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786500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育教学设计苏教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设计苏教版) 作者: 日期:2 精品文档 2016二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设计(苏教版) 本单元是在已经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个数的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两步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既是对以前学习过的加减法知识的延伸拓展,又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位数及多位数加减法的基础,在整个小学阶段的一级运算中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 学生在之前都已经学过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这次着重学习运算中的竖式计算。也就是说学生基

2、本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法则,继续应用以前学过的计算法则计算,因此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就能很好地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1.掌握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和用竖式计算的书写方法。 2.会用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培养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发现数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充分利用情景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实际生活中确实存在着需要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材情景图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情景图,切实感受这些画面中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连加、连减及加减

3、混合运算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此外联系画面思考所计算的问题,使抽象的加、减法计算变得生动具体,也进一步体现了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现实性。 2.以旧引新,突破难点。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更是本单元教学的基础。且以前学习的一位数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解题思路,更为本单元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1连加、连减1课时 2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3练习一1课时 4解决问题1课时 5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 6练习二1课时 连加、连减。(

4、教材第1、第2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学会灵活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3.培养学生书写工整、计算认真的好习惯。 竖式的写法。 连加、连减竖式的简便写法。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吗?老师告诉你们这有三个好朋友在折纸船呢! 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情景图。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生:他们三个人折的数目不一样多,最左边的小朋友折了19只,中间的小朋友折了27只,最右边的小朋友折了26只。 师:同学们发现的信息真不少。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活动(折纸船)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1.教学例1。 师: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呢?对于学生提出的比较简单的问题就当场解决,如果学生能提出“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的问题就进入下一环节的探究;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个问题教师就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师: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谁能列出算式? 生:19+27+26 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算什么?自己试一试怎样列竖式计算。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可能出现的算法有: (1)(2)(3) 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的基本方法,教师应给予肯定。三个数连加的竖式,学生以前没有用过,如果交流不出来,教师可作为参与者交流。 【设计意图:个性

6、化算法的交流是学生体验成功的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优化自己算法的意识和能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2.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学习了连加竖式的计算,你能试试用竖式计算90-25-28吗? 学生尝试自己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了解情况。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的方法: (1)(2)(3) 重点让学生说说第(1)种和第(2)种算法,是怎样想的。如果学生交流时,没有出现第(3)种方法,教师就作为参与者,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愿望和兴趣应贯穿在教学

7、活动的全过程中。连减教学中,给学生提供自主尝试的机会,引导学生思考先算出两个减数的和,再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既是让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又为下一节课“加减混合”的教学做准备,一举两得】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连加、连减的竖式计算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连加、连减 19+27+26=72(只) (1)(2)(3) 90-25-28=37 (1)(2)(3)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算法多样化是学生学习个性化的必然反映。提倡算法多样化不是标新立异、无中生有,而是还计算教学于本来面目。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另一个现实要求是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最终能够实现

8、算法的优化。 2.对于多种算法,不应急于作出选择优化,应该适时引导学生自我选择,进而实现算法的优化。要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的条理性。 A类 1.填空。 2.笔算下面各题。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B类 有85个西瓜。 (考查知识点:连加、连减;能力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运用连加、连减解决问题)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1. 2.7899784370 B类:85-40-27=18(个) 教材习题 第2页“想想做做” 1.(1)5976(2)3518 2.86892501896 3.

9、37+48+14=99 加减混合运算。(教材第3、第4页的内容)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探索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让学生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3.使学生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师:同学们都喜欢讲故事,现在,谁能看着情景图讲故事?(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情景图) 学生讲故事时,关注学生是否发现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男生一共折了38只小纸船,女生一共折了42只小纸船,送给幼儿园33只。 师:谁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一步计算的简单问题可以现

10、场解答。如果学生能提出“还剩多少只”的问题,就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探究,学生提不出来,教师参与启发提出。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数学信息,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自然而然地进入新课】 1.教学题2。 师:要求“还剩多少只”怎样列算式? 在学生列出38+42-33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如:男生折了38只,加上女生折的42只,就是一共折的只数,送给幼儿园33只,就是减少33只,所以要从总只数里面减去33。如果有学生列出两个算式:38+42=80(只),80-33=47(只),教师也给予肯定,师生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38+42-33,告诉学生这样的算

11、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的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及时巡视,一方面,发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准备下一步组织学生交流。 师:把你的算法和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又算的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38加42,再减33,结果等于47。如果出现先算42-33,再加38,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情况下的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谁愿意把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如果学生出现一个竖式的,就

12、直接指导,如果没有出现,教师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加减混合运算的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的基本技能,教师要重视指导】 2.教学试一试。 师:同学们看这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题,请你自己算一算,检查一下加减混合运算知识学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试一试”。 教师巡视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做完后交流计算的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形成过程,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技能】 师: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你有什么收获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教学的收获,有助于学生逐步养

13、成及时归纳总结的好习惯,体会收获的成功和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加减混合运算 38+42-33=47(只) (1)(2) 60-38+40=62 (1)(2) 1.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重新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不必做过多的铺垫,不用多余的提问引导。 A类 在里填上正确的数。 (考查知识点:加减混合运算;能力要求: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B类 1. 2.操场上有26名同学在跳绳,36名同学在拍球。刚刚走了45名同学,还剩多少名同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