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679510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在职研究生心理学复习题集1(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一、概念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统一体。 3、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具体而言,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4、个性心理特征: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 5、认识过程:是人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联系或关系的过程。 6、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

2、缘学科。 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它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它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心理过程的一种特性。 二、填空题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论灵魂被认为是最早系统论述心理学思想的著作。2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是从1879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开始的。3.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认为:心理学有一漫长的过去,却只有一短暂的历史。4.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就是要探索心理学规律。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一种主观能动的反映。6.应用实验法进行研究时,应该有三个变量,一是自变量,二是因变量,三是无关变量。7.

3、实验法可以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8.构造主义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第一个理论流派,创始人为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经验)的科学。冯特首创了实验内省法。这个理论为冯特的学生铁钦纳继承和发展。9.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代表人物有杜威等,强调意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有机体适应环境。10.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华生,主张研究行为,把刺激反应(s-r)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新行为主义者托尔曼曾试图引进中间变量,但斯金纳反对任何形式的内因论,拒绝中间变量。认为强化和改变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有机体操作环境的结果。11.行为主义完全否定了对人的心理、意识的研究,以行为和生

4、理反应代替心理现象。12.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惠特海默等,后期的代表任务是勒温,强调心理的整体性。13.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弗洛伊德。构造主义、机能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主要重视意识经验的研究,行为主义重视正常行为的分析,而精神分析则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被视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势力。强调人有自由意志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5.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广义的认知心理学包括皮亚杰学派,皮亚杰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着力探索智慧的性质,认为智力的本质就是适应。16.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与自然科学

5、和社会科学都有关系的边缘科学。 三、问答题 1、简述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关系。答: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是一个统一的总体。(1)认识过程和情感过程之间的关系: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基础;情感过程也反作用于认识过程。(2)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认识过程是意志活动的前提;意志也可以影响人的认识过程。(3)意志过程和情感过程的关系:人的情感对意志行动有一定的影响;意志可以调节人的情感。 2、简述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诸因素。 答:影响人的心理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三类:环境因素,就是周围所接触到的事物的变化;机体因素,比如体温的高低或饥渴等等;心理因素

6、,即心理对心理的影响,如昨天发生的心理对今天发生的心理的影响。 3、简述人的心理的实质。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心理实质是: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4、简述心理学研究的原则。答: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即所研究的心理和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又是可以测量的。发展性原则,应该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系统性原则,即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应该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和相互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教育性原则,研究的选题、使用方法和程序不应该损害被试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基础一、概念 1、神

7、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一个典型的神经元由细胞体、轴突和树突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2、突触:两个神经元接触的部位,是控制信息传递的关键部位。不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突触进行的。3、大脑中枢:人的大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最大结构,大脑皮层是脑的最高级部位,是心理活动的最重要器官。大脑半球表面有三条重要的沟裂:外侧裂、中央沟、顶枕裂,这三条沟裂将大脑皮层划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四个大区。4、听觉中枢:位于颞叶。视觉中枢位于枕叶。5、反射和反射弧:反射是有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对一定的外界刺激所作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最基本

8、的方式。 执行反射的全部神经结构叫做反射弧,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中枢、传出神经纤维和效应器。6、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生活过程中为适应环境的变化而暂时建立起来的神经联系。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可分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7、第一信号系统(吃梅子):用具体事物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一信号系统。它是人和动物共有的。8、第二信号系统(谈梅生津):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所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叫做第二信号系统。它是人所特有的。9、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有机体的一切反射活动都由这两种神经过程的相互关系决定。10、中枢

9、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有二(1)扩散和集中:在刺激物的作用下,兴奋或抑制过程起初虽然发生于大脑一定部位的神经细胞之中,但它们不是停止不动的,而是要向临近部位的神经细胞传布,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扩散。扩散到一定程度后,它们又逐渐向原来发生的部位聚集,这就是兴奋或抑制的集中。(2)相互诱导: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11、相互诱导(负诱导):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之一。兴奋和抑制紧密联系着,其中一种神经过程可以引起或加强另一种神经过程,这种现象就是神经过程的相互诱导。相互诱导分为正诱导和负诱导。由于兴奋过程

