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交通大学之二.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1493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4.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时交通大学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战时交通大学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战时交通大学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战时交通大学之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战时交通大学之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战时交通大学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战时交通大学之二.(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战时国民政府在教育上投入的经费仅次于军费,抗战期 间,由中学到大学毕业,完全依赖国家贷金或公费的学 生,共达128000余人,这其中就包括了“两弹一星”元 勋钱骥、姚桐斌、邓稼先、程开甲、屠守锷、陈芳允、 任新民、朱光亚、王希季等9人,还有李政道、杨振宁 这两位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8年抗战期间,全国专 科以上高校增加了33所(31%),教员增加了3623人 (48%),学生增加了41575人(99%)。中小学教育 也全部免费,学龄前的儿童入学率从战前的43.4%上升 到了胜利前的76%,初等学校学生数量几乎是战争爆发 后的2倍。在职业教育方面进步更加明显,在校学生人 数由战前的7000人增

2、长到了25000余人。 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 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 而丢却了基本,我们这一 战,一方面是为争取民族 生存,一方面就要于此时 期改造我们的民族,复兴 我们的国家,所以我们教 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 时,还应该看到战后。- -蒋中正 2010年02月21日 10:48凤凰网教育 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 ,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的因素,我们以 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 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 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 2.28倍,巴西为2

3、.29%,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 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 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所所长蔡昉八日在此间表示 ,中国实际公共教育投入仅占GDP的百分之二点四,低 于印度的百分之二点七,相当于美国的一半。 新华网北京月日电(记者刘奕湛 田野)国务院新闻 办公室日发表的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 皮书说,年以来,政府教育投入快速增长。全国公 共财政教育支出从年的亿元增加到 年的亿元。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中 央财政共安排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达亿元。 白皮书说,公民受教育权利进一步得到保障。国家相继实施 了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义务教育

4、薄弱学校改造计 划等项目。国家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从 学前教育到研究生阶段各个阶段全覆盖,每年资助资金近 亿元,资助学生近万人次。到年, 约有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享受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 书政策,多万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享受生活补 助。国家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到 年底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亿元,惠及近 万学生。年以来,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亿元 支持上万所学校新建或改造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 从重庆到上海有三种交通途径,第一种是乘飞机空运, 5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但是纪非一个偌大的交大所能够 行得通的。复员开始时,有十几位教授因受命回沪接收 而享受这种高级待遇,之后

5、就只能靠水陆两路了。 第二种是走陆路,先乘汽车疟川陕公路到宝鸡,再到西 安乘火车到沪,总共约花3周的时间。 第三种是轮船,只要包得一条大船,一千多学生一起上 船顺流东下,十天半月也可以到沪,且坐船不像走陆 路那样费劲和麻烦。可是大后方各部门各学校争着复员 东迁,各路交通拥挤不堪,一票难求,哪来这般巨型客 轮,于是复员只能分批陆续搬离重庆。 9月间,学校组织复员委员会,制定了先高年级后低年级的搬迁原 则,开始积极联系车船,有条不亲地组织学校复员东返。好在交通大学 在交通部门的校友比较多,特别是造船系和船运公司更有联系。当时 实际主持造船系的辛一心教授一方面在交大授课,一方面又任招商局 船务处副处

6、长,正主持修复复员专用船只。9月下旬,辛一心联系到刚 刚修竣的“江建”号轮船,搭载着造船系教师和二四年级学生离开重庆 沿长江东下,lo月初抵达上海有幸作为首批学生进人徐家汇交大,开 始了迁校建设工作。造船系师生虽然是全校第一批返沪的幸运者,但 是乘船的条件很差。据当年曾经乘坐该船的l 947年届校友何志刚回 忆说:“全部同学睡在四周通风的双层甲板间用自带的被单挂起来避 风雨,每日三餐是白备的干粮。那时可没有方便面只能用馒头和窝窝 头充饥。船过三峡不久,就在城陵矾滩头搁浅。一连数日,粮断水尽, 不得已只能把亲友托带的四川榨菜和云南大头荣打开 第二批四年级师生140人搭乘“鸿达”号轮船,于lo月2

