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衰老生理综述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15517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熟衰老生理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成熟衰老生理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成熟衰老生理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成熟衰老生理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成熟衰老生理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熟衰老生理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熟衰老生理综述(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lant Maturation 0.4%的萘乙酸甲酯 处理,使马铃薯安全贮藏。 10.4 植物的衰老生理 1、定义;衰老 Senescence: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 株生命功能逐渐衰退恶化、最后自然死亡的过程 。 图10.11离体 燕麦胚芽鞘在 诱导衰老(暗 中, 25 ) 过程中叶绿素 、氨基酸和蛋 白质的变化 (引自Martin 和 Thimann,1972 ) 2、衰老的类型:根据植物与器官衰老和死亡的情况 ,一般将植物衰老分为4种类型: 1)、整株衰老型 即整个植株衰老,如草本植物( 如玉米、小麦等)。但多年生植物(如竹),一旦开 花也整株衰老死亡。 2)、地上部分衰老型 多年生草本植

2、物(如苜蓿、 芦苇等)地上部分每年衰老死亡,但根及根状茎仍生 活多年。 3)、渐进衰老型 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较老的器官 和组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衰老脱落,并被新的器官所 取代。 4)、落叶衰老型 多年生落叶木本植物的茎和根能 生活多年,而叶子每年衰老死亡和脱落。 3、衰老的意义: 衰老是生物生长发育必须经历的正常的生理过 程,不应把衰老单纯地看成消极的导致死亡的过程。 从生物学意义上说,没有衰老就没有新的生命的开始 。如多年生植物秋天叶子衰老脱落之前,把大量营养 物质运送到茎、芽、根中,以供再分配和再利用;花 的衰老使刚刚授粉而产生的受精卵能正常发育;果实 与种子成熟后的衰老与脱落,有利于借助其

3、他媒介传 播种子,便于种的生存,对物种的繁衍和人类的生产 是有益的。 适应能力降低,引起营养体生长不良,造成过早 衰老,籽粒不饱满,使粮食减产,这是不利的,因此 在生产实践中应予以克服和提高植物的抗衰老能力。 10.4.2 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1、蛋白质含量下降 2、核酸含量降低 3、光合速率下降 4、呼吸速率下降 5、膜结构破坏 6、IAA, GA,CTK下降,而ABA和ETH上升 。 图10.12 图 10.12 蚕豆衰老叶片中生理生化变化 (引自李合生,2002)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以CO2计 10.4.3 影响衰老的外界条件 1、光 延迟衰老,但强光加速衰老。 2、温度 合适温度延迟

4、衰老,但温度过高 或过低都加速衰老。 3、水 合适水分延迟衰老,但水分过高或 过低都加速衰老。 4、矿质营养 N、Ca、K等延迟衰老。 10.4.4 衰老的原因 1、营养竞争理论 Molish认为:生殖器官的生长从营养器官夺取养 分,引起营养器官营养亏缺,引起衰老。 2、植物激素控制理论 植物衰老是由一种或多种植物激素综合控制的。 如营养生长时,根系合成的CTK运往叶片,促进 叶的生长;而生殖生长时,根系中CTK合成减少 ,叶片得不到足够的CTK供应,而花、果实中 CTK含量较多,成为生长中心,使叶片营养运往 果实。 3、自由基损伤理论 衰老时自由基生成增多,而清除降低,导致衰老 。 4、程序

5、性细胞死亡理论 所谓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指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 ,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其生命的过程 ,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 果。Kerr(1972)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细胞凋亡( apoptosis)。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由内在因素 引起的非坏死性变化,即包括一系列特有的细胞 形态学(如质膜和核膜的囊泡化、DNA裂解成 180bp片段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等)和生物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都涉及到相关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叶 片衰老是在核基因控制下的PCD。目前,程序性细 胞死亡理论已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细胞衰老学说 。 10.5

6、 植物器官的脱落生理 1、脱落 abscission: 指植物细胞组织或器官与 植物体分离的过程。如叶、花、果实、树皮 等。 正常:果实和种子等;异常:棉花落铃和胁迫 落叶等。 2、器官的脱落 离层 (abscission or separation layer):离层 是指分布在叶柄、花柄和果柄等基部的一 段区域经横向分裂而成的几层细胞,其体 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有浓稠的原 生质和较多的淀粉粒,核大而突出(图 10.13)。 图 10.13 双子叶植物叶柄基部离区结构示意图( 引自陈忠辉,2001) 离层部分细胞小,见不到纤维 脱落时主要是水解离层的细胞壁和中胶层, 与脱落有关的酶纤维

7、素酶和果胶酶的作用比 较大。 果胶酶 pectinase 纤维素酶 cellulase 3、影响脱落的因素 1)、IAA Addicott等(1955)提出了脱落的生长素 梯度学说(auxin gradient theory)。该学说认为 生长素含量远轴端大于近轴端时,离层不能形 成,叶片不脱落。反之,当生长素含量远轴端 接近或小于近轴端时,加快离层的形成,促进 器官脱落(图10.14)。 图 10.14 叶子脱落与叶柄离层远基端生长素和近基端 生长素的相对含量的关系(引自潘瑞炽,2001) 2)、IAA、Eth、ABA与脱落(图10.15;16) 4)、外界因素:温度、光、水、矿物质 图 10.15 IAA促进与延迟洋紫苏外植体脱落与乙烯 生成的关系(引自陈忠辉,2001) 图 10.16 激素作 用于离 层图解 (引自 潘瑞炽 ,200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