10、引起或加强周围的抑制过程称为负诱导。相反,由抑制过程引起或加强周围的兴奋过程称为正诱导。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一切活动,都要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实现。2.轴突通常又称为神经纤维。3.神经元根据其功能特性,可以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联络神经元。4.神经细胞的膜有一定的通透性,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让正离子进入,也不让负离子出去,保持膜内外的电位差,叫做极化状态。5.人的神经系统可以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型神经。6.人的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和协调人的随意运动的能力。7.

11、人的大脑的两个半球表面覆盖着面积很大的灰质,称为大脑皮层。8.反射有同时进行的两条渠道:反射弧的特殊通路和非特殊通路。非特殊通路是通过脑干网状结构来实现的。9.人脑包括延脑、脑桥、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通常把前三部分合称为脑干。网状结构在脑干中占很大比例,它由灰质和白质相混杂而成。10.间脑被称为在脑的中间,包括丘脑和下丘脑。11.斯金纳认为强化是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根本规律。他发现强化安排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时间和次数的分配,他把这种分配叫做强化时程表。12.抑制过程可以分为非条件抑制(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和条件抑制(又称内抑制,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三、简答题1、斯金纳把强化时程表分为

12、哪几种? 答:正确的反应每次都予以强化定比间隔强化定时间隔强化不定比间隔强化,它的效果最好不定时间隔强化。在实际生活中,最经常受到的是既不定时也不定比的间隔强化。2、工具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系? 答:共同点:它们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来的反射,而最根本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强化,不强化就消退,在消退后又都会自然恢复。不同之处:无条件刺激是否明确。强化是与刺激有关,还是与反应有关。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强化是同刺激有关,并出现在反应之前;而在工具性条件反射中,强化只同反应(操作)有关,而且出现在反应之后。反应方式不同。在经典性条件反射时,动物往往被束缚着,是被动地接受刺激,反应是先天固有的。在

13、工具性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可以自由活动,它通过主动操作来达到一定的目的,反应是在练习过程中形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复杂的反射活动,往往既包含有经典性条件反射,也包含有工具性条件反射。第三章 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一、概念 1、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后双方留下痕迹的过程。 2、感应性:指生物以自己的活动状态的变化对外界的影响作出反映,以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的能力。 3、信号性反应:是指能够建立条件反射,是心理发生的标志。 二、填空题 1.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感觉阶段、知觉阶段、思维萌芽阶段。 2.人类心理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一是劳动,二是语言。 3.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是: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

14、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人的内在需要与外界环境要求之间的矛盾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4.人类心理的基本特点主要包括概括性(凡这样必那样)、目的性(预见性)(要那样就这样)、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三、简答题 1、简述人类心理发展的条件。答: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环境和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第一、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第二、教育可以使个体的遗传素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可以通过教育,弥补个体某些遗传素质的不足心理发展的动力。2、在儿童教育方面华生提出哪些主张? 答:反对统一标准反对体罚儿童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对幼儿养护的要求

15、提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正确的性教育。 3、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答:口唇期(01岁)快感主要来自那些咬和吞嚼等活动肛门期(13岁)性感区集中在肛门周围,初期快感主要来自粪便的排出,晚期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控制前生殖器期(36岁)性感区集中到生殖器区,这个阶段决定一个人未来对异性的顺应情况,此阶段男孩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出现恋父情结潜伏期(611、12岁)这是个非常平静的阶段,儿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前几个阶段出现的矛盾冲突完全消失,性的发展处于停滞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一方面是他们成熟的标志,一方面又会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痛苦。 4、皮亚杰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答:他提出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该阶段儿童主要是通过感觉动作图式和外界取得平衡,处理主、客体关系前运算阶段(27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自我中心主义、直观形象性、不可逆性、知觉的集中性等特点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该阶段儿童形成了初步的运算结构,出现了逻辑思维,儿童思维发展具有守恒性、去自我中心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