7、4日从渝校 启程东迁,11月初会合于卜海校园。第三批主要以教职员、家眷和部分 二年级学生为土,有340人。当别交通工具极度紧张,经校方和师生们 多方努JJ,才设法借来没有动力的旧军舰“法库”号,并肩绑在一条小火 轮上拖行。“法库”号很小,只有一问不大的客舱,根本容纳不下300余 人,只能让妇女小孩留在舱内,而教授、学生都只能睡在四面通风的甲 板r,就是这样还是显得人多船狭,师生就搬来几十张双人课桌,放在 比较牢靠些的甲板处,排列成行,这样就成了上下铺,桌上桌下都可以 睡人。小火轮很小,拖着比它大许多的“法库”号,很难灵活驾驭。走平 真的航道还可以,可是要通过处处是暗礁险滩的三峡,实在艰险的很,

8、 不小心就会船破身亡葬鱼腹。待到小心翼翼地穿过三峡之后,航行 就比较顺利了。“法库”号拖拖拉拉,一路上总算平安,于12月中旬到 达南京。听说从南京拖到上海还有三天的时间,早就归心似箭的师生 实在忍不住了,不少人弃船登岸换火车直奔上海。 抗战争的胜利,同样也极大鼓舞了沪校师生员工, 经过长达八年屈辱负重的生活,终于可以扬眉吐气 地回到近在咫尺的徐家汇校园丁。原沪校理学院院 长裘维裕教授,在汪伪接管交大时愤然离开耕耘近 20年的母校,闭门谢客,过起了艰辛贫苦、深居简 出的生活,是为当时沪上有名的“反伪六教授”之一 。终于等到胜利的裘维裕这时挺身而出,第一个赶 到徐家汇交大校舍,保护及协助接收残存的

9、仪器设 备,使之不再遭受损失。沪校的广大师生也纷纷回 校,投入清理、搬运等恢复工作,争取早日会合渝 校师生开课。 当占用交大校园长达7年之久的日本东亚同文书院仓皇撤离的时候 ,沪校师生欢天官地地清理伤痕累累的校园,准备从狭小分散的 租界校舍搬人数年来可望而不可即的宽敞校舍;渝校师生也正怀 着游子般归心似箭的热情,从水陆空各路分批踏上复员之路。然 而,国民党军队新六军某部却开进了校园,把学生饭厅当弹药库 工程馆作营房,体育馆、铁木工厂当马厩,容闳堂、中院、图 书馆等处住满了吊儿郎当的大兵们,把个原本千疮百孔的校回并 成乱槽糟的军营。他们以“抗日功臣自居,不可一世 ,终日在校内 吵吵嚷嚷,肆意寻衅

10、,严歪阻碍了百废待单的复员建校工作。一 日,一名校上阻止士兵们任意搬运校内家具,却韧他们拖到“营房” 里吊起来毒打。总务长李文美闻讯匆匆前去交涉,四知道秀才遇 到兵有理说个消,也遭到围殴,被打成重伤。全校师生难而怒火 ,愤慨异常,当天就罢教罢课以示抗议。新六军最后不得不向交 大师生道歉,并表尔要赔偿损失,处分打人凶手,且限期全部撤 离交大校舍。最后,教务良李熙谋通过关系,找到了京沪地区受 降主官场思伯驻军才于l 946年7月全部撤出校园。 1945年9月底,国民政府教育部却下令解散南京中央大 学,将沦陷区专科以上的公立学校定为“伪学校”,一律 关闭整顿。原木在教育部默许下忍辱接受汪伪接管的沪

11、校交大,顿时成了“伪交大”,学生需甄审,教师被停职 ,师生陷人了迷茫愤怒之中。经过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发 动,在社会各界的同情支持卜各校帅生群起力争,教育 部被迫取消甄审,于年底成立“国立上海临时大学补习 班”,在交大校舍开学上课。学生以交大沪校近700名 学生为主体,另外还包括从上海大同大学、雷士德工学 院、南京中央大学高年级部分学生(南京中央大学学生 中包括张公纬、杨土蔚、江泽民等人)。 吴保丰(18991963), 字嘉谷,江苏昆山人。 1921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 海学校电机科,1923年赴 美,次年考入密歇根大学电 机科,获硕士学位。1927 年回国,1931年起先后担 任过交通部电政管理

