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677364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地球化学勘查(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 B / T 9 6 4 9 . 2 9 一 1 9 9 8 前言 1 9 8 4 年, 地质矿产部提出要为实现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制订信息分类代码这一基础技术标准, 以保证实现将要建设的各类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1 9 8 5 年经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批准立项制订 G B / T 9 6 4 9 -8 8 系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国家标准。由宇宙地质学、 地球物理学、 火山地质、 地震地 质、 外动力地质学、 地貌学、 大地构造学、 构造地质学、 结晶学及矿物学、 岩石学、 地球化学、 岩矿鉴定、 化 学分析、 地史学及地层学、 古地理学、 矿床学、 煤地质学、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 海

2、洋地质学、 水文地质学、 工程地质学、 地热地学、 环境地质、 地质经济学、 遥感地质、 数学地质、 区域地质调查、 地球物理勘查、 地球 化学勘查、 矿山地质与采矿、 选矿与冶金、 固体矿产普查与勘探、 探矿工程、 古生物学、 测绘学等三十五个 部分组成。 G B / T 9 6 4 9 -8 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国家标准内容主要是结合地质矿产生产、 科学研究中各 种地质现象, 采集各类有关信息所涉及的属性和对属性特征进行定性描述用的文字值要用到的名词、 术 语。 为了应用的方便和编制分工合作, 避免内容的重复和遗漏, 采用学科分类进行编制, 对学科之间内容 交叉的部分经协商, 做了适

3、当的分工, 以保证整体的系统性、 完整性和唯一性。 对作为数据项( 属性) 用的 术语给以字符代码, 采用面分类与线分类相结合的编码方案, 即能保持唯一性, 又有足够的扩充余地, 随 着应用的需要进行增补时也不会产生重码。 而作为文字值用的术语一般以数字编码, 有利于存贮、 检索, 节省空间, 提高处理速度。 为保持G B / T 9 6 4 9 -8 8 国家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稳定和统一, 国家标准主管部门委托全国地质资 料局( 现合接为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 负责维护和服务。 用户无权在使用时随意修改, 有 增补和修改 的要求时, 要与维护单位取得联系, 得到维护单位认可方能纳入标准内容

4、使用, 待修订本标准时正式列 入本标准。 国家标准G B / T 9 6 4 9 -8 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中“ 勘查地球化学” 学科由地矿部化探研究所 负责编写, 主要起草人李美生。 本标准系国家标准G B / T 9 6 4 9 -8 8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 勘查地球 化学” 部分的修订标准, 标准代号为G B / T 9 6 4 9 . 2 9 。 修订内容主要有二个, 一是按学科体系和适用的原 则, 对“ 土壤结构类型” 实行统一数字编码, 更方便用户使用; 二是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并采纳 地球物理勘 查名词术语 国家标准中的有关内 容, 新增了“ 化探方法分类” 、 “ 化探

5、工作区” 、 “ 放射性测量” 参数以及化 探“ 标准样类型” 和有关采样位置等术语。 本标准由地质矿产部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负责组织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院负责管理与维护。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赵精满、 马德耀、 樊占奎、 傅亿恺。 G B / T 9 6 4 9 -8 8 国家标准于 1 9 8 8 年 7 月9日 发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地 质 矿 产 术 语 分 类 代 码 地 球 化 学 勘 查 G s / T 9 6 4 9 . 2 9 一 1 9 9 8 T h e t e

6、r mi n o l o g y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c o d e s 部分代替 G B / T 9 6 4 9 -8 8 o f g e o l o g y a n d mi n e r a l r e s o u r c e s -T h e g e o c h e mi s t r y e x p l o r a t i o n ,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地球化学勘查内容, 包括地球化学勘查所依据的地球化学背景、 异常、 分散、 元素存在 形式等基本原理涉及的各项内容、 各种化学方法、 野外样品采集、 各种参数、 数据处理及成果解释等内 容。 本标准适

7、用于各类地质矿产信息系统建设, 有信息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 均应使用该标准。 2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 . , 数据项: 系指反映各种地质实体的基本属性及其上层概念的术语。 2 . 2 文字值: 系指对地质实体的基本属性进行具体的定性描述用的术语。 3 分类原则 3 . 1 本标准按照易编好用和尽量减少代码冗余而又留 有扩充余地等原则, 采用面分类法, 将地质科学 分成3 5 个学科大类, 并严格划分边界, 保持总体的系统性、 完整性, 避免内容的重复与交叉。 3 . 2 大类下面采用三级树型分类, 中类、 小类到基本数据项名。 各学科内容层次不一, 可少于三层, 在编 码容量允许的

8、条件下, 也可分至四层。 3 - 3 各级分类具有科学性、 系统性和通用性。 4 选词原则 4 . , 选词对象: 可能作为各类地质矿产数据库之数据项( 包括从分类意义上选取的数据项的上层概含) 的术语, 以及定性描述数据项的文字值要用到的术语。所选术语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取得一致, 尽量参 照现行的各种地质工作规范。 4 . 2 作为数据项用的术语在本标准中具有唯一性。 凡有同义词的在备注栏标明, 以备参照, 但建库时不 得使用。 4 . 3 选词力求简单、 明确, 无二义性。充分考虑到建立数据库的需要。 月4 为保证“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的整体性、 系统性, 避免重复, 在基础学科已包

