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13741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第1章讲解(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章 绪 论 一、研究对象 1、机器 如:缝纫机、洗衣机、机床、汽车、推 土机、机器人、机械手等。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主要 内容 例一:单缸四冲程内燃机 n工作原理:燃气由进气管通过进气阀被下行的活 塞吸入气缸,然后进气阀关闭,活塞上行压缩燃 气,点火使燃气在汽缸中燃烧,膨胀产生压力, 推动活塞下行,通过连杆带动曲轴转动,向外输 出机械能。当活塞再次上行时,排气阀打开,废 气通过排气管排出。 即:内燃机点火之后,燃料燃烧生成的燃气推动活 塞工作往复移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的连续转 动。 动画演示: 功能: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机构运动简图: 例二:电动机 n组成:一个转子和一个定子

2、n工作原理:当定子有电流输入时,转子便能做 回转运动,使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功能:电能转变为机械能 例三:工业机器人 组成:机械手、计算机控制器、液压装置和 电力装置 工作原理: 功能:利用机械能传递物料 机械手 电力装置 控制器 (计算机) 液压站 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 人: (1)机器的特征: 它们都是一种人为的实物组合体,不是天然形成的; 组成它们的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在生产过程中,它们能代替或减轻人类的劳动,从而 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能变换传递能量、物 料和信息。 如电动机、内燃机、破碎机、起重机、计算机。 n机器:执执行机械运动动的装置,用来变换变换 或传递传递

3、 能量 、物料和信息。 n(2)机器的分类类 n 根据功能转换转换 原理 n 原动机:凡将其他形式能量变换为变换为 机械能的机 器 n 如:内燃机、电动电动 机 n 工作机:凡利用机械能去变换或传递能量、物 料、信息的机器。 如:发电机 各种加工机床 起重机 计算机 录音机 根据机器的用途 加工机器:机床、纺织机、包装机 运输机器:汽车、拖拉机、输送机 信息处理机器:计算机、录音机、机械积分仪、记 账机 (3)机器的组成 动力部分 将其他能量变换为机械能,是驱动整部机器的动力源 常用的动力源:电力、液力、热力和压缩空气等。 常用的原动机:电动机、内燃机、液压缸、气动缸等。 执行部分 处于传动路

4、线的终端,完成机械预期的动作。 传动部分 介于原动机和执行部分之间,把原动机的运动和 动力传递给执行部分。 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是机器的主体。 控制部分 控制机器的其他基本部分,使操作者能随时实现或终止各 种预定的功能。 包括:各种控制机构、电气装置、计算机或液压系统、气压 系统等。 现代机器的控制部分:机器控制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 机器的组 成: 原动机: 驱动机器完成预定功能的动力源 工作机: 完成机器预定功能的组成部分 传动系统:传递运动和动力 。有机械传动、电力传动和液 力传动等。 原动机 传动系统 工作机 控制系统 辅助系统(润滑、显示 、照明等 本课程只研究机械传动。 原 动 机:

5、汽油机和柴油机。 传动系统:离合器、变速箱、 传动轴和差速器。 工 作 机: 车轮、悬挂系统 和底盘。 控制系统:方向盘和转向系统、排档杆、刹车及其踏板、离合器及其油门。 辅助系统:油量表、速度表、里程表、润滑油温度表及蓄电平电流表、电 压表等为显示系统;后视镜、车门锁、刮油器等为其它辅助系 统;前后灯、仪表盘灯为照明系统;转向信号灯和车尾红灯为 信号系统。 机器组成 实例 2、机构 (1)机架 凡本身固定不动的构件或相对地球运动但固结 于给定坐标参考系并视为固定不动的构件统称为 机架。 如:内燃机的汽缸体、飞机的机体、车辆的车架等 。 零件:组成机器的不可拆的基本单元。 机器中的制造单元。

6、如内燃机中的一个螺钉、曲轴等。 (2)零件和构件 n零件:专专用零件和通用零件 n 通用零件:在各种机器中都能用到的零件叫通用 零件,或称为为常用件、标标准件。 n 如齿轮齿轮 、带轮带轮 、螺钉钉、轴轴、轴轴承、弹弹簧等; 通用零件 专用零件:在特定类型的机器中才能用到的零 件,叫专用零件。 如曲轴、活塞、吊钩、叶片、叶轮等。 专用零件 用途 专用零部件:只在一定类型机器中使用的零件,如曲轴。 通用零部件:各种机器中普遍使用的零部件,如齿轮、螺栓。 标准件:制定了国家标准,并由专门工厂生产的零部件 。 如:滚动轴承、螺栓等。 构件 它可以是一个零件,也可以是由许多零件组而成的刚 性结构。 它

