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80323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114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4页
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4页
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4页
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4页
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结构-第四单元课件讲解(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 焊接结构的装配与焊接工艺 学习目标: 掌握同一种焊接结构,在不同的生产批量 、生产条件下的装配方式、焊接工艺、装 配焊接顺序; 掌握焊接结构的焊接工艺的制定方法。 综合知识模块一 焊接结构的装配 装配是将焊前加工好的零、部件,采用适当的 工艺方法,按生产图样和技术要求连接成部件 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 装配工序的工作量大,约占整个产品制造工作 量的3040。 且装配的质量和顺序将直接影响焊接工艺、产 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所以,提高装配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缩短产 品制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 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能力知识点1 装配的基本条件 装配的基本条件不是组成结

2、构件的零件, 在装配前应达到的尺寸精度、热处理状态 等,而是指零件在装配过程中应遵循的基 本准则,只有遵循这些准则才能装配出合 格的焊接结构产品。 为了对装配的基本条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先来看一个简单构件的装配过程。 图4-1 支架的装配 a)支架 b)装配工艺流程 支架构件的装配工艺流程 如图4-1a所示的支架构件,其装配工艺流如图4- 1b所示。 1)划定位线。将弯板平放在工作台上,并划出 肋板的位置线。 2)对位。用手扶正肋板与所划线对齐。 3)点固。用定位焊点将两肋板与弯板固定。 4)检验。由于点固焊时肋板会出现一些变形, 因此测量尺寸100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5)校正。如尺寸不符合

3、则进行调整。 该装配工艺流程反映了零件装配的一般过 程,任何零件的装配都必须先将其放到正 确的位置,再采取一定措施将位置固定下 来,最后测量装配位置的准确性。 这就是零件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定位 、夹紧和测量。 装配的基本条件 (1)定位 就是确定零件在空间的位置或 零件间的相对位置。 (2)夹紧 就是借助通用或专用夹具的外 力将已定位的零件加以固定,保持其正确 的位置,直到装配完成或焊接结束。 (3)测量 是指在装配过程中,对零件间 的相对位置和各部件尺寸进行的一系列技 术测量,从而鉴定零件定位的正确性和夹 紧力的效果,以便调整。 装配的基本条件 上述三个基本条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定位

4、是最基本的要求,没有定位,零件就不 能到达正确的位置,加工出来的构件尺寸也 就不可能正确; 没有夹紧,正确定位的零件不能保持其正确 性,在随后的装配和焊接过程中位置会发生 改变; 而没有测量,则无法判断定位和夹紧的正确 性,难以保证构件的装配质量。 装配的基本条件 零件的正确定位,不一定与产品设计图上 的定位一致,而是从生产工艺的角度,考 虑焊接变形后的工艺尺寸。 如图4-2所示的槽形梁,设计尺寸应保持 两槽板平行; 而在考虑焊接收缩后,工艺尺寸为204mm ,使槽板与底板有一定的角度。 正确的装配应按工艺尺寸进行。 装配的基本条件 图4-2 槽形梁的工艺尺寸 能力知识点2 零件的定位原理及方

5、法 1零件的定位原理 (1)定位原理 零件在空间的定位是利用“六点定位准则” 进行的,即限制每个零件在空间的六个自 由度,使零件在空间有确定的位置,这些 限制自由度的点就是定位点。 在实际装配中,可由定位销、定位块、挡 铁等定位元件作为定位点; 也可以利用装配平台或工件表面上的平面 、边棱等作为定位点; 还可以设计成胎架模板形成的平面或曲面 代替定位点; 有时在装配平台或工件表面划出定位线起 定位的作用。 零件的定位方法 (2)基准的概念 基准又叫基面或基准面,它是一些点、线、面的 组合,用它们来决定同一零件的另外一些点、线 、面的位置(对加工而言)或其他零件的位置。 根据用途,基准有下列几种

