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1078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交换器课程设计-2010讲解(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交换器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内容 传热计算 结构计算 流动阻力计算 强度计算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是最典型的间壁式换热器,历史悠久,占 据主导作用。 优点:单位体积设备所能提供的传热面积大,传热效果 好,结构坚固,可选用的结构材料范围宽广,操作弹性大,大 型装置中普遍采用。 结构:壳体、管束、管板、折流挡板和封头。 一种流体 在管内流动,其行程称为管程;另一种流体在管外流动,其行 程称为壳程。管束的壁面即为传热面。 单管程换热器管、壳程流体流动 双管程换热器内的流体流动 一、设计步骤 按要求计算换热器的换热量。 确定冷、热流体的流动途径。 计算定性温度,确定流体的物性数据(密度、比热、

2、导热 系数等)。 初算平均传热温差。 按经验选取或估算传热系数,初算出所需传热面积A。 根据初算的换热面积进行换热器的尺寸初步设计。包括管 径 、管长、管子数、管程数、管子排列方式、壳体内径 等。 核算传热系数。 校核传热量,要求有1525的裕度。 管程和壳程压力降的计算。 1、冷、热流体流动通道的选择的一般原则: (1) 管程 a) 不洁净或易结垢的液体宜在管程,因管内清洗方便。 b) 腐蚀性流体宜在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到腐蚀。 c) 压力高的流体宜在管内,以免壳体承受压力。 (2) 壳程 1) 饱和蒸汽宜走壳程,因饱和蒸汽比较清洁,表面传热系 数与流速无关,而且冷凝液容易排出。 2)

3、 流量小而粘度大的流体一般以壳程为宜。 3) 若两流体温差较大,对于刚性结构的换热器,宜将表面 传热系数大的流体通入壳程,以减小热应力。 4) 需要被冷却的流体一般选壳程,便于散热。 二、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 流速的选择 流速影响表面传热系数和污垢的大小。 流速 流体中颗粒沉积,甚至堵塞管路; 流速 流体阻力增大。 3、流动方式的选择 对于同样的进、出口条件,传热量相同, A逆100 湍流),h0,强化传热。 冲刷沉积物,减小污垢热阻; 对壳体起支撑作用。 代价:壳体阻力,系统动力消耗。 弓形 圆盘形 管板 折流板 单壳程水平圆缺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单壳程圆盘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管板 折流板 盘环折流板 弓形折流板 单弓形折流板 双弓形折流板 6、折流挡板 挡板间距:一般取壳体内径的0.21.0倍 挡板切除对流动的影响 (2)流体通过换热器时阻力的计算 管程阻力 管程阻力可按一般摩擦阻力计算式求得。 壳程阻力 对于壳程阻力的计算,由于流动状态比较复杂,计算公式多, 计算结果相差较大。 埃索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