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793669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九--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标准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 区域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感知高考1.A 【解析】 钓鱼岛位于我国浅海大陆架,其渔业资源丰富是因该地光热条件较好,海水温度较高,生物光合作用强,适宜浮游生物生存,可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故A正确。该地有台湾暖流经过,故B、D错误。该岛不位于沿海河流入海口处,故C错误。2.B 【解析】 在河滩低地建设文化建筑,不利于生态保护,错误。吸收外来文化,将会影响当地民俗,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错误。提高文化生态景观的集聚性有利于文化生态景观的集中管理与保护,控制景区的旅客日流量有利于景区景观的保护,利于景点的可持续利用,防治湿地退化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3.A 【解析】因该盆地位于大分水岭的

2、西侧,背风坡降水较少,水资源不足,因大量引用河水,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盆地因引水漫灌,极易造成盆地土壤盐碱化。4.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 【解析】 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据图可以看出铁矿石分布在中西部,出口地主要是中国、日本、韩国,都属于东亚国家。要评价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找关键词“出口”,资源要出口,必修满足几个条件,首先该地资源应该很丰富,很集中,便于开采;二要便于运输,铁矿石运输主要是通过海运,这两点从图中信息中可以得出;三是距市场近,节约成本。5.内陆地区,高原地形,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等。耕地和牧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6.以煤炭、电力、油气、等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重较小。重工业比重较高,轻工业比重较低。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强。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析,以及工业结构特点分析。第5题,根据经纬网和图中的相关信息可以判断为我国的黄土高原北部地区,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为内陆地形区,高原地形,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和牧草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沙地应该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以水土保持为主。第6题,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乙城市工业结构特点为以煤炭、电力、油

4、气等重工业为主,轻工业比重较小。且重工业比重提高轻工业比重降低。主要是该市煤炭油气资源丰富,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强。7.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解析】 二个地方湿地成因:设问比较明确,但回答会觉得答案雷同,因为地是河流中游地区的湿地,是河口地区的湿地,二者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但二者区别不是特别明显。本题考核知识选择的二个点不是非常合理。要点突破借题发挥1【命题立意】 该题主要考查荒漠化防治的相关措施。【解析】 第(1)题,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地区,绿洲因水而兴,也会因水的缺少而造成土地的荒漠化问题。第(2)题,绿洲

5、地区采取外围、边缘和内部不同的治理措施,该地区水源少,要限制种植业用地的扩大。【答题技巧】 注意把握干旱地区荒漠化的成因,以及治理荒漠化的措施。【答案】 (1)A (2)D借题发挥2【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湿地与人口数量的关系【解析】 第(1)题,根据两幅图的变化关系,可以看出随着农业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湿地的面积在减小,两者呈负相关。第(2)题,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湿地的破坏会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答题技巧】 人口越多,需要的耕地数量就越多,湿地面积就会减小【答案】 (1)B (2)D借题发挥3【命题立意】 该题考查了流域综合治理的知识【解析】 第(1)题,根据等高线判断A为洼地而

6、附近河流多洪水,应分洪蓄洪。第(2)题,据甲处等高线特点分析甲处为地上河,所以最有效的防洪措施是修建和加固大堤。【答题技巧】 从等高线分析该河流的基本情况,清楚哪里地势高;哪里地势低。【答案】 (1)C(2)D借题发挥4【命题立意】 该题考查了东北地区的农业结构【解析】 第(1)题,图中所示农作物中比重逐年增加的只有水稻。第(2)题,水稻生长需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降水,东北地区虽然冬季气温低,生长期较短,但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答题技巧】 注意对图行的理解,水稻喜高温多雨,适合在雨热同期的东北种植【答案】 (1)C (2)B借题发挥5【命题立意】 该题考查了考生对于山西煤炭资源开

7、发的知识。【解析】 第(1)题,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于动力指向型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必然加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就意味着山西省要消耗更多的煤炭,从而导致碳排放增多。第(2)题,煤炭相比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发热量较低,产生同样的电力需要的煤炭更多,而且CO2排放量大,因此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答题技巧】 从发展动力指向型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角度考虑,发展能源下游产业必然带来能源用量的增加,能源的消耗必然带来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依然导致环境压力增大。【答案】 (1)D (2)A借题发挥6【命题立意】 该题主要考查珠江三角洲城市一体化【解析】 第(1)题,图中为高新技术产业,为中小企业集

