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80276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生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冯家塔矿业有限公司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为预防地震灾害事故发生时,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把地震可能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根据上级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地震灾害现场处置方案。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我公司所辖范围内发生的地震灾害情况下的现场应急处理。二、事件特征(一)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我国的地震绝大多数是构造地震,次为水库地、矿震等诱发性地震。地震的危害包括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地震的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间接危害包括水灾、火灾、毒气外泄及瘟疫等,其中以火灾与水灾最为普遍,地震可能发生在任何季节,存在很大

2、的不确定性。本公司所属区域为无震害区,大多数地震属于中小地震,只会引起房屋的晃动,一般不会造成房屋倒塌,而较强烈的地震才会造成房屋的破坏甚至倒塌。发生地震时,山体滑坡,巷道顶板掉渣、偏帮,甚至会发生冒顶,室内物品晃动严重或倒落,人员感到眩晕,站立困难,形势危急。地震可能引起矿井全面停电、停风,引发的井上、下发生火灾,工业广场内的建筑物倒塌,造成埋人砸人事故等,危及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二)事故的基本征兆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的征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三)地震预警信号地震

3、预警信号分为3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色预警信号预示近期内可能出现地震;橙色预警信号预示已出现地震预兆;橙色预警信号预示未来10日内可能发生5级以上地震。三、现场人员应急职责(一)应急领导小组的构成按照冯家塔矿业公司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地震应急指挥部下设抢险救灾、后勤保障、医疗救护、善后处置、治安警戒五个专业组。(二)应急领导小组现场应急职责1、总指挥现场应急职责(1)组织现场指挥处置。负责现场抢险人员组织,抢险和应急救助,防护用品的配备,及时向指挥部汇报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组织开展现场施救和报警求助。指挥阵前和震中人员疏散,并与清水川能源公司地震应急指挥部保持联系,

4、了解并汇报震情、灾情,接受进一步指令;(3)收集汇报设备、人员、建筑物等受灾信息。地震发生后,收集灾情,组织抢险,控制次生灾害;(4)在临震和震后应急期,统一调配人员、设备、车辆、物资等,并对生命线系统和次生灾害源实行强制管理,组织各单位尽快修复因地震损坏的供电、供水、通风等其他必备系统,避免次生灾害发生;(5)保护现场作业人员安全,必要时发布停产撤人指令。2、副总指挥现场应急职责(1)协助总指挥展开应急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岗时,代行其职责;(2)组织编制现场处置方案,落实应急行动,组织做好培训和演练;(3)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根据震情发展,提出改进措施;(4)组织做好善后工作;3、各专业组现场

5、应急职责(1)抢险救灾组服从指挥部协调指挥;迅速集结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埋人员;疏通抢险救灾生命通道;负责危险地点人员疏散和伤员护送;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油脂泄漏,防止发生火灾;保证矿井供电、通风正常,有毒有害气体不超标,防止次生灾害扩展;保证重要的生产设备设施安全转移及抢修等工作;(2)后勤保障组负责地面水电供应,食品供应,通讯督办,生活、救灾物资采购供应;负责与地方医疗部门联系,组织重伤伤员运送等;(3)医疗救护组负责救灾现场医疗急救箱、药品等应急救护用品供应;做好现场伤员急救工作;负责灾后防疫;联系重伤员医疗救护单位,做好重伤员康复治疗等工作;(4)善后处置组负责抗震救灾过程中违法违纪人

6、员查处;先进集体和个人宣传报道;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受灾人员安抚、安置、理赔等;(5)治安警戒组负责配合地方政府及上级部门进行人员疏导;负责维护现场秩序;负责保障现场人员安全;收集现场资料,进行现场危险源的危险性评估等。4、指挥部应急办公室现场应急职责传达指挥部指令;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震情、灾情,并及时汇报;按指挥部命令通知人员停产撤离;协调有关部门和地震现场指挥部、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之间的应急工作;原始资料、救灾过程记录;新闻采访、接待、发布工作;抗震救灾知识宣传等。(三)现场作业人员应急职责1、自救、互救;2、收集设备运行和灾情信息,并及时汇报。三、现场应急处置(一)现场应急处置程序

7、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接到当地人民政府临震预警信号后,应及时报告公司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号级别实施妥善应急避灾处置;(2)遭到破坏性地震后,应及时向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如下内容:a、地震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b、地震破坏和人员伤亡情况;c、生产(工作)运行和职工生活等情况。(3)公司应急指挥办公室在获悉所属单位遭到破坏性地震后,应及时将灾情、震情报告清水川能源公司应及指挥中心,并与地方人民政府取得联系,协调抢险救灾工作。2、事故应急救援程序详见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程序框图。3、现场应急处置(1)临震应急处置a、做好职工家属的疏散场地、路线规划工作,并适时组织演练;b、做

