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678689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与考试策略(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利代理人复习策略 主讲 韩龙 主讲教师介绍 n工科学士,法学硕士,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及专利代理 人执业资格。 n2000年起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担任专利实审 部发明专利审查员,2004年加入北京市浩天信和律 师事务所、北京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2014年 起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 2016年组创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任总经理。 n业务范围广泛,对机械、机电、通信、计算机、电子 设备、光电等领域的案子均有涉及,对国内专利撰写 、外内专利申请、内外专利申请、复审、无效、诉讼 、侵权分析、专利分析等业务的代理均具有丰富的经 验。 n2004年起长期承担大中型企

2、业、研究院、政府等部门 (如天津LG集团,北方兵器集团、北京各经济开发区 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利局、地方政府)的知识产权 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公务员的知识产权培训工作。 n2004年起担任专利代理人考前培训班教师,先后为天 津大学、北京知识产权局服务中心、天津服务中心、 国防知识产权局等单位组织的代理人考前培训担任教 师,主讲专利法基础知识、法律知识、实务三门课程 。 n2011年起作为全国代理人协会指定教师,承担全国专 利代理人实务培训的教材编写和培训工作,为北京、 江苏、广东等地执业专利代理人执业能力提高提供实 务培训。 n2012年入选全国代理人协会第一批高级人才(全 国190人入选)。

3、 n2012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人事教育部任命为机械 撰写教研组组长。 n2013年被选举为全国专利代理人代表大会代表、 理事 n2014年被天津知识产权局专利服务中心聘请为客 座授课专家。 n出版物 n专利法律知识应考教程及同步练习,知识产权出 版社,副主编。 npatent litigation中国部分作者(英文撰写), 2006年第一版,2012年第二版,出版社:Thomson Reuters。 n专利申请代理实务机械分册作者之一,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3年3月出版。 n知识产权新动向实务与精要作者之一,北京大学 出版社,2014年2月出版。 n专利代理实务讲座教程及历年试题解析,作者,

4、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一) 专利代理人考试介绍 n一、考试组成 n卷一:专利法律知识(总分为150分) n卷二:相关法律知识(总分为100分) n卷三:专利代理实务(总分为150分) 其中卷一、卷二为客观题,卷三为主观题。客 观题、主观题合格成绩保留3年。 n二、代理人资格考试的历史沿革 n1、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第一阶段 n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始于1992年。 n从1992年到2004年是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第一 阶段,其中比较成熟的是1998、2000、2002 、2004这四年的考试。 n这一阶段有如下特色: n(1)考试内容多、周期长 n这一阶段试卷分为四张,其中三张客观题,

5、共 300道选择题,其中280道题涉及专利法律知 识,20道题涉及相关法律知识。 n主观题一般考察专利新申请中权利要求的撰写 。 n四科总分以及主观题都达到当年分数线,才算 考试通过。否则,要2年以后再参加考试。 n(2)主观题按专业分科,技术难度大 n主观题分为机械、电学、化学三科,考生可 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一张试卷。 n其中电学试题主要涉及电路分析,机械试题 涉及产品的机械结构,技术难度都相当大。 n(3)报考人数很少,缺考率高,通过率低 n这一阶段的考试每两年举行一次,考试规模比 较小。 n1998年、2000年报考人数都不到2000人,实 际参加考试1500人左右,每一次考试通过30

6、0 人左右。 n2004年报名人数报名7804人,实际参考4947 人,考试通过530人。 n2004年以前的考试通过率都不到7%。 n2、代理人资格考试的第二阶段(2006年至 2008年) n2006年代理人资格考试进行了改革: n(1)客观题缩减为两科,分别是专利法律知识 和相关法律知识,各100道选择题,总分250分 n(2)主观题不再分专业,总分150分。 n 三科总分达到分数线,主观题到达分数线,才 算通过考试。 n2006年、2007年、2008年三年报名人数均为 8500人左右,实际参加考试5000多人,每年 考试通过600800人。 n这一阶段,考试通过率已经提高到10%左右

7、, 但是整体看,考试难度依然很大。 n主观题分别考察了撰写、答复审查意见、无效 答辩,考察内容丰富,考察手段灵活。 n3、代理人考试的第三阶段(2009年至今) n从2009年开始,考试难度逐年降低,体现在: n(1)可以分科通过考试 n 主观题和客观题单科成绩保留三年有效。 n 如果应试人员的法律知识部分或者代理实务 部分的考试成绩通过该部分今年的合格分数线 ,则其成绩合格的记录自今年起三年内有效。 应试人员只需在接下来的两年内补考并通过另 一部分考试,即可申请获得专利代理人资格证 书。 n(2) 考试时间延长 n2012年起,卷一延长30分钟考试时间。 n专利法律知识:周六上午900113

