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793882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志武作品追忆药王洞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追忆药王洞何谓“药王洞” 相传上古(唐代名医孙思邈,不但有种药、制药的才能,还常为贫苦危难的病人奉献真心,颇得民间好评。更为出奇的是医好皇帝的疾病,讨得皇帝赐封-“名医药圣”。孙思邈由于功德高尚,死后,凡周游各处。民间纷纷修庙建寺,供奉敬尊。一日,药王游踪降临曲子镇东沟青龙山脚下,显灵放光。于是曲子乡民传呼仰迎。修庙奠祀。建庙工程竣工当日,四方乡民齐聚药王庙。庙王(即会长)要宰羊庆奠,这当儿,被围堵在乡民中心的花眉山羊,东看看,西望望,一声不吱。任庙王千言万语祈祷,它毫无反应。(注:民俗以羊代神意回话,羊若摆头抖身,就算神答应)一会儿,它瞅准人群中一个薄弱口,一跃跳过人群,奔出山门(即庙门)外

2、。青壮年男子都冲出山门堵捉,可羊却从山门斜对面一个长满蒿草的小洞钻进去了,洞口太小,人们无法进去,只好作罢。庙王另选择一只山羊祈祷。钻进山洞中的花眉山羊,在一个月后,从马岭镇东河沿边山洞中出来。此时,全身的毛被自己饥饿而揪吃一光。据乡民纷说,药王庙周围从未有人发现过山洞,可这只山羊出奇的钻进洞内,真乃神乎奇乎。游乡民们说:“这只羊是有神灵支配而钻的,不然,它逃出山门后,咋没有跑进沟里?也没有跑上山去,而出山门后第一个目标就是这个洞。”从羊的奇事中看到,“羊”,它为民间引证出药王洞的这个“洞”的所在和来龙,为后人留下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凡在曲子县(1936年-1949年)工作过的领导或干部,提起

3、“药王洞”都能描述许多的革命斗争故事和自身经历。如今远离在外省、市工作的老领导或者老干部,他们偶尔间遇到曲子老乡,总要提及“药王洞”情况,并开怀畅谈不休。“药王洞”为何如此令人尊重、关注呢?其原因:第一,从1936年起,曲子县委、苏维埃曲子县政府设置(曲子街,直至1949年。而在东沟“药王洞”期间就有7年多(36年-43年)。第二,37年庆环分区专员公署地址在东沟“药王洞”直至1949年8月搬迁庆阳。分区专员马锡五、区委书记刘景范、马文瑞、副专员朱开栓、司令员王世泰。第三,1937年7月,庆环分区党校在曲子东沟“药王洞”成立(其为甘肃省第一个党校),校长彭飞、教员有吴广文、孙明、李景膺、陈仁麟

4、、赵守一等、上党课三个月,共办了三期学习班。第四,1937年9月,曲子县民教馆成立,初为“鲁迅书馆”,38年改为“民众教育馆”。第五,1937年秋,马专员和赵守一、墨一平等同志接收庆阳,环县民间艺人张云的皮影班子,办起陇东第一所艺术学校-庆环农村剧校。校址设在曲子镇,著名艺术家柯仲平、马健翎等同志亲自给剧校学员讲课、排戏。第六,1936年12月12日后,陕甘宁省委和省政府迁驻曲子镇,东沟和县委同住一院。1937年4月,陕甘宁委省和省政府由环县河连湾全部迁驻曲子镇东沟。以上这些重要单位的设置,足以说明“药王洞”的地理位置(依山傍水)的重要,条件优越。它是革命的圣地和摇篮。对曲子县委县政府和机关单

5、位地址选择1936年,西征红军解放了曲子后,曲子县委和苏维埃曲子县政府相继成立。地址虽设曲子街,但机关人员根本没有固定地方住,都分散借居群众家中。如苏维埃曲子县政府主席李培福就住宿在东沟口王德仁店内窑洞,房屋除本家留用外,其余都被政府借用。即使这样,偶尔间有女同志来到,还得和主人家女人、孩子一炕挤。这给开展工作造成很大麻烦,当时,身为专员和副县长的马锡五,无不焦心。但是他忙而不乱,胸有成竹的深思熟虑,伙同政府其他同志,上北山,下南山,涉水进沟,细心查看地形、分析条件,对比优势,周密研究方案,经过精心选择,终于确定了曲子东沟“药王洞”这块宝地。从曲子街“龙凤桥”起步,向东方向进走一华里路处,这里