8、好震时的坚守岗位避震防护,充分利用生产现场有利条件,对无避震防护条件岗位,设置必要防护设施;c、启动各类通讯设备,确保昼夜通讯畅通;d、加强对次生灾害源和抗震薄弱设施检查和监控,并采取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程序框图相应的紧急处置措施;e、对生命线工程和主要生产设备实施安全防护措施;f、抢险救灾队伍集合待命,抢险救灾装备和物资准备就绪;g、平息谣传和误传,保证生产、工作秩序稳定;h、加强与地震部门的联络,随时掌握震情信息,根据震情发展和受灾程度预测,必要时发出紧急支援请求。(2)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a、立即向上级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告震情和灾情,必要时出紧急支援请求;b、启动各类通讯设备,确

9、保昼夜通讯畅通;c、迅速调集抢险救灾队伍,抢救被压人员及其他伤员,疏通道路,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油脂泄露,引起火灾等险情,防止此生灾害发生;d、抢修恢复生产和生活供应的基础设施;e、设置安全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预防事态蔓延;f、妥善安置受灾人员,保障受灾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安全,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病疫流行;g、做好宣传报道工作;h、做好救灾物资大发放工作。(3)灾后应急处置a、在上级部门及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下,集中力量恢复正常生产秩序,解决受灾职工后顾之忧;b、在抗震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编制恢复重建计划,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及时上报清水川能源公司,经批准后尽快实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c

10、、按规定程序发布恢复生产(工作)指令。(二)现场人员应急措施1、突发地震时,现场人员应立即中止所有工作,撤至室外安全地点;来不及撤离时寻找墙角、调度台等相对安全地点避震,待条件允许时撤离。2、查明人员情况,发现人员被困且施救困难、发生人身伤亡时,应拨打调度室电话请求救援。3、并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积极开展现场自救、互救。根据伤员受伤情况,采取止血、固定、人工呼吸等相应急救措施。4、在保证人身安全前提下,开展设备、建筑物等巡查,收集设备运行和灾情信息,及时向上级汇报灾情及人员伤亡情况。 5、迅速向救灾指挥部汇报灾情及人员伤亡情况。四、注意事项(一)发现异常自然现象时的注意事项一旦发现异常的自然

11、现象,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等情况,保护好现场,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核实情况后向地震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专业人员调查核实事情的真相,确定是否为地震前兆。若是误传或谣传,应及时平息,保证生产或工作秩序,保证社会稳定。(二)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二)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三)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

12、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组领导同意后方可。(四)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1、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建筑物至室外安全地点,来不及跑时,可选择厕所等开间小儿不易垮落的空间避震,或迅速躲到坚实的桌下、床下及紧挨墙根下的坚实物料旁,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身体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2、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原理高压电线及避开陡峭的山坡,防止地裂、滑坡;3、在工作时,应迅速关掉电源、气源阀门开关,就近选择机器设备、办公器具或事先建立的“安全岛”内避震,防止次生灾害事故发生;4、震后如果被困在室内,尽量不使用电器、火柴、蜡烛,尽量选择用手电筒照明,保持镇定,保存体力

13、,待外面有救助人员的动静时,大声呼救,用硬物击打墙壁及其他易发声物体,使救援人员准确判断被困人员地点;5、井下作业人员,根据地震强度,必要时立刻停止作业,采取紧急避难措施,闭锁正在运行的机器设备,切断除通风设备以外供电电源。如果被迫停风,所有人员必须紧急撤离至通风条件好、风量充足的地点。避难时,应选择巷道空顶面积小、支护强度好、风量充足及离压风自救系统、井口距离近的地点。来不及跑时,迅速趴在固定牢靠的坚实抗压的设备下,有条件的,应迅速进入紧急避难硐室避难;6、如果被困井下,应保证矿灯处于节电状态,同一地点的被困人员,共用一个矿灯照明,耐心等待救援。保持镇定,保存体力,如有食物,分给最需要的人员

14、,保证所有人能维持生命。听到救援人员到来时,应大声呼救,用硬物敲击管道等,使救援人员准确把握被困人员位置;7、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设法组织送往医务室。并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五)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1、认真组织。要求所有人员要统一行动,听从指挥,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各行其是、盲目蛮干;2、沉着冷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鼓动大家树立坚定的信心,并在各环节上做好充分准备。谨慎妥善地行动; 3、遵循原则。要求遇险人员遵循救灾和避灾基本原则。即:及时报告灾情、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和妥善避灾; 4、随机应变。

15、在组织抢救、撤离灾区和避灾待救时,要密切注意灾情变化,当可能出现危及人员安全时,要果断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人员伤亡。切忌图省事或存侥幸心理冒险行动; 5、及时联络。在整个抢险和避灾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及时与调度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告知灾情、遇险人员位置、人数、遇到的困难情况等,争取早日获救; 6、医疗救护组和后勤保障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临床急救经验,并取得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医护人员参加救助,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毒设备的穿戴和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配备齐全;所有工作人员应爱护和保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维修。(六)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七)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1、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2、在主控楼室外避难时,应远离设备区,防止因设备倾倒、爆炸,导线脱落等造成人员伤害; 3、在设备、建筑物巡查期间,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