12、局局长 ,中央广播事业处处长等职 。1941年起任交通大学重 庆分校主任、代理校长,交 大复员回上海后担任校长, 在他任内,尽管条件艰苦, 但仍有相当发展。 1947年初,教育部长来家哗下令交大停办航海、轮机 两系,取消一个学院。文大师生员工闻讯激愤异常,迅 速成立护校委员会,发起了声势浩大的沪校运动。吴保 丰始终与师生站在一起保存学校完整,支持师牛护校。 在晋京向教育部交涉失败后,他私下里让总务长手文美 给学生印台会一笔护校活动经费,还利用个人关系暗中 帮助学生租借到一批卡车,开往火车站晋京请愿。运动 开始后,他穿梭于学生、教育部及上海市当局之间斡旋 ,为护校运动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一波刚平,

13、一波又起 ,交大学生为反对政府发动的全面内战,和全国学生一 起开展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吴保丰同样不满 当局抗战后热农内战、摧残教育的做法,对学生们的爱 国运动表示同情和理解,拒绝执行镇压交大学生运动的 指令,多方设法营救掩护进步学生。 1947年5月,在中共交大总支的领导下,交通大学近 3000名学生发起声势浩大的护校运动,冲破层层拦阻 ,自行开火车去南京请愿抗议政府摧残教育、肢解交大 的行为,迫使政府当局勉强同意了师生们的各项要求。 5月13日清晨5时左右,学生们开始集合。全校95%以 上近3000名学生分别登上了57辆卡车。队伍总指挥以 及各大队、中队、小队队长均佩戴鲜明的袖标,俨

14、然是 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待命出发。护校队伍正要开出校 门时,市长吴国桢等人慌忙赶来,他们站在请愿车队之 前双臂横拦,企图阻止车队出门。面对这种突发情况, 几个纠察队员,机灵地一边高呼“保护市长”,一边将吴 国桢拽至路旁,请愿车队迅速开出校门。 请愿车队到达北火车站后,学生们井然有序地下车 ,列队进入铁路局旅客休息室。此时的北站内外, 军警四处戒备,如临大敌,站内所有火车都已停开 ,旅客也被赶走,站台内空空荡荡,整个车站只有 交大近3000名学生和国民党军警以及零星的铁路 职工。护校委员会联络组先与站方交涉购买团体票 ,北站站长声称,已奉上司命令,不卖票。后又说 交通部次长凌鸿勋答应将陪同朱家

15、骅10时半乘机来 沪,约75分钟即可到达车站,不让学生们赴京。 谈判过程中,张公纬指挥学生整队进入月台准备登车。此时,车 站内已空无一车。没有车,怎么赴京?主席团成员商量后,决定组 织几个小组,沿各条路轨分头寻找机车和车皮。在铁路员工帮助 下,学生们终于找到了机车和车皮。一列由机械系学生傅家邦、 丁仰炎等开动的火车驶进月台,广大学生一片欢呼,准备分批登 车。 开上月台的列车只挂有8节客车,不够全体学生乘坐。这时,其他 学生又在铁路员工暗中帮助下找到27节闷罐车车厢。傅家邦、丁 仰炎等即将原列车开出站台,改挂闷罐车车厢,再次开进月台。 学生们无比振奋,纷纷要求马上上车,开赴南京。山茶社员马上 利

16、用“打倒列强”的曲调,现场编写新歌词: “火车不开,火车不开, 自家开,自家开! 交大同学真正崭(注:上海话“好”的意思), 交大同学真正崭, 真正崭,真正崭! ” 下午5时左右,吴国桢、潘公展、方治再次来到北 站进行拦阻。他们借吴保丰之口说:“朱部长限学生 于6时半前退出月台,明晨8时上课,否则全部开除 学籍。”吴国桢宣称:“教育部已接受学生要求,倘 再有越轨行动,要依法制裁!”绝大多数交大学生为 朱家骅的一再失信所激怒,非但未被威胁所压倒, 反而斗志更旺,强烈要求马上上车。此时,暨南大 学、上海医学院、浙江英士大学的学生代表,冲破 军警阻拦,来到月台,高呼“支援交大护校斗争!”“ 欢送交大同学晋京请愿!”交大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和欢呼声,在场群众的情绪达到了高潮。 6时半,请愿团总指挥组织学生上了车。请愿车车头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