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6785176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概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1规划项目 2008-07-29 16:15:25 阅读14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益阳市旅游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6-2010年) 为抓住“十一五”战略机遇期,全面提升我市旅游产业素质和发展水平,实现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既定目标,制定本规划。一、“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就。“十五”期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把旅游业作为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重要产业来抓”的总体要求和“打造城区核心景区,加快资江风光带、南洞庭湖风光带的开发与建设,促进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部署,

2、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经过全体旅游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呈现出“快速扩张,持续增长,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明确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理清了旅游业的发展思路。“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的发展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作为我市重要产业来培植,从而确立了旅游业在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同时,根据我市的资源、区位、交通条件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制定了“依托山水人文资源,发挥交通区位优势,建设休闲度假基地,开发名特旅游商品,培植旅游经济产业,建设新兴旅游城市”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正是由于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的正确,旅

3、游业才因此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2、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十五”期间,我市形成了旅游六要素食、宿、行、游、购、娱基本配套的产业格局。尤其是旅游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奥林匹克公园、高尔夫球场、赫山旅游商业步行街、秀峰公园等一批投资上亿元的大项目相继建成。华天、银台、晶鑫、五洲、中信、锦源等一批高档旅游饭店陆续开业。接待游客的景区景点由过去的少数几个增加至38个,评定了质量等级的旅游区(点)8个,4A级1个、2A级5个、1A级2个。新评定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5个。主要旅游区(点)内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连接公路主干道的道路基

4、本硬化。旅行社由2家发展到20家,导游员由12名增加到212名。旅游星级饭店由4家发展到18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家),星级饭店客房由320间增加到1564间,床位由650个增加到3028个。设置了地方名优特新产品专卖店等旅游商品购物点,扶持了一批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各种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如雨后春笋般发展。旅游高等教育从无到有(湖南城市学院设开设了旅游系),旅游职业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壮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6000余人。2005年,全市共接待入境旅游者4181人次,创汇93.3万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510.02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9.94亿元,分

5、别比“九五”末增长10倍和20倍;实现旅游总收入20.0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20.43倍;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6.08%, 比“九五”末增长5.48个百分点。3、成功举办了一系列旅游主题活动和宣传促销活动,树立了益阳旅游良好形象。代表性的活动有:全省样板工程益阳农家乐系列产品推介会、桃花江美人窝旅游文化艺术节、益阳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周、外地自驾车游客游益阳、 “益阳人游益阳” 五一大游行、知名画家益阳写生、国家羽毛球队世界冠军益阳行、湖南百景及新潇湘八景益阳参评景点形象展示、世界杯羽毛球赛、首届洞庭渔火节。此外,还参加了国家、省里组织的各类旅交会、旅博会以及“港洽周”、“珠洽会

6、”,参与了中南五省区域旅游合作的相关活动。在湖南卫视、南方卫视、中国旅游报和市内各大媒体多次进行了旅游专题报道。4、旅游行业管理逐步规范,行业形象日益鲜明。十五期间,我市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更加受到重视,行业管理范围进一步扩大,行业管理力度大大加强,规范、协调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依法治旅得到普遍重视。旅行社管理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游统计管理办法、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以及益阳市旅游业管理规定等一系列法规成为我市旅游行业管理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大大提高了行业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十五”以来,全市有个区县(市)设立了旅游局,从体制上强化了行业管理。5、旅游招商引

7、资工作扎实,效果良好。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旅游招商引资项目19个,合同引资12.7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25亿元;目前在建项目14个,合同引资39.33亿元,已到位资金2.08亿元;在谈项目5个,拟引进资金4.3亿元;已签约项目 3个,合同引资2.42亿元。(二)“十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尽管“十五”期间,我是旅游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旅游区(点)等级不高,旅游企业规模小效益差、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旅游交通不完善等等,需要在加强旅游资源整合以形成特色、加强旅游企业联合以做大做强、加强部门配合以协调一致、加强旅游

8、与文化的结合以提升旅游产品档次等方面下功夫。二、“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抓住沿海发达地区资本转移的历史机遇,围绕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总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做到规划、建设与管理同步,积极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全面提高旅游业的产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推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总体目标。我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十一五”期间旅游经济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全省旅游业发展平均水平,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率达到50%,旅游收

9、入年均增长率达到1545%。到年,入境旅游者达到5万人次,入境旅游收入万美元;国内旅游者达到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2.4亿元,相当于全市GDP的10%以上;旅游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益阳成为环境优美、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主要标志是:初步形成与市域经济发展布局相协调的科学合理、功能配套的旅游产业格局;开发和建设一批有一定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旅游项目和特色突出的旅游精品;建立与现代旅游相适应的游览、餐饮、住宿、购物、娱乐、交通等综合产业体系和服务配套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宣传促销网络。(三)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战略布局和战略重点。“十一五”