6、: 1)设计基准。是用来决定零件在整个结构或部 件中相对位置的点、线、面的总称。 如图4-3零件的表面a是决定面b、面d及孔f的设 计基准。 因此设计基准是用来确定焊件各部分位置关系的 。 图4-3 零件的装配基准 2)工艺基准 是装配过程中用来进行定位、安装零件位 置的点、线、面。 因此工艺基准可分为定位基准、装配基准 和测量基准。 定位基准 零件在胎夹具中定位时所依据的点、线或 面。 如图4-3中零件的a平面和e平面即是定 位基准面。 轴的定位基准面是其外圆面。 装配基准 胎夹具中决定各零件相对位置的点、线、 面。 如图4-3中零件的b面和c面或者b面和孔 g的中心点即是零件的装配基准。

7、测量基准 在加工装配过程中检查零件位置或工艺尺 寸所依据的点、线、面。 如图4-3中的a面是测量孔f的基准。 孔f又是测量零件孔g的测量基准。 (3)定位基准的选择 合理地选择定位基准,对于保证装配质量 、安排零部件装配顺序和提高装配效率均 有重要影响。 选择定位基准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点: 1)定位基准尽量与设计基准重合,这样 可以减少基准不重合所带来的误差。 2)同一构件上与其它构件有连接或配合关 系的各个零件,应尽量采用同一定位基准 ,这样能保证构件安装时与其它构件的正 确连接和配合。 3)应选择精度较高,又不易变形的零件表 面或边棱作定位基准,这样能够避免由于 基准面、线的变形造成的定

8、位误差。 4)所选择的定位基准应便于装配中零件的 定位与测量。 定位基准的选择 2零件的定位方法 在焊接生产中,应根据零件的具体情况选 取零件的定位和装配方法。 (1)划线定位 就是在平台上或零件上划线 ,按线装配零件。 通常用于简单的单件小批装配或总装时的 部分较小零件的装配。 (2)销轴定位 是利用零件上的孔进行定位 。 定位比较准确,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 钻出专门用于销轴定位的工艺孔。 (3)挡铁定位 可以利用小块钢板或小块型 钢作为挡铁,取材方便。也可以使用经机 械加工后的挡铁,以提高精度。 应用得比较广泛,挡铁的安置要保证构件 重点部位(点、线、面)的尺寸精度,也 要便于零件的装拆

9、。 (4)样板定位 是利用样板来确定零件的位 置、角度等的定位方法。 常用于钢板之间的角度测量定位和容器上 各种管口的安装定位。 3装配中的定位焊 定位焊也称点固焊,用来固定各焊接零件之间 的相互位置,以保证整体结构件得到正确的几 何形状和尺寸。 进行定位焊时应注意: 定位焊缝的引弧和熄弧处应圆滑过渡,否则, 在焊正式焊缝时在该处易造成未焊透、夹渣等 缺陷; 定位焊缝有未焊透、夹渣、裂纹、气孔等焊接 缺陷时,应该铲掉并重新焊接,不允许留在焊 缝内; 需预热的焊件,定位焊时也应进行预热, 预热温度与焊接时相同; 由于定位焊为断续焊,工件温度较低,热 量不足而容易产生未焊透,故定位焊缝的 焊接电流

10、应比焊接正式焊缝时大1015 ; 定位焊的尺寸要接要求选用,对保证焊件 尺寸起重要作用的部位,可适当地增加定 位焊缝的尺寸和数量; 在焊缝交叉处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不要 进行定位焊,而应离开50mm左右; 对于强行装配的结构,因定位焊缝承受较 大的外力,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大定位 焊缝长度,间距适当缩小; 必要时采用碱性低氢焊条,而且特别注意 定位焊后应尽快进行焊接,避免中途停顿 和间隔时间过长。 定位焊缝所使用的焊条牌号与正式焊缝所 使用的焊条相同; 直径可略细一些,常用3.2mm和4mm的 焊条。 能力知识点3 装配中的测量 测量是检验定位质量的一道工序。装配中 的测量包括: 正确、合理地

11、选择测量基准; 准确地完成零件定位所需要的测量操作。 在焊接结构生产中,常见的测量项目有: 线性尺寸、平行度、垂直度、同轴度及角 度等的测量。 1测量基准 为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减小因测量带来的 误差,首先应正确选择测量基准。 一般情况下,多以定位基准作为测量基准 。 当以定位基准作为测量基准不利于保证测 量的精度或不便于测量操作时,就应本着 能使测量准确、操作方便的原则,重新选 择合适的点、线、面作为测量基准。 图4-4 容器上各接口的相对位置 如图4-4所示的容器 : 三个管接口、 是以M面为设计、 定位基准; 因此,测量尺寸h1、 h2和H2时就应该选择 M面作为测量基准; 这样,三个基准

