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80844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3.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2017中考语文第二部分阅读第三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文与议论文)复习(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分阅读 章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 文与议论文) 考纲说明 命题方向 回眸中考 知识提要 备考秘诀 模拟突 破 考纲说明 1. 整体把握实用类文本的主要内容。 2阅读科技、社科、新闻作品,筛选信息 ,概括要点。 3运用科技、社科、新闻作品中的信息解 决相关问题。 4阅读简单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 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5联系实际,对议论文中的观点作出自己 的判断。 命题方向 从20112016年广东省中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 的试题来看,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呈现以下特点: 1实用类文本阅读每年都考,在议论类文本和说明 类文本中二选一,暂未出现过对新闻的考查。题量为 3题,分值10分。201

2、12013年题型由1道客观选择题 和两道主观问答题组合而成,选择题着重于考查对文 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理解,2014年题型由2道客观选 择题和1道主观问答题组合而成,选择题1道考查对文 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理解,1道考查对文本具体局部 点上的理解分析,从而更突出了对文本内容的阅读理 解。 2.越来越淡化文体,对文体知识的考查渐趋减少。依 据2014、2015、2016年考试大纲的要求,实用类文章 阅读的考查不以文体阅读为重点,而是着眼于考查学 生的阅读综合理解能力。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和把握。 3.选文贴近生活,紧跟时代。说明文以科技说明文为 主,所选文本大都涉及社会热点、科学前沿、环保、

3、新能源开发、自然生态、日常生活等;议论文大多是 文质兼美、充满思辨色彩、阐释人生哲理的短文,在 阅读中让学生有所感触,不仅便于个性化的解读,又 对学生灵魂塑造、人格养成不无裨益。 回眸中考 一、(2016广东中考)(10分) 悲加欢不等于零 详见金牌中考第142页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开门见山,提出“悲欢零”的观点,然后从不同的角 度来说理,结尾重申观点,呼应开头。文章思路清晰,论证严密。 B第段,作者用数学公式把人生的逻辑和数理逻辑联系起来, 指出不能仅仅用数量来看待人生的幸福指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 C作者善于运用引用论证的方法阐述道理。如引用苏

4、东坡、丰子 恺的名言,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也使文章富于文采 。 D文章告诉我们,人生难免缺憾,但是生活是有意义的,要坚定 信念,热爱生活,特别强调要努力将生活中拂心的事看成正数。 D 2下列与第段中“乐观主义”含义不符合的一项是( ) (3分) A海伦凯勒小时候因生病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 ,她感到无助和迷茫,善良的莎莉文老师让她学会了微笑,无惧疾 病。 B身处茫茫沙漠,口干舌燥,这时旅行者发现身上只剩下了半瓶 水,他平静地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 C格布雷西拉西耶出身贫寒,每天只能赤着脚上学,他不自暴自 弃,不怨天尤人,后来成为闻名遐迩的“世界飞人”。 D作家史铁生

5、曾说过,哪怕是你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灾难,也应 该感到幸福,因为你可以在灾难中学会坚强,看到曙光。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看待生活中逆耳的话、拂心的事。 _ _ _ A 在生活中,总免不了有逆耳的话、拂心的事,我们不要悲观,而 要把它们看成正数,乐观地去面对,用心去过有意义的生活,因 为它们能帮助我们进德修行,助我们成长,对我们的人生是正数。 二、(2015广东中考)(10分) 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详见金牌中考第143页 1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由几个年轻人静心做茶的事例引出话题,然后逐层论 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培养静能量,也不是要搞得暮气沉 沉,故作

