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

上传人:最**** 文档编号:116785203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方及土石比计算书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改造工程0800140段挖方及土石比例计算书 二一三年八月改造工程0800140段挖方及土石比例计算书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 核: 总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 提交报告单位: 资质等级: 证书编号: 提交报告时间:二0一三年八月正 文 目 录1 概述11.1 工程概况11.2 目的及技术要求11.3 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11.4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2.1 场地地形地貌22.2 地层结构32.3 不良地质作用及建筑适宜性评价43 挖方量计算方法54 结论与建议5附 表 附 图 目 录1. 改造工程0800140段挖土石方量计算图 N0:12. 改造工程080014

2、0段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N0:23. 工程地质剖面图 N0:3-13-74. 改造工程0800140段挖方量及土石比计算表 N0:41 概述1.1 工程概况XX市 改造工程建设,故委托我公司对 改造工程0800140段挖方及土石比例进行勘查并提交相应成果。我公司于2015年8月对该取土点开展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勘察范围3320.63m2(合4.98亩)。1.2 目的及技术要求本次工作目的是为该工程开挖土石方量、土石比及二次破碎石方量计算提供依据。1.3 工作依据及技术标准本次场平挖土石方计算,采用以下标准:1.3.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1.3.2 建筑地基

3、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1.3.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3.4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5 开挖前用地红线图及地形图。1.4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4.1 工作方法:首先对开挖场地进行现场勘察,地面高程以现用地红线图(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N0:2)为准,部分地段以原地形地貌与现状地貌对比,并补测高程点予以修正。依据本次勘察所布置的17号工程地质剖面图(N0:3-13-7),纵横方向对比后计算开挖土层厚度、强风化基岩厚度及中风化基岩厚度,并计算取土点范围内第一次开挖土石总方量、土石比例及各类岩石占挖石方量的

4、比例。1.4.2 完成工作量:钻孔14个及17号工程地质剖面图,划分31个开挖土石方计算块段。1.4.3 质量评述:本次开挖土石方量及土石比的计算按国家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执行,计算方法合理,计算成果质量自评合格。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2.1 场地地形地貌开挖段位于XX区东风坪社区宝成复线西侧,交通方便。场区大的地貌单元属四川盆地北缘弧形褶皱低山丘陵地貌区,场内微地貌单元为斜坡。场地地势起伏大,地形不平,地面高程在479505m之间;总体为西高东低,呈陡斜坡及阶梯状降低。场地现状地形地貌见照片1照片5。照片1 开挖前场地中部西侧现状地形地貌(全景)照片2 场地中部堡坎照片3 场地东侧现状地形地貌(

5、宝成复线一侧)照片4 场地南侧现状局部开挖(全景)照片5 场地北侧现状地形地貌2.2 地层结构经地表地质调查,场内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残坡积层(Q4el+dl)及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地层组成。各岩土层自上而下简述如下:2.2.1 人工填土层(Q4ml):主要为水泥硬化层,厚度不大,一般0.100.50m。2.2.2 残坡积层(Q4el+dl):主要为粉质粘土,灰黄、褐黄色,稍湿湿,可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含少量强风化砂泥岩碎块石,土质不均匀。平台、斜坡及低洼地带零星少量分布,厚度不大,一般0.804.20m。2.2.3 基岩(J2s)场内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

6、、砂岩互层分布,呈一简单的单斜构造,岩层产状为17512。基岩大部分出露,砂岩呈中厚层状、块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少量硅质胶结,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次为云母及岩屑等,碎屑物及胶结物含量变化较大。泥岩,浅紫红、暗红色,中厚层状,砂质、泥质胶结,矿物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少量细粒碎屑物,多与泥质砂岩互层分布。经地表调查、钻探揭露及开挖断面观察,场地基岩面起伏大,多呈斜坡及陡坎状,基岩面与地形坡度基本一致。据岩石完整性、矿物成分变化及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及中风化()二个亚层:强风化层:矿物成分显著变化,组织结构大部分破坏,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被切成岩块,强度较低,岩

7、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强风化泥岩:表层易产生泥化、粘土化现象,浸水后迅速软化或崩解。强风化砂岩:岩石坚硬程度为软岩,干钻不易钻进。中风化层:组织结构部分破坏,层理清楚,沿节理裂隙面出现次生矿物,风化裂隙局部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强度较高,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类。2.3 不良地质作用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表明,场地范围内及其附近无活动断层、构造破碎带、泥石流、地下洞室、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内不良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基岩面起伏大,土体边坡前缘易形成少量土体滑塌;岩质边坡开挖后,泥岩将进一步风化,易崩解,有零星岩体崩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地壳基本稳定,属相对稳定区,场地稳定,适宜机

8、械开挖及建筑。3 挖方量计算方法3.1.1 计算方法:采用10m10m的网状块段法计算。首先对开挖现场进行勘察,各块段开挖石方面积在地形图上采用CadAssis软件量测,部分地段适当修正;开挖土方面积与现状地貌与剖面图对比后得出。开挖土石深度为现状地红线图地面高程(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N0:2)与公路边坡及路面设计高程之差;同时,依据本次勘察的17号工程地质剖面图(N0:3-13-7),纵横方向对比后计算出开挖土层、强风化基岩及中风化基岩深度的平均值。每个块段第一次开挖方量为各块段开挖面积与开挖土石深度平均值相乘之积,开挖总方量为各块段方量之和。3.1.2精度要求:块段面积、开挖标高、深度的精

9、度为小数点后两位,挖土石方量精度为小数点后一位。由于目前尚未进行开挖,故计算精度无具体比对标准,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应及时测量,方可作出评价。4 结论与建议4.1 拟建场地稳定,适宜开挖及建筑。场平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建议及时进行高边坡勘察、专项设计及边坡治理工程。4.2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及现场开挖实际情况,并依据原勘察报告室内试验成果,取土点范围内开挖粉质黏土应按普通土计算,强风化泥岩、强风化砂岩应按松散石计算,中风化泥岩及中风化砂岩应按普坚石及以上等级计算。由于中风化砂泥岩呈厚层巨厚层状及块状构造,完整性较

10、好,岩质较硬,机械开挖时为粒径大于50cm的块石及大于2m以上的孤石;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作为 工业园区回填石料骨架颗粒时,必须进行二次破碎。4.3 经统计计算,该段开挖土石总方量为35523.84m3,其中土方1772.33m3,石方33751.51m3,开挖土石比为5.66%:94.34%。开挖石方中的强风化基岩(松散石)为4344.29m3,中风化基岩为29407.21m3(为普坚石及以上等级,需进行二次破碎的石方量);其中开挖中风化泥岩5842.05m3,中风化砂岩23565.17m3;开挖强风化基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砂岩占总挖石方量的比为:16.87:18.79:64.34。详见挖土石方量计算图(N0.1)及第一次挖方量及土石比统计一览表(N0.4)。4.4 本次计算成果可作为XX西路改造工程0800140段开挖土石方量、土石比及二次破碎石方量计算的依据。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