10、期间,益阳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战略布局是“一圈二带三大拳头产品”, 战略重点是“四区十二景”。1、战略布局:“一圈二带三大拳头产品”。“一圈”是指银城都市旅游圈,主要景点包括:梓山湖公园、奥林匹克公园、高尔夫俱乐部、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秀峰公园、资水会龙不夜城、三国文化街、赫山旅游商业步行街、百竹园、花乡农家乐、周立波故居、鱼形山、四方山、寨子仑。“二带”是指:资江风光带(城区桃江安化)、南洞庭湖风光带(城区沅江南县大通湖)。三大拳头产品是指:健身休闲游、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游。健身休闲游包括:城区梓山湖高尔夫俱乐部、奥林匹克公园,安化世界羽毛球冠军启蒙学校、川岩江马帮探险,资阳檀香

11、马术俱乐部,赫山旅游商业步行街、花乡农家乐、渔乡农家乐,桃江竹乡农家乐,沅江湖乡农家乐,安化樵乡农家乐,赫山鱼形山旅游度假区,沅江胭脂湖旅游度假区、德群庄园。山水生态游包括:城区梓山湖、秀峰湖、北峰山森林公园(百竹园)、寨子仑,沅江南洞庭湖、龙虎山森林公园,桃江桃花江竹海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园、桃花江、桃花湖、罗溪瀑布,安化柘溪、龙泉洞、雪峰湖地质公园(冰碛岩),南县南茅运河,资阳明石谷、黄家湖、西施生态园,赫山碧云峰,大通湖。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游包括:城区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白鹿寺、三国文化街、金桃苑文物一条街、益阳博物馆(待扩建)、益阳青少年宫(待建)、益阳世界冠军展示馆(待建)、周立波故

12、居、张国基纪念馆,赫山金家堤湖南最早农村党支部旧址、三周文化村、四方山马来西亚风情园(待招商建设),桃江浮邱寺、天问阁、屈子钓鱼台、屈原纪念馆、桃花江女子旅游学院、桃花江歌舞、马迹塘故事会、桃花江竹业城、修山民俗村,安化陶澍陵园、大溶溪民俗文化村、梅城梅山文化村,沅江万子湖渔耕文化村、洞庭博物馆、琼湖书院、凌云塔、镇江塔、魁星楼,南县厂窖惨案遗址(爱教基地)。2、战略重点:“四区十二景”。四区是指银城旅游区、桃花江旅游区、南洞庭湖旅游区、梅山文化旅游区。十二景是指都市翡翠梓山湖、佛教胜地会龙山、“全国示范”农家乐、历史文化三国街、名人故里三周文化村、桃花江美人窝、国际湿地南洞庭、潇湘一景北峰山

13、、百里画廊雪峰湖、红色经典金家堤、富贵时尚高尔夫、健身休闲奥林匹克。三、“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一)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区旅游业发展。重点加强中心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区(点)建设,打造核心景区,完善城市旅游接待服务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形成旅游中心和客源集散地,带动县(市)旅游业发展。(二)以旅游项目建设为龙头,构筑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全面抓好食、宿、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的配套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一批旅游重点县、市、区和旅游重点乡镇。(三)以资源条件和现实基础为依据,准确把握旅游业的定位。产业定位于全市优先发展的重点

14、产业之一;功能定位于“休闲度假”;市场定位于“依托周边近程市场,主攻国内远程市场,开拓韩日东南亚国际市场”;旅游形象定位于“山水生态名城,休闲度假胜地”;发展目标定位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设旅游支柱产业。(四)以精品战略为主导,完善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健身休闲游、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游三大拳头产品,同时,积极开发红色旅游、修学旅游、工农业旅游、自驾车旅游、探险旅游等专项产品。围绕资江风光带、南洞庭湖风光带开发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的两条旅游线路:城区-桃江-安化一线,城区-沅江-南县-大通湖一线。(五)以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为指

15、导,抓好旅游景区的质量等级建设和提升工作。已评定了质量等级的胭脂湖、百竹园、红岩、德群庄园等要不断提升质量等级;奥林匹克公园要完成4A级评定;桃花江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园、梓山湖国际高尔夫俱乐部、梓山湖公园、会龙山佛教文化公园、南洞庭湖旅游区、龙虎山森林公园、花乡农家乐、雪峰湖地质公园要达到4A或3A级标准;秀峰公园、白鹿寺、周立波故居、罗溪瀑布、凤凰山、鱼形山、四方山、赫山商业步行街、西施生态园、明石谷生态园、黄家湖绿色公园、厂窖惨案纪念馆、德昌公园等也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规划和开发。要重点加强旅游区(点)的游客中心、旅游厕所、停车场、标志标牌等配套设施建设。(六)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重点,

16、加强招商引资工作。通过引进外来资金开发建设梓山湖公园、资江风光带、鱼形山旅游度假区、四方山马来西亚风情园、胭脂湖旅游度假区、黄家湖、寨子仑、雪峰湖地质公园;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旅游区(点)产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模式,加快旅游企业改制步伐。(七)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针,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确保旅游业发展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四、“十一五”期间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一)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第一,围绕健身休闲游、山水生态游、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游整合全市旅游资源,打造拳头产品,形成益阳旅游强势品牌。第二,积极采取措施,融入长株潭,对接大湘西,参与环洞庭湖区域旅游合作。要重点做好与长沙、张家界捆绑上市和纳入长沙至张家界旅游热线工作。第三,加强与怀化、娄底的协作,联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