12、合一 ,有效地减小装配误 差。 图4-5 间接测量的方法 如图4-5所示的工字梁 ,要测量腹板与翼板 的垂直度,直接测量 既不方便,精度也低 。 这时以装配平台作为 测量基准,测量两翼 板与平台的垂直度和 腹板与平台的平行度 ,就会使精度比较高 ,测量也方便。 2各种项目的测量方法 (1)线性尺寸的测量 线性尺寸是指工件上被测点、线、面与测 量基准间的距离。 主要是利用刻度尺(卷尺、盘尺、直尺等 )来完成,特殊场合利用激光测距仪来进 行。 (2)平行度的测量 1)相对平行度的测量。 相对平行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线(或面) 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平行度。 相对平行度的测量是通过线性尺寸测量来

13、进行的。 其基本原理是测量工件上线的两点(或面 上的三点)到基准的距离,若相等就平行 ,否则就不平行。 图4-6 相对平行度的测量 图4-6是相对平行度测量的例子。 图4-6a为线的平行度,测量三个点以上; 图4-6b为面的平行度,测量两个以上位置 。 2)水平度的测量 水平度就是衡量零件上被测的线(或面) 是否处于水平位置。 许多金属结构件制品,在使用中要求有良 好的水平度。 将水平尺放在焊件的被测平面上,查看水 平尺下玻璃管内气泡的位置,如在中间即 达到水平。 施工装配中常用水平尺、软管水平仪、水 准仪、经纬仪等量具或仪器来测量零件的 水平度。 (3)垂直度的测量 1)相对垂直度的测量 相

14、对垂直度,是指工件上被测的直线(或面 )相对于测量基准线(或面)的垂直程度。 相对垂直度是装配工作中极常见的测量项目 ,并且很多产品都对其有严格的要求。 尺寸较小的工件可以利用90o角尺直接测量 ; 当工件尺寸很大时,可以采用辅助线测量法 ,即用刻度尺作为辅助线测量直角三角形的 斜边长。 对于一些桁架类结构上某些部位的垂直度 难以测量时,可采用间接测量法测量。 如图4-7是对塔类桁架进行端面与中心线 垂直度间接测量的例子。 首先过桁架两端面的中心拉一钢丝,再将 其平置于测量基准面上,并使钢丝与基准 面平行; 然后用直角尺测量桁架两端面与基准面的 垂直度,若桁架两端面垂直于基准面,必 同时垂直于

15、桁架中心线。 图4-7 用间接测量法测量相对垂直度 2)铅垂度的测量。 铅垂度的测量是测定工件上的线或面是否 与水平面垂直。 常用吊线锤或经纬仪测量。 采用吊线锤时,将线锤吊线栓在支杆上, 测量工件与吊线之间的距离来测铅垂度。 当结构尺寸较大而且铅垂度要求较高时, 常采用经纬仪来测量铅垂度。 (4)同轴度的测量 同轴度是指工件上具有同一轴线的几个零 件,装配时其轴线的重合程度。 测量同轴度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一种常 用的测量方法。 图4-8为三节圆筒组成的筒体,在各节圆 筒的端面安上临时支撑,在支撑中间找出 圆心位置并钻出直径为2030mm的小孔 ,然后由两外端面中心拉一细钢丝,使其 从各支撑孔中通过,观测钢丝是否处于孔 中间,以测量其同轴度。 图4-8 圆筒内拉钢丝测同轴度 图4-9 角度的测量 (5)角度的测量 装配中,通常利用各种角度样板来测量零件间 的角度。 图4-9是利用角度样板测量角度的实例。 装配测量除上述常用项目外,还有斜度、 挠度、平面度等一些测量项目。 需要强调的是,量具的精度及可靠性是保 证测量结果准确的决定因素之一。 因此在使用和保管中,应注意保护量具不 受损坏,并经常定期检验其精度。 能力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