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6797825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头堡建设视野下云南边疆稳定与和谐发展讲解(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专题 桥头堡建设视野下的云南 边疆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请思考: v如何用社会学思维来分析桥头 堡战略实施带给云南经济社会 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学的想象力”) 一、对桥头堡战略社会影响的分析 (一)涵义 1、“桥”是通道,“头”是前沿,“堡”是基地。 “桥头堡”的意思就是大通道、大基地、大平台和大窗 口的意思。表明云南是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前沿门户。 2、不同于东部“引进来”的开放,是以“走出去” 为主要方式的开放,是促进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包 容发展与和谐发展的开放。 (二)桥头堡战略的形成 v2009年7月下旬,胡锦涛总书记视察云南,从调整完善中国 对外开放总体战略格局的高度,作

2、出“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 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的重大部署。这是国家对云南发展的 一个战略定位,对于提升云南整体实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v2009年12月20日,云南省委八届九次全委会工作报告中明确 提出了“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 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部署 。(“两强一堡”) v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50章第3节) :把云南建成向 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不断提升沿边地区对外开放的水平 。 (三)桥头堡战略对云南发展的影响 v经济的桥头堡经济发展的影响 v政治的桥头堡政治稳定的影响 v社会的桥头堡社会和谐的影响 v文化的桥头堡文化建设的影响 (空间扩展资源、信息、人力、文化等

3、的流动) 如何克服流动中的不稳因素? v桥头堡 云南的位置 (空间场域变化) v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调整(流动性增强) v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异质性增强) (一把双刃剑) 二、社会稳定的理解 (一)社会稳定的内涵 社会稳定不是指社会生活的稳而不动、静止 不变,而是指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有 序,是通过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调节而达到 的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社会稳定特别强调社会结构的平衡、社会秩序 的和谐,是社会有机体整体的系统平衡。 社会不稳是社会系统内部结构问题 (美)帕森斯: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AGIL框架) 经济(经济(A A) 社会社会 (I)(I) 政治政治 (G)(G)

4、 文化文化 (L)(L) (美)塔尔科特帕森斯 (1902-1979) 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分析 vA(适应) 经济体(从系统外部获取资源) vG(目标)政治体(确定系统发展目标) vI(整合)社会体(对不同目标整合社会控制) vL(潜在模式维护)文化体(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文化传承) v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 年的“七一”讲话中 指出: 发展是硬道理,稳 定是硬任务;没有稳 定,什么事情也办不 成,已经取得的成果 也会失去。 怎么理解? (二)廓清对社会稳定认识上的误区 (1)社会不稳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社会稳定是 社会中各种力量的博弈所产生的客观后果。 (2)分析理解社会不稳不是

5、考虑“社会是否存在不稳”,而是 要关注和思考“是什么引起了社会不稳”。 (3)社会不稳或来自外部力量冲击形成(社会常态) 容易解 决;或源于自身调节功能失效所致较难解决 (内部出现不 稳后才意识到,易引起恐慌)。 (4)对社会不稳的治理(“维稳”)不是消灭或消除(也无法 做到),是要在不稳中提高自己处理不稳的能力。 (5)缓解社会不稳的最佳方案是设计和推行科学发展模式,而 不是不发展。 三、社会转型期我国秩序的变迁特征 社会稳定的背景分析 1、社会结构弹性增强,身份体系弱化。 计划经济 身份固化 (政治身份) (城乡二元结构) 市场经济 身份多元化(社会身份) (社会流动增强) 形成不同的身份

6、群体、利益群体 现代性:“断裂”(传统 现代); “脱域”(互动的时空延展) (英)安东尼 吉登斯 2、资源配置方式转变,体制外力量增强。 改革前:行政手段(政府) 改革后:市场手段(企业)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地位。 3、多元化的“个体性社会”特征日趋显现。 (1)生活方式多元化(行动选择的自由) (2)利益结构多元化(利益需求、层次、关系等) (3)文化价值观多元化(失范增多) 社会“区隔化” 4、社会流动的常态化和多样化。 人口流动、身份流动、职业流动、资源流动、 信息流动等日趋频繁。 激发了社会活力,社会结构弹性增强 数据来源:王胜俊健全工作机制、维护社会

7、稳定、中国社科院 2010社会蓝皮书。 流动性的增强使得我国群体性事件呈迅速增长态势 四、当前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利益失衡引发的社会冲突和矛盾增多。 改革开放前,我国是一个利益结构高度同化的社会。(世 界银行1979年公布中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33,属于相对平均程度。) 改革开放初期,利益分化初步显现,但均从改革中受益, 贫富差距不大。(1988年,农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0.30,城 镇职工为0.23,收入差距保持在较为适度范围内。)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改革推进,利益格局重组,利益差 距迅速拉大,尤其是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明显。 当前中国社会:结构调

8、整阵痛期、增长速 度换挡期 、改革发展机遇期(李克强)、 社会矛盾凸显期。 2009年,中国人均GDP达到3600美元,必然面临 着转型国家曾经历过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2012年,中国人均GDP达6842美元,云南为3520 美元。西部地区平均为5017美元。 (按国际惯例: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快速发展中积 累的矛盾会集中爆发。 ) 贫富差距拉大 v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1 月公布的数据,2012年 我国国内居民收入基尼 系数为0.474(民间统 计为0.61),连续十年 超过0.4的警戒线。 5%高收入阶层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陇南事件 云南孟连事件 湖南吉首非法集资事件 安徽池州事件