6、有一条发源于慕家尖山脚下的小河,从“药王洞”庙前流过,再经“龙凤桥”流入环江河的怀抱,乡民们称它东沟小河。这条小河北山,乃是“玉皇山”,山顶端就是“玉皇庙”。顺着“玉皇庙”向东是一个瘦长瘦长的塬叫“谷家塬”自然村。小河的南面,乃是“青龙山”,山上有一个塬是“龙家塬”自然村。马专员选择了这样一个有沟有水,两山傍水,两塬对印的宝地。在残酷的战争年代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有敌情,机关单位和家属北上“谷家塬”,南上“龙家塬”,进沟上山“许家塬”,三面无阻,视野宽阔,隐蔽撤退,回旋力极大。于是,县政府和马专员首先组织机关干部边工作边挖窑洞。随后又发动群众(主要从山东、河南、海原、泾川等地来的难民)给

7、他们付给适当工钱,难民们情绪很高,干活都很卖力。除外,政府下令把各乡、村不务正业的懒汉、二流子、赌犯、烟犯、诈骗流氓犯和监狱的刑事犯,均有保安科负责管理,给予坚硬的指标任务,在各种力量的促使下,两年时间,基本解决了各科室工作人员的住宿办公困难。曲子县机关的布局和建政堑山挖窑,在县政府和马专员的正确策划组织下,通过两年的艰苦奋斗,在北、南两面山中,挖出了百十孔窑洞,同时有序的安排了县委、县政府、保安科等单位办公、住宿之地。县委分配在北面“玉皇山”脚下。由山底向上升展,在山腰间堑出三层院落由于山势徒立。每层院落大约1丈左右宽度。为了安全、院边沿通栽木桩,用草绳(冰草搓的绳)连接起来作防护作用。每层

8、院子按山形(百姓的话,随弯就弯)挖窑,窑有大有小,深浅不一样,高低也有差别,有在窑的基础上,修整出几个小院子,然后分配给科、室所有。1936年时期,第一任县委书记朱文华,设有秘书室(秘书:王田锡)、组织部(部长:王国权)、宣传部(部长:邓化山)、青年部(部长:惠荣武)、军事部(部长:朱自休)、妇女部(部长:白桂鸣)、工会(主席:鱼涌泉)。陕甘宁省委和省政府先后两次迁驻曲子后,同在县委院内,省委书记李富春。在南面“青龙山”脚下,挖有四层窄小的院子,这比县委机关的院子难度更大,由下而上,盘弯走势,挖出的窑,奇形怪状,像蜂窝。这是条件的限制,但也是院外沿都栽着木桩,连着草绳。苏维埃曲子县政府设在此。

9、第一任县长李培福,时设有秘书室(秘书:崔重岗)、土地部(部长:徐效达)、财政部(部长:曹玉珊)、粮食部(部长:李天华)、裁判部(部长:贾思杰)、保卫局(局长:高照君)、警卫大队(队长:王德福)。庆环分区专员公署设在最高处一个罗圈庄院。县长、专员同在一院办公,为了安全,特在窑内设置通向别个窑的暗道。保安科设在一个小拐沟内(干事沟),与曲子县游击大队(大队长:方振邦、大队副:闫崇山)同院。曲子县政府随形势也改变名称,如1936年称苏维埃曲子县政府,1937年10月,苏维埃政府正名为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10月抗日民主政府更名为人们政府。县委书记和县长也在更换。如:1936年,第一任县委书记朱文华

10、,第二任县长李培福;1937年,第二任县委书记苏耀亮,县长仍由李培福任;1938年,马专员兼任副县长。1940年,逯月喜为曲子县第三任县长,1945年,刘国升为第三任县委书记,李正廷为第四任县长,1947年,李正迁为第四任县委书记,1949年,胡礼新为第五任县长。1945年县委设置的部室有:秘书室(秘书:窦义明)、组织部(部长:袁迁宝)、宣传部(部长:慕守忠)、青年团书记(李瑞山)、妇联(主任:李慧)。县政府科室有:秘书室(秘书:道文斌)、一科(民政)科长:胡礼新,二科(财政)科长:李万林,三科(文卫),科长:杨生秾,四科(生产建设)科长:赵世录,保安科,科长:李天华,司法处审判员:陈守学。曲

11、子县文化建设曲子从1936年解放后,建立了新政权,就视为“老解放区”,随之1937年9月,曲子县民教馆成立,初为“鲁迅书馆”1938年秋改为“民众教育馆”。这个机构,有力的传播了新文化生活,是广大群众从传统古老文化领域脱颖而出,走上创造新世界的政治舞台,开始了文明,辉煌的纪元。当年秋,庆阳分区专属专员马锡五和赵守一、墨一平等同志接收庆阳环县一带民间艺人张云的皮影班子,办起了陇东第一所艺术学校-庆环农村剧校。聘请著名艺术家柯仲平,马健翎等同志为剧校学员讲课、排练。在农村剧校的启发带动下,曲子县的文化娱乐活动逐渐发展壮大。到1940年后,群众自发的办起社火队,走家串巷 戏剧节目在舞台上广见,文艺联

