方便权属管理为原则,因此,原则上 一宗地由一个土地使用单位使用。 u 如果同一个土地使用单位使用两块或以上不连接的土地, 则应该划分为两个或以上的宗地。 u 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者共同使用而其间难以划清权属 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但为了区分,一般将这种宗地称为混合 宗。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 用地应独立分宗。 地籍调查工作的程序 地籍调查是一向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在充分准备、 周密计划的基础上进行。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提出任务,确定范 围、选用方法、经费统筹、人员组织、时间安排和实施步

12、骤。 地籍调查一般有以下阶段: 准备工作 u 组织准备、资料收集、调查范围的确定、技术设计、仪器 工具准备、地籍政策法规技术培训; 外业调查 u 包括权属调查和测量,根据土地登记申请人的申请和对申 请材料初审的结果几调查、测量。 地籍调查工作的程序 内业工作 u在外业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室内量算面积,绘制宗地图和 地籍图,整理地籍档案资料。 地籍调查表主要内容: 本宗地地籍号及所在图幅号; 土地座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 土地使用者名称; 单位所有制性质及主管部门; 法人代表或户主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 委托代理人姓名、身份证明号码、电话号码; 批准用途、实际用途及使用期限; 界址调查记

13、录;宗地草图;权属调查记事及调查员意见; 地籍勘丈记事;地籍调查结果审核。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含义 指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状而进行的全面的土地资源普查,重点是按 土地利用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数量、分布、利用及权属状况等。 基本内容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的,其任务是分县(市 )查清个权属单位的土地总面积和分类面积及其分布状况,为建立 土地登记、统计制度和科学管理土地提供依据。按全国统一的土地 分类标准进行分类调查。通过野外调绘和补测,将地界、行政和权 属界以及变化了的地物界绘制出来。自下而上汇总出各权属单位及 各行政区的土地面积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绘制各行政辖区的 土地利

14、用现状图和其他相关资料。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工作程序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单元是图斑,即指在实地属于 同一种土地利用类型,属于同一个权属单位,同一个图幅 内且外围为固定实物界线的封闭地块。按土地利用现状 调查规程进行调查。 准备工作阶段 外业工作阶段 内业工作阶段 验收归档阶段 4、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土地利用的变更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的调查,以保证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成果的现势性,为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提供准确可靠的现势资料。 变更调查的内容包括: u地类变化情况、权属变化情况

15、、权属界变化情况; u变更调查的程序城区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基本一致。 5、土地权属调查 含义 土地权属调查是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土地权属来源及权利所 记载的位置、界址、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的条查。 u在城镇,权属调查是针对土地使用者的申请,对土地 使用者、宗地位置、界址、用途等情况进行实地核定 、调查和记录的过程。 u调查成果经土地使用者认定,可为地籍测量、权属审 核和登记发证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凭据。 u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关键,权属调查是地籍调查的 核心。 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 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u宗地位置 指宗地所在区、街道、门牌号、四至; u界址 指界址(即拐点或转角点)及

16、其间的连接直线; u权属状况 指权属性质和权属来源; u使用情况 指土地用途、土地登记、地价和公用情况。 土地权属调查单元 宗地,即被权属界肢线封闭的地块,宗地划分应以方便土地调查 为原则,一般将具有独立事业权的地块划为一宗地。以下情况的 处理: u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土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难以划清,应 按共同宗地处理。 u对大型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用地内的经济上独立核算单位用 地,应独立划宗,并确定其使用界线和面积。 u对只有一个法人代表的特大宗地,土宗地内用途明显不同,并且 不同用途的面积较大,利用类别界线明显,可划为若干宗地。 u对大型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特大宗地,如被公用道路、河 流分割,应划分为若干宗地。 土地权属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