9、含的内容, 应用学 科中不再选入, 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只选取其独有内容。有关分类选词范围归属的说明见附录 A, 月 . 5 适当选人一些反映学科发展新方向、 新水平的术语。 国家质A技术监督局1 9 9 8 一 U 6 一 1 7 批准1 9 9 9 一 0 1 一 0 1 实施 G B / T 9 6 4 9 . 2 9 一1 9 9 8 4 . 6 为了使用的方便, 个别使用频度高的数据项在不同学科可重复出现, 但要用统一编码, 确保代码的 唯一性。在不同数据项下的文字值可有少量重复。 5 编码方法 5 . 1 数据项采用不多于六位的拉丁字母( 大写) 编码, 一般共分为四个层次。结构如下

10、: X X X X X X ll 大类中类小类数据项 各大类取能反映该类含义的两个汉字的汉语拼音字头为代码, 具有一定的可读性。如“ 构造地质 学” 取“ G Z ” 为代码。以下为树型嵌套式, 中类和小类各取A - Z 一位字母顺序编排, 最后两位为基本数据 项, 数量较多, 取A A - Z Z 顺序编排。若有分级需要, 且扩充余量足够, 也可将最后两位分作两级使用。 5 . 2 文字值一般采用数字编码, 其长度由分级需要, 文字值的个数及留出的扩充余量来决定, 尽量缩 短, 减少冗余。 文字值分等级时, 采用数字层次嵌套方式, 同一数据项下的文字值代码为等长码。 有些文 字值( 如化学元

11、素、 地层等) 继续采用原有的国际或国内通用字符代码。 6 使用与管理 6 . 1 使用方法 该标准以书面及磁介质两种方式提供使用, 用户可根据各自 建库目 的从各学科选择所需术语及其 代码, 作为各自系统的数据字典。 6 . 2 若该标准内容尚不能满足某项需要, 可提出要补充的内容, 报请该标准管理单位在相应学科增补, 并给定代码以供使用。不得自 行增词增码。这样做, 既可满足需要, 又能保持标准的稳定性。 新增内容, 在该标准修订时增补进去。 7 代码表内容设皿 为适应不同机型和不同输出形式的要求, 分类与代码表设置代码、 汉字名、 英译名( 古生物为拉丁文 字名) 及备注四个栏目。 8

12、地球化学勘查术语分类代码表 G B / T 9 6 4 9 . 2 9 一 1 9 9 8 地球化学勘查 代码汉字名英译名备注 HT HTA HTB HTC HTD HTE HTA HTAA HTAB HTAC HTAD HTAE HTAF HTAG HTAH HTAI HTA J HTAA 0 1 0 2 1 1 1 2 2 1 2 2 3 1 3 2 4 1 4 2 4 3 HTAB 0 1 1 1 1 2 1 3 1 4 2 1 2 2 2 3 2 4 地球化学勘查 地球化学勘查原理 化探方法 化探分析 化探样品 数据处理和解释推断 地球化学勘查原理 地球化学环境 地球化学障 地球化学分

13、散 分散模式 地球化学活动性 元素存在形式 地球化学景观 地球化学背景 地球化学异常 地球化学指标 地球化学环境 原生环境 次生环境 深部环境 地表环境 酸性环境 碱性环境 氧化环境 还原环境 硅质环境 钙质环境 铁质环境 地球化学障 沉淀障 机械障 物理化学障 生物地球化学障 工艺障 氧化障 还原障 酸性障 碱性障 P r i n c i p l e o f g e o c h e m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Ge o c h e m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 me t h o d G e o c h e mi c a l

14、a n a l y s i s G e o c h e mi c a l s a mp l e D a t a p r o c e s s i n g a n d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Ge o c h e mi c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Ge o c h e mi c a l b a r r i e r G e o c h e m i c a l d i s p e r s i o n Di s p e r s i o n p a t t e r n G e o c h e m i c a l m o b i l i t y Mo

15、 d e o f e l e me n t o c c u r e n c e G e o c h e mi c a l l a n d s c a p e G e o c h e m i c a l b a c k g r o u n d G e o c h e m i c a l a n o m a l y Ge o c h e m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P r i ma r y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e c o n d a r y e n v i r o n me n t D e e p - s e a t e d e n v i

16、 r o n m e n t S u r f i c i a l e n v i r o n me n t Ac i d e n v i r o n me n t Al k a l i n e e n v i r o n me n t O x i d i z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R e d u c i n g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i l i c e o u s e n v i r o n me n t C a l c a r e o u s e n v i r o n me n t F e r r u g i n o u s e n v i r o n m e n t 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 b a r r i e r s Me c h a n i c a l b a r r i e r s P h y s i c o - c h e mi c a l b a r r i e r s B i o g e o c h e m i c a l b a r r 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