7、是机构中的运动单元。 如:内燃机中连杆 部件:为完成同一使命而协同工作的许多零件的组合。 如:滚动轴承、联轴器 (3)机构 内燃机的运动: 传递回转运动; 将转动变成往复运动; 利用机件本身的轮廓曲线来 实现预期规律的移动或摆动。 齿轮和齿轮 形状特点:具有轮齿 运动特点:把高速转动变为低速转动或反之 称为:齿轮机构 凸轮和顶杆 形状特点:主要机件具有特定轮廓曲线的凸轮 运动特点:利用其轮廓曲线使从动件按指定规律作周期性的 往复移动或摆动。 称为:凸轮机构 凸 轮 机 构 活塞、连杆和曲轴 形状特点:主要机件是杆状或块状 运动特点:能实现转动、摆动或移动等运动形式的相互转换 称为:连杆机构 连

8、 杆 机 构 可见,机构具有的特征: 1)它们是人为的实物组合; 2)各实体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机构:人们将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的各构件的基 本组合体。 常见的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 构、轮系等。 机构与机器: 从组成来分析: 机器由各种机构组成。 如:内燃机由曲柄滑 块机构、齿轮机构、 凸轮机构组成。 机器:是由各种机构组成,可以实现预期机械运 动并完成有用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 机构:由若干构件组成,各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 相对运动,仅仅起着运动传递和运动形 式转换的作用。 机器和机构最明显的区别是:机器能作有用功, 而机构不能,机构仅能实现预期的机械运动。 3、机械 机械是机

9、器和机构的总称。 总结:机械、机器、机构、构件和零件的关系 零件刚连构件可动连接机构组合机器 机械 研究内容:机械中的常用机构和通用零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基本的设计理论和计算方法。 一、性质 u机械设计基础是高等学校工科有关专业一门重要的技 术基础课。 u机械设计基础将为有关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机械设备 课程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使从事工艺、运行、管理 的技术人员,在了解各种机械的传动原理、设备的正 确使用和维护及设备的故障分析等方面获得必要的基 本知识。 1-2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 要求 二、主要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 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机械传动装置和简

10、 单机械的能力,为日后从事技术革新创造条件。 任务: u掌握常用机构的结构、特性等基本知识,初步 具有选用、分析机构的能力。 u掌握通用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应用和 简单设计计算方法,并初步具有选 用、 分析 和设计简单机械传动装置的能力。 u 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查阅有关技术 资料的能力。 三、基本要求 (P2) 四、先修课程 u本课程是建立在物理、数学、工程力学、机械制 图、工程材料、金工实习、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基 础之上的一门技术基础课。 u研究组成一般机械的常用机构、通用零件和在机 械设计中一些常遇到的基本共性问题。 先修课程: v高等数学 普通物理 机械制图 工程力学、金

11、工实习 机械制造基础等 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 机械设计基础 比基础课更接 近工程实际 承上启下 比专业课有更宽的研 究面和更广的适应性 1-3 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程 序 一、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u机械设计:规划和设计实现预期功能的新机械或改进原有 机械的性能。 u设计机械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在满足预期功能的前提下,性能好、效率高、成本低, 在预定使用期限内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维修简单和造型 美观等。 具体有如下三个方面要求: 1、使用要求 (功能要求) 所设计的机械应在规定的寿命期限内能正常完 成预期的使用功能。这是最主要的要求。 2、经济要求 所设计的机械设备应在设计、制造和使用的

12、全过程中都有低的成本。 设计:采用先进的设计方法(CAD、并行设计) 缩短设计周期 制造:省工、省料、装配方便、缩短制造周期 使用:生产率高、效率高、低消耗、低管理费用。 3、社会要求 操作要方便,使操作者感到安全舒适;要有 大方宜人的外形和色彩,具有市场竞争力;要符 合国家环境保护等有关法令。 (1)便于操作,符合人机工程学。 (2)保证安全,能实现对操作人员的防护,保证人 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3)改善环境,减少机器对环境的污染。 (4)大方宜人的外形和色彩,重视产品的工艺造型 设计,不仅要功能强,价格低,而且外型美观, 实用,使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 4、可靠性要求 机器在规定的条件下,规

13、定的使用周期内, 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机器的可靠性取决于设计 、制造、管理和使用等各个阶段。 举例: 5、标准化要求 6、其他要求 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不同机器还有特 殊要求。 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标准化: n两重含意 n1、按有关标准设计机械零件 n2、尽量选用标准件 按运用范围分: 国际ISO 国家GB 部标 (JB:中国机械工业部标准 YB:中国冶金工业部标准 QB:中国轻工业标准) 二、机械设计的一般程序 u在明确设计要求后,机械设计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确定机械的工作原理,选择合宜的机构;拟定设计方 案;进行运动和动力分析,计算作用在各构件上的载荷; 进行零部件工作能力计算、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 u根据设计任务大小的不同,设计过程的繁简程度显然不会 一样,但大致要经过如下表所示的三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