8、聚的新兴工业,为传统工业。辽中南工业区为传统工业区;珠江三角洲并不是建立在资源和能源基础上的传统工业区;长江三角洲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业区,既有浙江的乡镇企业,也有上海的高新技术产业。第(2)题,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是劳动力价格上涨,原料、能源价格上涨,发展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需大量成本。【答题技巧】 注意把握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答案: (1)C(2)D借题发挥7【命题立意】 该题考查了考生对与产业转移的理解.【解析】 第(1)题,环渤海地区临近韩国,可就近承接韩国产业的转移;第(2)题,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是附加值

9、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答题技巧】 产业转移往往是在本地区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转移到该行业较为落后的地区,原地区主要输出技术和品牌。【答案】 (1)C (2)B高考检测一、选择题1.D2.A 【解析】 第1题,区域划分是在区域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区域划分的依据很多,划分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性指标。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区域发展的条件,比较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进行开发利用。第2题,作为一个实体,区域包含自然、经济、社会方面的许多要素。一个区域内各要素之间有内在的、本质的联系,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而区域之间则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的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区域有一定的

10、界线,但有的区域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3.A4.D5.A 【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黄河自源头到入海口,依次经过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省级行政区。第5题,黄河位于我国生态较脆弱的北方地区,不宜通过挖掘土地潜力来发展粮食生产;黄河流域的水能、煤炭、石油等能源资源丰富,今后应重点发展黄河流域的能源工业;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处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水资源短缺,今后应加强流域管理工作发展节水产业;由于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水量小,航运难以发展。第6题,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由人类破坏植被及不合理地利用土地引起的,今后应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植树种

11、草,提高植被覆盖率。6.D7.D8.B 【解析】 第6题,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对教材的熟悉程度,联系教材相关知识即可回答该题。第7题,鲁尔区的铁矿石最初就近来自法国洛林铁矿,后来主要通过鹿特丹港进口。第8题,鲁尔区的基础工业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衰落最为明显。9.D 10.B 【解析】从东部季风区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再到青藏高寒区,区域面积依次减小,人口比重依次减小,地势逐渐升高,但降水并非逐渐减少,人类活动逐渐减弱。青藏高原以“高”“寒”为显著特征,对农业生产有极大的限制性,在河谷地带则因地势较低,气温较高,风力较小而适合发展耕作业。11.C 12.C 13.A 【解析】 第11题,从

12、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各种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既有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又有东西方向上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向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造成东西方向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第12题,地区位于东北平原,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机械化水平高、土壤肥力高、人均耕地面积大是地区的优势,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比地区丰富。第13题,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耕地集中,需水量大,但年均降水量小于800 mm,故A项正确;大棚农业主要分布在气温条件较差的地区,而地区水热充足,故B项错误;地区属于热带,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不是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故C项错误;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

13、和青藏地区,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增加牲畜数量会加重当地的生态问题,故D项错误。14.A 15.D 【解析】 第14题,在三角形坐标图上先读出A点所代表的数值,然后再用储备的知识来加以判断。三角形坐标的读法:沿着从低值到高值的斜上方来读。第15题,东部经济地带包括12个省级行政单位,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6%,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41.4%;中部经济地带包括9个省级行政单位,面积占27%,人口占35.7%;西部经济地带包括10个省级行政单位,面积占57%,人口占23.2%。16.C 17.D 【解析】 第16题,甲在黄土高原,乙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共同的问题是水土流失。第17题,推广沼气建设,不仅可

14、以解决农村生活问题,保护植被,而且沼气是清洁能源,对环境影响小。18.B 【解析】 山西调出能源结构由输煤变为输电,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二、综合题19.(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2)黄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粮食作物小麦水稻油料作物花生油菜耕地类型旱地水田(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本地能源资源贫乏,而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建设可最大限度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而黄河三角洲本区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 【解析】 本题考查南北方差异。第(1)题,从水量、含沙

15、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第(3)题,核电站建设与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需求有关。20.(1)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季风 (2)西线中线东线 (3)增加调入区的水域,有利于水循环;增加地表水的补给和土壤含水量,形成局部湿润地区,改善调入区的气候;利于净化污水和空气;调节河湖水量,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土保持和防止地面沉降等。(其他观点合理亦可) 【解析】 本题主要通过相关国家的调水工程,考查相关区域的气候特征、跨区域调水对调入区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第(1)题,通过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分析,图1所示区域位于美国西海岸的30N40N之间,其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图2所示区域位于埃及,其气候类型应为热带沙漠气候;图3所示区域位于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第(2)题考查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输水线路的基本特征。第(3)题,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方面考虑,本题重点回答对生态环境带来的有利影响。21.(1)支流多,流域面积较广,径流量较大,季节变化较小。(2)重点:兴修水利,防治洪涝,保障灌溉,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理由:下游主要流经热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