6、高深。” B第段中说有些年轻人认为外向者一定比内向者更容易成功, 因而忙于追寻成功的“终南捷径”。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心静不下 来。 C文章末尾“于艳阳天里多一缕清风,想必不无裨益”一句,用 比喻的手法,强调了“静能量”对于朝气蓬勃的青年人的积极意义 。 D作者善于运用事例论证和引用论证等方法说理,事例典型,说 理充分,特别是引用名人名言,既让读者信服,又增添了文采。 A 2下面不能证明 第段中“安静是 一种能量,安静的人更自省 ,做事更专注,收获也会更大”这个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板凳要坐十年冷”,“十年磨一剑”,克服浮躁,保持安静 ,终能有所收获。 B达摩面壁,静坐九年,影嵌入壁,

7、终悟得大道,开少林寺一脉 ,传之千年而不衰。 C李时珍翻山越岭,遍尝百草,历时27年,终于完成医学巨著 本草纲目。 D“定能生智,静能生慧”。沉下心来做一件事,心无杂念、持 久专注,定会赢得喝彩。 3第段中“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全文,谈谈 如何培养自己的“静能量”? _ _ _ _ C 这句话是说心态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改变的人是凡夫俗子;心态不 受境遇影响,甚至能改变境遇的人,就是圣贤。运用对比手法, 强调要把握读书的境遇,力求境随心转。应该驾驭环境,用心读 书;而不是被环境左右,影响读书。 三、(2014广东中考)(10分) 读书与境遇 详见金牌中考第145页 1下列不能证明“闹

8、境中读书,可贵的是心无旁骛” 这一观点的 一项是( )(3分) A曹雪芹常年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清苦生活,仍然自得其 乐,坚持读书写作,终于完成鸿篇巨制红楼梦。 B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常常手不释卷,有时在排队打饭或候车的 喧嚣环境中还津津有味地阅读尚书。 C艾思奇在日本求学期间,课余时间别的同学常常唱歌跳舞,而 他却一个人埋头读书,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似的。 D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特意到长沙街头的菜市场 读书,身边人来人往、嘈杂不堪,他始终不为所动。 A 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善于引用名言,如“非宁静无以致远”、“书籍是人类进 步的阶梯”等

9、,这些名言既恰当地证明了观点,又增添了文采。 B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读书与境遇”的关系展开 论述,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 C读书的境遇因人而异,只要我们在逆境中不消沉、不浮躁,坚 持不懈,潜心读书,就能成就伟业。 D文章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如果把读书学习作为一种 追求,就能不断拓展视野,更新观念,提升自我。 3如何理解第段“心随境转是凡夫,境随心转是圣贤”这句话 的深刻含义?(4分) _ _ _ _ C 这句话是说心态随着境遇的变化而改变的人是凡夫俗子;心态不 受境遇影响,甚至能改变境遇的人,就是圣贤。运用对比手法, 强调要把握读书的境遇,力求

10、境随心转。应该驾驭环境,用心读 书;而不是被环境左右,影响读书。 四、(2013广东中考)(10分)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详见金牌中考第146页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段引 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 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 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 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

11、淡质朴地 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D 2.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 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 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_ _ _ _ 3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 、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4分) _ _ _ _ 第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不丹相对 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由于心理 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 正好证明了本

12、段的观点。 因为:前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 实际的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所以“会觉得甜蜜、幸 福”;后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较高,奋斗目标过高,对外在世界 缺乏信任,争强好胜,所以“会感到失落、痛苦”。 五、(2012广东中考)(10分) “毒胶囊”有多毒? 详见金牌中考第147页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六价铬是人见人厌的化学元素,它有很强的生物毒性,长期接 触容易致癌,对皮革中六价铬的含量要求最严格的是德国。 B某些企业将皮革废料通过生石灰浸渍膨胀等手段处理后,熬制 成工业明胶,卖给药用胶囊生产企业,以替代药用明胶。 C“毒胶囊”的毒性难以检测,原因是工业用鞣制试剂不纯,不 可避免地含有六价铬,以及三价铬和六价铬在使用和保存中可以互 相转化。 D本文条理清,先介绍“毒胶囊”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 后教给人们辨别的方法。语言简明、准确。 C 2. 阅读选文第段,说说如何鉴别“毒胶囊”。(3分) _ _ 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对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