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680910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梁实秋 教学目标 感知个性形象 感受美好人性 揣摩巧妙构思 感知形象 1、徐老师为什么给“我”“印象最 深”?分条列出。 2、“收益最多”又体现在哪些方 面?分条列出。 活活生生的这一个 绰号-可怕 相貌-怪异 笑容-狰狞 习惯-不良 -描写细腻 个性鲜明 人性的光辉 编教材-兴趣培养 读课文-习惯养成 改作文-方法指导 -获益匪浅 收益终生 写作技巧 衔接“硬接” 该转“硬转” 起笔“突兀矫健“开门见山”“一 针见血”“引人入胜” 说理“譬喻” 机智的文笔 抓住特征 描写细腻 语言幽默 似贬实褒 欲扬先抑 首尾呼应 用一句话概括 徐先生: 虽貌 性 但 业 生 小试身手 猜一猜“他”(“她

2、”)是谁? 用50至100字刻画同学外貌或是写 有关同学的一个细节,写好后读给 同学听一听,看看同学能不能才出 来。 梁实秋(19031-1987.113)原籍浙江杭县,生于 北京。学名梁治华,字实秋,一度以秋郎、子佳为笔名。 实秋先生生于北京. 早年留学美国,回国以后曾在清华、北大等大学任教 ,并从事译著工作,是30年代初新月杂志的主将之一 。1949年他赴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到40年代,他改写散文小品,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他写的雅舍小品在港台已经再版了50多次。这本书 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 作为现代散文家,梁实秋沉稳、通达、幽默的性格, 酿成了一种独特的文调,这种文

3、调尤其切合中年人的心境 。在艺术处理上,繁简、浓淡、文白、雅俗他都处理得很 得体,颇具大家风度。 雅舍小品 作者小处着眼,大处落笔,纵横生发,笔触 较为恣肆,却颇有絮语散文的特色,给人们一 种沉静的感觉。作者以雅致的渲染揭露了 这个世界上的高等动物身上的种种疵点,揭 示了社会的缺憾。在批评中带有道德意味, 这在不完美的社会中应该说有永久性的价 值,可见它在港台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中成 为人们所喜欢的书,出版达四十多次而不衰, 绝非偶然。 忘年之恋经受了十三个春秋的考验 梁实秋是台湾文献“主帅”。他的雅舍小品 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梁实秋七十一岁的时候, 与元配之妻程季淑客居美国,一场意外突然攫去 了她的生命。 悲伤不已的梁实秋,写下感人的 槐园梦忆一书。台湾远东出版社老板是梁实秋 的挚友,以校对该书清样为名,邀请梁实秋到台 北散散心。 梁实秋在台北偶遇比他小二十八岁的 歌星韩菁清,竟然陷入热恋传奇的恋爱。那 些正沉浸于槐园梦忆的泪水中的读者得知梁 实秋的黄昏之恋,顿时掀起“新闻风暴”。梁实秋 的学生们甚至组织“护师团”,坚决反对老师的这 一婚恋。 梁实秋和韩菁清的忘年之恋,经受了十 三个春秋的考验。 左:作者和原夫人 右:作者和新夫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