9、 贵州瓮安事件 出租车罢运事件 抵制PX事件 抗议征地事件 医闹 2、社会分化加剧,社会信念和价值观迷失, 社会关系出现“弱结合”。 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 2013年中国社科院社会心态蓝皮书(2013.1.) 研究结论指出:我国“社会不信任扩大、固化,导致群际 冲突、社会矛盾增加” 。具体表现在: (1)社会总体信任程度进一步下降,人际之间的不信 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人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 可信,只有2到3成信任陌生人。 (2)群体间的不信任加深和固化。表现为官民、警民 、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也表现在不同阶层、 群体之间的不信任。 (3)社会不信任导致社会冲突增加,又进一步强化

10、了 社会的不信任,(社会信用)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中。 3、经济理性不断强化,社会生活日益被异化,普遍追 求短期效应。 (1)社会生活世俗化(看重“现实”) (2)社会关系工具化(注重价值交换) (3)社会制度风险化(制度失灵和制度软弱,出现大 量“越轨”行为制度化逃避) 4、财富增长引发社会风险扩散,社会成员的“本体 性安全”缺失,社会失范增多。 (1)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市场能力和权力占有的差 异性)、风险分配的公共性(风险是决策者和自然 引发的,但风险的扩散是不分等级的)使得社会弱 势群体承担了风险成本。 (2)社会成员和不同的利益群体通过“自我定义” 来寻求自我保护和本体性安全。 如:食品

11、安全问题(利润为企业所有;风险由消费者承担) 环境污染问题(利润为企业所有;风险由社会承担) 五、现阶段影响云南边疆稳定的主要因素 1、区域国际环境 缅北民族地方武装、“金三角”毒源地、境外敌 对势力、境外艾滋病问题、跨境赌博问题、跨国界双 向拐卖妇女问题、偷渡逃亡问题等。 中缅边境 2、民族关系 云南民族关系呈现出自然环境的封闭性、社 会发展的不平衡性、民族交往的交互性、跨境而居 的国际性、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等特点。 迪庆普达措国家公园 3、民族宗教 云南民族地区信仰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 道教,还有本民族的传统宗教如彝族的毕摩教、纳西族的东 巴教、白族的本族崇拜

12、等。据2006年云南省宗教局统计,五 大宗教的信教人数达398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9%。 云南民族宗教具有宗教信仰的民族性、宗教问题的国际 性、宗教与民族生活方式结合程度深、宗教与贫困问题交织 等特点。 民族宗教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一定威胁,出现了一些新 的情况和问题:如基督教过快发展、宗教(基督教、藏传佛 教)渗透问题、教派分裂问题等。 4、突出的边疆社会问题 较为典型的如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拐卖妇 女犯罪问题、跨境赌博问题、跨国人口流动问题、走 私贩卖枪支弹药问题(红河、文山两州的中越边境沿 线)、边疆贫困问题等。 这些突出的边境社会问题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危害公共安全,阻碍边疆经济发

13、展(“封关”、治理 成本加大、拐出地妇女大量外流出现人口比例失衡) ,影响民族关系(拐卖妇女引发民族械斗、报复行凶 ),破坏民族团结(汉人和少数民族)。 六、构建和谐、稳定 、发展、繁荣、美丽 的边疆 维稳路径分析 1、调整社会关系和结构,促进社会运行协调和平衡 社会关系协调、结构平衡是社会稳定的基本条件。 调整国家、社会、民众间关系,大力扩展第三领域 (社会组织); 调整劳资关系,建立有效的劳资关系协调机制; 调整分配关系,形成一个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 橄榄型”社会结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 2、加强意识形态的整合,不断强化社会共享的信仰和 价值体系。 v意识形态和价值认同是社会稳定机制的深层

14、次因素。 v重视意识形态对行为的整合功能,不断强化为绝大多 数社会成员所认可的共享价值观念和信仰体系,使人 们在内在观念的支配下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学雷锋) (3)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为社会稳定运行提供基 本秩序规范。 注重顶层设计,加强制度创新和制度协调,尤其 要加强宪政和法治,为社会提供基本秩序规范。 注重桥头堡建设中的制度协调,制度管理。 “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引 起不稳定” 塞缪尔亨廷顿 (4)积极化解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着力改善民生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 十七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的社会管理总体格局。 十八大:加快形成党委

15、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 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 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十八届三中全会: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 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化解社会矛盾。 十八届三中全会:建立社会治理体制 加快形成科学 有效的社会治 理体制,确保 社会既充满活 力又和谐有序 。 (5)从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固本强身”,加强 抵御境外极端民族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国际恐怖 主义及邪教组织的渗透和破坏活动,树立非传统安 全观念。 山东招远麦当劳邪教杀人案 推荐阅读: 我的专著 考核方式 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学科论文70分;作业20分; 考勤占10分(低于两次,不给成绩)。 要求: (1)学科论文:以“云南(或州市、县)问 题的社会学分析”为题,参照课堂讲解,联系地区 实际,搜集素材,深入思考,展开分析,要有具体 数据和实例,字数在5000字左右,统一发送电子版到 邮箱:licheng660 (用附件,文件名注明: 2012行政管理校内班+姓名+学号),抄袭和下载零分 计。 (2)作业为完成思考题7、8、9、10 。 课程结束,谢谢大家!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