8、0; 相关法律知识:周六下午14001600; 专利代理实务:周日9001300。 n(3)专利法部分客观题考题难度下降 n 从2011年开始,客观题涉及的知识点绝大部 分都集中在基础知识上,难度、偏题、怪题大 幅减少。 n(4)考题类型简单化 n2011年以前的客观题均为不定项选择题。 2012年以后的试题中,前30道题为单选,后 70道题为多选。 n(5)主观题的技术难度下降 n主观题在知识点的设计上难度未下降,但是技 术难度大幅度下降。 n经过调整考试难度,在2013年全国专利代理人 资格考试中, n法律知识部分:1.1423万人,通过人数为 5107人,通过率为44.71%; n专利代

9、理实务部分:1.2699万人,通过人数为 4088人,通过率为32.19%。 n2014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中, n法律知识部分:1.413万人,通过人数为6340 人,通过率为44.87%; n专利代理实务部分:1.5101万人,通过人数为 5224人,通过率为34.59%。 n三、目前的考试应对心态 n1、考试仍有难度,体现在: n(1)陌生概念多; n(2)平常接触少; n(3)混淆难记; n(4)知识点不成系统; n(5)与科学实践思维不一致。 n通过系统学习,才能通过代理人资格考试。 2、考生应当充满信心 (1)考试主要考察基础知识、专利常识 (2)考试知识点重复率高 卷一90%

10、以上考点在近5年考试中重复出现 卷二95%以上考点在近5年考试中重复出现 (3)偏僻知识点大幅减少 (4)实务卷两年通过率比较高 (二)教材的选择 n1、官方考试指南(每年6月下旬出版) n优点:法条原文全 n 有考试大纲 n缺点:无讲解,无试题,无 重点,近2/3内容并非考点 n适合人群:基础非常好,直接复习法条的学员 n使用方法:配合历年试题,划出重点,反复记 忆 n2、官方试题汇编 n每年6月下旬出版 n优点:答案权威,解析全面,直 击考点 缺点:09年以前的试题仍使用修改前的 专利法; 没有分类解析; 解析内容全面但略显繁杂 适合人群:全面复习后模拟测试用 n2010年至2015年为新

11、法试题,是复习重点 n2009年10%题目需要修改题目、选项或答案 n2006年至2008年20%题目需要修改题目、选 项或答案 n3、 代理人协会组织编写教 材 n优点: n 知识点权威、全面 n 讲解透彻 n缺点: n 内容过多、与考试结合不紧密、试题量小 n 主观题部分部分过时,无考试参考价值 4、其他书籍 (1)历年试题分类精解 优点:试题全,机械和法 条全 缺点:04年以前试题答案 不准 08年以前题目为旧专利 法思路,解析按新专利 试题量太大 n(2)专利审查指 南 n 入行必备 n 考试涉及1/31/4 内容 n(3)中国专利法详 解 n成为专家的必备书籍 n(4)专利代理 实务

12、应试指南及 真题精解 n (5)专利代理实务辅导 与模拟练习题 n(6)发明和实 用新型专利申请 文件:撰写案例 剖析 n(7)专利代理实务讲座教 程及历年试题解析 n被众多考生誉为“最贴近实 务考试的教材,没有之一” n详解实务考试中需要掌握 的知识点 n训练新颖性、创造性判断 思路及模板 n创新的“六步法撰写思路 ” n含修订的2006-2013年实 务试题答案及详解 n(8)应试宝典 (三)复习方法 n一、专利法部分复习方法:学练结合 n1、零基础学员可先用2、3个月的时间浏览教 材 n2、以历年真题为脉络,对重点内容反复记忆 n总结出题规律与答题技巧 n(1)复习重点,精而准 n(2)

13、历年试题从题目看知识点 n【例1】职务发明创造的学习 n专利法第6条 n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 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 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 利权人。 n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 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n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 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n细则第12条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 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 n(一)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n(二) 履

14、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 创造; n(三) 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 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 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n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 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 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n归纳总结: n考点一:职务发明创造的四种类型 n(1) 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n(2)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 作出的发明创造 n(3) 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 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 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

15、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n(4)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发 明创造 n考点二:对物质条件、单位的理解 n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 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 资料等。 n 上述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 n考点三:申请专利的权利的归属 n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位,专 利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n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 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 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n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 造,单位可以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就申请专利 的权利通过合同进行约定。如有约定的,约定 优先。如果没有约定,申

16、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单 位。 n【2006年卷一第10题】钱某是某公司的职员。关于钱某 所作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n A钱某在执行该公司的任务过程中完成的发明创造,申 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公司 n B钱某主要利用该公司的设备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如果 钱某与该公司没有签订相关合同,则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 该公司 n C钱某利用该公司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所作的与该公司 的任务无关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钱某 n D钱某在离开该公司一年内所作的与其在该公司承担本 职工作相关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钱某 n(2008年卷一第88题)刘某与甲工程机械公司于 2007年6月5日终止劳动合同,之后于2007年6月 6日与乙汽车公司订立劳动合同。刘某受乙公司 的指派,于2008年7月8日作出了一项与其在甲公 司的本职工作有关的发明。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 的? nA就该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甲公司 nB就该发明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乙公司 nC就该发明申请专利的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