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0355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6.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痕迹检验的作业详解(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理论之章一、足迹的概念人用足完成行走运动,在这些过程中足底直接与承痕体接触留下的痕迹,称为足迹,亦称作脚印。在足迹的形成过程中,鞋仅仅依附于足而存在,作为足间接接触承痕体的媒介物,其并不能独立地留下足迹。穿鞋的足迹作为反映形象,不仅直接反映了鞋的外表结构特征,还间接反映了组的外表结构特征和人的运动习惯特征。通过对穿鞋足迹的特征分析,可以确定鞋的形态和运动方式,为侦查方向提供线索。二、足迹的形成足迹的形成必须具备造痕客体、承痕客体和作用力三个基本要素。1、足迹的造痕客体鞋的外表结构特征&运动习惯特征2、足迹的承痕客体土质地面、沙质地面、木质地面、纸张、铁板、衣被3、形成足迹的作用力静态、半

2、静态、动态1、橡胶底鞋对足迹的影响橡胶底鞋较软,且具有较好的韧性和弹性。易接触成痕客体表面,因此形成的足迹完整,形象特征较好。重压点、重压面形态和足弓明显,足迹特征较多。2、塑料鞋底对足迹的影响塑料底较硬,边缘整齐,易与地面接触,故足迹边缘清楚。3、皮鞋底对足迹的影响后跟较高的皮鞋足迹,步长变短,步宽略增,步角稍变小;磕、挖、抠等痕迹反应较为明显,擦痕加大,重压点和足弓反应不明显。4、穿大鞋对足迹的影响小脚穿大鞋形成的足迹,边缘不完整,前尖虚边较大,挑痕加大,多出现擦痕。三、造痕客体(条件)对足迹特征的影响四、负重对足迹特征的影响1、背重物(背部背)重心移向后上方,足迹压力加大,前掌易形成蹋、

3、推、挑痕。2、抱重物重心前移,全足压力后移,后跟压重,前掌压轻,易出现擦、挑、迫痕。3、抬重物前边的人步长变短,后跟压痕重。第二章实验之章一、实验原理承受体与造型体接触时,在造型体的作用力下会留下痕迹。不同的负重方式和不同的造痕客体会影响接触时留下的痕迹。二、实验准备1、确定组员分工2、准备实验工具:扫帚、相机、实验用鞋若干双(不同形态)。3、确定试验场地旧体沙坑。注: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选取可行性较大的集中造痕方式,有些研究范围之内的方式无法一一涉及。本实验均为人为操作,精确度及严谨性多有不够科学之处,实验所得数据仅作参考。三、实验进行中1、确定实验顺序Part1负重实验不负重单独行进背部背

4、60KG行进抱60KG行进抬60KG行进(取前肢)Part2条件实验粗跟皮鞋(合适尺码)行进坡高跟鞋(合适尺码)行进橡胶平底鞋(大尺码)行进塑料平底鞋(合适尺码)行进软底鞋(小尺码)行进2、现场实验实施:地点:旧体沙坑人物:本小组实验成员&路人甲乙丙丁及围观群众若干行动:选取适当的位置,用铲子将沙子拍严实,确保人踩在上面能留下明显的痕迹制造痕迹人员按照实验步骤1中的顺序及要求依次在沙子上行走,摄影到位拍照(足部特写、全景、重点部分突出),场记做好相应的记录保证照片与实验的顺序相对应。每次行走后,场务人员将沙子重新翻动后拍严实,确保下一步实验顺利进行清理现场,整理好实验工具3、实验结果处理所有实验步骤完成后,将相片从相机导入电脑,并予以编号确保与实验的顺序相对应;选取画面清晰的照片,制作PPT文档,根据照片设置问题。第三章过去之章u不负重单独行进u背部背60KG行进u抱60KG行进u抬60KG行进(取前肢)u粗跟皮鞋(合适尺码)行进u坡高跟鞋(合适尺码)行进u塑料平底鞋(合适尺码)行进u橡胶平底鞋(大尺码)行进u软底鞋(小尺码)行进第四章最终之章Thanksforwatchi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