12、欢演出、歌咏比比不断。这些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民众军政的政治觉悟,促成了军民鱼水情感,增强了战斗力,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1937年,曲子完校成立。校址设在南街“老爷庙”第一任校长龙文耀,第二任校长王俊业,第一批入学的学生有:脱学礼、脱学义、杨茂生、谷金瑞。夏生秀、苏效贤、郭世强、甘志堂、袁存忠、武继国、张志强、史银琚、潘万选、沈登云。女校设在南街“无量祖师庙”教师吕道温,入学女生有:刘润洋、肖太女、刘水英、张双兰、邓有娥、倪金娃、王录香、武竹梅、夏脏娃、谷拴女,相李喜梅、段爱子、刘当当。(注:那是的女生都叫小名,没起官名),有了第一批就在以后的几年里第二批、第三批不断发展,至1940年,曲

13、子县已有男生1931名,女生189名。曲子完校的成立,废除了封建文化的火花,开辟了文明文化的未来为革命播下了火种。1937年,在曲子县来说,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一年,陕甘宁省委和省政府由环县河连湾全部迁驻曲子:庆环分区党委和专属在曲子成立;庆环分区党校在曲子东沟药王庙成立;曲子县民教馆成立;庆环农村剧校办起,喜事连连,鼓舞人心。庆环分区党校7月份成立起,在校长彭飞的领导下如雨后春笋,迅猛发展。由于药王洞,庙院窄小,学员活动受阻,有由时局突变,党校在11月份搬迁到了曲子铁匠沟上党课,教员有吴文广、孙明、李景膺、陈仁麟、赵守一等。学习三个月,共办了三期学习班,边学习,边发展,就1938年前后入党的有:

14、吴迎春:男,山东人,难民,住在药王庙脚下,在小河边开辟了一片地,种菜养家。为人憨厚老实,忠心拥护共产党。黄桂英:女,曲子镇人,市民,新政权成立后,主动帮助政府做饭、洗衣、打杂、县妇联成立 她担任主任,后齐心同志从延安调来后,她任副职。陈安卿:男,四川人,长征红军,忠诚革命,相信党的领导。郑秉温:男,曲子县土桥区农民,帮助政府催收粮草,积极组织自卫军活动,保卫家乡生产、生活。肖生俊:男,曲子街农民,新政权建立后,站岗放哨,送情报等,对党和政府忠诚。刘鹏英:男,曲子街农民,他家是长期碉堡户,隐蔽党的干部,护伤员,是秘密交通站。刘喜前:男,曲子街农民,担任曲子区自卫军连长,积极组织训练,后参加担架队

15、,任曲子区担架中队长,跟随大部队转战南北,救护抬送伤员。李慧:男,曲子县蔡沟集人,配合政府催运粮草、军鞋、动员妇女解放脚,在此间,首先叫自己妻子带头解放脚。县委建政时,他为男性,却主动担任县委妇联主任。截止1940年,曲子县已发展党员千余名。李固荣偷粮犯罪,马专员详情释放1943年秋,曲子县各乡,区农民群众踊跃交送公粮,以待支援前线,这当儿,还出现了非常气愤人心的事端。事情是这样的:政府由于没有统一和集中粮库,由于战争的需要,划分的粮食数量较大。草可以平个大场垒起来就行,但粮食就需要干净,不潮湿的窑洞储存。当时,政府就借张永奎(家在东沟口住)家窑洞储粮,收粮记账唯李固荣一人承担(因人手不足)。

16、几天以后,李固荣把交粮的群众从谷家壕壕(张永奎家隔壁)引上坮到他家崖背(他早已从自家崖背挖一个直通窑内的灌眼),交粮人把粮从灌眼倒下,就灌入了他的窑洞。但交粮人只顾完任务了事,谁晓得有啥不是。收粮任务结束后,政府发现:张永奎家窑洞存粮不多,就问记账员,李固荣说:“就这些”。政府主管和会计清查账单数量,无疑可窑内的粮远远不比,差距太大。身为专员有任负县长的马锡五闻知此事,他背着记账员,走访谷家壕壕百姓,一位姓谷的老人说:“我们只看着牲口驮垛子经过,以为张家窑内满了,不知他们还找谁家地方存,就不理会。”马锡五有寻来梁家塬一位送过粮的百姓朱华,问他送粮入库的经过。朱华叙说了经过,并引马专员通过谷家壕壕上到台上,直到李国荣崖背。此时,灌眼已用蒿草塞死,在盖层蒿草看不出痕迹。李固荣偷盗公粮行为,经马专员查的水落石出,经司法部审定,对李固荣判处死刑。深秋的9月16日,曲子逢集(当时曲子每月三、六、九为集日)全城商市民,农民百姓都集中于街中心,待看马锡五判案杀人。李国荣被大绑着押到临时法场,他的母亲随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